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CCS B 051309沧州市地方标准DB1309/T 2742023泊头桑椹栽培技术规程2023-03-30 发布2023-04-01 实施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309/T 27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泊头市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树勇、高林森、史建玲、张月、朱晴晴、郭烨、李季生、刘同才、沈文英、李红玉、李金成。D
2、B1309/T 27420231泊头桑椹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泊头桑椹栽培技术的建园、整形修剪、肥料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分级。本文件适用于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泊头桑椹的栽培(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见附录A)。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9173-2010桑树种子和苗木LY/T 2755-2016果桑栽培技术规程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
3、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建园4.1园址选择与规划4.1.1园址选择园地环境按照NY/T 391中的规定执行,选择光照充足、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及远离污染源的地块。4.1.2园区规划修建通畅的交通道路;安置排灌设施。4.2品种选择黑珍珠桑椹为主,冀果501、白玉王及其它适宜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品种。4.3栽植4.3.1苗木质量DB1309/T 27420232按照GB 19173-2010中4.2执行。4.3.2栽植时期以春栽为主,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栽植,秋季落叶后也可栽植。4.
4、3.3栽植密度以南北行种植为主,株行距(2m4m)(3m5m),每亩为44株83株,盛果期后随树势增长,视通风透光情况间伐,调整密度。4.3.4栽植技术挖长、宽、深为0.6m0.6m0.6m的定植穴。保持根系伸展,将表土与5kg10kg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后回填,提苗扶正,根颈与畦面持平,浇足定根水。5整形修剪5.1树体结构5.1.1疏散分层形树高3.5m4.5m,干高0.6m0.8m,主枝分3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层34个主枝,均匀向四周分散开,开张角度7080;第二层23个主枝,开张角度6070,第三层12个主枝,开张角度6070。第1层与第2层层间距为0.8m1.2m,第2层与第3层层间距为
5、0.5m0.7m。每个主枝选留23个侧枝,主枝上侧枝之间应搭配合理,分布匀称,不交叉不重叠。5.1.2自然圆头形树高3.5m4.5m,干高0.6m0.8m,46个主枝,错落排列在中心主干上,主枝与中心主干的夹角为5070;每个主枝上着生34个侧枝,侧枝在主枝上按一定的方向和次序分布,骨干枝不交叉不重叠。5.2整形修剪5.2.1整形5.2.1.1疏散分层形栽植第一年定干高度0.8m1.2m,在整形带选留34个主枝,拉成7080;第二年在主干上选留23个主枝,拉成6070;第三年在主干上选留12个主枝,拉成6070;侧枝通过修剪均匀分布,控制树高在4.5m以下。5.2.1.2自然圆头形栽植第一年定
6、干高度1.0m1.2m,在整形带选留46个主枝,保持5070夹角向外延伸,主枝两侧均匀配置侧枝34个,与主枝成4060夹角,侧枝间距0.3m0.5m,树高控制在4.5m以下。5.2.2修剪5.2.2.1初结果期修剪DB1309/T 27420233培养主侧枝,均衡树势,培养结果枝组,采取先放后缩的方法,及时疏除干枯枝、病虫枝、重叠枝。5.2.2.2盛果期修剪调节生长与结果平衡,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去老留新,培养新的结果枝组,防止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6肥料管理6.1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助施入氮、磷、钾等化肥。肥料的使用按NY/T 394中的规定执行。6.2秋施基肥施用时期为秋后到
7、土壤封冻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主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施肥方法采用条施、穴施、环状施或放射状施。幼树亩施1300kg1700kg,丰产期大树亩施2700kg3300kg。6.3追肥丰产期树萌芽前追施氮肥,亩施高氮复合肥料25kg35kg,坐果初期、果实膨大期追施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料,每次亩追施20kg30kg。7水分管理7.1水质水质要求按照GB 5084中的规定执行。7.2灌溉一般每年灌溉4次,灌溉期为春季萌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视土壤墒情增减次数。以沟灌、喷灌为主。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控水。7.3排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出现涝害。8病虫害防治8.1病虫害种类主要病害为菌核
8、病;主要虫害有桑尺蠖、桑白蚧等。8.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桑椹成熟前25d30d禁止使用农药。8.3防治措施DB1309/T 27420234见附录B,农药使用按照NY/T 393中的规定执行。9采收按照LY/T 2755-2016中第12章执行。10分级泊头桑椹分级标准按表1规定执行。表 1新鲜泊头桑椹等级项目一级二级泊头桑椹质量单果重(g)2.71.5果实整齐度(%)9590可溶性固形物(%)1712可食用期限(h)室温存放24低温存放(410)36缺陷单果率(%)虫伤、碰压伤610药斑无病果无验收容许度次级果(%)5杂
9、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DB1309/T 27420235附 录 A(规范性)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分布图图A.1给出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图 A.1 泊头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分布图DB1309/T 27420236附 录 B(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B.1。表 B.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对象主要症状防治措施桑尺蠖早春幼虫取食桑芽,常把内部吃空,仅留苞叶,夏秋季咬食叶片成缺刻,严重的仅留叶脉,造成树势衰弱,大幅减产。人工捕捉,在早春捕杀幼虫,随见随捉。诱杀,晚秋将草把束捆于枝条上,诱集幼虫在其内潜伏越冬,于冬季集中杀灭。春季萌发前,
10、喷洒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在早春冬芽转青但尚未脱苞及 7 月8 月,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2000 倍液等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桑白蚧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干汁液,偶有危害果、叶者,重者致桑枝、桑树枯死。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除枝干上的虫体。冬季修剪、清园,减少树体上的虫体。春季萌发前,喷洒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雌成虫;生长季节,4 月上中旬、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即若虫孵化还未形成介壳之前,喷 22.4%螺虫乙酯 3000 倍4000 倍液、25%噻嗪酮 1500 倍液防治。桑椹菌核病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主要为害雌花、果实,病原菌侵染后,果实逐步呈现乳白色或灰褐色,病果无商品和食用价值。结合冬季、夏季修剪清除病叶、病果、病枝。2 月下旬到3 月中旬进行地膜覆盖,阻断子囊孢子随风传播。在始花期、盛花期、盛花末期用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