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31 DB1309沧州市地方标准 DB1309/T 812022 代替 DB1309/T 81-2011 春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2022-09-26 发布2022-10-26 实施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309/T 81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309/T 81-2011春大棚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与DB1309/T 81-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产地环境条件(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3章);更改了肥
2、料和农药使用的原则及要求(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4章);更改了品种选择及处理(见6.1,2011年版的5.1);更改了播种育苗(见6.2,2011年版的5.2);更改了苗期管理(见6.3,2011年版的5.3)更改了定植(见6.5,2011年版的5.4);更改了定植后管理(见6.6,2011年版的5.4.4);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6.7,2011年版的5.5);更改了采收(见第7章,2011年版的5.6);删除了清洁田园(见2011年版的5.7)。本文件由沧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县农业农村局、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青县根枝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青县市场监督管理
3、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立彦、李志彬、刘印树、韩俊霞、李安民、姚培清、李贺锋、王文明、回先锋、于捷、曲怡宁、殷汝松、陈俊杰、郭洁、张树森、孟娟、田苗苗、刘洪刚、王金玉、刘潇、陈希、杨俊芬。本文件于2005年首次发布,201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1309/T 812022 1 春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春大棚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原则及要求、生产管理措施及采收。本文件适用于春大棚黄瓜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4、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23416.3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5010中的要求。5 肥料和农药使用的原则及要求 肥料使用的原则及要求按NY/T 496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及要求按GB/T 8321、NY/T 1276执行。6 生产管
5、理措施 6.1 品种选择及处理 6.1.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6.1.2 种子质量 DB1309/T 812022 2 应符合GB 16715.1中的要求。6.1.3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5恒温水中浸泡20min30min,常温浸泡3h4h,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黏液,晾干后催芽。6.1.4 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832环境下催芽1d2d,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6.2 播种育苗 6.2.1 播种期 在日光温室中育苗,2月中旬播种,大棚多膜覆盖栽培的可适当提前。6.2.2 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75g100g。6.2.3 穴盘育苗 育苗
6、播种使用育苗专用基质,基质在填充穴盘前充分润湿,湿度以60%为宜,在32孔或50孔穴盘中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6.3 苗期管理 6.3.1 苗床管理 出苗后保持苗土湿润,增加棚内光照,在定植前7d10d进行适度控水、加大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苗期温度管理见表1。表1 苗期温度管理 单位:时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播后至出土 2832 1820 出土至破心 2530 1618 破心至定植前 7d10d 2025 1216 定植前 7d10d 至定植 1820 810 6.3.2 间苗 及时除掉病虫苗、弱小苗和变异苗。6.4 壮苗标准 株高15cm左右,3叶1心,子叶完好
7、,节间短粗,叶片浓绿肥厚,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苗龄30d35d。6.5 定植 DB1309/T 812022 3 6.5.1 定植前准备 6.5.1.1 整地施肥作畦 冬季深耕冻垡晒地,定植前结合整地作畦施足底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40kg80kg、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kg。做成宽1.7m2m的畦,将土坷垃打碎,畦面耧平。6.5.1.2 扣棚 定植前20d扣棚提温。6.5.2 定植时间 距离地表10cm处,最低地温12,棚内最低气温10即可定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6.5.3 定植密度和方法 每亩定植密度2200株2600株,每畦2行
8、,按行距50cm80cm开5cm深沟,按株距27cm32cm栽苗,定植后浇水。6.6 定植后管理 6.6.1 肥水管理 6.6.1.1 浇水 采取膜下沟灌或微滴灌。定植初期根据墒情可浇一次缓苗水,摘根瓜后根据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每次浇小水,选择晴天上进行。6.6.1.2 追肥 进入结瓜期结合浇水追肥,结瓜初期浇两水追一次肥,结瓜盛期浇一次水追一次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0kg。6.6.2 温湿度管理 6.6.2.1 温度管理 大棚定植前期保温促缓苗,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超过30时可适当通风,夜间温度控制在1318。6.6.2.2 湿度管理 棚内湿度控制在85%左右,采用地膜覆盖、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等措施,保持黄瓜叶片不结露、无滴水。6.6.3 植株调整 当株高25cm并甩蔓时,吊绳绕蔓,及时掐掉卷须,根瓜及时采摘,5月至6月份,保持20片22片功能叶,打掉下部老叶、病叶。6.7 病虫害防治 6.7.1 防治原则 DB1309/T 812022 4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6.7.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靶斑病、灰霉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蓟马、红蜘蛛等。6.7.3 防治方法 按GB/T 23416.3中的规定执行。7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及品种特性,及时采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