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4 T 406-2022 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0075       资源大小:534.9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4 T 406-2022 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规程.pdf

    1、ICS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 1304/T4062022 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规程 2022-12-29 发布 2022-12-30 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T406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邯郸市林业项目工程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邯郸市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林业项目工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健强、张晓婕、金玉美、史佳杰、汤素青、杜萌、蔺相达、丁岐峰、赵耀新、李晓婧、尹振海、杨新兵、吕发、郝金宏、张泽光。DB1304/T4062022 1

    2、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包括生长环境改良、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树体支撑加固、树体防腐填充修补、枝条整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邯郸市古树名木的功能修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LY/T 3073 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 LY/T 1270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元素的测定 LY/T 2494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LY/T 2738 古

    3、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功能修复技术 function repair 对生长衰弱、濒危古树通过改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各器官功能的恢复,以达到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3.2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 树冠所覆盖地面的水平面积,按树冠最外周的垂直投影而定。3.3 生长势 growth potential 树木生长的强弱状态,表现在新梢的粗度和长度、树冠整齐度、叶片色泽、分枝的繁茂程度等。4 古树名木生长势判定 根据古树名木的叶片、树枝、树干进行确定。健康程度分为生长正常、衰弱和濒危。4.1 生长正常 正常叶片率达 90%以上;枝条生长正

    4、常,新梢数量多,基本无枯枝枯梢;树干基本完好。4.2 生长衰弱 DB1304/T4062022 2 正常叶片率 50%-90%;新梢生长偏弱,枝条有少量枯死;树干局部有损伤或少量坏死。4.3 生长濒危 正常叶片率 50%以下;新梢生长不明显,枝条枯死较多;树干坏死、干朽或空洞严重。5 生长环境改良 5.1 地上环境改良 5.1.1 拆除古树名木周边影响其正常生长的违章构筑物和设施、污染源等;5.1.2 清除古树名木周边病原菌的转主寄主植物、寄生植物、藤本植物,铲除根系发达争夺水肥能力强的植物;5.1.3 古树名木周围采用透气铺装,并留出大于 3m3 m 的树堰;5.1.4 有树堰的古树名木,可

    5、根据环境铺设不同形式的树堰覆盖物;5.1.5 周围没有避雷装置的高大古树名木,应装避雷装置;5.1.6 古树名木裸露于地表的根覆盖超过 10 cm 厚度基质加以保护;5.1.7 主干被深埋的古树名木,应清除堆土,露出根颈部;5.1.8 树根周围出现土壤侵蚀的古树名木,应采取砌石墙护坡、填土等护根措施;5.1.9 河道水系旁的古树名木据周边环境用石驳、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5.2 地下环境改良 5.2.1 土壤改良 5.2.1.1 复壮沟技术 复壮沟施工位置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以深 80cm-100cm、宽 60cm-80cm 为宜。复壮沟内可根据土壤状况和树木特性添加复壮基质,补充营养元素。基质

    6、满足容重小于 1.1 g/cm3;有机质含量大于 60 g/kg,再依据不同树种根系生长要求,在基质中添加适量氮、磷、钾、铁、锰、锌、钙等元素的有效成分和微生物菌剂配制而成。5.2.1.2 埋设通气管 通气管可用直径 10cm-15cm 的硬塑料管打孔,外层用防止土壤渗人管内的材料包裹做成,也可用外径 15cm 的塑笼式通气管外包无纺布做成,管高 80cm-100cm,管口加带孔的铁盖。通气管常埋设在复壮沟的两端,从地表层到地下竖埋;也可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单独打孔竖向埋设通气管。5.2.2 清除和改良污染土壤 一般包括渗滤液土壤、盐碱土壤和酸碱土壤。5.2.2.1 渗滤液土壤改良 及时挖深沟并

    7、用大水冲洗,排出土壤内浓度过大的渗滤液。5.2.2.2 盐碱土壤改良。表层土壤被融雪盐等污染时,含盐量大于 3/kg 时,应及时更换土壤;当盐水已渗入土壤深层时,应立即灌大水洗盐。5.2.2.3 酸碱土壤改良 土壤 pH 值应调整到 5-8 范围内。pH 值小于 5 的土壤施用生石灰进行中和;pH 值大于 8 的土壤施用硫酸亚铁或硫磺粉进行中和。6 水肥管理 DB1304/T4062022 3 6.1 施肥 6.1.1 营养诊断 施肥前宜进行土壤和叶片的营养诊断,按需施肥。6.1.2 施肥方式 采用土壤施肥或叶面施肥两种方式。土壤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在树冠投影范围内,采用放

    8、射沟(穴)的方式,根据营养诊断结果按需施肥。6.1.3 施肥时间 土壤施肥于每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叶面施肥在生长季进行。6.2 补水与排水 6.2.1 补水 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干热天气时叶面适度喷水。6.2.2 排水 遇强降水天气及时排除根部积水。对生长于低洼处或地下水位较高处的古树名木,若排水有困难应设置渗水井,配备排水设施。7 树体支撑加固 7.1 树体明显倾斜或树冠大、枝叶密集、主枝中空、易遭风折的古树,可采用硬支撑、拉纤等方法。7.2 树体上有劈裂或树冠上有断裂隐患的大分枝可采用螺纹杆加固、铁箍加固等方法。7.3 支撑、加固设施与树体接触处加弹性垫层以保护树皮。7.4

    9、支撑、加固材料应经过防腐蚀保护处理。8 树体修复 8.1 防腐 清除杂物和腐朽物质,然后喷洒 5%季铵铜(ACQ)与 80%代森锰锌混合防腐消毒剂。8.2 填充、修补 对树体稳固性影响小的树洞可不作填充。树洞较大时,常先填充经消毒和干燥处理的同类树种木条。若缺失形成的空洞影响树体稳定,可先用钢筋做稳固支撑龙骨,外罩铁丝网造形,再填充。8.3 封堵 填充好的封口表面平整严实,再涂一层防水胶,用仿真树皮与无纺布粘牢。9 枝条整理 9.1 总体要求 DB1304/T4062022 4 应根据树种特性提前制定枝条整理方案,适合实施。及时整理有安全隐患的枯死枝、断枝、劈裂枝、病虫枝等。能体现古树自然风貌

    10、、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应防腐处理后予以保留。创伤面尽可能最小。9.2 整理时期 常绿树枝条整理通常在休眠期进行;落叶树枝条整理通常在落叶后与新梢萌动之前进行;易伤流、易流胶的树种枝条整理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盛期;有安全隐患的枯死枝、断枝、劈裂枝发现后及时整理。9.3 操作要求 9.3.1“三锯下枝法”。在被整理枝条预定切口以外 30cm 处,第一锯先锯“向地面”做背口,第二锯再锯“背地面”锯掉树枝,第三锯再根据枝干大小在皮脊前锯掉,留 1cm5cm 的橛。整理时不要伤及古树干皮,锯口断面平滑,不劈裂。9.3.2 断枝、劈裂枝整理:折断残留的枝杈上若尚有活枝,应在距断口 2cm3cm 处修剪;若无活枝,尽量靠近主干或枝干处修剪。9.3.3 创伤面保护处理:所有锯口、劈裂撕裂伤口须首先均匀涂抹消毒剂,如 5%硫酸铜、季铵铜消毒液等;消毒剂风干后再均匀涂抹伤口保护剂或愈合敷料。10 有害生物防治 10.1 有害生物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检查,适时防治。10.2 提倡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10.3 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减少环境污染。10.4 具体防治方法可照 LY/T 3073 定执行。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4 T 406-2022 古树名木功能修复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