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B 38DB2104抚顺市地方标准DB2104/T 00232023抚顺林下人参栽培技术规程2023-04-03 发布2023-05-03 实施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04/T 0023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选地.15整地.26备种.27播种.28护育管理.39档案管理.4附录 A(资料性附录)林下人参常见病虫鼠害防治方法.5DB2104/T 0023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提出
2、。本文件由抚顺市自然资源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振宇、杨国日、翟金凤、赵东伟、许水威、陈明海、荣光、杨希恒、李霞、鄂翠华、宋殿臣、于世河、庞家举、于国斌、贾文岛、赵立伟、王守国、张 军、富哲锋、王 岩、王 雷、申新春、岳杰、裴嘉倩、吕宏、王福英、胡喜华、李利业、黄舜威、于跃文、许成林、王爱国、李昀峰、管长志、盖阔、陈德辉、袁秀敏、马福刚、宋长义、尚群松、曹 官、魏春雷、李钦。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
3、:单位名称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新宾镇启运路9号)。联系电话:55022818DB2104/T 002320231抚顺林下人参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抚顺林下人参栽培的术语与定义、选地、整地、备种、播种、护育管理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抚顺林下人参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941 人参种子GB/T 34789 人参优质种植技术规范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DB21/T 706森林经营技术规
4、程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与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林下人参指在适合野生参生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等条件下,通过人工的方式在林下进行播种或移栽,自然生长获得的人参。3.2 郁闭度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冠幅)与此林地总面积之比,用十分法表示。它反映森林植物群落的遮阳或透光情况,郁闭度越大透光率越低。4选地符合林业相关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适宜种植人参的林地,具体符合以下条件:4.1林分条件商品林中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均可,树高10 m以上,郁闭度在0.50.8之间。4.2 地形条件DB2104/T 002320232坡位以山坡中段为宜。坡向以东坡、东北坡、西坡或
5、西北坡为佳,但要尽量避开南坡和受风害较重坡向。坡度在515之内。4.3 土壤条件土壤肥沃且通风良好,土层厚度30 cm,腐殖质层10 cm,土质为棕色森林土。4.4 栽植间隔期采收后参地需间隔15 a以上并且对所需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后才能再次栽植林下人参。5整地5.1 清场将林地中的灌木杂草及小径的非目的树种割除,郁闭度保持 0.8 以下,并根据不同坡度,把割下来的灌木以 10m、15m、20m 的距离放置在横山等高线上,长度以山形而定,横山方向每隔 50m 留 3m 宽隔离带,顺山方向每隔 60m 留有 3m 宽隔离带。隔离带保留原有植被或栽植灌木、小乔木药材代替。防止水土流失。5.2 整地时
6、间春季为4-5月、秋季为9-10月整地。5.3 整地方式坡度15的商品林地可以进行翻耕整地,整地深度一般不超过20cm。5.4 畦床清场后根据林地自然地形规划畦床。畦床规格一般为(10-20)m1.5 m0.2 m(长,宽,高),作业道0.5m-0.8m,横向间隔内顺山坡挖掘排水沟,沿坡上下相邻畦床间保留1 m的隔离带,隔离带可用灌木或小乔木药材代替。5.5 施基肥按人参(兼顾树木)生长需要向床面施生物菌肥。结合做床施入豆饼100 g/m2200 g/m2,也可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g/m23000g/m2,作为基肥。5.6 土壤消毒结合做床均匀施入相应杀菌剂和杀虫剂。6备种6.1 品种选择选
7、择道地林下人参品种,大马芽、二马芽、长脖为主。DB2104/T 0023202336.2 选种选取茎秆粗壮、结实饱满、无病虫害的56 a生植株作为选种母株,采种前对母株进行健康鉴定,将健康无病锈的母株留种。花期时去掉外部小花,留中间生长健壮整齐的花朵结果作种。在78月果实由绿变鲜红色时进行采种。干籽千粒重25g以上,水籽千粒重40g以上。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941-1986中级以上标准。6.3 消毒干燥种子用1%福尔马林浸种10 min15 min,捞出用清水冲洗23次并晾干至种子表面无水;新鲜种子用代森锌0.5%浓度的溶液浸种10 min15 min,捞出后晾干。6.4 催芽种子采收后8月
8、上旬前进行催芽。隔年参籽6月底前进行催芽,室外催芽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块,挖深30cm的坑,长度和宽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用木板制框,框的大小正好放入坑的内壁,再用木板钉一小框,放入大框内,两框之间用土填实,框底铺一层5厘米厚的河沙,将风干种子在室温下用清水浸泡24 h,控去水分后把种子与含水量为60%左右的干净河沙(过孔径0.17 mm筛子)按照1:3的比例充分混合,放入坑内,上方覆盖厚15 cm细沙,裂口前期每隔10-15天倒一次种,裂口后期每隔7天倒一次,淘汰发霉种子。倒种时注意基质温度,防止出现过湿、过干现象,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30%-40%。裂口前期保持基质温度在15-2
9、0,以18为宜,后期保持13-15。当种籽已有80%裂口,胚芽率达80%以上,胚芽长3mm以上时,及时冷藏,温度控制在0-5,催芽质量标准参照GB/T34789-2017执行。7播种7.1 播种时间7.1.1 春播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土壤解冻后播种裂口冷藏的种子。7.1.2 伏播7月下旬-10月上旬,具体播种时间按当年参籽成熟时间而定,播种采收后不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7.1.3 秋播10月中旬至土壤结冻前播种催过芽种子。7.2 播种方式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或条播株距均为33 cm或55 cm,行距为15-20cm。穴深4 cm5 cm,穴播按每穴1-2粒种子,条播每隔5cm播2粒种子播种,
10、然后覆土,覆土后轻轻施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并覆盖碎树叶,春播覆土3 cm6 cm,秋播覆土4 cm6 cm为宜。8移栽DB2104/T 0023202348.1 移栽时间时间为10月上旬至结冻前进行,时间晚些为宜。8.2 移栽方法移栽采用2倒3、3倒2、3倒3方法进行,分立栽和平栽两种方法,栽植深度按苗的大小而定,距地面4-5厘米深。8.3 种栽选择选择体长粗壮,芽苞发育良好无病害,且起参当年未过度施肥的参苗做种栽。9护育管理9.1 参地管护参地周围用铁丝网隔离,专人看护,按时巡逻,严禁砍伐、放牧、采摘、割草以及采石、采砂、采土等活动。9.2 抚育管理9.2.1光照控制林下人参栽植前3a,
11、在每年春季土壤未化冻时,撤掉过厚防寒树叶床面保留1cm腐殖叶保水;当参地透光少于15%20%时,清理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或及时对上成林木进行抚育以适当增加透光度。9.2.2 水分控制9.2.2.1 灌水结合土壤墒情适当灌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9.2.2.2 排涝一般采用自然排涝。排水道要及时巡查和清理,防止过量雨水渗入参地,多年生趴货人参可搭建防雨棚架,伏天多雨时期上膜防雨,防止雨大烂根和生锈。9.2.3 松土除草整个生育期进行24次,第一次于展叶期进行,深达根系,但不能伤及参根和芽孢,此后松土要浅。9.2.4 防寒防风处理在秋末及时用树叶、草本、土壤等铺在畦床之上,厚度3c
12、m8 cm为宜。并在参地四周风口处架设防风障。9.2.5 郁闭度调整林下人参生长至5a后,若此时林地郁闭度0.8,应按照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 706-2013)及时进行抚育、整枝、修枝等营林措施,并疏除过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调整林分郁闭度。DB2104/T 0023202359.2.6 摘蕾疏花8a生以上林下人参每年开花结果时,在花苔抽出期应及时摘除花蕾,以提高林下人参产量和质量;若作为母株留种,应摘掉边缘小花,使养分供给中间先开放的花,以产出饱满种子。9.2.7 施肥9.2.7.1 土壤施肥根据林下人参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宜选用饼肥、苏子、骨粉或人参专用肥,拌土追施,在
13、行间开沟拌土施用肥料,深度根据林下人参根部长度而定,应不伤根,肥料与根系不接触,施肥后适量灌水,并用树叶覆盖。可结合松土进行。9.2.7.2 叶面施肥展叶后期、绿果期和红果期根据林下人参生长情况,喷施叶面肥。9.2.7.3 病虫鼠害防治详见附录A。10档案管理建立林下人参栽培档案。本文件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的通知(林改发202159号)文件要求,本文件最终解释权归编制单位。DB2104/T 002320236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林下人参常见病虫鼠害防治方法病虫鼠害名称危害特点防治方法立枯病林下人参苗期主要病害,危害率可达30%。主
14、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早期病苗萎蔫,病部逐渐凹陷、溢缩,病斑扩大后导致茎内组织腐烂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1.及时拔出病株,清除发病植株周围土壤。2.及时清除杂草,加强排水和通风,避免湿度过大。3.用109 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浇灌。黑斑病林下人参主要病害,危害率20%-30%,局部可高达80%。危害叶片,茎、花梗、果实、种子等多个部位。叶片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可导致叶片早期枯落;茎上病斑椭圆形,黄褐色,向上下扩展,中间凹陷变黑,上生黑色霉层,致使茎秆倒伏;果实受害表面产生褐色斑点,果实干瘪,提早脱落。1.多雨高温季节要采取防雨和避强光措施。2.及时处理病枝、病
15、叶和病果。秋后收集残枝败叶烧毁,杜绝越冬菌源。3.用109 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于发病初期喷雾。疫病林下人参成株期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茎叶及根部。叶片病斑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迅速扩展,整个复叶凋萎下垂。茎上出现暗色长条斑,很快腐烂,使茎软化倒伏。根部发病呈水浸状黄褐色软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肃离,并附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具特殊腥臭味。1.以预防为主。2.及时排出参地积水。3.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于发病初期喷洒。金针虫林下人参主要地下害虫,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咬食播下的种子、幼芽,导致缺苗,也取食林下人参根部、块根,造成大面积死亡。1.种植前深耕,收获后深翻。2.及时松土除草。3.及时及时排出参地积水。草地螟林下人参主要地上害虫,取食叶片,咬断叶柄,甚至将嫩茎食成坑洞,严重时可吃光叶片及茎表皮,残留纤维状白色茎秆,使人参遭受严重损失。1.6月初成虫发生期,可用扫网、黑光灯、卤化灯诱等工具进行捕打诱杀2.及时松土除草。3.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进行种子包衣。鼠害鼠类严重危害林下人参,不仅啃食地上部分的人参茎叶,更啃食地下部分,影响人参的品质,同时伤口处容易引起其他病原茵等寄生而造成腐烂减产。1.采用夹子等捕鼠器,埋设地箭,人工捕捉。2.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塑料布围挡。3.及时清除杂草,特别是参地与林缘接壤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