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31 DB2102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 00592022 甜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2022-12-15 发布2023-01-15 实施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02/T 0059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瓦房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淑敏、于梦竹、杨晓飞、张红玲、李成龙、王广辉、王兴、孟祥冰、韩荣华、于范。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
2、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农业农村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新开路87号 联系电话:0411-83689091 标准起草单位: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通讯地址:瓦房店市五一路一段31号 联系人:林淑敏 联系电话:0411-62578209DB2102/T 00592022 1 甜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甜瓜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本文件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棚)等设施中的甜瓜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3、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类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条件 甜瓜的生产的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性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区域还应具备排灌方便和砂壤条件的地块。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5 生产技术
4、 5.1 保护设施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保温、通风、抗风等综合性能。5.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抗病、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嫁接时砧木选择甜瓜嫁接专用砧木。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要求。5.3 茬口安排 应避开瓜类前茬。DB2102/T 00592022 2 5.4 育苗 5.4.1 育苗设施 宜选用温室、塑料大棚。5.4.2 育苗基质 采用商品育苗基质,在育苗基质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m3,充分混匀,盖膜闷制7 d10d,装入50孔穴盘中。育苗基质质量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5.4.3 育苗方法 采用50孔穴盘育苗,自根育苗或嫁
5、接育苗。5.5 种子用量 每667 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100 g150 g。5.6 种子处理 应按以下要求进行:a)播种前应将种子放至阳光下晾晒 4 h6 h,冷水预浸 0.5 h 后,再将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b)温汤浸种放入相当于种子体积 4 倍的 55的温水中,快速搅拌至水温降到 35左右,并浸泡3 h;c)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入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0 min,或用福尔马林 200 倍液浸种 30 min,清水洗净,放入清水浸泡 1.5 h;d)砧木浸种比甜瓜浸种均多 2 h。5.7 催芽 将处理过的种子取出,搓掉粘液,清水洗净,包入纱布内,放入适当容器中,盖上湿毛巾
6、,置于2830条件下保持24 h,种子露白率70%时即可播种。5.8 播种 5.8.1 播种时间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育苗的播种时间从定植时间分别向前提早50 d、40 d左右。5.8.2 播种方法 应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应浇足底水,在穴盘孔中间扎一个1 cm深的小孔,将种子胚根向下放在穴孔内,随播种随盖营养土,盖土厚度为1.0 cm1.5 cm,然后覆膜。5.9 苗期管理 5.9.1 温度管理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育苗应加盖塑料小拱棚,其他要求如下:a)出苗前,白天温度应在 2830,夜间应15、幼芽出土后应及时揭开地膜,放苗时间应在早晚进行;DB2102/T 00592022 3 b)出苗
7、后白天温度应在 2225,夜间应15;c)真叶展开至第一片真叶出现前,白天温度应在 2528,夜间应在 17左右,移栽前一周应逐步降低床温,并适当通风炼苗。5.9.2 追肥管理 一叶一心时,喷施氮磷钾20:20:20水溶肥1500倍液1次。5.10 定植 5.10.1 定植前准备 应整地施肥,流程如下:棚内每 667 m2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5000 kg,并深翻;应做 120 cm 畦,沟宽 60 cm,高 10 cm15 cm;每 667 m2穴施或撒施优质微生物肥 60 kg、磷酸二铵 30 kg、硫酸钾 20 kg。5.10.2 定植时间 三叶一心时移栽定植,苗龄30 d左右。5.10
8、.3 定植密度 在畦面靠外边栽两垄。大行距120 cm,双垄栽培,株距25 cm30 cm,每667 m2保苗4000株5000株,立架栽培。5.11 定植后的管理 5.11.1 棚内温度 应符合以下要求:a)定植后,棚内气温白天应保持在 30左右,夜间 1720;b)开花坐瓜前,白天棚内温度 2530,夜间夜间 1518,超过 35应进行放风;c)坐瓜后,白天棚内温度 2835,夜间夜间 1518,保持 13以上的昼夜温差。5.11.2 棚内湿度 棚内相对湿度应达到60%80%。5.11.3 肥水管理 应根据土壤墒情决定采用滴灌或者微喷,一般灌3次4次,浇水应在上午8时前进行并注意通风排湿,
9、采收前7 d停止浇水,具体要求如下:a)花期应适当控水;b)坐果前每 667 追施氮磷钾 20:20:20 水溶肥 5 kg10 kg,每 667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100 ml120 ml;c)果实膨大期应适当增加浇水,结合浇水每 667 追施氮磷钾 20:20:20 水溶肥 10 kg 15 kg;d)坐果后每隔 7 d 左右应喷施 1 次 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 3 次4 次,可结合施药每 667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 100 ml120 ml。5.11.4 整枝与吊蔓 DB2102/T 00592022 4 5.11.4.1 一般采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吊蔓管理,具体如下:a)单
10、蔓整枝时应以子蔓或孙蔓结瓜为主。当 9 节以上长出结果枝时,选留 3 个4 个粗壮的枝条,每个结果枝的雌花前留 1 叶摘心,保留 24 片26 片叶,同时摘除顶心;b)双蔓整枝时,在主蔓 3 节4 节,即 3 片4 片叶展开时摘心,选留 2 条子蔓,在子蔓的中部11 节12 节处选留结果蔓。5.11.4.2 坐果后果前留 1 片2 片叶摘心。5.11.4.3 双蔓整枝每一子蔓留一个果,保留 25 片30 片叶摘心。5.11.5 人工授粉 每日8:00 am10:00 am,应将当天开放的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即可,并作上标记。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应按照“预防为主,
11、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6.2 主要病虫害 6.2.1 主要病害: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黑星病、白粉病、病毒病、霜霉病、猝倒病等。6.2.2 主要虫害:叶螨、蓟马、白粉虱、蚜虫等。6.3 农业防治 应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五年以上轮作,清洁田园,集中无害化处理。6.4 物理防治 6.4.1 设施防治应使用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6.4.2 糖醋酒液诱杀和预测预报害虫。6.4.3 宜选用银灰色地膜覆盖。6.4.4 采用粘虫板诱杀害虫。6.5 生物防治 应保护天敌,利用瓢虫和草蛉等有益昆虫防治害虫;使用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6.6
12、化学防治 6.6.1 要求 使用药剂防治时,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6.6.2 防治药剂 应根据病症提供对应防治药剂,具体如下:a)防治枯萎病,可使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800 倍液灌根,使用 1次;DB2102/T 00592022 5 b)防治蔓枯病,可用 25%咪鲜胺乳油 2500 倍液;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0.67%恶酮氟硅唑乳油 2000 倍2500 倍液喷雾,频率为每隔 10 d 喷施 1 次,共使用 2 次;c)防治白粉病,可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 1500 倍液或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1000 倍2000 倍液喷雾,频率为每隔 7 d10 d 使用 1 次,共使用 2 次;d)防治蚜虫等,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2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2500倍5000 倍液喷雾,每隔 10 d 使用一次,共使用 2 次。7 采收 根据授粉日期标记、成熟果实的果面固有色泽和品种特征等综合判断成熟度,及时采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