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60 CCS A 47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20452022 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估规范 2022-09-09 发布2022-10-10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63/T 2045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监测评估.3 附录A (规范性)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显著性检验计算方法.6 参考文献.7 DB63/T 2045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2、。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慧芳、李晓东、曹晓云、祁栋林、周华坤、马红璐、赵彤、苏淑兰、李全平、赵全宁。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DB63/T 20452022 3 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寒植被覆盖度的术语和定义、遥感监测评估方法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地区生长季的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评估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寒植被 位于高海拔寒冷气候区的所有植物群落,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植被覆盖度
3、植被在生长区域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监测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近红外通道、红色通道反照率之差与近红外通道、红色通道反照率之和的比值。4 监测评估 数据来源 数据选择携带有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探测仪器的遥感数据。监测评估流程 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评估技术流程见图1。图1 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评估技术流程 DB63/T 20452022 4 监测方法 4.3.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DVI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1)式中:归一化植被指数;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光波段反射率。4.3.2 最大值合成 在给定的监测时间周期(月/季/年),对NDVI采用最大值合成处理,
4、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像元遥感影像多时次合成后的值。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max(1,2,)(2)式中:监测时间周期内最大值合成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监测时间周期内第个时次的归一化植被指数。4.3.3 高寒植被覆盖度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高寒植被覆盖度,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100%(3)式中:高寒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无植被覆盖(裸土)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全植被覆盖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4.3.4 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距平 采用差值法计算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距平,年际变化距平为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变化的量,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4)式中:第年的植被覆盖度与近几年同期平均或
5、某一年同期植被覆盖度的差值;第年的植被覆盖度;近几年同期平均或某一年同期植被覆盖度。4.3.5 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 以多年变化趋势率开展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评估,显著性检验方法见附录A。当 0时,表示植被覆盖度在年间呈增加趋势;当 0时,表示植被覆盖度在年间呈现减小趋势;当=0时,表示植被覆盖度在年间变化趋势不明显。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DB63/T 20452022 5 =1=1=12=1(=1)2 (5)式中: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监测时间段年数(通常为5年或以上);第年的植被覆盖度。评估等级 4.4.1 高寒植被覆盖度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度评估
6、等级见表1。表1 高寒植被覆盖度评估等级 植被覆盖度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度()极高覆盖 80%100%高覆盖 60%80%中覆盖 40%60%低覆盖 20%40%极低覆盖 020%4.4.2 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评估等级见表2。表2 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距平评估等级 年际变化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距平()明显增加 10%增加 5%10%持平-5%5%减少-10%-5%明显减少-10%4.4.3 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评估等级见表3。表3 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评估等级 多年变化趋势评估等级 高寒植被覆盖
7、度多年变化趋势率(,A,B)显著增加 B,0 增加 AB,0 基本不变-AA 减少-B-A,0 显著减少-B,0 注:A、B为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的数值,AB。DB63/T 20452022 6 附录A (规范性)高寒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率显著性检验计算方法 采用F检验对高寒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变化趋势率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仅代表趋势性变化可置信程度的高低,与变化快慢无关。见公式(A.1)。=2 (A.1)式中:回归平方和;剩余平方和;监测时间段年数(通常为5年或以上)。回归平方和和剩余平方和的计算公式见公式(A.2)和(A.3)。=()2=1 (A.2)=()2=1 (A.3)式中:
8、第年的植被覆盖度;监测时段的覆盖度平均值;为的回归值。DB63/T 20452022 7 参考文献 1 GB/T 34814-2017 草地气象监测评价方法 2 GB/T 30115-2013 卫星遥感影像植被指数产品规范 3 QX/T 188-2013 卫星遥感植被监测技术导则 4 DB63/T 1564-2017 高寒草地遥感监测评估方法 5 钱拴,延昊,吴门新,曹云,徐玲玲,程路.植被综合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动态监测评价模型J.生态学报,2020,v.40(18):6573-6583 6 秦伟,朱清科,张学霞,李文华,方斌.植被覆盖度及其测算方法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9):163-170 7 李苗苗.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 8 丁艳玲.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及其真实性检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 9 王建强.遥感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草地覆盖度估算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