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150.40.99CCS Y 451311衡水市地方标准DB 1311/T 0352023毛皮加工工艺2023-12-08 发布2023-12-08 实施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 1311/T 035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故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兆鑫裘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故城县万鑫仓储有限公司、故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新蕾、万国升、王晓琳、王强、蔺飞。DB 1311/T 03520231毛皮加工工艺1范围本文件确定了毛皮加工工艺流程,规定了工艺步
2、骤和要求,描述了各环节的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衡水市毛皮制品加工企业加工细皮和小张皮的加工工艺。毛皮加工过程中涉及保密配方的加工工艺除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486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工艺流程毛皮加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 1毛皮加工工艺流程DB 1311/T 035202325加工工艺5.1基本要求原材料宜采用毛型完整、底绒厚实的毛皮,加脂剂中不得检
3、出短链氯化石蜡。5.2浸水5.2.1水质和水量浸水使用井水、自来水。水量液比(用水质量与皮的质量之比)表示。淡干皮、毛长绒厚的皮液比为2030:1,盐湿皮、毛短绒稀的皮液比为1020:1。池浸水液比大,转鼓浸水液比小,划槽浸水介于池浸水与转鼓浸水之间。5.2.2防腐浸水防腐可采用多次换水或加防腐剂。普通防腐剂主要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氟硅酸钠、氯化锌、甲醛、中性盐等。5.2.3温度一般采用常温(10 25);采用高温(30 35)快速浸水时,加防腐剂,并控制浸水时间。5.2.4碱性助剂常用的碱性助剂为纯碱和小苏打,用量为0.5 g/L1.0 g/L,使溶液pH达到8.59.0。5.2.5酸性助
4、剂常用的酸性助剂有硫酸、甲酸、乙酸、乳酸等。对于毛根松弛不易浸软的原料皮,宜采用浸酸助剂浸水。5.2.6盐助剂盐是常用的浸水助剂,浸水用盐主要有食盐、芒硝、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在盐浸水时,中性盐的总量为40 g/L80 g/L,其他方法的浸水中中性盐的总用量为10 g/L25 g/L,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等的用量为0.5 g/L2 g/L。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加入时宜在浸水结束前4 h6 h加入。5.2.7浸水方法5.2.7.1盐浸水盐浸水在常温下进行,在浸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和大量中性盐(40 g/L以上)。对一些胶原纤维编织紧密的细皮、杂皮多数在预浸水之后宜进行盐浸水,使皮板进一
5、步充水和回软。5.2.7.2酶浸水酶浸水即快速浸水。酶浸水是目前主要的浸水方法。以浸水酶为主要浸水助剂,再加入少量渗透剂、食盐等,浸水温度略高于常规浸水,一般在20,不应超过30。5.2.8浸水效果DB 1311/T 03520233皮板、毛被完全干净,皮板发涩,毛被松散、光洁、灵活。5.3去肉和脱脂5.3.1去肉去肉有机械去肉和手工铲皮两种方法,根据皮板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a)对于皮板厚且紧实的生皮,一般在皮板适当泡软后初步去肉,然后再进行复浸水和脱脂,需要时还可以进行第二次乃至多次去肉,通常情况下,根据皮张情况,浸水、去肉、脱脂几个工序交替进行,以互相促进;b)对于浸水过度的皮,去肉时要尽
6、量缓和,以最大限度减少掉毛和破皮率;c)对于嫩板皮,要用抿刀去肉,即所用去肉机的左旋刀片和右旋刀片的交接角度要大,去肉用力大但不猛;d)对陈板皮,要反复多次拉伸,借助机械作用把皮纤维拉开;e)对于瘦板皮,要用小力反复拉伸,以防止把皮板拉扯破。5.3.2脱脂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法脱脂,主要参数如下:温度:对于皮板厚、油脂大的生皮,脱脂温度宜控制在 38 40;对于皮板薄、油脂含量低的皮,脱脂温度宜控制在 30 35;pH 值:用乳化法脱脂时,在不引起掉毛、溜针、锈毛的情况下,宜加入少量纯碱,调节脱脂液的 pH 值在 9 左右;脱脂液的浓度:考虑毛被及硬质脏物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浓度以 2g/L
7、5g/L 为宜;时间:脱脂时间一般在 20 min60 min,最长不超过 120 min。如果不能一次将油脂脱干净,可换液水洗后进行二次脱脂;甲醛的使用:一般仅在已出现掉毛现象时作为弥补方法使用,在脱脂液中加入 1 g/L2 g/L甲醛。5.3.3脱脂效果肉眼观察,表面无脂肪。5.4浸酸与软化5.4.1pH 值根据实际使用的酶确定合适的pH值,一般在7.0左右。5.4.2温度根据皮的收缩温度较低和软化的安全性,温度掌握在30 38 软化为宜。5.4.3酶制剂及用量软化时酶制剂的用量要依皮的种类特性和酶的活力而定。5.4.4时间软化时间至少要4 h以上。酶的用量大,软化温度较高,则软化时间短;
8、相反,酶的用量小,软化温度低,则软化时间长。软化的准确时间要通过观察皮来确定,以手感无硬芯为可。DB 1311/T 035202345.4.5酸的种类及用量浸酸宜用无机酸和有机酸,对于水貂皮、狐皮等宜使用有机酸,有机酸中甲酸使用最普遍。根据皮板的情况、毛被丰厚、浸酸前的操作等制定酸的用量。5.4.6温度与时间用有机酸浸酸温度宜在25 32。浸酸总时间因原料皮的种类而定,另外要注意工艺平衡,特别是与软化程度有关。一般大批、厚皮、回鲜程度稍差的皮、纤维编织紧密的皮浸酸时间要长,通常在24 h以上。对小皮、纤维编制疏松的皮浸酸时间则短,10 h左右。5.4.7浸酸与酶软化效果皮板纹路清晰,有一定透气
9、性、可塑性,手感柔软、无硬芯。5.5鞣制5.5.1铬鞣法5.5.1.1预鞣常采用油预处理,在浸酸浴或铬鞣浴中加入2 g/L5 g/L的加脂剂,进行乳液加脂。5.5.1.2铬鞣剂 pH 值及碱度鞣制初期鞣液pH值为2.53.5,鞣剂渗透完成后,将鞣液和皮板pH值提高,铬鞣后期通过提碱,使鞣液pH值在3.54.3。在提碱过程中,鞣液的pH值呈锯齿形变化,并逐渐提高,最后一次提碱到出皮之间时间不应少于6 h。最常用的提碱材料是小苏打。5.5.1.3中性盐中性盐硫酸钠和食盐来自浸酸液和鞣剂,是在鞣制时加入的。在能够抑制膨胀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中性盐的使用,一般40 g/L。5.5.1.4温度鞣制初期通
10、常采取常温;鞣制后期,鞣液温度35 45 为宜,并保温鞣制6 h12 h。5.5.1.5鞣制时间与机械作用鞣制时间一般在24 h48 h,辅以间歇划动,刚开始鞣制和每次提碱后都要划动一段时间。5.5.2铝鞣法5.5.2.1pH 值铝鞣时要准确控制出皮时的pH值,一般在3.63.8。5.5.2.2中性盐在能抑制酸皮膨胀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中性盐。5.5.2.3温度控制在30 35。DB 1311/T 035202355.5.3油鞣法为保证油脂的渗透,在准备工段要充分松散胶原纤维。油鞣前需要先进性铝预鞣,初步固定胶原纤维,增加纤维的脱水性,并为油鞣剂的渗透打开通道。预鞣方法与常规的铝鞣方法相同。预
11、鞣后甩水,使皮板中的水分保持在25%35%。通过削匀或拉软,使皮板厚薄一致,纤维活络。将踢皮油用热水浴或蒸气浴预热到40 45,均匀涂于皮板,在室温内静置4 h6 h。5.5.4鞣制效果皮板颜色呈均匀的淡蓝色。5.6湿整理5.6.1复鞣将铬鞣剂溶于约50 的水中,鞣剂浓度含Cr2O3为 10g/L左右,均匀地刷于皮板上,静置24 h以上。对于厚皮板可以静置几小时后再刷一次鞣剂,多次刷铬时可使用甲酸钠逐步提高铬液的pH值至4.0左右,以加强鞣剂的结合吸收。5.6.2加脂5.6.2.1加脂剂目前常采用的加脂剂以亚硫酸化菜油为主成分,与氯化石蜡、丰满鱼油、氯化猪油、菜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等成分配合而
12、成。5.6.2.2温度加脂温度高的可以控制在50 60,温度低的可以控制在40 50。5.6.2.3pH 值加脂前通过中和,将pH值提高到67。加脂乳液渗透后,加甲醛降低乳液pH值,使深入皮内的乳液与皮结合,实现破乳。5.6.2.4加脂液浓度以5%10%为宜,刷加脂时浓度要高一些,以利于油脂渗透。5.7干燥5.7.1干燥方式宜采用转鼓转锯末干燥。5.7.2时间转鼓转锯末干燥约需要3 h;5.7.3温度空气温度55 60;排除空气温度25 30。DB 1311/T 035202365.7.4湿度锯末相对湿度10%15%;6生产记录记录各加工环节的温度、时间、浓度、湿度、质量检查结果等,生产记录参见附录A。7污水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GB 30486的要求。DB 1311/T 03520237附录A(资料性)生产记录毛皮加工生产记录表见表A.1。表 A.1 毛皮加工生产记录表生产批号皮类产地进厂日期浸水起止时间温度PH浓度效果备注去肉脱脂起止时间温度PH甲醛液浓度效果备注浸酸与软化起止时间温度PH酸种类效果备注鞣制预鞣起止时间预鞣剂 PH中性盐浓度温度效果备注鞣制起止时间温度PH鞣制方法湿整理起止时间温度PH加脂液种类及浓度效果备注干燥起止时间温度湿度效果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