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4 T 950-2023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9619       资源大小:802.4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4 T 950-2023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1、 ICS 65.020 CCS B 16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9502023 代替DB64/T 9502014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 locust and grasshopper 2023-11-03 发布2024-02-03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 64/T 950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

    2、B64/T9502014草原蝗虫防控技术规程,与DB64/T950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更改了文件适用范围(见DB64/T9502014和本文件第1章);b)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见DB64/T9502014中第2章),增加了“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GB/T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15803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GB/T25875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

    3、/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578草原蝗虫调查规范”、“DB64/T949宁夏草原昆虫调查技术规范”和“DB64/T1233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见本文件第2章);c)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草原蝗虫”、“系统调查”、“防治指标”对草原蝗虫防控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见本文件3.1、3.2、3.3),删除了“复网”和“孵化期”(见DB64/T9502014中3.1、3.2);d)将第4章“防治对象”和第7章“防治适期”两章合并,并增加了“防控原则”一节,共为本文件第5章“防控原则、防控适期及防控对象”相关内容,包括“5.1防控原则”、“5.2防控适

    4、期及防控对象”两节,其中,将早期孵化种类中黑翅痂蝗(Bryodema nigroptera Zheng et Gow)调整至中期孵化种类中,晚期孵化种类中日本蚱(Tetrix japonica(Bolivar))调整至早期孵化种类中,中期孵化种类中增加大胫刺蝗(Compsorhipis davidiana(Saussure))(见DB64/T9502014中第4章、第7章和本文件中第5章);e)将第5章标题“防治区域及防治对象”更改为“蝗虫分布区”,作为本文件第4章内容,并将七节内容归纳为两节,分别为“4.1荒漠草原分布区”和“4.2温性草原分布区”(见DB64/T9502014中第5章和本文

    5、件中第4章);f)增加了“系统调查”一章,作为本文件第6章内容(见第6章);g)调整了“防治指标”章节,为本文件第7章“防控指标”,包括“7.1小型蝗虫”、“7.2中型蝗虫”、“7.3大型蝗虫”三节,同时每节中增加了蝗虫体长数据(见DB64/T9502014中第6章和本文件中第7章);h)将第8章标题“防治方法”更改为“综合防控技术”,并修订增加了方法部分,提出了科学、可持续防控草原蝗虫的综合防控技术(见DB64/T9502014及本文件中第8章);i)增加了“档案管理”一章,作为本文件第10章内容,包括“10.1卷内目录”、“10.2防控方案”、“10.3原始数据”、“10.4总结报告”(见

    6、第10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淑花、朱猛蒙、王颖、张蓉、黄文广、王顺霞、孙玉荣、马建华、罗晓玲、王蕾、刘畅、王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本文件于2014年01月首次发布,2023年6月第一次修订。DB 64/T 9502023 2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草原蝗虫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蝗虫分布区、防控原则、防控适期及防控对象、系统调查、防控指标、综合防

    7、控技术、防效评价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草原蝗虫的综合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15803 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 GB/T 25875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NY/T 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

    8、T 1578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DB64/T 949 宁夏草原昆虫调查技术规范 DB64/T 1233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草原蝗虫 grassland locust and grasshopper 在草原上发生、分布的直翅目蝗总科和蚱总科昆虫的总称。来源:GB 258752010,3.1 系统调查 systemic survey 为了解某地区蝗虫发生消长动态,对其进行定点(片)、定期、定内容的调查。来源:GB 158032007,2.2 防控指标 controlling threshold 为蝗虫种群密度值,当蝗虫种群密度达到此

    9、值时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危害损失超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来源:NY/T 15782007,3.3 DB 64/T 9502023 3 4 蝗虫分布区 荒漠草原分布区 4.1.1 贺兰山东麓区域 宽翅曲背蝗,黑翅痂蝗,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大胫刺蝗,宁夏束颈蝗。4.1.2 沙坡头区香山区域 黄胫异痂蝗,黑翅痂蝗,黄胫小车蝗,大胫刺蝗,黑腿星翅蝗。温性草原分布区 4.2.1 盐池县麻黄山区域 白纹雏蝗,短星翅蝗,日本蚱,裴氏短鼻蝗,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4.2.2 同心县张家塬区域 短星翅蝗,白纹雏蝗,日本蚱,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裴氏短鼻蝗。4.2.3 海原县南华山区域 白纹雏蝗,华北雏蝗

    10、,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4.2.4 原州区云雾山区域 日本蚱,白纹雏蝗,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4.2.5 彭阳县北部区域 雏蝗类,亚洲小车蝗。5 防控原则、防控适期及防控对象 防控原则 加强监测预警,综合防控;增加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防控适期及防控对象 5.2.1 防控适期 草原蝗虫不同时期孵化种类不同,防控在2 龄3 龄若虫期进行,不同时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不同。其中,早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为5 月上中旬,中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为6 月上中旬,晚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为7 月上中旬。5.2.2 早期孵化种类 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 Cheng et Tu)、裴氏短鼻

    11、蝗(Flichnerella beicki Ramme)、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日本蚱(Tetrix japonica(Bolivar))。DB 64/T 9502023 4 5.2.3 中期孵化种类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赤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F.-W.))、黄胫异痂蝗(Bryodema holdereri Krauss)、黑翅痂蝗(Bryodema nig

    12、roptera Zheng et Gow)、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Costa)、大胫刺蝗(Compsorhipis davidiana(Saussure))。5.2.4 晚期孵化种类 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6 系统调查 根据草原蝗虫不同种类孵化时间,做好田间系统调查,具体按DB64/T 949执行,根据田间草原蝗虫密度和不同种类防治指标,确定防控方式。7 防控指标 小型蝗虫 雌虫体长9.0 mm25.0 mm,雄虫体长7.0 mm19.5 mm,防治指标为20 头30 头/,有白纹雏蝗、华北雏蝗、日本蚱等种类。

    13、中型蝗虫 雌虫体长26.0 mm37.0 mm,雄虫体长20.0 mm27.5 mm,防治指标为10 头15 头/,有短星翅蝗、裴氏短鼻蝗、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宽翅曲背蝗、赤翅皱膝蝗、大胫刺蝗、黑腿星翅蝗等种类。大型蝗虫 雌虫体长39.0 mm49.0 mm,雄虫体长31.0 mm37.0 mm,防治指标大于等于5 头/,有黑翅痂蝗、黄胫异痂蝗等种类。8 综合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 采用草原蝗虫吸捕器、灭蝗机、光电诱导式蝗虫捕集机和高速采蝗灭蝗车辆等方式治蝗。生物防控 8.2.1 牧鸡灭蝗 7 月9 月,虫口密度达到防控指标的草原放养鸡群进行灭蝗。8.2.2 天敌保护利用 DB 64/T 95

    14、02023 5 保护的天敌有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黑头黑芫菁(Epicauta dubid Fabricius)、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苹斑芫菁(Mylabris calida Pallas)和红斑芫菁(Mylabris speciosa Pallas)等 芫 菁 幼 虫 和 直 角 通 缘 步 甲(Pterostichus gebleri(Dejean))、蒙 古 伪 葬 歩 甲(Pseudotaphoxenus mongolicus(Jedlicka))、麻步甲(Carabus brandti Falderma

    15、nn)、马氏正钳蝎(Mesobuthus martensii Karsch)和条纹正钳蝎(Mesobuthus eupeus)等捕食性天敌。通过为天敌提供取食、繁殖、隐蔽及越冬场所等为天敌创造适宜生存环境和避免施用广谱性杀虫剂、避开天敌高峰期用药、改进用药方式等措施保护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药剂防控 8.3.1 使用方法 按照NYT 1276和GB/T 8321.4的规定执行。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等见表1。表1 推荐防控药剂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剂型和含量 制剂使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金龟子绿僵菌 100 亿孢子/g 可湿性粉剂 1.50 kg/hm2 超低量喷雾 白僵菌 200 亿孢

    16、子/g 可湿性粉剂 1.50 kg/hm2 蝗虫微孢子虫 4.00108 孢子/ml 悬浮剂 187-375 ml/hm2 短稳杆菌 1.001010 孢子/ml 悬浮剂 150 ml/hm2苏云金杆菌 15000 iu/mg 水分散粒剂 675 g/hm2 苦参碱 1.5%水剂 750 ml/hm2 印楝素 0.3%乳油 1.35 L/hm2 高效氯氰菊酯 4.5%乳油 750 ml/hm2 15 d 8.3.2 注意事项 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尽可能在无风条件下施药;本标准推荐药剂需合理轮换交替使用;在防控区醒目地区立放警示牌;防控过程中产生的药瓶、药袋、搅拌棒、水桶等废弃物及时回收,交由相关

    17、部门进行统一处理;施药后12 h内降雨应补喷。生态调控 8.4.1 白纹雏蝗为优势种的蝗虫发生区 补播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多年生优良阔叶牧草,使发生区内多年生阔叶牧草盖度比例达到整个植被群落的70%以上,具体按GB/T 2930.4和DB64/T 1233执行。该措施同时兼防亚洲小车蝗、日本蚱等喜食禾本科牧草的蝗虫。8.4.2 短星翅蝗为优势种的蝗虫发生区 DB 64/T 9502023 6 补播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

    18、cum)和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使发生区内禾本科牧草盖度比例达到整个植被群落的70%以上,具体按GB/T 6142和DB64/T 1233执行。该措施同时兼防赤翅皱膝蝗、黑腿星翅蝗、宽翅曲背蝗、裴氏短鼻蝗等喜食多年生优良阔叶牧草的蝗虫。9 防效评价 样区设置 按照药剂类型确定防治调查区域,每个区域设5个调查样点。调查方法 在防治前及防治后7 d、15 d、30 d、60 d、90 d及翌年分别调查蝗虫虫口密度,目测结合网捕。首先,目测统计记载每点1 m2地面及草丛中蝗虫数量,重复5次;其次,每点扫30复网,统计记载蝗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后,根据公式(1)统计发生区

    19、域各个蝗虫的田间发生密度(Di)。=()(1)式中:Di某种蝗虫虫口密度(头/m2);Ni30复网某种蝗虫数量;N30复网蝗虫混合种群数量;D目测蝗虫每平米混合种群密度(头/m2)。防效计算 按照公式(2)计算防控效果(CE):=(1 0110)100(2)式中:CK0未防治区防治前虫口数;PT1防治区防治后虫口数;CK1未防治区防治后虫口数;PT0防治区防治前虫口数。10 档案管理 规定要求 档案中纸制材料要求统一规格用纸,书写字迹工整、图样清晰,严禁用圆珠笔、纯蓝墨水、软铅笔或其它不耐久的字迹材料书写,利于长久保存。卷内目录 包括序号、文号、责任者、文件题名、日期、保管期限、页数及备注等。防控方案DB 64/T 9502023 7 包括试验时间、地点、所用药剂、剂型、生产厂家、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等。原始数据 试验数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药剂、天气、记录人、虫口密度等信息。总结报告 包括材料与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分析及结论与讨论等内容,内容详尽。


    注意事项

    本文(DB64 T 950-2023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