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232—1995 春小麦东春2号品种.pdf

    • 资源ID:1549369       资源大小:239.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232—1995 春小麦东春2号品种.pdf

    1、1ICS备案号: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DB63/T 2321995春小麦东春 2 号品种1995-11-14 发布1995-12-01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63/T 2321995I前言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青海省种子管理站、青海省湟源县种子经营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启珍、王志远、丁亚琴、陈宝山、宋晓红。DB63/T 23219951春小麦东春 2 号品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春小麦东春2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以及经济性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各级农业科研、教学

    2、、农技、生产单位、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DB63T03688青海省编写六大作物品种标准的一般规定。DB63T00886青海省春小麦品种观察记载标准。3技术内容技术内容按DB63T036和DB63T008标准执行。3.1品种来源湟源县大华乡农民技术员唐启珍于1985年用高原602作母本,普及12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Hoslianum Ciem种、原名源卓851,1994年8月1

    3、1日青海省海东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定名东春1号,品种合格证号为东种合字第008号。3.2特征特性3.2.1植株性状芽鞘白色。幼苗半匍匐、绿色、无茸毛。叶耳白色,叶色深绿,叶相下披。株型紧凑,株高1155厘米,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81.1厘米,茎粗0.380.10厘米;第二节间长10.22.5厘米,茎粗0.460.12厘米;穗下节长度51.42.1厘米;旗叶长26.42.37厘米、宽2.320.13厘米。叶面光滑无毛。单株有效分蘖数0.350.05个,分蘖成穗率20 5。植株整齐一致。3.2.2穗部性状穗长9.371.7厘米。不孕小穗数12个,每穗小穗数14.51.01个,穗粒

    4、数31.53.5粒,小穗密度属中等。穗长方形、长芒、芒白色。颖壳白色,茸毛少。护颖卵形,颖肩斜肩、颖嘴锐形、颖脊明显到底。3.2.3种子性状籽粒卵形,红色。籽粒饱满,腹沟浅而窄。冠毛较少。3.2.4经济性状千粒重48.33.2克,容重755.250.75克升,经济系数0.410.02,籽粒半硬质,粗蛋白12.89,湿面筋质29.24,淀粉62.13,出粉率80。3.2.5属性及生育期春性。播种至出苗期28天,期间0积温101;出苗至抽穗期65天,期间0积温740;抽穗至成熟期55天,期间0积温864;生育期120天,期间0积温1604;全生育期148天,期间0积温1705。3.2.6抗逆性DB

    5、63/T 23219952耐旱,抗倒伏性强。抗寒性强,抗雹性中等,落粒性中等,落黄好。3.2.7抗病虫害性较抗赤霉病、雪腐叶枯病;中抗叶锈病、秆锈病,轻感条锈、杆病。3.3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以豆、薯和油莱茬为好,白杆病流行地区,播前每50公斤种子用托布津150200克,兑水1公斤拌种。播前亩施农家肥34立方米,播种深度45厘米,高位水地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每公顷播量225210千克(1518千克亩),保苗300315万株(2025万株亩);中位山旱地在4月上旬播种,每公顷播种量262.5300千克(17.520千克亩),保苗375420万株(2528万株亩);化肥在高位水地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

    6、87.5千克(12.5千克亩),尿素75千克(5千克亩),每公顷37.5千克(2.5千克亩)磷酸二铵作种肥外,全部化肥作基肥N:P1:1.15;中位山旱地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87.5千克(12.5千克亩),尿素90千克(6千克亩),其中37.5千克(2.5千克亩)尿素作追肥,N:P1:1.3。3.4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3.4.1生产能力该品种在中等水肥条件下种植,一般每公顷5250 6000千克(350400千克亩);高水肥条件下种植一般每公顷67508250千克(450550千克亩),1992年湟源县大华乡拉卓奈村高位水地种植0.2公顷(3亩),产量1668千克(556千克亩),比对照池春7号亩

    7、净增63.5千克,增产12,同年在湟源县大华乡三条沟村中位山旱地种植0.13公顷(2亩),产量704千克(352千克亩),比对照池春4号亩净增37千克增产10.5。3.4.2适应地区本品种适宜在海东地区高位水地,中位山旱地种植。DB63/T 23219953附录A(标准的附录)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A.1地点湟源县大华乡拉卓奈村A.2时间19911993年。A.3主要生态因素海拔高度2750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3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为3月24日,终日为10月25日,期间积温2039;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为4月29日,终日为10月7日,期间积温182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为6月5日,终日为9月15日,期间积温1327,无霜期68天。土壤栗钙土,质地中壤土,土壤肥力水平:土壤有机质1.80,全氮0.128,全磷0.186,全钾1.033,碱解氮98ppm,速效磷510ppm、速效钾131ppm。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232—1995 春小麦东春2号品种.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