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4 T 1947-2023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pdf

    • 资源ID:1549596       资源大小:1.58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4 T 1947-2023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pdf

    1、 ICS 03.080 CCS F04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9472023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Water conservation evalu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2023-11-03 发布2024-02-03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 64/T 1947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总则.2 5 基本规定.2 6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3 一般规定.3 用水节水水平.3 供水节水水平.4 节水管理水平.4 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4 7 节水目标评价.4

    2、节水指标.4 节水指标目标.5 8 节水潜力分析.5 一般规定.5 农业节水潜力.5 工业节水潜力.6 生活节水潜力.6 生态节水潜力.6 9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节水符合性评价.6 一般规定.6 需水预测成果.6 供水预测成果.7 水资源配置方案.7 节水措施方案.7 10 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合理性评价.7 一般规定.7 用水节水技术分析.7 用水水平分析.8 取用水规模核定.8 节水措施方案.8 11 节水效果评价.8 一般规定.8 DB 64/T 19472023 II 节水效果评价.8 节水保障措施.9 12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9 附录A (资料性)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

    3、纲(参考).10 附录B (资料性)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纲(参考).12 附录C (规范性)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要求.14 附录D (规范性)节水评价登记表.16 附录E (资料性)节水潜力计算公式(参考).19 DB 64/T 1947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调度中心(节约用水办公室)。本文件

    4、主要起草人:张红玲、程良、景清华、张娜、田巍、张瑞鹏、李莉、张博容、杨志、李海霞、郑晓波、吴晓峰、段超宇、周乾、虎一飞、马建美、唐娟、雷筱、常正玲、马浩成、郭丽娇、吴丹、吴丙坤、曹吉平、何学忠。DB 64/T 19472023 1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现状节水水平评价、节水目标和指标评价、节水潜力分析、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节水措施评价、节水效果评价、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年取水量10万m3以上、地下水年取水量5万m3以上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节水评价。规划指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草业、能源、交通

    5、运输、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开发区、新区规划和取用水有关的水利工程规划等。需要办理用水权证、利用非常规水的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可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11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26923 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GB/T 26924 节水型企业钢铁行业 GB/T 26925 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 GB/T 26926 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 GB/T 26927 节水型企业造

    6、纸行业 GB/T 26928 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 GB/T 28284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GB/T 28714 取水计量技术导则 GB/T 32164 节水型企业乙烯行业 GB/T 32165 节水型企业味精行业 GB/T 34610 节水型企业炼焦行业 GB/T 35576 节水型企业啤酒行业 GB/T 3558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GB/T 36895 节水型企业氮肥行业 GB/T 37281 节水型企业氯碱行业 GB/T 37759 节水型企业现代煤化工行业 GB/T 38907 节水型企业多晶硅行业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 50599 灌

    7、区改造技术规范 SL/Z 479 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 SL/Z 552 用水指标评价导则 SL/Z 712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SL/T 813 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导则 DB 64/T 19472023 2 DB64/T 1534 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评价范围 为评价规划或建设项目用水效率及节水水平而界定的范围。高耗水工业行业 包括钢铁、煤炭、火电、化工(含石化、煤化工等)、冶金、纺织、造纸、食品和发酵、有色等行业。水利建设项目 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地下水利用工程等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非水利建设项目 从江河、湖泊、

    8、地下、水库、渠道以及公共供水管网等取水或取用其他项目退水、排水,并需要办理取水许可证或用水权证的非水利工程项目。非常规水源 经处理后可以利用或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利用的再生水、矿井水、微咸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率 区域(地区)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占非常规水资源量比率。再生水利用量 符合工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不同用途回用标准并加以利用的再生水量,包括用水企业通过深度处理使用的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尾水或外部废污水,不包括直接排入河湖湿地等自然水体的非生态补水。再生水利用率 renewable water utilization rate 再生水利用量占污水处理量的比率。4 总则 为

    9、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文件。节水评价应遵循客观真实、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等原则,统筹保护与开发、需求与供给、效率与效益等关系,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5 基本规定 节水评价应在规划实施或项目开工建设前完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DB 64/T 19472023 3 a)对规划,应在规划编制阶段同步开展;b)对水利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c)对非水利建设项目,应在取水许可(含用水权证)申请阶段开展。开展节水评价应合理确定评价范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规划,应以规划范围为基准,考虑区域(流域)完整性,综合确定评价范围;b)对水利建设

    10、项目,应以工程取水、供水范围为基准,考虑区域(流域)完整性综合确定评价范围,可结合工程规划范围适当扩大;c)对非水利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应与水资源论证范围一致。节水评价水平年应与规划或建设项目的水平年一致,宜包括现状水平年、规划水平年。节水评价要素根据规划和建设项目类型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包括现状节水水平评价、节水目标评价、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符合性评价、节水效果评价、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等;b)对非水利建设项目,应包括现状节水水平评价、节水目标评价、节水潜力分析、节水合理性评价、节水效果评价、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等。节水评价所需资料应具备时效性、代表性、可靠性,现状经

    11、济社会、供用水数据应为公报、年鉴等资料,规划数据应为公开有效资料。必要时可开展补充调查、收集和监测工作。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纲参见附录 A。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纲参见附录 B。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要求见附录 C。节水评价应填报节水评价登记表,见附录 D。节水潜力参考计算公式见附录 E。6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 一般规定 6.1.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分析评价范围现状节水水平,非水利建设项目(改扩建)重点分析项目现状节水水平。6.1.2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采用数据资料,应能反映最近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供水、取水、耗水、节水情况,且与规划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水资源

    12、论证报告等保持一致。对于改扩建项目,应通过水平衡测试获取取水、耗水、节水相关数据。用水节水水平 6.2.1 应简述评价范围现状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取水总量、耗水总量、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6.2.2 应评价现状水平年用水控制指标符合性,分析取水量、耗水量与取水总量、耗水总量管控指标的符合性,地表水取水量、耗水量与黄河水、当地地表水管控指标的符合性,地下水取水量与地下水管控指标的符合性。6.2.3 应评价现状水平年用水效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对照全国和同类地区宏观用水效率指标、自治区用水效率管控指标,分析评价范围总体用水效率、主要领域用水效率,评价现状用水的总体节水水

    13、平;应对照全国、自治区及同类地区(行业)用水定额指标,分析评价范围内农业灌溉、工业产品、服务行业等重点用水行业用水效率指标。用水效率指标主要包括: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效节水DB 64/T 19472023 4 农业面积占比、亩均灌溉用水量、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必要时各项指标可采用近 35 年的平均值;b)非水利建设项目(改扩建),应对照所在行业自治区用水效率指标、同类地区用水效率指标和国家相关标准等,评价项目现状用水节水水平。对于农业用水项目,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效

    14、节水农业面积占比、亩均灌溉用水量等。对于工业用水项目,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损失率、循环系统风吹损失率、循环水浓缩倍率、废污水处理回用率等。对于服务业用水项目,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用水量、节水器具普及率等。对于生态用水项目(生态林灌溉、河湖补水),效率指标主要包括亩均灌溉用水量、输配水系统漏损率等。6.2.4 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计算方法按 GB/T 7119、GB/T 26928、GB/T 28284、SL/Z 552 等规定执行。供水节水水平 6.3.1 应简述评价范围内供水总量、供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6.3.2 应简述评价

    15、范围已建水利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和运行达效情况,分析现状供水工程的供水效率。6.3.3 应分析评价范围现状城乡供水系统输配水效率,对照同类地区先进水平,分析评价城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等先进性。节水管理水平 6.4.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简述评价范围现状节水管理水平,可包括节水组织机构建设、节水投入规模、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用水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建设、节水考核监督机制、节水奖惩机制等情况。6.4.2 非水利建设项目(改扩建)应简述项目现状节水管理水平,可包括节水管理人员配备、用水台账记录、节水激励考核、计量监测能力建设、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节水宣传培训等情况。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6.5.1 应结合现状用水、供水和节水管理水平评价,提出现状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6.5.2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可从主要行业用水指标、非常规水源利用、供水系统输配水效率、主要用水领域节水技术改造、取用水计量配备、节水组织机构建设、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水价和水资源税改革、监管考核等方面分析。6.5.3 非水利建设项目(改扩建),可从项目单位产品用水量、用水工艺技术、内部节水管理等方面分析。7 节水目标评价 节水指标 7.1.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根据评价范围内用水特点,确定规划水平年具体节水指标。7.1.2 非水利建设项目应依据项目设计方案和用水工艺环节,确定规划水平年具体节水指标。

    17、7.1.3 节水指标宜包括用水总量指标和用水效率指标等。应根据规划或建设项目特点提出代表性指标,并对指标合理性进行评价。a)用水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取水总量、耗水总量、地表水取水量、地下水取水量、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等;b)用水效率指标。主要包括: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及其下降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及DB 64/T 19472023 5 其下降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农作物亩均灌溉用水量、节水灌溉面积占比、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服务业单位产品用水量,非常规水

    18、源(再生水)利用率等。节水指标目标 7.2.1 节水指标目标,应符合水资源管理要求,并与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规划、节约用水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同级规划相协调。7.2.2 节水指标目标应按照国家、自治区等发布的管控指标值和相关标准要求等取值或参照同类地区(行业)先进节水水平,统筹考虑评价范围内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资源禀赋条件、现状节水水平、节水投入产出等因素确定。7.2.3 主要用水与节水指标目标应满足下列要求:a)取水总量指标、耗水总量指标、地表水取水指标、地下水取水指标、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等应符合自治区管控要求,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b)用水效率指标应满足国家、自治区管控和相关标准

    19、要求。水资源超载(总量超过自治区管控指标)区,节水指标应参照国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c)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应符合 GB/T 50363、GB 50599 和自治区管控要求;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应符合自治区相关规定;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应符合自治区管控要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应满足国家、自治区管理和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自治区用水定额标准要求,已建项目应符合用水定额通用值、新改扩建项目应符合用水定额先进值;e)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应符合自治区用水定额标准要求;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服务业用水效率指标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管控要求;f)非常规水源(再生

    20、水)利用量(利用率)应达到国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符合自治区管控要求。7.2.4 应分析评价节水指标目标值的先进性和可达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对标黄河流域或国内用水水平先进地区和行业情况,评价其先进性;b)应分析节水指标目标值与所采取的节水措施的协调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其可达性。8 节水潜力分析 一般规定 8.1.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以评价范围现状水平年用水量为基础,结合规划水平年节水目标指标要求和节水措施方案,分别测算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重点领域现状用水(即存量用水)的节水潜力和节水总潜力。8.1.2 非水利建设项目(改扩建),应结合建设项目现

    21、状用水水平和拟采取的新工艺、新技术等节水措施,分析项目节水潜力。农业节水潜力 8.2.1 农业节水潜力包括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节水潜力,不包括生态林等生态用水节水潜力。8.2.2 种植业节水潜力应统筹考虑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业用水管理、调整灌溉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规模化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节水潜力应统筹考虑养殖规模变化、养殖技术改造升DB 64/T 19472023 6 级、加强用水管理等情况综合确定。8.2.3 应合理核定现状水平年农业种植灌溉面积、综合亩均净灌溉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根据自治区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充分考虑土壤、降水条件等,合理确定规划水平年

    22、综合亩均净灌溉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值,测算规划水平年农业种植毛用水量。8.2.4 规划水平年农业种植毛用水量与现状水平年农业种植毛用水量的差值即为种植业节水潜力。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灌溉面积退减(城市建设占用农业耕地)所减少的实际灌溉水量应单独列出计算。8.2.5 具备条件的,应按照小麦、玉米等主要不同灌溉农作物,不同灌溉模式分别测算农业种植节水潜力。工业节水潜力 8.3.1 工业节水潜力应统筹考虑推进节水技术升级改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强工业用水管理、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情况综合确定。8.3.2 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供水

    23、系统输配水效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水源情况等基础上,对比规划水平年存量工业相应的指标值及水源情况测算规划水平年工业用水量,其与现状水平年工业用水量的差值即为工业节水潜力。8.3.3 应对评价范围内的主导工业行业、高耗水工业行业等,单独进行节水潜力分析。生活节水潜力 8.4.1 生活节水潜力应包括城乡居民生活节水潜力、城镇公共用水节水潜力。城镇公共用水节水潜力包括采用公共供水管网供水的城镇绿化、环境卫生等城乡环境等用水节水潜力。8.4.2 生活节水潜力应统筹考虑城乡公共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器具推广普及等情况综合测算。8.4.3 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基础上,对比

    24、规划水平年相应的指标值,测算规划水平年生活用水量,其与现状水平年生活用水量的差值即为生活节水潜力。生态节水潜力 8.5.1 生态节水潜力包括生态林灌溉、湖泊湿地补水节水潜力。8.5.2 根据自治区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合理核定生态林净灌溉定额,合理核定规划水平年生态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规划水平年生态林灌溉毛水量与现状水平年生态林灌溉毛用水量的差值即为生态林灌溉节水潜力。8.5.3 湖泊湿地补水节水潜力包括提高输配水效率、采用非常规水源置换新鲜水补水可挖掘的潜力。9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节水符合性评价 一般规定 9.1.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应对所提出的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成果、水资源配置方案、

    25、节水措施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评价。9.1.2 节水符合性评价的工作深度,应符合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需要及 SL/T813 对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的相关要求。需水预测成果 9.2.1 应简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用水效率指标预测的依据,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行DB 64/T 19472023 7 业规划、专项规划和用水定额标准等。9.2.2 应结合流域(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所提出的人口指标、灌溉发展规模、工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发展规模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相关规划和“四水四定”管控要求的符合性。9.2.3 应结合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水资源管理要求和相关用水定额标准,

    26、分析评价规划水平年所采用的用水效率指标与相关规划、相关标准和用水效率管控要求的符合性。9.2.4 可采用趋势法、增速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方法,综合分析需水量预测成果的合理性。规划水平年需水总量应满足自治区用水总量管控要求。9.2.5 农业灌溉需水量预测成果评价,应考虑灌溉需水量与降水补给的关系,分析农业作物种植结构和节水灌溉制度与所在地区水土资源条件的适应性,评价进一步节水的可能性。供水预测成果 9.3.1 应评价规划水平年的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等工程系统输配水效率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9.3.2 应分析评价规划水平年再生水、矿井水、微咸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利用率)与相关规划或国家、

    27、自治区政策要求的符合性,并分析进一步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的可能性。水资源配置方案 9.4.1 水资源配置方案应落实“四水四定”,体现优先利用非常规水、高效利用黄河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原则。9.4.2 应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与取水总量管控指标、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取水总量管控指标、地下水取水总量管控指标、非常规水源利用指标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等的符合性。9.4.3 应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行业取水管控指标和水资源用途管制要求的符合性。9.4.4 宜从优水优用、高水高用、减少输配水损失、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评价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合理性。9.4.5 宜从不同用

    28、水行业(主体)需水量满足程度及保证率等方面,评价需水量配置的合理性。9.4.6 应在节水潜力分析、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的基础上,从节水优先、合理挖潜角度,论证新增取用水的必要性,评价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9.4.7 新增无水指标的配置水量须通过内部挖潜或水权交易解决。节水措施方案 9.5.1 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节水措施方案,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9.5.2 水利建设项目节水措施方案应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10 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合理性评价 一般规定 10.1.1 非水利建设项目,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项目布局合理性。在全

    29、面分析项目拟采用的用水节水技术、用水水平评价、节水措施方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节水合理性评价,核定项目合理取用水规模。10.1.2 节水合理性评价的工作深度应符合 GB/T 35580 对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的相关要求。用水节水技术分析 DB 64/T 19472023 8 10.2.1 根据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产品和设备目录,分析项目拟采用的用水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合理性。10.2.2 对标项目所在行业国内先进用水节水技术,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项目采用的用水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10.2.3 根据项目用水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用水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技术的合理性。10.

    30、2.4 田间农业灌溉建设项目应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取水水源类型、土壤条件、气象条件、节水管理要求等,按照 GB/T 50363 有关规定,分析项目灌水技术选取和灌溉制度制定的合理性。10.2.5 工业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等主要用水领域节水工艺技术和循环用水技术的先进性。10.2.6 服务行业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空调用水、绿化用水等主要用水环节节水技术的先进性和生活节水器具的普及性。用水水平分析 10.3.1 根据国家、自治区、行业管理要求,对标国内及自治区行业节水标杆的用水水平,评价项目节水指标的先进性。10.3.2 应对项目拟采用的内部节水管理制度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内

    31、部节水管理的科学性。取用水规模核定 10.4.1 在用水节水技术、用水水平评价分析基础上,结合水量平衡分析,说明评价前后水量变化情况,分析评价项目取用水量的合理性。10.4.2 根据项目规模和建设特点,结合建设用水情况,明确项目施工期用水量。10.4.3 在项目合理用水量分析基础上,考虑输水过程损失,核定项目取用水规模。节水措施方案 10.5.1 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10.5.2 节水措施方案应体现节水工艺和用水过程的先进性。11 节水效果评价 一般规定 11.1.1 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节水效果进行评价。11.1.2 应重点分析评价

    32、节水量效果,可简要分析节水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生态环境效果等。节水效果评价 11.2.1 应结合节水措施方案,定量分析可能实现的节水量。11.2.2 应进行节水量配置方向和使用用途分析,可包括用于新增参与配置水量(水权交易水量)、减少新增取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河湖生态水量等。11.2.3 节水经济效果评价,可包括减少开源成本、减少供水成本、减少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单方用水产出效益等内容。11.2.4 节水社会效果评价,可包括提高供水和用水保证率、提高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等内容。11.2.5 节水生态环境效果评价,可包括减少废污水排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减少新鲜水取水量、增加退还河湖生态水量

    33、等内容。DB 64/T 19472023 9 节水保障措施 11.3.1 应提出加强节水的组织保障措施,建立节水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开展节水宣传教育,确保节水目标指标实现。11.3.2 应提出加强节水的资金保障措施,加大节水投入,保障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应用、用水设施改造、计量设施建设等,确保节水设施良性运行。11.3.3 应提出加强节水的制度保障措施,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立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用水统计、节水奖惩、水价机制、维修养护等方面配套管理制度,确保节水措施落实到位。11.3.4 应提出加强节水的监管保障措施,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出

    34、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实施监督考核。落实信息化管理要求,提出加强用水计量监测方案,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12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 在节水评价篇章中,应明确提出节水评价的结论与建议;在总报告的总结论中,应明确节水方面的结论性意见。宜从现状节水水平与节水潜力、节水指标目标的合理性与先进性、节水符合性评价、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节水措施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结论性意见。宜从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体制机制、节水监管等方面提出节水保障的相关建议。DB 64/T 19472023 10 A A 附录A (资料性)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纲(参考)A.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 A.1.1 节水评价范围 A

    35、.1.2 现状用水水平评价 A.1.3 现状供水水平评价 A.1.4 现状节水管理水平评价 A.1.5 现状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A.2 节水目标评价 A.2.1 节水指标确定 A.2.2 节水指标目标确定 A.2.3 节水指标目标评价(评价其先进性和可达性)A.3 节水潜力分析 A.3.1 生活节水潜力 A.3.2 工业节水潜力 A.3.3 农业节水潜力 A.3.4 生态节水潜力 A.3.5 其他节水潜力 A.3.6 总节水潜力 A.4 节水符合性评价 A.4.1 需水预测节水符合性评价 A.4.2 供水预测节水符合性评价 A.4.3 水资源配置方案节水符合性评价 A.4.4 节水措施方案 A

    36、.5 节水效果评价 A.5.1 节水量分析 A.5.2 节水效果评价 DB 64/T 19472023 11 A.5.3 节水保障措施 A.6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 A.6.1 结论 A.6.2 建议 DB 64/T 19472023 12 B B 附录B (资料性)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章节编写提纲(参考)B.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可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章节内容合并)B.1.1 节水评价范围现状用水水平评价 B.1.2 建设项目现状用水水平评价(新建项目无此节)B.1.3 建设项目现状节水管理水平评价(新建项目无此节)B.1.4 现状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B.2 节水目标

    37、评价(建设项目)B.2.1 节水指标确定 B.2.2 节水指标目标确定 B.2.3 节水指标目标评价(评价其先进性和可达性)B.3 节水潜力分析(新建项目无此章节内容)B.3.1 生活节水潜力 B.3.2 工业节水潜力 B.3.3 农业节水潜力 B.3.4 生态节水潜力 B.3.5 其他节水潜力 B.3.6 总节水潜力 B.4 节水合理性评价 B.4.1 用水节水技术分析 B.4.2 用水水平评价 B.4.3 取用水规模核定 B.4.4 节水措施方案 B.5 节水效果评价 B.5.1 节水效果评价 B.5.2 节水保障措施 B.6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 DB 64/T 19472023 13 B

    38、.6.1 结论 B.6.2 建议 DB 64/T 19472023 14 C C 附录C (规范性)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要求 C.1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要求见表 C.1。开展节水评价应严格执行本表提出的节水评价指标评价要求。表C.1 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评价要求 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 用水量指标 取水总量、耗水总量,地表水、地下水取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非常规水源利用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效率指标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9、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非水利建设项目 农业或生态绿化 新增取水总量 应符合用水总量管控要求 亩均灌溉用水量 应符合自治区用水定额标准要求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应符合GB/T 50363、GB 50599和自治区管控等要求 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工业 新增取水总量 应符合用水总量管控要求 取水水源 应符合用途管制要求 产业政策相符性 应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要求,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管控要求 DB 64/T 19472023 15 表C.

    40、1(续)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规划和水利建设项目 用水量指标 取水总量、耗水总量,地表水、地下水取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非常规水源利用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效率指标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应达到管控指标要求 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非水利建设项目 农业或生态绿化 新增取水总量 应符合用水总量管控要求 亩均灌溉用水量 应符合自治区用水定额标准要求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应符合GB/T 503

    41、63、GB 50599和自治区管控等要求 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 应符合节水管理要求 工业 新增取水总量 应符合用水总量管控要求 取水水源 应符合用途管制要求 产业政策相符性 应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要求,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管控要求 DB 64/T 19472023 16 附录D (规范性)节水评价登记表 D.1 节水评价登记表见表 D.1。应根据规划或建设项目类型完整填写基本情况、社经指标及用(需)水量、节水指标、用水定额、用水总量控制、节水供水潜力和取用水规模对应内容。表D.1 节水评价登记表 水利规划 非水利规划 水利建设项目 非水利建设项目 名称 一、基本情况 委托单位

    42、承担单位 所在行政区域和流域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水资源条件 年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人均水资源量(m)二、社经指标及用(需)水量 指标名称 前三年 现状水平年 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_年 _年 _年 _年 _年 _年 总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实际灌溉面积(万亩)用(需)水量(万m)农业用水占比(%)工业用水占比(%)生活用水占比(%)DB 64/T 19472023 17 表D.1 节水评价登记表(续)名称 三、节水指标 指标名称 现状水平年 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国内现状平均值 同类地区现状平均值 同类地区现状先进值 万元GDP用水量(可比价,

    43、m)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比价,m)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亩均灌溉引水量(m/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比(%)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占比(%)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再生水利用率(%)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水平)(%)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四、用水定额 主要产品或行业名称 农作物1 工业产品1 服务业1 现状水平年 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国家或自治区管控要求 五、用水总量控制 指标名称 现状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控制指标 规划水平年1指标值 规划水平年1控制指标 规划水平年2指标值 规划水平年2控制指标 用水总量(万m)DB 64/T 19472023 18 表D.1 节水

    44、评价登记表(续)名称 六、节水供水潜力 水平年 用水端节水潜力(万m)供水端挖潜增供(万m)合计 农业 工业 生活 合计 供水系统 非常规水源利用 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七、取用水规模 新增取用水量(万m)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取用水规模(万m)现状水平年 规划水平年1 规划水平年2 注1:第“二”栏,填写评价范围内相关主要指标。新建非水利建设项目需水量只填写规划水平年。注2:第“三”栏,填写主要节水指标。注3:第“六”栏,新建非水利建设项目不填写。注4:第“七”栏,“取用水规模”填写水资源配置方案成果。DB 64/T 19472023 19 附录E (资料性)节水潜力计算公式(参

    45、考)E.1 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公式。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参考公式(E.1)、(E.2)计算。=1+2 (E.1)1=0 0/0 /(E.2)式中:Wn农业节水潜力;Q1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种植结构优化等因素引起的种植业节水潜力,包括灌溉面积退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引起的节水潜力;Q2养殖业节水潜力,包括规模化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节水潜力;A0现状有效灌溉面积;M0现状实际综合亩均净灌溉水量;At规划水平年有效灌溉面积;Mt规划水平年综合亩均净灌溉水量;0现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t规划水平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E.2 工业节水潜力计算公式。区域工业节水潜力参考公式(E.3)计算,工业建设项目节

    46、水潜力参考公式(E.4)计算。1=0 (01 1)(E.3)式中:Wg1区域工业节水潜力;Z0i第 i 个主导行业现状水平年工业增加值;M01i第 i 个主导行业现状水平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t1i第i个主导行业规划水平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 02/(1 0)2/(1 )(E.4)式中:Wg2建设项目工业节水潜力;P0现状水平年产品综合产量;M02现状水平年综合单位产品取水量;Mt2规划水平年综合单位产品取水量;Lg0现状水平年供水系统输水损失率;Lgt现状水平年供水系统输水损失率。E.3 生活节水潜力计算公式。生活节水潜力参考公式(E.5)、(E.6)、(E.7)计算。=3+4

    47、(E.5)3=0 0 (1 0)/(1 )(E.6)4=365/1000 (0)(E.7)式中:Ws生活节水潜力;DB 64/T 19472023 20 Q3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引起的节水潜力;Q4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引起的节水潜力;W0现状自来水厂供出的城乡生活用水量;L0现状水平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Lt规划水平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R现状城乡用水人口;Jz节水型器具日节水量(L/人d),各类节水型器具日节水量可参考水利部印发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取值,如有详细资料可根据各类节水型器具实际节水量取值;P0现状水平年城乡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Pt规划水平年城乡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E.4

    48、生态节水潜力计算公式。生态节水潜力参考公式(E.8)、(E.9)、(E.10)计算。=1 2 (E.8)1=0 林 0 林/0 林 0 林 林/林 (E.9)2=0 湖/(1 0 湖)湖/(1 湖)+非 (E.10)式中:We生态节水潜力;We1生态林灌溉节水潜力;We2湖泊湿地补水节水潜力;A0 林现状水平年生态林有效灌溉面积;M0 林现状水平年生态林实际灌溉净水量;Mt 林规划水平年生态林净灌溉水量,根据自治区农业用水定额标准、灌溉方式等确定;0 林现状水平年生态林输配水系统灌溉水有效利用率;t 林规划水平年生态林输配水系统灌溉水有效利用率;W0 湖现状水平年湖泊湿地实际补水量;W 湖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根据已批复的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或参考 SL/Z 479、SL/Z 712 等确定;W 非规划水平年湖泊湿地非常规水补水量;L0 湖现状水平年河湖补水输配水系统输水损失率;Lt 湖规划水平年河湖补水输配水系统输水损失率。


    注意事项

    本文(DB64 T 1947-2023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