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40 CCS B 40 DB2104抚顺市地方标准DB 2104/T 00142022 中华蜜蜂越冬技术管理规范 2022-08-26 发布2022-09-26 实施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104/T 0014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抚顺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抚顺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抚顺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景玉、张大利、王玉江、杨志芳、孙天浩、马徵
2、、李秀玲、安珊、刘洋、祝仁涛、王晓颖。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2104/T 00142022 1 中华蜜蜂越冬技术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适龄越冬蜂培育、越冬饲料贮备、越冬前准备、越冬蜂群管理及特殊情况处理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抚顺市中华蜜蜂越冬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168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3、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139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NY/T 639 蜂蜜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越冬期 从蜜蜂停止繁殖和采集,基本蛰伏巢内并处于结团状态,到明年开始繁殖这段时期。3.2 蜜脾 贮存蜜糖的巢脾。3.3 适龄越冬蜂 蜂群在越冬前培育的,只进行过飞行排泄活动,没有参与过采集和哺育工作的工蜂。3.4 越冬包装 DB 2104/T 00142022 2 为避免蜂群越冬冻伤,而用草帘、柴草、树叶等对蜂群进行保温处理的过程。3.5 室外越冬 蜂群包装后,在户外露天的条件下度过冬季。3.6 室内越冬 蜂群在房舍内度
4、过冬季。4 适龄越冬蜂培育 4.1 培育时间 在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后,本地蜜蜂停飞前30天,即从8月上旬开始。4.2 场地要求 培育场地周围应有足够的蜜粉源,如果不足,则应人工补足。摆放蜂群的场地应高燥、背风、有遮阴措施。蜂场周围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 NY 5027 的要求。4.3 培育方法 4.3.1 调整蜂巢 繁殖开始时,应抽出多余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的状态。保证巢内有充足的产卵空间。4.3.2 奖励饲喂 每晚用20%的糖浆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积极产卵和工蜂积极哺育。4.3.3 调整巢脾 当巢内空脾均有89成子时应再往边上加入一张空脾,同时
5、加强饲喂,新加脾产上卵后再移到中间。加脾不可太快太多,应保证蜂脾相称。4.4 及时断子 DB 2104/T 00142022 3 9月中旬,通过加强饲喂越冬饲料的方法,造成蜜压子,迫使蜂王减产或停产。5越冬饲料贮备 5.1 自然蜜脾贮备 在越冬前最后一个蜜源期,每脾蜂应按1:11.5选留蜜脾,脾面应平整、无雄蜂房、巢框结实并贮满成熟蜂蜜,取出后应贮存于空继箱内,越冬前加入蜂群。5.2 人工补喂 自然贮备蜜脾不足,进行人工补喂。5.2.1 补喂 应选用优质白砂糖或蜂蜜,补喂时,将白砂糖与水按2:1的比例化成糖浆饲喂蜂群;饲喂蜂蜜时应加入10%的洁净水。补喂越冬饲料应遵照量大、快速的原则,在35天
6、之内喂完。5.2.2 补喂时间 应于本地蜜蜂停飞前 20 天进行。5.2.3 补喂量 按每脾蜂贮备 11.5 张蜜脾的量进行饲喂。6越冬前准备 6.1 蜂群检查 蜂群包装前,应对蜂群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了解蜂群群势和饲料贮备情况。6.2 合并弱群 蜂群不足2框蜂的弱群应与相邻蜂群合并。合并蜂群以白天尚能出巢活动,而夜晚趋于结团时进行。6.3 越冬群蜂量 6.3.1 单群平箱蜂量 DB 2104/T 00142022 4 单群平箱越冬蜂群势应达到3框蜂以上。6.3.2 继箱群蜂量 继箱群越冬蜂群势应达到6框蜂以上。6.4 巢脾布置 6.4.1 单群平箱巢脾布置 每个越冬蜂群都应补足蜜脾,抽出多
7、余的空脾,使蜂群达到脾略多于蜂。蜂巢的布置应大蜜脾在外,半蜜脾在内,并对准巢门,使脾距加宽到13 mm15 mm,让蜂团集结于蜂巢的下前方。6.4.2 继箱群巢脾布置 根据蜂量,两个箱体按脾略多蜂的原则各放相应的巢脾,80%的饲料放在继箱内,整蜜脾放两侧,多半蜜脾放中间,半蜜脾和空脾放巢箱。7越冬蜂群管理 7.1 室外越冬 7.1.1 越冬场所 越冬场地应背风、背阴、干燥、安静,避免人畜干扰。7.1.2 蜂群包装 7.1.2.1 包装时间 蜂群包装应在白天最高温度降到2 以下时进行。7.1.2.2 包装方法 对于落地的蜂群包装时,箱底垫树叶或干草,蜂箱顶部和四周用草帘进行遮盖。对于使用支架的蜂
8、群,可以使用棉垫进行包裹,但不得将箱上通风口完全包装。DB 2104/T 00142022 5 7.1.3 越冬期间管理 7.1.3.1 遮荫 从包装之日起到排泄前,应用草帘等挡在蜂箱前面,防止阳光直射蜂箱和巢门。7.1.3.2 通风 蜂群越冬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主要以调节巢门和覆布折角的大小,保持上下通风透气,避免蜂群出现湿热现象。7.1.3.3 清理死蜂 从蜂群正式越冬开始后,应根据死蜂情况,每隔15天左右掏一次箱底死蜂。7.1.3.4 蜂群检查 整个越冬期间,原则上不应开箱检查,检查以听诊为主,如个别蜂群有异动,可在天气晴暖时,扒开上部保温物,轻移巢脾查看,并及时处理。7.2 室内越
9、冬 7.2.1 越冬室要求 越冬室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保持室温相对稳定。越冬室应装有通风装置,便于调节温、湿度。室内应安静、黑暗、安全。7.2.2 蜂群入室时间 当外界平均温度降到0 以下时,将蜂群搬入越冬室内。7.2.3 蜂群要求 室内越冬的蜂群,蜂箱内不加保温物,蜂箱上口应直接盖上纱盖,上加无蜂胶的覆布,并把蜂团后部的覆布折起8 10 作为通气孔,同时打开蜂箱大盖上的气窗。7.2.4 蜂群摆放 DB 2104/T 00142022 6 搬入越冬室的蜂群应根据越冬室的规格排列成2行或4行。放2行时,蜂箱排放在靠两侧墙壁的放置架上,巢门相对,中间留下宽敞的通道;放4行蜂箱时,靠两侧墙壁各放
10、1行蜂箱,在中间位置背靠背放置2行蜂箱,形成两条通道。蜂箱放置架距地面40 50,强群放在下层,弱群放在上层。搬入室内的蜂群安置好后,应让蜂群安静片刻,即可敞开巢门降低巢温。蜂群入室的当天应打开进、出气孔通风降温,直至蜂群安定、室温降到0 以下。7.2.5 蜂群管理 7.2.5.1 温度控制 越冬室的温度应保持在-5 2,最高不超过5;当室内温度超过5,应打开进出气孔,当温度仍不能下降时,应于夜间打开越冬室的门。7.2.5.2 湿度控制 越冬室的湿度应保持在75%80%之间,如果湿度太大,应在室内地面撒些吸水性较强的草木灰或加强通风;如果室内比较干燥,应通过在地面洒水来调节湿度。7.2.5.3
11、 蜂群巡察 蜂群入室的头几天,应每天进室观察一次,察看温、湿度变化,并及时进行调节;当室温变化幅度不大时,10天左右入室巡察一次;在越冬后期易出现问题,室温也易上升,应每天入室巡察一次;进入越冬室内后应静立观察,看室内是否透光、倾听蜂群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室内温湿度是否正常等,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处理。7.2.5.4 蜂群听诊 应用听诊器或一根橡皮管,从巢门伸入箱底;听到均匀的嗡嗡声,表示越冬正常,听到强烈的呼呼声,表示室温过高,应及时进行降温处理;蜂团很紧,发出一种“唰唰”声,表示室温低,应采取保温措施;如有骚动声,且往外飞爬,是干燥,应及时调节湿度;如个别蜂群声音经久不息,是蜂团散开,由缺蜜
12、或蜜结晶所致;如果声音极其微弱,说明蜂群不是严重削弱就是饥饿,应立即补救。7.2.5.5 开箱检查 越冬期,没有特殊情况不宜开箱检查;越冬后期,应根据听诊情况,于2月份进行一次快速的全面检查;检查时,应主要观察蜜蜂的结团情况和饲料情况,如果蜂群结团稳定而紧密,蜂团后方封盖蜜脾充足,能满足越冬后期需要,应马上盖上蜂箱;如果蜂团散开,存蜜不足或出现其它特殊情况,应及时作出处理。DB 2104/T 00142022 7 7.2.5.6 清理箱底死蜂 在蜂群入室后,应根据死蜂情况,每隔15天左右清理一次箱底死蜂;清理死蜂时,动作应轻,防止振动蜂群。8特殊情况处理 8.1 缺蜜蜂群处理 对于一般缺蜜蜂群,直接将温暖后的蜜脾加入蜂群;因饥饿不能活动的蜂群,将其搬到20 左右的温暖室内,把20%的温蜜汁喷到蜜蜂体上,待全部苏醒后,加入蜜脾后搬回原处。8.2 鼠害预防 越冬前应将蜂箱所有漏洞补严,室外越冬的蜂群,除常规灭鼠外,可在蜂箱巢门前钉一排小钉,使老鼠无法进入;室内越冬的蜂群,越冬室墙壁的洞穴应用水泥封堵,在越冬室的角落放上毒饵,并用鼠夹、捕鼠笼等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