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4 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0100       资源大小:626.5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4 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pdf

    1、ICS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 1304/T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 2022-12-29 发布 2022-12-30 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T4132022 I 前 言 本文件由曲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农业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河北北方学院、曲周县利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占飞、杨胜堂、韩玉红、郝俊灵、忻龙祚、郑志新、姚太梅、魏同科、贾志忠、靳书坤、彭雷、白运兵、李文利、李玉峰。DB1304/T4132022 1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

    2、的术语和定义、菌种制作、产地环境和场地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邯郸市双孢菇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3、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双孢菇 双孢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伞菌蘑菇。3.2 菌丝体 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的白色的丝状集合体。3.3 子实体 子实体是双孢菇供人们食用的主体部分,也是所有食用菌产生孢子、繁衍后代的器官。3.4 培养基(培养料)DB1304/T4132022 2 由适合双孢菇菌丝生长的各种原料或营养物质组成的混合基质,用于双孢菇生产的不同阶段。3.5 发菌 指双孢菇菌丝体在培养基或培养料内生长、扩散的过程。3.6 菌种 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可以用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材料,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4 菌种制作 4.1 母种培养基配方:麸皮200g

    4、、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硫酸镁3g、磷酸二氢钾1.5g、维生素B110mg、水1000ml、pH自然,全部灭菌消毒后接种。4.2 原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7%、发酵干牛粪10%、石膏1%、轻质碳酸钙1%、石灰1%,另添加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5%,pH8。4.3 栽培料配方:棉花秸秆46%、牛粪49.5%、过磷酸钙1%、石膏1.5%、石灰1.5%、尿素0.5%,pH8。5 场地选择 应符合GB 3095 要求。6 栽培技术 6.1 栽培时期 自然条件下春秋两个茬口,春茬2月4月份播种,3月下旬5月下旬出菇;秋茬8月10月份播种,9月下旬10月中旬出菇。设施栽培时调

    5、节环境因子,可以实现双孢菇的周年生产。6.2 栽培方式 采用层架式栽培。层架一般采用钢架结构,床架搭五层,第一层离地面25,每层之间距离50cm55,床面宽 95cm110,床与床间距75cm85。6.3 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 6.3.1 品种选择 按照国家规定及相关要求,选用经省级以上食用菌品种审(认)定委员会登记,适于河北省气候及原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双孢菇品种。符合GB 19171-2003要求,栽培前经过出菇试验。6.3.2 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应符合NY/T 528要求。DB1304/T4132022 3 6.4 栽培基质 6.4.1 主辅原料 栽培生

    6、产所用到的棉花秸秆、畜禽粪便、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培养料添加剂应符合NY/T 1935要求。6.4.2 覆土材料 选用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好、酸碱度适中的团粒土壤,以优质草炭土或者用当地耕作层下黏壤土混合草炭土。6.4.3 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要求。6.5 培养料配方 每100m2用量:碎棉柴3680kg、干牛粪3960kg、尿素40kg、石膏120kg、磷肥80kg、石灰120kg。6.6 培养料发酵 6.6.1 传统发酵 6.6.1.1 前发酵 前发酵需要翻堆3次,前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应达到6971%,pH89。(1)预湿:将新鲜、无霉变的棉花秸杆经过“扎压

    7、、切段、撕碎”三个加工工艺过程,粉碎至粒径50mm100mm,然后用1%石灰水浸泡充分预湿;将干牛粪碾碎过筛,加水充分预湿,要求含水量约为65%左右,要求预湿后的牛粪无粪团、无结块。预湿时间12 d。(2)建堆:建长20 m、宽1.8 m的料堆,底层铺30cm厚预湿后的棉柴,交替铺上预湿后牛粪35cm厚,以后每层高度约25cm,达8层。从第三层起均匀加水和每层约1/6重量的尿素,每层依次增加,顶层用预湿后牛粪覆盖,建堆呈龟背形,有少量水流出为标准。(3)翻堆:翻堆时应注意上、下、内、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散开、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辅助原料依次均匀加入,使培养料得到良好的转化和分

    8、解。料堆积35 d,料温达65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料堆中间每隔1m设排气孔,翻堆时仍要浇足水分,并分层加入所需的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12d后,堆温达6575,3d后再进行翻堆。并在料堆堆顶和堆侧面每隔1m用直径68cm木棒扎排气孔。翻堆时,尽量抖松粪草,加入石膏分层撒在粪草上,有利于均匀发酵。此次翻堆原则上不浇水,较干的地方补浇少量水。第二次翻堆23d后,进行第三次翻堆。料堆中间每隔1m设排气孔,将石灰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后分层撒在粪草上。整个堆制过程料堆水分应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4)前发酵料标准:料色为咖啡色,有韧性,料疏松,吸水均匀。6.6.1.2 后发酵 后发酵可

    9、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升温阶段、持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后发酵完成后,培养料含水量6065%,pH 7.58.5。(1)升温阶段:当前发酵培养料运进菇房堆集(积)后,开始通蒸汽加温,升温要逐渐均匀升到6063,保持10 h。DB1304/T4132022 4(2)持温阶段:升温阶段结束后,料温降至50,维持45d。在持温期适度通入新鲜空气,排除废气。(3)降温阶段:持温阶段结束后,当料温降至45时,打开门窗通风,使料温迅速降低至30 以下,二次发酵即全部结束。(4)后发酵标准:培养料变为褐棕色,腐熟均匀,富有弹性,闻之有香甜味,无臭味,无氨味,质地疏松。6.6.2 隧道发酵 6.6.2.1 主要设施设

    10、备(1)泡料池。为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根据预计作业量和场地大小,自主设计泡料池大小。技术要求,达到水源充足,供排方便,配备管道泵,能够循环使用水资源。(2)一次发酵隧道仓。一次发酵隧道为半地下建筑,由地上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下部埋深约1.5m,主要用于安装高压输风管道,在与地面平齐部位,用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地面;地面预留下小上大的椎形出风口(行距为50cm,孔距为40cm,出风口上口孔径为0.6cm);技术标准要求,能够承载大型工程装载机械施工,且能够承载预混料重量。地上部分:一般为混疑土建筑,除进料口外,三面均为不低25cm钢筋混凝土浇注墙,上方露天;技术标准要求,地上墙高约

    11、4m,且能够承受预混料张力,防止撑裂。(3)二次发酵隧道仓。整体结构与一次隧道发酵仓类似,为封闭式。主要区别如下:地上墙体加厚至50cm,顶蓬为大于15cm钢筋混凝土灌制顶,增加外墙保温层,两头进出口加装上启式移动门。出风口行距为30cm孔距为:20cm,出风口上口孔径为0.8cm。(4)常用设备。包括大型铲车、抛料机,动力电源设备等。6.6.2.2 发酵过程 双孢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 75-80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 58-60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完成

    12、二次发酵。6.7 播种 二次发酵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待培养料料温降至28 左右,室外温度在30 以下时,开始播种,播种方法:每平方米栽培面积使用750ml麦粒种1瓶散播,将菌种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关闭门窗,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70-80%,促进菌种萌发。6.8 养菌管理 播种后710d菌丝封面,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温度2225,播种后持续2025d菌丝可长满料床。6.9 覆土 6.9.1 覆土材料配制 覆土材料见6.4.2,每栽培100 m2用土量,加入2的复合肥、0.2的磷酸二氢钾、23石灰混合均匀,喷洒500倍杀菌剂和200倍

    13、甲醛溶液,将pH值调至8,调含水量2030后,建成1.2m宽和高11.5m的条形料堆,薄膜覆盖闷24h,散堆挥发药味后备用。DB1304/T4132022 5 6.9.2 覆土方法 播种后1520 d,当菌丝深入到培养料的2/3时进行覆土。覆土前,培养料表面切忌喷水,如料面过于潮湿,应进行通风,如发现病虫害应处理后再覆土。覆土时粗细土混合均匀,覆土层厚度35cm,厚薄均匀,表面平整。6.9.3 覆土管理 菇房内温度保持15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90%,覆土23d后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把覆土层的含水量调足。喷水后,打开门窗短时通风,让土层表面的积水散发掉,至表土不粘手为宜。增加散射光,刺激菌

    14、丝迅速转化。6.10 出菇管理 6.10.1 温度 育菇期床面料层温度应控制在1821,根据料层温度调整空气温度,一般维持1518,空气温度变化温差3。6.10.2 水分 当覆土层内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小菇蕾时,要适时喷水,总用水量约为 2kg/m2,在2d内分810次喷完;当子实体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应及时喷水,喷水量为1.5kg/m2左右,在2d内分68次喷完。喷水后停水23 d,然后恢复正常喷水量,每天喷1次2次,轻喷勤喷,少量多次,直到采收。6.10.3 湿度 保持菇房空气湿度在8095%。6.10.4 通风 通风应选择菇房内外气温相差不大时进行,在温暖的雨天或雾天可全天进行。避免在通风时

    15、,干热(冷)风直接吹到菇床上,使菇体颜色变黄、起鳞而影响质量。6.11 病虫害防治 6.11.1 主要虫害 常见的有螨类、线虫、菇蝇、菇蚊、蛞蝓等。6.11.2 防治方法 6.11.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力强的优良菌种,制备菌丝健壮、生活力强的生产菌种,创造有利双孢菇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及杂菌繁殖的环境条件,菇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的卫生条件。6.11.2.2 物理防治 栽培前利用日光暴晒、高温焖棚、黑光灯诱杀、黄色粘虫板等措施,菇棚的门窗及通风孔安装60目的窗纱,做到随手闭门,经消毒隔离区进棚。6.11.3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DB1304/T4132022 6 6.11.3.1 黑腐

    16、病 菇棚使用前进行消毒,通风降湿,空气湿度及覆土含水量要稍低,及时清除病菇。6.11.3.2 褐色鳞片菇 出菇期间应做好遮光管理,使其处在弱光下生长,避免强光照,湿度避免过大。6.11.3.3 胡桃肉状菌 严格挑选菌种,菇棚严格消毒,覆土必须取自于地表20cm以下的土层,并严格进行消毒,发病后用浓石灰水局部灌淋,并停止供水,待局部泥土发白后小心挖出,并将其运至较远的地方深埋。6.11.3.4 白色石膏霉 培养料发酵要彻底,忌腐熟度不够,水分偏大,pH值偏高,局部发病时可用石碳酸溶液喷洒,加强通风,降低畦面空气的湿度。6.12 采收 6.12.1 采收标准 子实体菌盖直径35cm,菌膜未散开时,应及时采摘,头潮菇稳采,密菇勤采,中间菇少留,尾潮菇速采。6.12.2 采收方法 一手按住覆土层,一手捏住子实体左右轻轻转动采下,顺手削净根部泥土和废料。7 生产记录 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有效记录,记录保留两年。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4 T 413-2022 棉花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