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4 T 433-2023 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50097       资源大小:619.8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4 T 433-2023 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1、ICS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 1304/T4332023 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023-08-21 发布 2023-08-30 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T4332023 I 前 言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专利价值评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专利质量评价对专利价值评估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市专利质量评价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依据,存在定性的语言描述多、量化评价少,主观因素作用大,事实依据薄弱等缺陷,尤其是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的客观性、赋值的依据等,直接影响到专利质量评价的结果。为促进我市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2、促进专利运营和市场化,便于专利质量的比较,有必要对专利质量进行合理的定义,对专利质量评价建立统一的评价技术规范。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提出单位:邯郸市知识产权局。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合肥汇众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冀创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邯郸邯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中国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邯郸分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3、、河北紫微星律师事务所、邯郸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邯郸市技术交易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华云、李有圣、张长声、程瑞生、臧路路、郑舫挺、雷彦广、贾向东、谢爱民、尤善月、侯彤、刘永志、王静、武贤、殷艳芳、许志平、史平臣、燕晓燕、赵胜潮、张伟、霍骁象、罗文革、姜奇、赵树国、贾鑫、邢振国、张义春、程东娟、王计先、裴东升、李志梅、田川、张子申、苏英杰、高燕、王佳琦、高飞、徐立振、王铭心、秦秀斋、杨静、吕颖、贺磊、侯钢铁、闫文凯、王新海。DB1304/T4332023 1 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专利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利质

    4、量评价方法以及专利质量评价目的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质量进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1374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GB/T 29186.3 品牌价值要素评价 第 3 部分:质量要素 GB/T 29186.4 品牌价值要素评价 第 4 部分:创新要素 ZC 0005 专利公共统计数据项 ZC 0009 中国专利文献著录项目 3 术语和定义 GB/T1

    5、9000、GB/T21374、GB/T29186.3、GB/T29186.4、ZC0005 和 ZC0009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专利质量 专利对于使用者在法律、技术和经济方面形成影响的作用和效力。3.2 技术领域 专利的主分类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IPC 技术对照表中对应划分的技术领域。3.3 基础指标 专利评价应采用的基本指标,包括权项布局度、独权范围度、确权滞后度、详尽全面度、技术综合度。3.4 扩展指标 专利评价目的不同,可以选择的评价指标,包括技术原创度、技术被引度、专利维持度、专利应用度。DB1304/T4332023 2 3.5 权项布局度 反映专

    6、利权利要求布局设置水平的评价指标,采用授权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数量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基础指标。3.6 独权范围度 反映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评价指标,采用授权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数量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基础指标。3.7 确权滞后度 反映专利确权滞后的评价指标,采用授权专利中公告权利要求的审查时长(单位为日)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基础指标。3.8 详尽全面度 反映专利技术方案描述详尽程度的评价指标,采用专利中的说明书页数(包括说明书附图页数)数量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基础指标。3.9 技术综合度 反映专利技术方案适用技术领域范围的评价指标,采用授权专利中国际专利分类号跨小组、

    7、小类、大类和部的数量综合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基础指标。3.10 技术原创度 反映专利技术原创性水平的评价指标,采用专利审查中,审查员检索报告中引用的 X 类、Y 类和 R 类对比文件数量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扩展指标。3.11 技术被引度 反映专利技术基础程度的评价指标,采用被后申请专利文献直接引用的次数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扩展指标。3.12 专利维持度 反映专利重要程度的评价指标,采用专利从公告授权到专利权失效的时间、或专利权从授权日到终止日的时间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扩展指标。3.13 专利应用度 DB1304/T4332023 3 反映专利运营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采用专利在有效期内

    8、发生转让、许可、质押、保全、诉讼等事务的次数衡量,为专利质量评价的扩展指标。4 专利质量评价基本原则 4.1 系统性原则 应从法律、技术、经济角度分别设立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具有内在结构的整体评价体系。4.2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立应与专利质量间存在科学的关系,真实体现专利质量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必然联系,评价指标的设置、获取、取舍能够突出评价目的。4.3 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地反映待评专利质量的状况和水平,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4.4 适应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立应满足实际评价需求,保证专利质量与专

    9、利类型、技术领域、评价目的等实际情况相适应。4.5 一致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便于收集和处理,指标的获取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应在总体范围内具有一致性。4.6 时效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根据评价时间基准不断调整,即时反映专利质量的实际情况。4.7 重要性原则 在进行专利质量评价时,应考虑专利评价的实际目的和意义,选择不同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对于专利质量评价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5 专利质量评价要求 5.1 基本要求 专利质量评价由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构成。根据专利评价目的不同,可增选扩展指标。专利质量评价结论形成专利质量评价报告,在评价报告中说明专利评价选择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数据来源等

    10、必要事项。5.2 基本原则 专利质量评价应根据专利类型、专利技术所属的技术领域分别进行评价。5.3 评价方法 DB1304/T4332023 4 5.3.1 专利质量评价模型 根据实际评价目的,从法律、技术、经济方面,按公式(1)进行专利质量评价:式中:Q专利质量评价得分;Qi第 i 个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得分;Wi第 i 个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n专利质量评价指标总数。5.3.2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 指标的获取可采用对比法,判断每项指标在同类型、同技术领域、同评价基准日前提下所处的水平,给予相应的评价结果。在专利评价中宜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指标。使用其他指标,应采用上述方法或其他方法分析重

    11、要性,然后赋值权重。权重赋值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适宜的赋值方法。5.3.2.1 基础指标获取方法和分值分配 权项布局度、独权范围度、确权滞后度、详尽全面度等指标的基准值和标准差的获取方法如表 1 所示。五项基础指标的评分标准见下表 2-6 所示。表 1 基准值和标准差的获取方法 指标名称 基准值的获取方法 标准差的获取方法 权项布局度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同类型专利公告权利要求数量的平均值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全部同类型专利公告权利要求数量与该技术领域的权利要求布局程度基准值的差值的均方根值 独权范围度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同

    12、类型专利独权技术特征数量的平均值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全部同类型专利独权技术特征数量与该技术领域的独权特征保护范围基准值的差值的均方根值 确权滞后度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同类型专利平均每项公告权利要求的审查时长的平均值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全部同类型专利平均每项公告权利要求的审查时长与该技术领域的专利单项审查时长基准值的差值的均方根值 详尽全面度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同类型专利的说明书页数平均值 相同技术领域中,在评价基准日之前授权的全部同类型专利的说明书页数与该技术领域的专利说明书完整度基准值的差值的均方根值 _ niWQQ1ii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4 T 433-2023 专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