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302 T 058-2023 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1125       资源大小:565.2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302 T 058-2023 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1、DB2302/T 0582023 I ICS 65.020.20 CCS B 01 DB2302齐 齐 哈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2/T 0582023 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3-11-01 发布2023-12-01 实施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2302/T 058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森林植

    2、物园。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辛琳琳、周继洲、刘欣悦、李慧、温泉、石强、赵寅、唐沈平、王晓梅、张超、程杰、姜籽竹。DB2302/T 0582023 1 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的基本要求、秧田主要农艺措施、本田主要农艺措施、收获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市域内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GB/T 5

    3、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与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4.1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4.2 土壤类型选择有机质含量在 3%以上,具有较好的排水、保水性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5 秧田主要农艺措施5.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5.1.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DB2302/T 0582023 2 5.1.2

    4、 种子处理5.1.2.1 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纯度。5.1.2.2 晒种浸种前选晴天背阴通风处晒种 1 d2 d,每天翻动 3 次4 次。5.1.2.3 选种用比重为 1.13 的盐水(50 kg 水加 12.5 kg 大粒盐)选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5.1.2.4 种子包衣选用精甲霜灵、咯菌腈、戊唑醇、嘧菌酯等成分药剂按使用说明进行包衣。5.1.2.5 浸种消毒包衣后的种子选用戊唑醇、咯菌腈等成分药剂按使用说明书及浸种技术要求进行浸种。5.1.2.6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30 32 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 催芽。根、芽露出1 mm左右呈“双山

    5、”形为准,在阴凉处晾芽待播。提倡应用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进行催芽。5.2 选地与做床5.2.1 秧田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偏酸性地块做育秧田。提倡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本田育秧,可采用高于田面30 cm的高台育秧。5.2.2 整地做床在大棚内土壤融化10 cm以上时开始翻地做苗床。翻地时要均匀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应细碎,无根茬和杂物。棚中间留步道,步道两边做成长方形苗床。苗床四周筑起5 cm高小埂。在做苗床时要注意苗床的有效宽度与摆放秧盘的组合宽度相吻合。5.2.3 床土配置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或用旱田土、腐熟草炭和

    6、猪粪按4:4:2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过6目8目孔目筛,床土加入符合NY/T 394中规定的壮秧剂充分混拌后使用。5.2.4 苗床浇足底水床土消毒前先浇足底水。5.2.5 床土消毒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规定。使用噁霉灵或精甲噁霉灵,按药剂使用说明书进行床土消毒。5.3 播种DB2302/T 0582023 3 5.3.1 播种时期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 5 6,棚内日均温度超过 12 时开始播种。5.3.2 播种量播芽种 100 g/盘125 g/盘。5.3.3 苗床覆盖覆盖无纺布保温保湿。5.4 秧田管理秧田管理从播种到插秧要经过 30 d40 d,因此需要通过调节温度、控制水分等技术措施

    7、,控制秧苗平均 7 d10 d 长一片叶,实现秧苗的缓慢生长,才能育成理想的壮秧。秧田管理分为四个关键时期5.4.1 种子根发育期一般需要 7 d9 d,这个时期主要以培育种子根为主。5.4.1.1 水分管理控制秧田水分,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种子根发育期一般不浇水。5.4.1.2 床土管理检查床面时,如果发现床土变白水分不足或者出现出苗顶盖现象,要敲落顶盖,露种处适当补覆土,用喷壶适当补水。5.4.1.3 温度管理温度管理以封闭保温为主,棚温控制在25 28,超过32 要开膜通风,棚温降到25 左右闭膜。5.4.2 第 1 完全叶伸长期一般需要 5 d7 d。5.4.2.1 水分管理在第1完全

    8、叶伸长期少浇或不浇水,要让床土保持旱田状态。5.4.2.2 温度管理棚内温度控制在22 25,最高不能超过28。5.4.3 离乳期一般需要 12 d15 d。5.4.3.1 温度管理棚温控制在20 22,最高不能超过25,否则易有“早穗”发生。5.4.3.2 灭草DB2302/T 0582023 4 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禾本科杂草喷施氰氟草酯,阔叶杂草喷施灭草松,应间隔 5 d7 d 各自独立喷施。5.4.3.3 水分管理采取“三看”浇水法确定浇水量。床土发白,早晚叶尖不吐水,中午高温时心叶卷曲需补水,苗床用的水必须经晒水池(罐)增温,水温在16以上,每次浇水要浇足,控

    9、制浇水次数。不能漫灌,保持旱育状态。浇水同时注意调酸。5.4.3.4 苗床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5.4.3.5 防病杀菌剂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选用精甲噁霉灵等药剂均匀喷雾。5.4.4 移栽前准备在移栽前 7 d 左右开始降低土壤水分,蹲苗壮根。移栽前一天做好三带:带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 的规定;带药,可选用短稳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等;带农用生物菌剂,按产品说明施用。5.5壮苗标准秧龄30 d35 d,叶龄3.5片4.0片,苗高12 cm14 cm,根数11条13条,100株苗干重3 g以上。6 本田主要农艺措施6.1 本田整地及插秧6.1.1 整

    10、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采用激光平地机整地,尽量扩大单池面积,以便于机械作业。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沟堑,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 3 d5 d进行,整平耙细。6.1.2 插秧6.1.2.1 插秧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13 时开始插秧。6.1.2.2 插秧规格保证不少于25穴/,基本苗4株/穴。6.1.2.3 插秧质量行直、穴匀、花哒水不飘苗,插秧深度不超过 2.5 cm,插后及时补苗。6.2 本田管理6.2.1 施肥DB2302/T 0582023 5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每公顷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30 t 以上或商品有

    11、机肥 1.5 t,3 年施一次。施化肥总量:每公顷纯氮(N)120 kg140 kg、纯磷(P2O5)50 kg60 kg,纯钾(K2O)60 kg80 kg。氮肥按照 4:3:3 的比例分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磷肥做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按照1:1 的比例分基肥和穗肥两次施用。6.2.2 灌水采用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方式,应符合 GB/T 50363 的规定。6.2.2.1 护苗水插秧后至返青前灌护苗水至秧苗第一叶叶枕,约为苗高的2/3处。6.2.2.2 分蘖水有效分蘖期灌3 cm5 cm浅水。6.2.2.3 晒田有效分蘖终期前分蘖数达计划的80%时排水晒田至田面微裂,晒5 d7 d恢复正常浅

    12、水3 cm5 cm,控制无效分蘖。6.2.2.4 护胎水孕穗至抽穗前间歇灌4 cm6 cm活水,拔节后遇17 以下低温灌20 cm深水护胎。井灌区不可灌18 以下的水直接进田,以防人为造成障碍性冷害。6.2.2.5 扬花灌浆水抽穗扬花期灌3 cm5 cm浅水,可采取间歇、干干湿湿的以湿为主的灌溉方式。6.2.2.6 排水抽穗后30 d黄熟期开始,洼地可提前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6.3 病虫草害的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合理使用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6.3.1 除草在插秧前,使用噁草酮、丙草胺、苄嘧磺隆等药剂封闭灭草,按使用说明施用。6.3.2 防虫潜叶蝇、负泥虫可用短稳杆菌、噻虫嗪等药剂叶面喷施防治,按使用说明施用。6.3.3 防治稻瘟病预防稻瘟病优先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水剂等生物药剂,或选用稻瘟灵、肟菌戊唑醇等化学药剂,按使用说明施用。7 收获DB2302/T 0582023 6 95%以上的粒颖壳变黄,应及时收获。8 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秧田主要农艺措施、本田主要农艺措施和收获。_


    注意事项

    本文(DB2302 T 058-2023 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