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4 T 1855-2022 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9561       资源大小:599.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4 T 1855-2022 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01 CCS B 16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 18552022 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control for potato dry rot 2022-12-06 发布2023-03-06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 DB64/T 1855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

    2、护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大学、固原市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成瑾、王喜刚、沈瑞清、杨波、刘浩、张萍、陈彦云、何嘉、张怡、陈杭、王玲、刘东川、何建国。DB64/T 18552022 1 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干腐病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3、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铃薯干腐病 potato dry rot 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引起马铃薯生长期植株死亡和贮藏期块茎腐烂(见附录A)。3.2

    4、 脱毒种薯 virus-free potato 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繁育马铃薯脱毒苗,经逐代繁育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用于商品薯的合格种薯。4 病害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和薯块中越冬。种薯切种后未愈合的伤口是病原菌主要的侵染途径。被侵染的薯块发病腐烂,影响出苗,污染土壤,进而再次附着在新生薯块表面,成为来年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在5 30 条件下均可存活,最适侵染温度为20 25,低于2 时不发生侵染。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发病率增加,温湿度较大时,薯块发病较重。5 农业防治 5.1 合理轮作、间作 DB64/T 18552022 2 马铃薯种植1年后,需与非茄科作物

    5、(如:豆类、谷类、十字花科等)进行轮作;或与燕麦、蚕豆、玉米等旱地作物进行间作。5.2 抗病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于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且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如:宁薯16号、庄薯3号、陇薯3号、冀张薯8号等)。5.3 清除病残体 收获前2 d3 d将马铃薯植株全部割除并运出田间,收获后土壤深翻耕25 cm30 cm,旋耕,降低越冬菌源量。5.4 适期晚播 10 cm深层地温稳定在7 8 时进行播种。5.5 合理施肥 施肥应符合NY/T 496相关规定,播种期每667m2基肥按N 11 kg15 kg,P2O5 8 kg12 kg,K2O 1 kg3 kg和生物有机肥18 kg20 kg

    6、混合配比施用;现蕾期叶面追施 0.2%0.3%磷酸二氢钾;中耕培土追施氮肥(纯氮)量每667m2不超过2 kg。5.6 窖藏管理 5.6.1 薯块质量 淘汰病害薯、破损薯、冻伤薯和畸形薯,机械损伤应低于10%。5.6.2 薯块预贮 选择通风避光场地,温度控制在15 左右,摊晾7 d14 d,促进马铃薯表皮伤口愈合。5.6.3 窖体消毒 窖体撒生石灰或利用杀菌剂异菌脲或百菌清烟雾剂进行密闭熏蒸消毒,2 d后打开窖口和通气孔通风换气5 d10 d。5.6.4 窖藏条件 窖藏温度控制在1 3,相对湿度在80%85%。窖藏初期以降温散热除湿为主,需经常通风换气;中期以防寒保温为主,减少通风次数;后期以

    7、降温为主。6 化学防治 6.1 防治适期 6.1.1 播种期 6.1.1.1 种薯处理 应选择GB 18133相关规定的脱毒种薯;50 g以上且带2个健全芽眼的薯块;切块时应准备2把刀具,将切刀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中浸泡消毒,严格做到“一刀一薯”。切块后,按附录DB64/T 18552022 3 B将药剂稀释调制成药液,将药液与薯块充分搅拌混匀,放置于通风阴凉处摊晾1 d2 d,促进薯块伤口愈合。6.1.1.2 土壤处理 播种前开沟,按附录B将配制好的药液装入喷雾器进行垄沟喷施,尽量压低喷雾器喷头,防止药液流失,然后播种薯块,覆土。6.1.2 窖藏期 入窖前1 d2 d,按附

    8、录B将药剂稀释调制成药液,对马铃薯进行喷雾处理,摊晾1 d2 d,待马铃薯表皮干燥后装入网袋入窖。6.2 防治药剂 防治药剂严格执行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和NY/T 1276等相关规定,推荐药剂及施用方法见附录B。DB64/T 18552022 4 A A 附录A (资料性)马铃薯干腐病症状及病原菌特征 A.1 症状 主要侵染根茎和薯块。播种后可造成烂芽烂种现象,出苗延迟,生长较弱,叶片发黄,根茎变褐,须根大量腐烂,至后期病害严重度增加,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窖藏期发病初始薯块伤口部位出现水渍状褐色小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向外扩展,凹陷,表面形成皱褶,呈同心轮纹

    9、状,产生灰白色病原菌子实体;发病后期薯块中空腐烂,腐烂部位常形成由病原菌菌丝体紧密交织的菌丝层,其上着生白色、黄色、粉红色的孢子堆。干燥时,病健交界处呈褐色粒状,病薯深褐色,僵缩、变干、变轻、变硬,即为干腐;湿度大时,发病部位糊状变红,无特殊气味,或病变部位受其它腐生菌二次侵染,引起软腐病腐烂。A.2 主要病原菌特征 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um)培养性状:PDA 上 25 培养 4 d 的菌落直径为 20.5 mm25.0 mm,气生菌丝少,白色,基物表面中间墨绿色。Bilais 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稀少,白色。显微观察:小型分生孢子多,以椭圆形及卵形为主,0 隔1 隔,多数 1

    10、 隔,大小为 8.14 m19.13 m 2.98 m4.87 m。大型分生孢子少,马特形,两端钝,略弯曲,在 PDA 培养基上分隔多不清楚,在 Bilais 培养基上分隔清楚,2 隔5 隔,多数 3 隔,大小为 28.66 m42.19 m 5.14 m5.27 m。单瓶梗产孢,产孢梗较长。厚垣孢子球形,单生或串生于菌丝中间。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培养性状:PDA 上 25.5 培养 4 d 的菌落直径为 48.0 mm67.5 mm,气生菌丝生长快,绒状,白色至土黄色,有橘橙色黏孢团,基物表面土黄色,基物不变色。Bilais 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稀少,白色。显微

    11、观察:小型分生孢子少,椭圆形,0 隔1 隔,大小为 11.05 m19.04 m 3.50 m4.97 m。大型分生孢子多,镰刀形,腹背弯曲,顶细胞鸟嘴状、弯曲甚至成钩状,足细胞不呈典型的足跟状,2 隔5 隔,多数 3 隔4 隔,大小为 19.82 m32.90 m 4.35 m5.34 m。单瓶梗或多瓶梗产孢,产孢梗短。厚垣孢子球形,单个顶生。DB64/T 18552022 5 B B 附录B (规范性)马铃薯干腐病防治药剂及其施用方法 表B.1 马铃薯干腐病防治药剂及其施用方法 施药时期 通用名 剂型及含量 施药方法 制剂用量 用水量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d 播种期 咯菌腈 2.5%悬浮种衣剂 100 kg薯块拌种 140 mL180 mL 1.2 L 1-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32.5%悬浮剂 每667 m2沟内喷施 70 mL110 mL 30 L 1-嘧菌酯 25%悬浮剂 每667 m2沟内喷施 48 mL60 mL 30 L 1-窖藏期 抑霉唑硫酸盐 10%水剂 1000 kg薯块喷雾 150 mL200 mL 2.0 L 1 60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32.5%悬浮剂 1000 kg薯块喷雾 2.5 g5.0 g 2.0 L 1 60 嘧菌酯 25%悬浮剂 薯块喷雾 500倍液/1 60


    注意事项

    本文(DB64 T 1855-2022 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