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31 T 048-2023 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50508       资源大小:2.40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31 T 048-2023 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pdf

    1、ICS 29.240P 62DB1331DB 1331/T 048-2023雄安新区 10kV 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10kV and below distributionnetwork facilities in Xiongan New Area2023-08-11 发布2023-08-15 实施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发 布雄安新区地方标准DB1331/T 048-2023DB1331/T 048-2023I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23.1 术

    2、语和定义.23.2 缩略语.44 基本要求.45 网架结构.55.1 10kV 网架结构.55.2 220/380V 配电网结构.66 供电方案.66.1 一般要求.66.2 供电电压.66.3 用户用电负荷确定.76.4 变压器容量配置.86.5 供电电源点要求.96.6 用户接入方式.96.7 电源接入方式.106.8 自备应急电源配置.116.9 无功补偿.126.10 配电自动化.126.11 电能计量.126.12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136.13 配电物联网.146.14 配电网通信.147 配电网设施电气.157.1 一般要求.157.2 开关站.167.3 公用配电室.16

    3、7.4 用户配电室.177.5 箱式变电站.17DB1331/T 048-2023II7.6 低压交流系统.177.7 电缆线路.188 土建专业要求.188.1 一般要求.198.2 开关站(配电室).198.3 箱式变电站.198.4 电缆通道.209 交接试验与竣工验收.20附录 A 雄安新区供电区域划分.21附录 B 10kV 配电网典型接线.22附录 C 双花瓣/双环网/单环网接入负荷计算.26附录 D 各类用地负荷指标(不含住宅).27附录 E 配电物联网监控信息.28本标准用词说明.30编制说明.31DB1331/T 048-2023III前 言为助力打造雄安新区“广泛互联、智能

    4、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服务雄安新区绿色智能电网建设,编制组在参考国内各城市配电网实施情况,总结当前雄安新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统一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标准,制定本规范。本标准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为日常管理单位,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主编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5、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李如锋 唐宝锋 施 莉何磊 周利东 薛林 陈崇征 叶诚明薛开阳梁 涛郭晶张绍光荆鹏飞赵俊亚 陈振华 王永辉 刘喆 张洪治 范林涛 贾滨宇 赵洪涛 韩超超 王康 张天宇 赵子珩 郭啸 刘满园 李诺涵主要审查人员:吴跃斌 李津 丁斌 刘海峰 闫鹏飞 熊天军 李春晓 韦波 胡平 李洪涛 赵树军 李振伟 周开峰 马慧卓 张康 马涛 史洋 贺春光 安佳坤 刘洋 樊会丛 朱士加 陈志永 李文霄DB1331/T 048-20231雄安新区 10kV 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基本要求、网架结构

    6、、供电方案、配电网设施电气、土建专业要求、交接试验与竣工验收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力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53 电工圆铜线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048.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7、技术规程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6895.10 低压电气装置 第4-44部分:安全防护 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 17467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 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932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 33593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 3627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GB/T 36547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72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

    8、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 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1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B1331/T 048-20232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

    9、设计防火标准GB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613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98.44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

    10、-4部分:通信协议微功率无线通信协议DL/T 698.45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5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DL/T 71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DL/T 860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491 电力工

    11、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816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DB13(J)T 8463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 1331/T 030 雄安新区变配电站规划设计规范DB 1331/T 031 雄安新区电缆通道工程技术规范DB 1331/T 03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DB1331/T 048-20233配电网distribution network从电源侧(输电网、发电设施和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其中,10kV 电

    12、网为中压配电网,220/380V 电网为低压配电网。3.1.2N-1 准则N-1 criterion电网供电安全所采用的准则,要求同级电压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下任一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时,电网应能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它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中压配电线路中一个分段(包括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电缆线路的一个环网单元或一段电缆进线本体)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3.1.3N-2 准则 N-2 criterion中压配电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下任意两个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分段)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时,电网应能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

    13、内。3.1.4产权分界点property boundaries供用电双方按产权归属确定的资产、运行维护的责任分界点。3.1.5自愈self-healing电网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及时发现、快速诊断、调整或消除故障隐患,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不影响非故障段用户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的能力。3.1.6智能分布式终端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terminal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基于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功能,实现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快速隔离及非故障失电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的二次设备。3.1.7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

    14、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3.1.8配电物联网 distribution internet of things围绕配电网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网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能服务系统。3.1.9DB1331/T 048-20234智能融合终端 smar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combine terminal unit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智能化采集与控制终端,满足高性能并发、大容量存储、多采集对象、就地

    15、化分析决策、协同计算需求,具有数据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能计量等功能。3.1.10配调数据网 distribution dispatching data network用于承载变电站 10kV 出线至开关站、配电室等生产控制大区业务的数据网络。3.1.11配用电数据网 distribution data network用于承载变电站 10kV 出线至开关站、配电室等管理信息大区业务的数据网络。3.1.12标准化低压开关柜 standardized low-voltage assemblies按照标准化要求设计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适用于 380V 电压系统。采用 standardized l

    16、ow-voltageassemblies 的大写字母组合作为该产品的型号,简称为 SLVA 低压开关柜。3.1.13综合管廊 utility 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3.1.14电力舱 power compartment综合管廊中用于容纳电力管线的舱体。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CoAP约束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

    17、col)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High-speed Power Line Carrier)RF射频(Radio Frequency)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4基本要求4.1雄安新区配电网建设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构筑 100%清洁能源供应系统、构建高可靠性网架结构、选用高质量配电网装备、实施高自动化运行控制和高智能化系统运维,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能配电网。DB1331/T 048-202354.2雄安新区配电网

    18、建设宜选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具备可扩展功能、与环境协调的电气设备,配电网设备应根据供电区域的类型差异化选配,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4.3雄安新区配电网建设应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要求,推动配电网向坚强可靠、灵活智能的方向发展。4.4依据雄安新区行政级别定位和未来负荷发展情况,参考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等因素,雄安新区电网可划分为 A+、A、B 三类供电区域。供电区域范围划分参见附录 A。4.5雄安新区全区供电可靠率(RS-1)应达到 99.999%,电压合格率应达到 99.995%。其中,起步区重点区域范围内供电可靠率应达到 99.9999%,电压合格率应达到

    19、99.999%。4.610kV 配电网“双花瓣”接线和双环网接线应满足 N-2 准则要求,单环网接线应满足 N-1 准则要求。4.7电能质量应满足 GB/T 12325、GB/T 12326、GB/T 14549、GB/T 15543 和 GB/T 15945 的相关要求。4.8雄安新区配电网建设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GB 50052、GB 50053、GB 50054、GB 50293和 GB 50613 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5网架结构5.110kV 网架结构5.1.1雄安新区 10kV 配电网应在供电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形成“供电区域、供电网格、供电单元”三级网络,分层分级

    20、开展配电网规划。5.1.2雄安新区 10kV 配电网采用全电缆线路建设,以开关站为核心节点,包括变电站出线至开关站以及开关站之间互联的主干网、开关站出线至配电室以及配电室之间互联的支线网。5.1.3配电网结构应根据供电区域划分和用户重要等级确定,配电网网架结构宜符合表 1 的相关规定。表 1 10kV 网架结构供电区域类型配电网层级配电网结构双花瓣双环网单环网双接入串接级联A+主干网支线网A主干网支线网B主干网支线网注 1:配电网结构参见附录 B。注 2:A+类区域可靠性要求较低区域,主干网可采用双环网接线形式。注 3:B 类区域中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主干网可采用双环网接线形式。5.1.4主

    21、干网结构要求5.1.4.1“双花瓣”电源应来自不同变电站,每一个“花瓣”电源应引自同一座变电站同一母线,“双花瓣”之间接入的开关站的两段母线分列运行、互为备用。两个“花瓣”上级电源宜追溯至 220kV 变电站的不同主变。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一个花瓣合环运行,开关站分段开关断开。当任一上级电源故障时,负荷通过每个开关站的分段开关转供。DB1331/T 048-202365.1.4.2双环网电源宜来自不同变电站。双环网来自于同一变电站内的两路电源应来自不同主变。5.1.4.3单环网电源宜来自不同变电站或相同变电站的不同主变。5.1.4.4A 类区域当初期上级电源点不足时,双环网电源可来自同一变电站作

    22、为过渡期间的接线形式。待上级电源点满足条件时,将电源来自于同一变电站的双环网改造为来自不同变电站。5.1.4.5B 类区域中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当初期上级电源点不足时可采用单环网作为过渡期间的接线形式。待上级电源点满足条件时,根据负荷增长情况将单环网结构改造为双环网结构。5.1.4.6主干线路电缆截面宜选用 400mm2。5.1.4.7开关站的供电负荷由“双花瓣”或双环网/单环网的可接入负荷和开关站接入数量共同确定。一组“双花瓣”或双环网可接入的开关站数量宜为 24 座,其每座开关站供电负荷最大不宜超过 7MW,最小不宜低于 3.5MW;一组单环网可接入的开关站数量宜为 24 座,其每座开关

    23、站供电负荷最大不宜超过7MW,最小不宜低于 3MW。一组“双花瓣”或双环网/单环网可接入负荷的控制方法和参考值参见附录 C。5.1.5支线网结构要求5.1.5.1配电室的两回电源进线应接入不同开关站/配电室或同一开关站/配电室的不同母线,其中任一回进线故障时,另一回进线应至少满足配电室所带重要负荷或保安负荷的正常供电。5.1.5.2A+类区域公用配电室宜采用双接入或串级级联方式接入开关站,必要时可采用双环网方式。A类和 B 类区域公用配电室宜采用双接入或串接级联方式接入开关站。采用串接级联方式的支线网网架结构,级联数宜为 2 级。5.1.6用户配电室接入应根据地形地貌、道路规划、用户重要等级、

    24、负荷性质和用电需求选择电源点。用户配电室可选择开关站或公用配电室接入方式。5.2220/380V 配电网结构5.2.1220/380V 配电网网架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利于配电网设施的级间配合。5.2.2220/380V 配电网宜选用电缆,380V 公用配电网宜采用辐射式接线。5.2.3220/380V 接入用户严禁采用环网接线。5.2.4各类供电区域 220/380V 电网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双电源的 220/380V 配电网主干线路运行负载率不宜超过额定载流量 50%;b)220/380V 配电网应依据配电室的位置、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区应有大致明确的

    25、供电范围,不宜交叉或重叠,分区的供电范围应随新增加的配电室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c)多路供电的重要电力用户,对电源切换有特殊要求的负荷可配置机械或电力电子快速切换设备。6供电方案6.1一般要求6.1.1供电方案内容应包括:用户基本信息、供电容量、供电方式、负荷性质、供电电源位置、供电线路敷设、供电回路数、供电方案备案单、配电设施、调度通信、配电自动化、计量方式、无功补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自备应急电源配备、产权分界、供电方案有效期等内容。6.1.2根据电网条件以及用户的用电容量、用电性质、用电时间、用电负荷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供电方式和受电方式。6.1.3根据重要用户的分级确定供电电源

    26、及数量、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配置要求。6.1.4用户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保安措施的配置、谐波等电能质量治理的措施应与用户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运。6.1.5根据确定的供电方式及国家电价政策确定电能计量方式、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方案。6.2供电电压DB1331/T 048-202376.2.1额定电压应符合以下要求:低压供电:220/380V;中压供电:10kV。6.2.2用户的供电电压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雄安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确定。6.2.3电压等级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a)报装总容量在 160k

    27、VA 及以下的电力用户宜采用 220/380V 电压等级供电;b)报装总容量在 160kVA(不含)20MVA(含)的电力用户宜采用 10kV 电压等级供电。6.2.4在用电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压供电的技术经济性明显优于高压供电时,低压供电的容量可适当提高。供电半径较长的用户,当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宜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6.3用户用电负荷确定6.3.1电网经营企业应综合考虑用户申请容量、用电设备总容量,并结合用电特性兼顾主要用电设备负荷特性、同时系数等因素后确定用电负荷。6.3.2居民住宅小区及综合用地中的住宅部分用电负荷是指住宅用电负荷和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用电负荷,

    28、由建筑面积确定。同时,应预留电动汽车充换电桩的用电容量。每户住宅的用电负荷的选择不宜低于表 2 的规定。表 2 住宅用电负荷序号建筑面积 S(m2)用电负荷(kW)1S806280S10073100S12584125S15095150S180106180S215117215100Kp30.80.650.50.450.350.30.26.4.3其他用户变压器容量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重要电力用户变压器容量配置应按公式(3)计算。DB1331/T 048-2023922cosPSK(3)式中:S2 重要电力用户变压器总容量确定参考值(kVA);P 重要电力用户预计最大负荷(kW);cos 功率因

    29、数,取 0.95;K2 变压器的负载率,应按 50%计算。b)普通用户(不含居民住宅小区)变压器总容量配置应按公式(4)计算。32cosPSK(4)式中:S3普通用户(不含居民住宅小区)变压器总容量确定参考值(kVA);P 普通用户预计最大负荷(kW);cos 功率因数,按照无功补偿配置标准中有关规定执行;K2 变压器的负载率,单台变压器时应按 80%计算,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按 60%计算。6.5供电电源点要求6.5.1依据 GB/T 29328 对用户重要程度的划分,雄安新区电力用户可分为重要电力用户和普通电力用户,其中重要电力用户可以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和临时性重要电力用

    30、户。6.5.2电力用户供电电源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特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三路电源供电条件,其中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任何两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第三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任一路电源在峰荷时应能带满所有一、二级负荷;特级重要电力用户的电源不宜串接其他用户,特级用户电源应能追溯至 220kV 变电站不同母线;b)一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双电源供电条件,两路电源应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或开关站,上级电源应能追朔至 220kV 变电站不同母线,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c)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应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宜来自不同变电站或开关站,或来自同一个变电

    31、站或开关站的不同母线段;d)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按照供电负荷重要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通过临时敷设线路或用户配置的发电车等方式满足双电源或多电源供电要求;e)采用双电源的同一重要电力用户,不宜采用电缆同沟敷设供电;f)重要电力用户应配置应急电源,且供电电源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方式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g)普通电力用户应结合所在区域的供电水平及电源规划采用适宜的供电方式。6.6用户接入方式6.6.110kV 用户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根据用户单路配电容量确定上级电源接入方式,并根据用户终期接入容量校核线路负载率,避免过载。DB1331/T 048-202310b)单路配变容量大于

    32、 800kVA 的用户宜由开关站供电,单路配变容量小于等于 800kVA 的用户宜由公用配电室供电;c)除临时用电、施工电源、市政路灯、景观照明、泵站及普通用户充电设施外,其他用户不应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模式;d)重要用户 10kV 侧应装设分段断路器,普通用户 10kV 侧不宜装设分段断路器;e)10kV 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6.6.2380V 用户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380V 用户宜选择 10kV 公用配电室供电,应结合所在区域的供电水平及电力设备情况,进线采用适宜的回路数,并应不超过两路;b)高层民用建筑的负荷等级划分应符合 GB 55024 和 GB 51348

    33、 的有关规定,一级负荷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特级负荷除双电源供电外,还应配置应急电源;c)采用双回路供电的用户,应采取措施避免形成电磁环网;d)用户配电室应设置于负荷中心区域,低压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e)道路路灯低压交流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6.6.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应 100%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其他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应按新区充换电设施规划要求的比例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b)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接入电网时应进行论

    34、证,分析各种充电方式对配电网的影响;c)充换电设施的供电电压等级,应根据充电设备及辅助设备总容量,综合考虑需用系数、同时系数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按照 GB/T 36278 相关规定执行;d)充换电设施的用户等级应满足 GB/T 29328 的要求。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安全意义的充换电设施,或中断供电将对公共交通造成较大影响或影响重要单位的正常工作的充换电站可作为二级重要电力用户,其他可作为普通电力用户;e)接入 10kV 电网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容量小于 4000kVA 宜接入公用电网 10kV 线路或接入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开关站等,容量大于 4000kVA 宜专线接入;f)

    35、充电设施采用双回路接入公用电网的,电气主接线宜选择两条独立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单回路接入的,宜选择单母线形式;g)配电室变压器容量应满足远景按照总停车位 100%比例建设充电设施的接入要求。6.7电源接入方式6.7.1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分布式电源接入应满足 GB/T 33593 和雄安新区电力专项规划的要求;b)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应对接入的配电线路载流量、变压器容量进行校核,并对接入的母线、线路、开关等进行短路电流和热稳定校核;c)单个并网点接入的电压等级根据分布式电源容量、导线载流量、上级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地区配电网情况综合比选后确定,优先就近分散接入,就地

    36、平衡消纳;d)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其与公用电网连接处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指标应满足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DB1331/T 048-202311e)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应安装具备防误合闭锁功能、有明显断开点的开断设备,具备开断故障电流的能力,能够就地或远方操作;f)分布式电源应具备孤岛检测并与电网快速断开的能力;g)分布式电源严禁超容量接入,各级电网主变(配变)所接入的光伏容量不应超过设备额定容量的80%;h)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可参照如下确定:8kW 及以下可接入 220V 电压等级;8kW400kW 可接入 380V 电压等级;

    37、400kW6000kW 可接入 10kV 电压等级。6.7.2储能系统接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储能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结合储能技术类型、应用场景和安全风险,满足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适用的要求;b)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应综合考虑储能系统额定功率、当地电网网架结构等条件确定,接入电压等级可参考表 5;表 5 储能系统推荐接入电网电压等级c)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应进行短路容量校核;d)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电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向配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 0.5%;e)储能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应满足应用需求,动态响应速度应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

    38、;f)储能系统的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的响应特性要求应满足 GB/T 36547 的相关技术规定。6.8自备应急电源配置6.8.1重要电力用户应自备应急电源,且低压配电系统有重要负荷时,应设置应急母线,配置标准应符合 GB/T 29328 的规定。6.8.2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应依据重要负荷的允许断电时间、容量、停电影响等负荷特性,按照各类应急电源在切换时间、切换方式、容量大小、持续供电时间、电能质量、节能环保、适用场所等方面的技术性能,选取合理的自备应急电源。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应满足重要负荷的要求,并应达到保安负荷的120%,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6.8.3重要电力用户允许断电时间

    39、的技术要求如下:a)负荷允许断电时间为毫秒级的,用户应选用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储能不间断电源(如 UPS),且采用在线运行的运行方式;b)负荷允许断电时间为秒级的,用户应选用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静态储能电源、快速自动启动发电机组等电源,且自备应急电源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储能系统额定功率接入电压等级接入方式8kW 及以下220V/380V单相或三相8kW400kW380V三相400kW 至 6000kW10kV三相DB1331/T 048-202312c)负荷允许断电时间为分钟级的,用户应选用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发电机组等电源,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方式进行切换。6.8.4自备应急电源的启动时间应满足安全要

    40、求。6.8.5重要电力用户 380V 侧均需预留外部救援发电机接入接口,接口应引至地面适合接入位置,满足发电车的接入条件。6.9无功补偿6.9.1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应按照 GB 50052 的规定执行。6.9.2无功应实现分区、就地平衡,用户应按照功率因数要求配置无功补偿设备,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向电网反送无功电力,在电网负荷高峰时不应从电网吸收无功电力。受电变压器总容量 100kVA 及以上的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 0.95。6.9.310kV 公用配电室应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宜按配变容量 30%配置,装置宜采用全分相、分组、分档方式满足无功分相精准补偿。在配变最大负荷时,高压侧功

    41、率因数应不低于 0.9。6.9.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以电压为约束条件,根据无功需量及电能质量要求配置。装置应采用智能免维护型,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抑制谐波及自动调节三相不平衡等功能。对于电压波动较大或非线性负荷较多的配电室,宜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6.10配电自动化6.10.1配电自动化应适应雄安新区智能型配电自动化全面覆盖的要求,随一次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行。6.10.2开关站及配电室配电自动化终端应按照“四遥”功能配置,100%实现可观、可测、可控、可视。6.10.3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安装于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分布式电源等场所,实现数据采集

    42、、监测和控制。6.10.4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工作电源应安全可靠。6.10.5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应遵循 GB/T 36572 的规定,满足配电网安全防护相关技术要求。6.10.6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应满足电网运营企业的接入要求,并通过运维企业的验收。6.10.7开关站、公用配电室站端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站端自动化系统宜由站控层、间隔层组成,各层之间宜采用以太网方式组网,采用 DL/T 860 标准通信协议,传输速率不低于 100Mbit/s,满足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需求;b)站控层宜按远景规模配置,包括通信管理机、电量采集终端、安全防护设备和站所终端等;c)间隔层宜按本期实际

    43、建设规模配置,包括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等;d)网络设备按单网独立配置,网络交换机宜按远景规模配置,交换机应采用工业级设备,传输速率应不低于 100Mbit/s;e)通信管理机、测控装置、交换机等设备宜采用技术自主可控、装置运行稳定的国产化设备。6.11电能计量6.11.1用电计量装置应安装装在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的的产权分界点,关口表计应满足 GB/T 50063、DL/T 5137 的要求。6.11.2开关站、公用配电室的进线、馈线、分段、交流屏以及公用配电室配变 380V 进线、分段应配置电能表计,公用配电室为用户供电的馈线柜建设时应同步建设计量柜。6.11.3开关站、公用配电室计量用电流互感

    44、器准确级采用 0.2S 级,计量用电压互感器准确级采用 0.2 级。6.11.410kV 供电的用户,宜在 10kV 侧计量;供电容量在 160kVA 及以下并采用 380V 供电的用户,宜在配电室低压侧设置电能计量装置。DB1331/T 048-2023136.11.5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位置应满足全封闭、集中安装、便于查表和维护的要求,并设立专用、独立的计量柜(屏)、计量箱。6.11.6居民住宅用户按照一户一表安装专用计量箱,电表容量按需配置。6.11.7电能计量箱的箱体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不小于 2mm,同一电能计量表箱内的电能表不宜超过12 只;计量箱进出线不应采用上进上出方式,宜采用侧

    45、进下出方式。6.11.8开关站、配电室 10kV 电能表计通过电能量采集终端上送电能量计量系统,380V 居民用电通过集中器上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箱变通过专变采集终端上送用电信息。6.11.9开关站、配电室电能量采集终端应支持 DL/T 719 或等同兼容规约,与主站通信具备不少于 4 路独立高速以太网或光纤通信口。通讯接口采用冗余配置,支持电力调度数据网双接入网的接入要求。6.12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6.12.1继电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采用综合数字式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满足保护精确等级的要求。6.12.2开关站 10kV 进线和馈线、公用配电室 1

    46、0kV 进线及环出线应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应具有过流(方向)保护、零序过流(方向)保护功能,保护通道宜采用专用光纤通道方式;交流电流应采自电流互感器的保护级二次绕组,且线路两端保护装置接入的电流互感器特性应一致,电流互感器在通过系统最大故障电流时,其传变误差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的标称误差。6.12.3配电室 10kV 馈线、用户配电室 10kV 进线应配置三段式相间电流保护和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6.12.4开关站应配置独立的 10kV 母线差动保护,串接级联公用配电室母线差动保护功能可通过智能分布式终端实现。母线差动保护交流电流应采自电流互感器的保护级二次绕组,电流互感器在通过系统最大

    47、故障电流时,其传变误差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的标称误差。6.12.5双环网和单环网开关站应按母线段配置智能分布式终端,具有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恢复供电和 10kV 分段备自投等功能;串接级联公用配电室应按母线段配置智能分布式终端,具有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恢复供电、10kV 分段备自投、自愈后过负荷保护以及 10kV 馈线、分段、配变间隔保护和母线保护等功能。6.12.6开关站、配电室 10kV 分段应配置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及合环保护。6.12.7双环网和单环网开关站、串接级联公用配电室 10kV 备自投功能由智能分布式终端实现。“双花瓣”开关站、双接入公用配电室、高压侧单母三分

    48、段接线的用户配电室 10kV 侧应配置独立的备自投装置,高压侧单母分段接线的用户配电室 10kV 分段可配置独立的备自投装置。6.12.8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三段式相间电流保护和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低压侧配置零序过流保护,干式变压器的过温及超温保护分别动作于报警和跳闸。6.12.9配电室 380V 侧应配置备自投装置,装置应具备自投自复、自投手复、手投手复、合环保护功能。对于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客户,备自投装置还应具备顺序控制、定时自复及负荷管理功能。6.12.10变压器低压侧 380V 进线、分段断路器应具备长延时、短延时两段式电流保护功能,馈线开关应具备瞬时、长延时两段式电流保护。6.12.

    49、11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a)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应符合 GB/T 33593 和 GB/T 14285 的相关要求;b)分布式电源接入 10kV 配电网时,并网线两侧宜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过流(方向)保护、零序过流(方向)保护作为后备保护。保护动作时,作用于并网断路器或启动远跳;c)分布式电源接入 220/380V 配电网时,并网点侧断路器应具备短路瞬时、长延时保护功能和分励脱扣、欠压脱扣功能;d)分布式电源侧应具备低频低压高频高压解列功能和防孤岛保护功能,其防孤岛保护应与配电网侧线路重合闸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时间相配合。DB1331/T 04

    50、8-2023146.12.12接入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继电保护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a)储能系统接入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应符合 GB/T 36547 和 GB/T 14285 中的相关要求;b)储能系统涉网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应与电网侧保护相适应,与电网侧重合闸策略相协调;c)采用专线方式通过 10kV 电压等级接入的储能系统宜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或方向保护作为主保护,配置电流和电压保护作为后备保护;d)接入 220/380V 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应具备低电压和过流保护功能;e)储能系统应具备防孤岛保护功能,非计划孤岛情况下,应在 2s 内与配电网断开;f)通过 10kV 电压等级接入的储能系统,应在并网


    注意事项

    本文(DB1331 T 048-2023 雄安新区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