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1 T484-2023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9977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1 T484-2023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05 1301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DB 1301/T 4842023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 2023-09-26 发布 2023-10-25 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01/T 48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流程图.1 5 栽培环境.2 6 栽培前准备.2 7 菌种选择.3 8 菌种制备.3 9 播种.3 10 外援营养袋生产及摆放.4 11 栽培管理要点.4 12 病虫害防治.5 13 采收.5 14 追溯记录.5 附录 A(规范性)羊肚菌主要病虫害

    2、及防治措施.7 附录 B(规范性)追溯记录表.8 图 1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流程图.2 表 A.1.7 表 B.1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环节主要记录表.8 DB 1301/T 48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正定县绿之家家庭农场、正定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学志、王宝利、高红顺、高春燕、王艳霞、闫越、

    3、夏伟伟、李慧、王朝江、张艳花、张颖、张素芳、靳博文。DB 1301/T 4842023 1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林下仿生羊肚菌生产技术程序,规定了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环境、栽培前准备、菌种选择、菌种制备、播种、外援营养袋生产及摆放、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的操作步骤,描述了所需的追溯记录。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地区土壤中等以上肥力林下仿生羊肚菌生产作业指导。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2021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8682021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技术流程图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如图1所示。DB 1301/T 4842023 2 图1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流程图 5 栽培环境 选择柳树、杨树、白蜡树、法国梧桐等纯林或几种树混交林地,生长年度在3年以上,树木排列整齐,树林郁闭度在0.6最佳,中性或偏碱性ph值在6.57.5的土壤。栽培环境符

    5、合 NY/T 3912021 第4章、第5章、第6章的相关规定。6 栽培前准备 6.1 清理整地 整地清理按下列步骤进行:a)清理林地杂草和杂物旋耕一次,晾地;b)间隔 10 d15 d,旋耕一次,间隔 1 d,浇透水,晾地;c)间隔 10 d,洒石灰粉 1 125 kg1 500 kg/hm2,撒施商品有机肥料 3 000 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 375 kg/hm2旋耕一次,晾地;d)播种前根据土壤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旋耕。DB 1301/T 4842023 3 有机肥的使用按照 NY/T 18682021 第8章、第9章的相关要求执行。肥料的使用按照 NY/T 3942021 第5章、

    6、第7章的相关要求执行。6.2 做畦 翻耕表土15 cm20 cm整地做畦,畦床宽80 cm120 cm,畦高10 cm15 cm,畦长随地形而定,以500 cm为限,畦间作业道20 cm30 cm。6.3 搭建拱棚 拱棚搭建按下列步骤进行:a)依地形确定畦上搭拱棚宽度与长度;b)搭建拱棚高度 160 m220 cm,两端留小门,覆盖塑料膜和黑白反光膜;c)距地面 80 cm100 cm 处加装 40 cm 宽通长的防虫网;d)在棚顶上方加盖遮阳网,距棚顶高 30 cm;e)因地形地势,在棚室外四周挖排水沟。7 菌种选择 选用出菇早、温度适应范围较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菌种,

    7、如“六妹”或“七妹”系列。8 菌种制备 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制作按照 NY/T 528 的相关要求执行。9 播种 9.1 播种时间 地温稳定在16 以下时播种。9.2 播种量 将菌种袋表面和盛菌种容器消毒,菌种揉碎至黄豆粒大小。播种量3 000 kg/hm2 为宜,最大播种量不大于3 750 kg/hm2。9.3 播种方法 9.3.1 沟播 开沟深3 cm5 cm,播种沟间距20 cm,菌种均匀播在沟内覆土填平。9.3.2 撒播 撒播按下列步骤进行:a)菌种均匀的撒在畦面上,撒种后覆土厚度 3 cm;b)当天立即喷水,地面喷透,沟内有积水。c)待水渗能行人后覆盖黑色塑料地膜;DB 1301/T

    8、 4842023 4 d)顺畦宽度搭小拱棚覆膜,高 0.8 m,膜两侧距地面 10 cm。10 外援营养袋生产及摆放 10.1 外援营养袋配置 10.1.1 营养袋料配方 1 小麦40%,玉米芯38%,木屑10%,麦麸10%,石膏1%,石灰1%。10.1.2 营养袋料配方 2 小麦50%、玉米芯27%、稻壳20%、生石灰2%、石膏1%。配料中小麦在清水中浸泡以麦粒无硬芯为准,玉米芯、木屑浸水发酵5 d7 d,配料搅拌均匀装袋,将装料的营养袋在100 下常压灭菌15 h,冷凉后备用。10.2 外援营养袋摆放 播种后5 d15 d畦面布满“盐霜状”孢子和菌丝后摆放外援营养袋。沿外援营养袋长度方向划

    9、两条口,长度12 cm15 cm,将划口处紧密贴合地面,交错均匀摆放于畦面,外援营养袋按1 kg计,摆放量为每hm2 37 500袋45 000袋。11 栽培管理要点 11.1 温度管理 栽培期间,不同时期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发菌期间土壤温度保持在 16 以下;b)原基形成期间地表温度保持在 4 16;c)撤掉黑膜后催菇时增加温度,棚内地表温度可达 25,地温小于 18;d)幼菇期间地表温度稳定在 6 16,最佳温度 10 16;e)子实体生长期间地表温度保持在 12 18。地温以地表下5 cm土壤温度计,地表温度以地表以上10 cm空气温度计。栽培中,根据羊肚菌各时期温度要求及时采取通风

    10、、苫盖、喷水等措施调整管理。11.2 湿度管理 栽培期间,不同时期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播种后发菌期间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 70%80%;b)养菌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表层不干;c)撤掉黑膜 1 d 后,浇催菇水,喷淋以沟内水满,畦面有存水为宜。d)原基期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 85%90%;e)出菇期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 60%80%。当棚内空气湿度过大时,要通风降湿,湿度较小时,通过喷雾或喷淋方式补水增湿。11.3 通风管理 栽培期间,不同时期通风管理要求:DB 1301/T 4842023 5 a)催菇期间,地膜打孔,1 m2打孔 9 个11 个,孔径 6 cm,保持棚内空气新鲜。b)幼

    11、菇及子实体成长期,随天气变化和林下棚内温、湿度变化撤掉棚内小拱棚,及时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清新。11.4 光照管理 栽培期间,不同时期光照管理要求:a)发菌期间,地表铺设黑地膜避光;b)催菇期间需 40%散射光,撤去黑地膜,适当增加光照量;c)幼菇及子实体生长时期需 15%散射光照射,棚顶加装遮阳网和反光膜避光。12 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12.2 农业和物理防治 病虫害按附录A防治。12.3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羊肚菌虫害按下列步骤进行:a)地下害虫防治,清理整地时,田间撒施 5%辛硫磷颗粒剂 45 kg/hm2,旋耕一次,间隔 1 d,浇透

    12、水,晾地。b)地上害虫防治,撤掉黑膜后喷洒氯氟吡虫啉 6 000 mL/hm2,阿维菌素 1 500 mL/hm2,兑水600 kg750 kg,均匀喷洒到营养包及畦面后闷棚。出菇期间禁止向羊肚菌子实体直接喷洒化学药剂。农药的使用按照 NY/T 3932020 第5章、第6章、第7章的相关标准执行。13 采收 子实体颜色由深灰色变成黄褐色或黑色,菌盖表面窝状凹陷充分,即可采收。14 追溯记录 14.1 记录 在执行第6、7、8、9、10、11章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程序指示过程中,按照附录B的要求记录并保存以下内容:a)执行各个阶段程序指示的人员姓名;b)记录栽培前准备、菌种选择、菌种制备、播种、

    13、外援营养袋生产及摆放、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时间;c)记录病虫害种类、防治方法;d)记录肥料种类、施用量和次数,浇水用量和次数,用药种类、浓度和次数;e)其他。DB 1301/T 4842023 6 14.2 存档 记录表及时存档,保存2年。DB 1301/T 4842023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羊肚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羊肚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A.1。表A.1 名称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木霉菌 菌种、营养袋及畦面易被侵染。侵染初期菌丝呈白色,后期形成绿色菌落 保持菌种生产及发菌场所干净卫生;菌种生产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感染后及时清理,对污染区域撒石灰消毒 曲霉菌 侵

    14、染的培养料形成黄、绿、褐、黑等不同颜色的菌落 及时清理感染的培养料,对污染区域撒石灰消毒。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毛霉菌 侵染的培养料初期菌丝白色,后期形成黑色点状物,菌丝细长,生长快 注意环境清洁卫生,菌种生产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感染后及时清理 镰刀菌 初期一般在菌柄发病,可蔓延至菌盖,侵染部位出现白色菌丝 降低棚内温度,减少喷水,加强通风,控制棚内湿度 跳虫 当温度高于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发生危害 播种前对栽培土壤加入石灰翻耕曝晒 蛞蝓 嚼食羊肚菌的子实体,嚼食后的子实体易被其它杂菌感染 保持出菇场地清洁卫生,可利用其昼伏夜出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捉或诱捕 白蚁 主要危害菌种、营养

    15、袋和菌丝体 清除虫源,灯光诱杀 DB 1301/T 4842023 8 BB 附 录 B(规范性)追溯记录表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环节主要记录内容按表B.1执行 表B.1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环节主要记录表 栽培地点 栽培面积(亩)栽培技术环节 日期 记录情况(整地、菌种选择、菌种制备、播种、栽培管理、用药、收获等)操作人 备 注 整地 菌种选择 菌种制备 播种时间 播种量 外援营养袋生产 外援营养袋摆放 栽培管理(温度、湿度、覆膜、揭膜、通风时长等)浇水 施肥 农药使用(品种、浓度、次数)收获(0311-67501107)网站:石家庄市地方标准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DB1301/T 4842023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对石家庄市工农路 368 号WWW.BZSB.INFO 2023年10月第一版 DB1301/T 4842023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1 T484-2023 林下仿生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