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CCS B 43DB2107锦州市地方标准DB2107/T 00052022温室玉米加代育种生产操作规程Operation rules for greenhouse maize additive breeding production2022-10-24 发布2022-11-24 实施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07/T 00052022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及定义.14 温室选择.15 播前准备工作.16 播种.27 生长期管理.28 病害、虫害、鼠害防治.29 控制温室温湿度.310 后期管理.3DB2107/T 00052
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锦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锦州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春辉、赵明、邢丽丽、佟成儒、孟凡英、陈小丹、王绍文、刘莉莉、高艳、李汝静、金晓明、宋晓燕、李小菲、李博、徐鹤群、范琨。DB2107/T 000520221温室玉米加代育种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温室玉米加代育种温室选择,播前准备工作,播种,生长期管理,主要病害、虫害、鼠害防治,控制温室温
3、湿度及后期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锦州玉米春播区,具有温室条件的地区均可实施,辽宁省其它地区可以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加代育种 additive breeding利用温室加快玉米加代材料繁衍速度。4 温室选择棚矢高3.5m5m,东西长80m100m,南北宽7m9m,采光好,保暖。5 播前准备工作5.1 整地播前将前茬地表残留地膜、秸秆等处理干净,用微型旋耕机耙地,深度20cm25cm。5.2 起垄施肥施农家肥或者一次性复合肥,均匀撒在地表。起垄采用大垄双行,行距110cm,南北垄向,两端各留出1m长,便于玉米正常
4、生长。5.3 铺设滴灌管先铺设主管道,东西方向,然后顺垄铺设支管,每条垄铺设1根支管,支管放在垄中间。5.4 覆膜采用黑色地膜,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地膜厚度0.01mm为宜。6 播种DB2107/T 0005202226.1 播种、收获时间6.1.1 春茬2月下旬至3月上旬,温室内最低温度达到10以上,完成播种,6月下旬收获。6.1.2 秋茬7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6.2 播种深度玉米播种深度 3cm4cm,用播种器进行播种,种子不要露在地表。6.3 播种播种前进行选种,保证出芽率。插好区牌,对应区牌摆种,用播种器进行播种,播种时每穴 2 粒。6.4 株距播种时株距在 27cm30c
5、m,密度 4500 株/667m以上,两行之间尽量靠近滴灌管。6.5 播后镇压播种后每穴用脚踩实,减少水分蒸发。7 生长期管理7.1 浇水玉米播种后打开滴灌管,立即进行浇水,时间在8h10h;出苗后25d30d浇灌一次。7.2 定苗玉米苗长到 3 片5 片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单株,临近株穴可以留双株进行“借苗”。7.3 去除杂株在玉米拔节期,7 片8 片叶以上时,根据本区植株特征特性,去除杂株。7.4 锄草地膜破损处用湿土进行封闭,对长出的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8 病害、虫害、鼠害防治8.1 病害防治注意放风,保持温室湿度50%60%、温度2030,减少玉米斑病发生;出现病叶,立即记录并剪掉,
6、拿到室外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减少病原菌。8.2 虫害防治DB2107/T 000520223蚜虫防治,以新叶期预防为主。当发现蚜虫出现时,将10%的蚍虫啉兑成1000倍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喷施2次,间隔一周。8.3 鼠害防治播种后收获前,老鼠易出没的地块撒老鼠药或者用粘鼠板进行预防。9 控制温室温湿度9.1 放风9.1.1 放风时间太阳升起后,及时卷起棚被,观察温室内温度,通风时间一般在 9 时10 时,雨雪天及其它恶劣天气尽量减少通风。9.1.2 通风控制温湿度当温室内温度超过25时,打开上风口放风降温,保持温室内温度稳定在2022,湿度50%60%;温室内温度超过30,室外温度达到20以上,上风口、下风口都要进行通风降低温度,下风口完全放开,温室内保持在2426,湿度50%60%。9.2 覆盖棉被保暖春茬:夜晚盖上棉被,白天掀开,棉被覆盖到4月20日4月25日即可。秋茬:自10月20日左右晚间起,开始覆盖棉被,白天掀开,保持温室内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10 后期管理10.1 站杆扒皮玉米材料授粉结束后割除无用植株,35d38d进行站杆扒皮,降低玉米水分,促进早熟,增加饱满度,保证芽率。10.2 提前收获玉米材料授粉 40d 后及时收获、晾晒、脱粒。10.3 清理秸秆、地膜收获后立即将玉米秸秆、地膜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