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07.060CCS A 47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7062023代替 DB63/T 7062008高寒草甸区牧草丰年、平年、欠年界定2023-02-09 发布2023-02-10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63/T 706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增(减)产率确定.15年景等级划分.2参考文献.3DB 63/T 706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 706-2008果洛地区牧草丰年、平年、欠年界定,与DB63/
2、T 706-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标准名称;更改了范围;更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高寒草甸(见3.1)、当年牧草产量(见3.2)、牧草产量增(减)产率(见3.3)、牧草产量年景(见3.4);删除了2008年版的牧草产量(见3.1)、降水量(见3.2)、年降水量(见3.3)、前期降水量(见3.4)、气温(见3.5)、年平均气温(见3.6)、蒸发量(见3.7)、4-9月蒸发量(见3.8)、产草量年变率(见3.9);增加了增(减)产率确定(见4)。增加了产量数据(见4.1)、近五年平均产量计算(见4.2)、增(减)产率计算(见4.3);增加了年景等级划分(见5
3、);删除了“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媛、刘洁、唐生昊、魏永林、甄国赟、马扶林、金显玲、王晓雍、张成祥、陈海莲。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3/T 706-2008。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DB 63/T 70620231高寒草甸区牧草丰年、平年、欠年界定1范围本文件中规定了高寒草甸区牧草产量年景等级的术语和定义、增(减)产率确定及年景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高寒草甸区牧草产量年景等级的划分,也适用于林草、农牧、生态等部门的
4、牧草年景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湿润度1.0,年降水量400 mm的高山(或高原)亚寒带与寒带湿润地区,耐寒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草,或有一定数量中生灌丛的草地。来源:NY/T 2997-2016,4.1当年牧草产量选取当年牧草生长季内产量最大值。牧草产量增(减)产率当年牧草产量相对于近五年平均产量的增(减)百分率。牧草产量年景当年牧草产量与近五年平均产量相比的丰、平、欠情况。4增(减)产率确定产量数据使用气象、生态、林草等部门认可的牧草产量数据;评定年份前后数据类型应一致。近五年平均产量计算近五年平均产量计算
5、方法见公式(1):=1+2+3+4+55(1)DB 63/T 70620232式中:第i年的近五年牧草平均产量,单位:kg;1 5第i年之前15年的牧草产量,单位:kg。增(减)产率计算增(减)产率计算方法见公式(2):=100%(2)式中:第i年牧草产量的增(减)产百分率;第i年的牧草产量,单位:kg;第i年的近五年牧草平均产量,单位:kg。5年景等级划分产量年景划分为丰年、平年、欠年三个等级,具体增(减)产率指标见表1。表 1产量年景等级及其增(减)产率指标年景等级丰年平年欠年增(减)产百分率指标11-1111-11DB 63/T 70620233参考文献1NY/T 2997-2016 草地分类2QX/T 335-2016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年景等级3农业气象观测规范4生态气象观测规范5GB/T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