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05 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2302023 代替 DB64/T 1230-2016 露地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outdoor day lily2023-03-24 发布2023-06-24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 64/T 1230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4/T 12302016露地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与DB64/T 1230
2、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 1 章,2016 版的第 1 章);更改了产地环境要求,增加了产地环境质量技术条件、空气中悬浮物、阳光照射时间、生产温度相关要求(见第 4 章,见 2016 版的第 3 章);更改了田间生产技术要求,增加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与处理,更改了栽植季节和栽培方式以及整地施基肥(见 5.1、5.2、5.3、5.4,见 2016 版的 4.1、4.2、4.3);更改了田间管理,细化了灌水时间和灌水量,追肥时间和追肥量,除草和培土方式(见5.5.1、5.5.2、5.5.3、5.5.4,见 2016 版的 4.4.1、4.
3、4.2、4.4.3、4.4.4、4.4.5);更改了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细化了病虫害防治方法(见 5.6,见 2016 版的的 4.4.6);更改了采摘与加工,增加了采收加工人员要求,分类细化了采收加工和杀青要求,更改了晾晒和烘干方法(见第 6 章,见 2016 版的 4.5、4.6);删除了贮存一章(见 2016 版的第 5 章);增加了生产档案管理一章(见第 7 章);删除了附录 A(见 2016 版的附录 A)。请注意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盐池县人民政府和吴忠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
4、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并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盐池县农业农村局、红寺堡农业农村局、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盈德黄花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盐池县农牧科学研究所、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瑞鑫、宋金仓、王锐、马少兴、张秀丽、沙媛媛、刘亚亚、郭荣娟、王堃、马彩萍、李强、李平、李欣、李兴国、王斌、张亚峰、刘芳婷、黄卫红、饶秋娥、张铁昭、郭宝、胡凤巧、冒秀凤、韩鹏、马世瑜、李颖浩、何永栋、吕志涛、颉敏昌、陈卫民、任建东、冯万贵、安秀玲、陈鹏、伍英、徐立岗、刘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6年首次发布为DB64/T 12302016,本次为第一次
5、修订。DB 64/T 12302023 1 露地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地黄花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露地黄花菜的生产与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292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氮气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6、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技术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应不大于 0.30 mg/m,SO2(二氧化硫)日平均不大于 0.15 mg/m,NO2(二氧化氮)日平均不大于 0.08 mg/m,氟化物日平均不大于 7 g/m;全年直射阳光照射时间大于 2000 h;黄花菜生产温度-40 40,5 以上的积温 2200 以上,年平均气温 8 12。土壤应是面壤土、沙壤土等非粘性土壤。耕作层达到 30 cm60 cm,pH 值在 6.57.5 之间,蓄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土质
7、疏松、排灌方便、腐殖质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灌溉水应用无污染的黄河水、地表雨水集流蓄水或地下水灌溉,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中的二级以上标准。5 生产技术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适于本地区种植的抗病、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大乌嘴、马莲花、沙苑金针、大同花、猛子花、白花等)。DB 64/T 12302023 2 种苗选择与处理 5.2.1 种苗应选择芽块苗、分蘖苗,种苗最大叶长 20 cm 以上,根状茎粗 1 cm 以上,肉质根 6 条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2.2 种苗应按以下顺序进行处理:a)掰掉根状茎下端无肉质根的部分,清除腐烂残根,剪短肉质根,留 3 cm6 cm
8、;b)根状茎上部的苗叶剪短至 5 cm7 cm,剔除老残枯叶,用喷雾器将 3%的甲霜恶霉灵水剂 80%乙蒜素 750 倍1500 倍液喷淋至种苗叶片基部、根部起水珠;c)等到种苗表面不显水湿状时,再喷一次 65%的代森锰锌 500 倍液加吡虫啉或啶虫咪(按 3000倍液的量投药),晾干;d)处理过的种苗应立即栽植。栽培时间与方式 5.3.1 最适宜的栽植季节是从开春土地解冻到 5 月上旬或秋季花蕾采摘结束后到霜冻前。5.3.2 平畦栽培,栽植密度为等行丛植,每丛 2 株4 株,行距 1.4 m,丛距 40 cm,每 667 栽培 2600株5300 株。施基肥 基肥每 667 应施入腐熟的农家
9、肥(沟施)2000 kg3000 kg,Ca(HPO)平均 20 kg30 kg,FeSO 3 kg6 kg,施入基肥后,深翻晾晒,耙磨整平。田间管理 5.5.1 浇水 浇水管理见表1和表2。表1 滴灌浇水管理 补水方式 时间 次数 补水量(m/667)滴灌 3月中旬 1次 2530 4月上旬 1次 2530 5月中旬 1次 2530 6月中旬7月下旬 5次 120135 11月上旬 1次 1525 表2 漫灌浇水管理 补水方式 时间 次数 补水量(m/667)漫灌 3月中旬 1次 5565 4月中旬 1次 5565 5月中旬 1次 4555 6月下旬7月下旬 5次 350400 11月上旬
10、1次 3540 注:漫灌浇水管理专指采用大水漫灌种植模式的黄花菜地灌水管理,不使用于采用滴管灌水的黄花菜地。DB 64/T 12302023 3 5.5.2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要求,追肥应根据宁夏黄花菜主产区(盐池、红寺堡)测土配方测试结果确定追肥品种与施入量。水溶肥追肥管理见表 3,颗粒肥追肥管理见表 4。冬肥在冬灌前施入有机肥,施用量为 2500 kg/667 3000 kg/667。表 3 水溶肥追肥管理 种植阶段 施肥次数 氨基酸水溶肥 kg/667 N kg/667 PO kg/667 KO kg/667 FeSOkg/667 3月中下旬 3 1 1 1 1.5
11、 1.5 4月 3 1 2.5 1 2.5 1 6月下旬 5 1.5 1 1.5 11月上旬 1 4 2 4 注:水溶肥随水滴灌施入。表 4 颗粒肥追肥管理 种植阶段 施肥位置 氨基酸水溶肥 kg/667 N kg/667 PO kg/667 KO kg/667 FeSOkg/667 其他要求 3月中旬 黄花菜株丛两侧约 15 cm处沿行开沟,沟深约 10 cm 3 6 3 6 4 覆土灌水 4月上旬 3 6 3 6 2 覆土灌水 6月中旬 8 4.5 8 11月上旬 4 1.5 4 注:颗粒肥土壤开沟时施入。5.5.3 除草 5.5.3.1 人工中耕除草,每年不少于 4 次。第一次施春苗肥时
12、进行锄草、松土。第二次黄花抽薹前除草 1 次,第三次黄花菜采收结束后进行锄草、松土。第四次在割叶后进行,结合除草给黄花菜株丛施肥、培土。5.5.3.2 机械中耕除草,应利用松土除草机和微型旋耕机等小型机械设备中耕除草,每年不少于 3 次。5.5.3.3 覆膜除草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早春黄花菜返青时在黄花菜行间铺设多功能园艺地布,抑制杂草生长;b)在黄花菜行两侧,做 70 cm 宽,外侧比内侧高出 2 cm 的反坡,铺设黑色或银灰色聚乙烯、聚丙烯地膜,抑制杂草生长,不应使用发泡聚苯乙烯(EPS)制品;利用地膜除草需在黄花菜采收结束后,从田间移走地膜,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应焚烧。5.5.3.4 化
13、学除草剂除草,应选用 GB 8321 规定的化学除草剂,连续喷施 3 次,停止使用 1 年。5.5.4 培土 栽培 2 年后的黄花菜,在黄花菜采收结束,叶片即将枯萎时割去老叶,结合施冬肥在黄花菜株丛周围培土 2 cm,幼龄植株不培土。DB 64/T 12302023 4 病虫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防治病虫螨害时,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采用各种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量。5.6.2 农业防治 5.6.2.1 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5.6.2.2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高发病区,适度增大株
14、行距,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适度降低土壤湿度。5.6.2.3 加强田间管理,勤锄杂草,消除病菌中间寄主。发现病株及时挖出销毁,减少病害传播。5.6.3 物理防治 黄花菜行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等;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等。5.6.4 药剂防治 只能使用绿色食品规定许可使用范围的药品,除了本文件列举的药品外,还可选用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清单列举的其它药品。前期可以使用表二规定的药品,黄花菜采蕾前15d和采摘期内不应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以确保产品绿色。5.6.5 病害防治 5.6.5.1 茎腐病防治措施如下:a)草木灰 1 kg,加生石灰 0.5 kg拌匀,早晨露水未干时撒在
15、黄花菜茎部及叶片上;b)4 月上旬5 月中旬,每隔 7 d10 d全株喷洒 1 次硫酸铜:生石灰:清水(2:1:200)波尔多液预防;c)发病初期用 30%噁霉灵水剂 1500 倍液;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800 倍900 倍液喷淋、灌根,7 d10 d使用1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3 次,发病较重的植株应连根挖起焚烧,挖根后发病区域用 30%噁霉灵水剂 1000 倍15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d)适度降低地表湿度,增大株行距,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5.6.5.2 叶枯病防治措施如下:a)增大株行距,增强通风透光能力,临近抽薹期适度降低地表湿度;b)清除杂草、割去老残病叶集
16、中焚烧或沤肥,减少传播病源;c)易发病区域,在不破坏土壤肥料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多施钾肥;d)初见病叶或有发病中心时喷洒硫酸铜:生石灰:清水(1:1:100)波尔多液防治;或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至叶片、花薹沾满雾珠。7 d10 d喷雾1次,连续喷洒 2 次3 次。不同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5.6.5.3 锈病防治措施如下:a)清除败酱草,切断主要传播途径;b)采摘完毕,营养积累期满,叶片开始枯萎时,及时割去老叶,清除杂草集中焚烧,减少病菌传播;c)改善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d)发病初期喷洒生石灰:硫磺:水石硫合剂(1:2:10);或用 25%戊唑醇水乳剂 15
17、00 倍2000 倍液喷DB 64/T 12302023 5 雾至叶片、花薹沾满雾珠,7 d10 d喷雾一次,连续喷洒 2 次3 次;e)采收期用药的,停药 15 d后方可采收黄花菜花蕾。5.6.5.4 叶斑病防治措施如下:a)增大株行距,改善通风透光;b)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喷防,视病情轻重决定生石灰用量,病情重,用量大,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 d10 d喷雾 1 次,喷雾至起水珠为止,一个生育期最多允许使用 2 次3 次。5.6.6 虫害防治 5.6.6.1 蓟马的防治:a)勤除杂草,及时清理枯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b)浇水消灭地下的若虫和蛹;c)在
18、黄花菜田间每隔 4 m6 m 悬挂蓝色粘虫板1块,诱杀成虫,粘板下沿与黄花菜叶片上部持平;d)在采收黄花菜花蕾时将开花菜采下装入密织布袋,带出地外高温处理;e)在黄花菜 10 cm 高时,日落后,黄花菜田间散撒荞柴灰粉(荞麦秸秆充分燃烧,碾细得荞柴灰,按荞柴灰重量的一半加入生石灰粉,拌匀),傍晚光线弱时,用艾绿士(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000 倍1500 倍液喷雾防治。5.6.6.2 蚜虫的防治:a)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b)早晨露水未干时将荞柴灰粉散撒在蚜虫聚集部位;c)每 667 悬挂 40 块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粘虫板上边与花薹顶部基本持平;d)用蚜虫信息素装入棕色塑料瓶,引诱蚜虫,
19、在它的下方放置水盆,使其落水死亡;e)选用充分发酵过的沼液;或大蒜汁 1000 倍液;或生姜汁 500 倍液;或苦参水 400 倍液;或烟杆水煮液;或藜芦碱 500 倍液于晴天傍晚或阴天喷雾防治,轮换交替使用;f)药品防治,停药 15 d 后方可采收花蕾。5.6.6.3 红蜘蛛的防治:a)于早春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等杂物,消除越冬的红蜘蛛;b)在苗期发现红蜘蛛危害时,用 20%的双甲脒乳油 1000 倍20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 2000 倍液,或 73%克螨特乳油 1500 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 2000 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施药时间以上午 9 时10 时、下午 4 时5 时效
20、果较好。6 采收加工 人员要求 采收加工从业人员应身体健康,不应聘用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黄花菜采收加工。采收要求 6.2.1 鲜食菜 鲜食的黄花菜应采收尚未完全成熟的小花蕾,要求花瓣部分长度 4.5 cm6 cm,绿色,无损伤、不带梗。DB 64/T 12302023 6 6.2.2 速冻菜 6.2.2.1 速冻菜采收要求与鲜食菜采收要求相同。6.2.2.2 速冻菜加工时应建造专业加工厂,应用专用技术,集中杀青、速冻、使用绿色食品许可材料包装、冷藏储存。6.2.3 真空冻干菜 6.2.3.1 真空冻干菜采收时应注意花蕾外观呈绿色或浅黄色、花蕾饱满。要求无损伤、不带梗,在花蕾开放前 5 h
21、采摘结束。6.2.3.2 真空冻干菜加工时应用专用设备、专用技术,工厂化杀青、冷却,超低温真空冻干,使用绿色食品许可的遮光材料包装,充氮气储存。氮气应符合 GB 29202 的要求。6.2.4 干菜 6.2.4.1 干菜采收要求时应注意采摘外观呈浅黄色、花蕾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不裂花,充分发育成熟而尚未开放的花蕾,在开放前 2 h 采摘结束。6.2.4.2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花柄,从花蕾基部与花梗连接处轻轻折断,不允许带梗。6.2.4.3 干菜加工时利用高温蒸汽杀青,迅速破坏花蕾细胞活力,引起糖类等内含物质的变化,固定营养物质,脱水制干。杀青加工要求 6.3.1 笼屉杀青加工法程序如下:
22、a)采用蒸笼,每笼屉铺放鲜花蕾 10 cm13 cm;b)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焖制;c)采摘初期花蕾焖制 10 min,花蕾变为黄白色、达到七成熟时取出晾晒;d)进入盛花期的花蕾,焖制时间需要延长 1 min;e)采摘后期的花蕾,焖制时间需要延长 1 min2 min,取出晾晒。6.3.2 专用房式蒸汽杀青法程序如下:a)建造专用杀青房,杀青房与高温蒸汽锅炉连接;b)杀青房规格根据种植面积确定,内置承物架,放置盛装鲜菜的筛盘,铺放 5 cm10 cm 厚的鲜黄花菜,高温蒸汽杀青;c)杀青温度达 70 80 时,焖制 15 min25 min;d)杀青、焖制至花蕾变为黄白色、达到七成熟
23、时取出晾晒或烘干。晾晒 6.4.1 将杀青、焖制后的黄花菜均匀的平铺于洁净的晾晒物(绿色农产品生产许可使用的材料制成)或晾晒盘上,不应直接抛撒于地面晾晒。6.4.2 晾晒场上风向不应有污染源,应避免风沙扬尘时在户外晾晒。烘干 6.5.1 选用电热烘干设备、空气源热泵烘干设备、微波烘干设备、太阳能烘干设备、远红外烘干设备等。以 70 80 的温度烘干 2 h3 h 后,改用 55 60 的温度烘干 15 h。6.5.2 烘干过程中当烘干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65%时,通风排湿,使其降到 60%以下,每次通风DB 64/T 12302023 7 时间不超过 15 min20 min。6.5.3 当黄花菜大水蒸发后,及时在阳光下晾晒。7 生产档案管理 黄花菜生产应建立生产档案,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农事活动,病虫草害防治、施肥情况应做详细记录。生产中施过化学合成农药的黄花菜,应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合格后上市销售,销售去向记录清晰。档案保存应符合案馆管理要求,记录保存 2 年。DB 64/T 12302023 8 参考文献 1 GB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2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3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4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5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