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4 T 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0096       资源大小:787.0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4 T 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B44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 1304/T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 2022-12-29 发布 2022-12-30 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T416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I.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I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岀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蕾邦种业有限公司、河北省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鸡泽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萍、赵栋、王星、邢少申、宋聪光、张现丛、代信英、杨美利、王莉瑛、杜会平、逄君贤、高慧芳。DB1304/T416

    2、2022 1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套种羊角椒裁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套种模式、小麦栽培、羊角椒裁培、病虫草害防治方法、收获等。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套种羊角椒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4455-2006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3、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 3 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套种 在前季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3.2 共生期 前茬作物与后茬作物在田间共同生长的时期,单位为天。4 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沙壤、壤土、轻黏土地块,且不与茄科作物连作。种植环境条件符合 GB3095、GB5084 和 GB15618 等的要求。5 套种方式 DB1304/T4162022 2 小麦于 10 月

    4、下旬播种时,预留好辣椒种植行,预留原则为两畦小麦加中间预留行总宽度不超过常用小麦收割机作业宽度。一般每 0.70.75m 种植小麦 45 行,预留 0.6m0.7m 种植羊角椒 2 行。4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羊角椒在预留行内定植。6 小麦栽培 6.1 品种选择 选择本地区主栽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蕾麦 118。种子质量符合 GB4404.1 的要求。6.2 整地施肥 播前深耕土地,要求地面平整,根据小麦生育后期的需肥规律,重视底肥施用,施足底肥,一般毎667 施生物有机肥 100kg、氮磷钾(18-18-9)三元复合肥 40kg50kg 作为基肥,同时设置好预留种植行。肥料的施用

    5、符合 NY/T 496 的规定。6.3 播种 小麦于 10 月下旬播种,播种量为 10 kg/667 12 kg/667。播后镇压,增加保水抗冻能力。6.4 田间管理 6.4.1 合理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小麦在 3 叶以前施用壮蘖肥,毎 667 施尿素 5kg 左右;3 月下旬结合浇灌返青水毎 667 施尿素 15kg;4 月上旬和小麦挑旗后期有个别出穗时,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各一次,毎 667 喷施磷酸二氢钾 100g150g。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6.4.2 合理灌溉 在冬前、返青、抽穗、灌浆等不同时期要及时引水灌溉,以提供充足水分。冬前浇冻水,在夜冻日消时

    6、,为最佳浇水时间。6.4.3 适时收割 一般于 6 月 10 日左右在小麦蜡熟中期进行收割,尽量减少麦穗落籽数量。收割时避免对羊角椒植株的损伤。7 羊角椒栽培 7.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高产早熟的羊角椒品种“蕾椒 1 号”。种子质量符合 GB16715.3 的规定。7.2 种子处理 每 667 用种量 50g,播种前 2d3d 充分晒种,然后浸种 8 h10h,再用 1000 倍高锰酸钾浸种 15 min20 min,用清水淸洗 23 遍后播种。包衣种子和丸粒化种子直接播种。7.3 播种前准备 DB1304/T4162022 3 4 月中旬进行整理土地。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 667 施腐熟农家

    7、肥 1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50kg、硫酸钾复合肥 40kg、尿素 7.5kg、硫酸锌 1kg,与小麦追肥合二为一施入,满足共生期肥力需要。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496 的规定。7.4 播种 7.4.1 机械化种植 采用辣椒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在 4 月下旬 5cm 下地温超过 15时,使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每 667 用种量 4050g。辣椒种子用编绳机编好,每段 25cm30cm,每穴 3 粒,播种深度 1.0cm2.0cm,行距 25cm30cm,每垄 2 行。滴灌带平整铺设在地膜下 2 行辣椒中间,机械化一次完成铺设滴灌带、播种、覆土、覆膜。薄膜使用符合 GB 4455-200

    8、6 的规定。7.4.2 常规种植 3 月下旬到 4 月上旬进行穴盘育苗或者在苗床上育苗,也可用小工棚进行育苗。穴盘基质育苗,在穴孔中间压深约 1cm 的播种穴,视种子质量每孔播 12 粒,播后覆盖基质或蛭石,摆到育苗棚中;苗床育苗,每 667 苗床占地 10 15,用种量 40g50g 左右,浇足底水,将处理过的种子拌细土均匀撤播,播后覆盖 1cm 左右厚的过筛细土,然后覆膜。保持土壤或基质湿润,含水量 50%60%,根据苗情喷 0.1的尿素或磷酸二氧钾 23 次,幼苗缺水时可在晴天上午适量浇水,苗龄掌握在 50d 左右,定植前 5d7d,撤去覆盖物,进行炼苗。薄膜使用符合 GB 4455-2

    9、006 的规定。7.5 定植 7.5.1 机播后定植 机播后 10d15d 即可出苗,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由于每穴的播种量有 35 粒,一般不会出现缺苗现象。当幼苗长到 8cm10cm 时定植,每穴留苗 1 株,每亩栽 3500 株4500 株。7.5.2 常规种植后定植 人工育苗 50d 左右,约 5 月末,当 10cm 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选择晴天移栽。幼苗长至 8 片叶后为定植适期。开穴种植,以不埋住子叶为宜,预留行内栽 2 行,株距 15cm20cm,单株栽培,栽后及时浇定植水。7.6 田间管理 7.6.1 补苗、中耕和培土 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苗。特别是 6 月 10 日小麦收获后,对

    10、收割机压坏的辣椒苗,应立即进行补栽。缓苗后浅中耕,尽量不伤根系,遇旱浇水后或雨后及时中耕,开花结果期进行中耕除草,结果盛期中耕培土防倒伏。7.6.2 打顶 当植株长到 16 片18 片叶左右,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打顶。7.6.3 肥水管理 7.6.3.1 苗期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防止徒长,土壤持水量一殷维持在 50%60%,干旱时可浇小水。DB1304/T4162022 4 7.6.3.2 保花保果 开花盛期,叶面喷施 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混合溶液。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的规定。7.6.3.3 结果期管理 座果后,保持土壤持水量在 60%80

    11、%。浇水时配合追肥,每 667 施氮、磷、钾各 15%的复合肥 10kg15kg。肥料的施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7.6.3.4 成熟期管理 转色后,控制田间持水量在 10%60%,以防植株贪青晚熟。7.6.3.5 推广应用辣椒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将地膜栽培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地膜覆盖减少地表蒸发,实现节水、节肥的目的。可将肥料利用率提高到 60%,减少施用肥料 20%以上;根据墒情和天气变化,一般每隔 15 天左右滴 1 次水,结合水溶肥 2kg3kg,每亩滴灌 20m25m,全生育期灌水 4 次7 次。8 收获与晾晒 釆收标准:椒角颜色深红、角变软、角尖皱。一般

    12、在 10 月 20 日左右霜降前,85%以上果实转色时一次性拔棵收获,推广使用机械化采收。进行晾晒,自然风干,分级摘椒出售;也可根据天气情况烘干销售。9 病虫草害防治 9.1 病虫草害种类 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赤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 叶峰、麦红吸浆虫等;田间杂草主要有野燕麦、荠菜、苍耳、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羊角椒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炭疽病、根腐病等;虫害 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烟青虫、白粉虱等。9.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 使用“化学防

    13、治”。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科学施肥。9.3.2 生物防治 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9.3.3 物理防治 DB1304/T4162022 5 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采用黄板或黄皿诱杀白粉虱、蚜虫。9.3.4 化学防治 9.3.4.1 小麦“一喷三防”4 月上旬首次喷施,每 667 用多效唑 25g30g、0.01%云苔素 10g15g、磷酸二氢钾 100g、吡虫啉 2g、阿微菌素 0.2g、高效氯氟氰 3g、嘧菌酯 7.5g、笨醚甲唑 10g15g;当小麦挑

    14、旗后期有个别出穗时,第二次喷施,每 667 用戊唑醇 15g20g、噻虫嗪 2g、高效氯氟氰 3g、0.01%云苔素 10g15g、嘧菌酯 7.5g、磷酸二氢钾 100g150g、硼酸 20g30g。农药使用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注意交替施药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9.3.4.2 参照表 A.1 和表 B.1 防治 辣椒参照表 A.1 的方法进行防治,定苗后要酌情打药,防治蓟马、炭疽病等病虫害;小麦也可参照表 B.1 的方法进行防治。农药使用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注意交替施药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10 栽培档案 建立小麦套种羊角淑技术档案。记录种子来源、播种日期、育苗

    15、时间、定植日期、肥料、农药使用等整个育苗和栽培的各个生产环节,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便于追溯。档案保留 3 年以上.以备查阅。DB1304/T4162022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羊角椒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d 猝倒病 立枯病 64%噁霉灵+甲霜灵 50%烯酰吗啉 72.2%霜霉威水剂 500 倍喷雾 1000 倍喷雾 800 倍喷雾 疫病 58%甲霜灵锰锌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剂 34%氟啶嘧菌酯悬浮剂 72%霜脲锰锌水分散剂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炭疽病 30%苯甲吡唑酯 70%苯甲醚鲜

    16、胺 40%二氰吡唑脂悬浮剂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青枯病 20%噻菌铜悬浮剂 33.5%喹啉铜悬浮剂 72%硫酸链霉素 5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4000 倍液喷雾 病毒病 20%吗呱乙酸铜 8%宁南霉素 50%氯溴异氰尿酸 1%香菇多糖水剂 氨基寡糖 1000 倍液喷雾 1500 倍液喷雾 500 倍液喷雾 800 倍液喷雾 蚜虫 粉虱 蓟马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 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剂 240/升螺虫乙酯悬浮剂 2000 倍喷雾 5000 倍喷雾 4000 倍喷雾 菜青虫 小菜蛾 棉铃虫 4.2%甲维盐.高氯悬浮剂 15%氯虫.甲维盐

    17、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 10%溴虫氟笨双酰胺 1000 倍喷雾 2000 倍喷雾 3000 倍喷雾 4000 倍喷雾 DB1304/T4162022 7 红蜘蛛 茶黄螨 1.8%阿维菌素 20%哒螨灵 34%螺螨酯悬浮剂 11%乙螨唑悬浮剂 2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3000 倍液喷施 5000 倍液喷施 DB1304/T4162022 8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类型 防治对象 发生时期 防治方法 病害 赤霉病 小麦苗期至 成熟期 始花期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60%多菌灵盐酸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8、 1000 倍液隔 5d7d 防治一次;小麦生长中后期,每 667 可选用 25%氰烯菌脂悬浮剂100ml 2O0ml,或 40%戊唑。咪酰胺水乳剂 20ml25ml,兑水 30kg45kg 细雾喷施。根腐病 小麦穂期 用种子质量 0.2%0.3%的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 50%退菌特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浸种 24h36h,成株期喷洒 70%代森锰锌或 50%福美双可湿性粉液。锈病 小麦苗期、成熟期 喷施 20%三哇酮乳油 1000 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 倍液,隔 10d20d 喷施一次,防治 12 次。虫害 蚜虫 小麦苗期至 成熟期 选用 l5%氯氟吡虫啉剂或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 2000 倍液。吸浆虫 小麦抽穂期 用 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硫磷乳油于成虫羽化期喷雾或熏蒸。草害 杂草 苗后 每 667 用 30 g/L 甲基二磺硫隆油悬浮剂25ml30mL 兑水 30kg 喷雾。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4 T 416-2022 小麦套种羊角椒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