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7.060CCS B 181507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DB1507/T922023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沙果Specifications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of Malus asiatica2023-11-13 发布2023-12-13 实施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1507/T92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观测要求.15 观测地段和植株选择.26 物候期观测.27 生育状况及产量调查.58 农业气象灾害观测.59 主要病虫害观测.610 农事活动记载.711 农气簿/表填写.
2、812 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8附录 A(规范性)沙果农业气象观测簿/表格式.9参考文献.23DB1507/T9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气象局、扎兰屯市气象局、牙克石市气象局、扎兰屯市林业和草原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淑香、红梅、丁书萍、吕淼、何佳欢、董越、李对、林聪、有思。DB1507/T922023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沙果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沙果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观测要求、观测地段和植株的选择、物候期观测、生育状况及产量调查、农业气象灾
3、害观测、主要病虫害观测、农事活动记载、农气簿表填写和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沙果种植农业气象观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15/T 1677内蒙古地产水果 扎兰屯沙果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物候期phenological phase根据果树外部形态变化,记载从芽膨大到落叶全生长发育阶段的动态变化。3.2植株受害率 plant damage rate在观测地段选出一定的区域,指
4、受灾害影响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率。3.3器官受害率 organ damage rate受害植株的个别器官部位受害,指受害器官占总器官的百分率。4观测要求4.1观测原则观测沙果生育状况的同时观测气象要素,采用平行观测的原则。4.2观测方法DB1507/T9220232采取点面结合的观测方法。按照规定在固定地段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应在沙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和自然灾害出现时开展较大范围的调查。5观测地段和植株选择5.1观测地段应在种植区域内选择能代表当地情况下气候、土壤、地形、地势、栽培管理和产量水平的地段,山地沙果地段的选择应考虑坡向的代表性。地段不应选择在果园的边缘,地段面积不少于观测植株所占面积
5、的50倍。地段选定宜保持长期稳定,确需调整时应备注说明。5.2观测地段的说明5.2.1观测地段需要说明观测地段的说明包括以下内容:a)观测地段的编号;b)观测地段周围气象观测站的位置说明;c)观测地段土地使用单位及个人名称;d)观测地段土壤及环境条件。包括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地形、地势、水体、道路等;e)果树名称、树龄,产量水平。5.2.2观测地段平面示意图观测地段平面示意图包括以下内容:a)观测地段的位置及编号;b)观测场及气象站的位置;c)观测地段周围环境;d)其它建筑物和障碍物的位置及高度。5.3观测植株观测植株应分区观测,在东南西北各选择一个区,每个区选择连续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果树4
6、株。新枝生长量、落花落果率、坐果率等观测应选择固定的观测枝或观测果,并对观测株、观测枝、观测果进行挂牌记录。如出现观测枝折断或观测果脱落时,应重新选择类似的枝条或果实进行代替,并备注说明。6物候期观测6.1观测内容根据沙果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沙果主要观测和记载的物候期包括: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停梢期、现蕾期、开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和成熟期。6.2观测时间DB1507/T9220233根据沙果物候期确定观测时间。旬末应巡视观测;开花期每日进行观测;若物候期间隔时间较长,可逢五和旬末进行观测,临近物候期再恢复隔日观测。在规定的时间内,遇妨碍观测的天气,应及
7、时补测,并备注说明。6.3物候期始期、盛期、末期的规定按照进入某物候期的百分率来确定,当某物候期进入始期时,应10%以上出现该物候期;盛期应50%以上;末期应80%以上。6.4沙果物候期观测及标准6.4.1萌芽期叶芽多生于枝条顶端,开始膨大后,灰红色,鳞片裂开约0.2cm0.3 cm。6.4.2新梢生长期新梢出现后多背柔毛,长约0.5 cm左右。6.4.3停梢期新梢长到一定时期前端停止生长。6.4.4现蕾期果树枝干出现肉眼能辨认的花蕾。6.4.5开花期从始花开始到终花结束。6.4.6成熟期半数沙果果实达到典型大小、色泽和风味。应符合DB15/T 1677。6.4.7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凋花后10
8、d15d,小果带柄脱落。6.4.8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凋花后25d左右开始,不带柄脱落。6.4.9果实膨大期坐果后,生长迅速加快期。6.4.10果实着色期成熟前6周左右,果实由绿色转为黄色、橙红或红色。6.4.11落叶期果树上叶子开始脱落,记录始期和末期。6.5生长量的观测DB1507/T92202346.5.1观测内容观测项目和观测时段见表1。表 1沙果生长量观测观测项目观测时段新枝长度(cm)新梢生长始期至停梢期落花落果率(%)开花始期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坐果率(%)开花始期至成熟期果实膨大量(mm)果实膨大始期至成熟期6.5.2观测方法6.5.2.1新枝长度观测固定观测4个新枝,每旬末测量一次
9、新枝长度直至生长停止。以c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求平均数。6.5.2.2落花落果率和坐果率观测在果树枝条上,从开花始期到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结束,每旬末在固定的观测枝上观测花及果实数目,至果实成熟期再观测一次果实数,统计坐果数目。按照公式(1)、(2)计算落花落果率和坐果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100%(1)式中:R1落花落果率;A开花期花蕾总数;B 当次观测花蕾、果实总数。2=100%(2)式中:R2坐果率;C成熟果实数;A开花期花蕾总数。6.5.2.3果实膨大量的观测在选定的每个果树枝条选择5个果实,共20个。从果实膨大始期至成熟期,每旬末测量果实的横径、纵径,以mm为单位,取整数,并求其
10、平均值。若果实脱落,选取其它果实代替。若出现病虫害等现象,仍需继续观测,并加以注明。6.6生长状况评定果树生长状况评定对象是观测地段内的果树,从萌芽期到落叶期的每个物候期进行观测。具体要求见表2。DB1507/T9220235表 2沙果生长状况评定类别评定等级评定标准1优良果树生长状况好,芽梢、叶、花蕾正常,坐果率高,病虫害较轻或没有,产量可达丰年年景2中等果树生长状况中等,芽梢、叶、花蕾正常偏差,坐果率中等,遭受病虫害或受气象灾害影响,产量仍维持正常年景3偏差果树生长状况偏差,芽梢、叶、花蕾偏差,坐果率低,遭受病虫害或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产量歉年年景7生育状况及产量调查7.1生育状况调查在沙
11、果观测地段分别选择高、中、低产量水平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生育状况及产量的调查。果树开花期后的3 d内记录花蕾基数,果实膨大期后3 d内记录落花落果率,成熟期记录坐果率。7.2产量调查在沙果果实成熟期3d内,记录单果重和单株果实重。称量每一观测株的果实产量,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以kg/hm2表示,保留一位小数。8农业气象灾害观测8.1观测内容干旱、连阴雨、雹灾、冻害、风灾等。8.2观测时间和地点时间:在灾害发生后立即进行观测。从沙果受害开始至受害症状不再加重为止。地点:在沙果观测地段上进行。若灾害大范围发生,还应做好全市范围内的调查。8.3观测和记载项目观测和记载项目包括以下内容:a)农业气象灾害名
12、称,灾害发生时间及受害期;b)天气情况概述;c)受害程度及症状;d)地段受灾面积及所占比例;e)采取的措施,预计对产量的影响。8.3.1天气情况概述灾害发生后,记载实际出现使沙果受害的天气气候情况,在灾害开始、增强和灾害结束时记载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灾害发生的前期气象条件,灾害开始至终止期间的气象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灾害解除的气象条件,对沙果产量、品质的影响等。内容如下:DB1507/T9220236a)干旱: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d)、干旱期间的降水量(mm)和日数(d)、地段干土层厚度(cm)、土壤相对湿度(%);b)连阴雨:过程降水量(mm)及日期;c)雹灾:最大冰雹直径(mm)
13、;d)冻害:持续日数(d)、极端最低气温()及日期;e)风灾:过程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m/s)及日期。8.3.2受害程度及症状受害症状及受害程度见表3。表 3受害症状及受害程度程度轻中重干旱旱情初现、果实膨大受阻旱情发展、叶片卷曲旱情严重,植株死亡连阴雨植株受害率25%,叶片萎蔫植株受害率25%50%,出现少量落叶植株受害率50%,树冠被淹,全部叶片脱落雹灾叶片击破、脱落,器官受害率25%枝条折断,少量花或果实击落,器官受害率25%50%大量花、果实击落,树枝损伤严重,器官受害率50%冻害树干、叶片受冻,器官受害率25%萌生的新芽受冻死亡,器官受害率25%50%器官受害率50%,植株
14、死亡风灾植株受害率25%,植株倒伏15植株受害率25%50%,植株倒伏1545植株受害率50%,植株倒伏45 9主要病虫害观测9.1观测内容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天幕毛虫、苹果巢蛾、梨星毛虫。9.1.1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从树干外表不易识别,掀开树皮可见红褐色病斑,树皮软化,表面稍隆起,颜色变深并有红色汁液流出,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产生黑褐色小点,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9.1.2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接近成熟的果实受害最重,也可侵害果苔和枝干。果实发病初期呈现淡褐色圆形斑点,边缘清晰,病斑迅速扩大后果肉软腐,呈圆锥状深入果肉。以后病斑下陷,病斑表面呈
15、现颜色深浅相间的轮纹。当病斑扩大到1 cm2 cm时,自病斑中心生出突起的小粒点,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色,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逐渐向外扩展。当天气潮湿时,黑色粒点突破表皮,溢出粉红色粘液。一个病斑可扩展到果面的一半,并可烂至果心。病果上有一至多个病斑,病斑连片可使全果腐烂,造成果实脱落。9.1.3轮纹病主要的发病区在枝干、果实上,发病时间一般从7月至8月。果实在生长初期由于果树植株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发病较少,随着果实的生长,进入膨大期后,病菌便容易侵入。在枝干上发病以皮孔为中心DB1507/T9220237病斑整体呈褐色或暗褐色、圆形,初期症状表现为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病斑发展速度较快,并前后
16、传染,逐渐发展较为密集,后期随着病状不断加深,溃疡部位脱水,四周凹陷,边缘开裂,呈青灰色,出现一圈圈轮纹。果实受病初期只有零星果点,颜色呈黑色,后出现暗褐色斑点,并呈现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均匀为圆形,最外层出现明显的水渍圈,后期病斑引起果实腐烂,溃烂部位发出酸腐的味道并伴随有粘液流出。9.1.4天幕毛虫幼虫危害嫩芽、新叶及叶片,成虫危害叶子。雄蛾长约20mm,身体以及翅膀呈黄褐色,前翅中央有一条赤褐色宽横带,横带镶有米黄色细边。雌蛾体长约15mm,身体以及翅膀为淡黄色,前翅会有两条较深的褐色细横线。老熟幼虫体长约55mm;幼虫的头部会呈现灰兰色,并存在一对褐色斑点,胸部与腹部末端都有一对
17、大的黑点。9.1.5苹果巢蛾危害果树的叶子,甚至出现绝产的现象。成虫为小型蛾子,银白色,体长在7 mm10mm,身体光滑并有一定的黑点存在。这种虫害的幼虫一般为绿色和黑色,腹部有节,在它们各节上都会有两个相同的黑点。9.1.6梨星毛虫属于一种越冬幼虫,幼虫会蛀蚀花芽或花蕾,使得花无法开放。当花吐蕾以后,幼虫会蛀食花蕾,并且在蛀食以后会留下褐色的孔洞。成虫的身体呈黑色,翅膀呈黑色透明状,该虫的前翅与后翅中室存在着一个主干。雌成虫的触角一般为锯齿状,雄成虫的触角一般较短,呈现羽状,身体一般为圆形状,卵扁平。9.2观测时间和地点病虫害发生时开始观测并记载,至病虫害不再蔓延或加重为止。观测地点一般选在
18、沙果观测地段。9.3受灾程度9.3.1发生灾害的名称记载发生病虫害的中文名称。9.3.2受害期当发现沙果受病虫危害时,记为发生期;病虫发生率高时为猖獗期;病虫害不再发展时为停止期。9.3.3受害程度记录沙果受害的器官及部位,受害程度根据受害器官及部位分为轻、中、重三级,具体判别应符合如下规则:a)树干、叶片受害为轻度;b)花、果实受害为中度;c)全株受害、植株死亡为重度。10农事活动记载DB1507/T922023810.1记载要求观测物候期的同时,应对农事活动进行记载,并应遵守以下原则:a)农事活动进行的项目和内容,名称用通用术语记载;b)多次观测同一项目时,要记录时间和次数;c)计量单位用
19、法定计量单位记录。10.2记载时间物候期观测的当天,记载固定地段上进行的活动起止时间、方法及工具等。若活动结束,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补全记录。10.3记载项目和内容主要记载修剪、施肥、排灌水、灌溉、采收、病虫害防治、灾害天气防御情况等。11农气簿/表填写应按规定填写农气观测簿/表,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具体的填写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12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总结分析沙果越冬期至成熟期间的气候特点,分析气象条件对沙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的作用。并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B1507/T9220239AA附录A(规范性)沙果农业气象观测簿/表格式沙果农气簿见图
20、 A.1。图 A.1 沙果农气簿DB1507/T92202310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1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2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3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4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5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6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7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18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
21、19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20图 A.1 沙果农气簿(续)DB1507/T92202321沙果农气表见图 A.2。图 A.2 沙果农气表图 A.2 沙果农气表(续)DB1507/T92202323参考文献1DB62/T 2858 河东地区苹果农业气象观测规范2DB1507/T 74 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3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4王国平.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5 晋勇,郭秀萍.沙果虫害及综合管理J.现代园艺,2015(9):566 李殿军,宋景荣,王桂玲,等.呼伦贝尔市沙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果树,2017(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