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080.20CCS B 31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10712023代替 DB63/T 1071-2012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规范2023-12-27 发布2024-02-01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3/T 1071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63/T 1071-2012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规范,与 DB63/T 1071-2012 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 3);b)更改了“产
2、量指标”(见 4,2012 年版的 4);c)更改了“品种选择”(见 6,2012 年版的 5.2.1);d)更改了“播种量”(见 7.2,2012 年版的 5.2.3);e)删除了“一般育苗”(见 2012 年版的 5.2.5);f)删除了“营养钵育苗”(见 2012 年版的 5.2.6);g)增加了“播种育苗”(见 7);h)更改了“种子处理”(见 7.3,2012 年版的 5.2.4);i)删除了“苗床准备”(见 2012 年版的 5.2.6.3);j)增加了“播前准备”(见 7.4.3);k)更改了“播种”(见 7.4.4,2012 年版的 5.2.6.4);l)更改了“壮苗标准”(见
3、 7.6,2012 年版的 5.2.10);m)更改了“施肥”(见 8.1,2012 年版的 5.3.3);n)更改了“定植方法、密度”(见 8.2,2012 年版的 5.4.1);o)更改了“肥水管理”(见 9.2,2012 年版的 5.5.3);p)更改了“整枝及植株调整”(见 9.3,2012 年版的 5.6);q)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 10,2012 年版的 5.7);r)删除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见 2012 年版的附录 C);s)更改了“辣椒保护地推荐使用农药表,替换了部分农药”(见附录 C,2012 年版的附录 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
4、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是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满财、王文清、张广生、郭国寿、李洪英、赵兰、王新卫、刘国庆、陈晓霞、李雪洁、于桂香、张亚东。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DB63/T 1071-2012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107120231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的产量指标、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本文件适用于保护地辣椒栽培时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客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5、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6715.3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5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NY/T 3696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食品我国对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总称,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
6、、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3.2保护地栽培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4产量指标DB63/T 10712023260.000t/hm(4000.00/667)67.500t/hm(4500.00/667)。5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中的规定。6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登记的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种子符合GB167153中的规定。7播种育苗7.1播种时间春茬12月中旬至下旬播种,越冬茬8月中旬至下旬播种。7.2播种量0.05/6670.0
7、7/667。7.3种子处理未包衣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10 min15 min,期间不断搅拌,待水温自然冷却至30,浸种10 h,用清水漂洗,在2530的环境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2次,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7.4育苗7.4.1穴盘选择选用98孔或105孔穴盘。7.4.2育苗基质选择商品育苗基质。7.4.3播前准备在苗床内铺设穴盘,穴盘填充基质,浇透水待播。7.4.4播种将种子点播至装好基质的穴盘中,每穴点播一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基质 0.80cm1.00cm。7.5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前日温 2830,夜温 1820,保持床土湿润。苗出齐后,日温 2528,夜间 151
8、8。7.6成苗标准DB63/T 107120233植株健壮,6 片8 片叶,株高 10.00cm15.00cm,叶色厚实深绿,根系发达。8定植8.1施肥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00/667(75.000t/hm)6000.00/667(90.000t/hm),45%配方肥(15-15-10)40.00/667(0.600 t/hm),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农家肥卫生标准见附录A,配方肥推荐使用肥料见附录B。8.2整地起垄施肥后深翻土地 25.00 cm30.00cm,整地起垄,垄高 25.00cm30.00cm,垄宽 65.00cm70.00cm,垄间距 40.00cm。安装滴管
9、垄面中间开有暗灌沟,宽 10.00cm,深 5.00cm8.00cm,用于埋设滴管带,完成后覆地膜。8.3定植时间及方法春茬3月下旬定植,5月下旬收获。越冬茬11月上旬定植,1月中旬收获。定植在上午9:00至下午15:00之间进行,按株距40.00 cm45.00 cm,行距40.00 cm,顺垄开穴,按“品”字形定植,保苗每亩2800株3200株。9田间管理9.1温湿度管理缓苗期日温 2830,夜温 1820;缓苗后至开花前日温 2530,夜温 1518;开花坐果期日温 2528,夜温 1518;盛果期夜温不得低于 15。缓苗期不通风,不浇水。缓苗后及时通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80%
10、。9.2肥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定植 3 d 后浇缓苗水,浇透浇足。此后,结合施肥进行灌溉或单独灌溉,按照土壤墒情,合理决定。结果期门椒 3cm 时追 1 次肥,后期每采摘 1 次追肥 1 次。提倡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符合 NY/T 3696。追肥推荐使用肥料见附录 B。9.3整枝及吊秧植株下部的病、老、黄叶及时摘除。适当剪掉徒长枝和长势弱的侧枝。及时采收门椒,结果期及时吊秧。10病虫害防治10.1主要病虫害10.1.1主要虫害蚜虫、斑潜蝇、白粉虱、蓟马等。DB63/T 10712023410.1.2主要病害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10.2防治措施10.2.1农业防治忌连
11、作,选用 3 年以上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块种植,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清除前茬残株落叶集中处理,拔除中心病株,及时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随时摘除病叶、老叶、病果于田外深埋。10.2.2物理防治用黄篮板诱杀害虫,按每亩 30 片40 片张挂,(均匀分布、或分布标准)高度距生长点 15.00cm20.00cm,随植株生长随时调整。温室通风口张挂 50 目防虫网。10.2.3药剂防治合理施药,优先选用生物药剂,交替使用农药。药剂防治参照附录 C。农药符合 NY/T 393 的规定。11采收产品达到商品性适时采收,产品质量符合 NY/T 655 的规定。ADB63/T 107120235附
12、录A(资料性)农家肥卫生标准表 A.1 给出了农家肥的主要卫生标准及要求。表A.1农家肥卫生标准项目卫生标准及要求堆肥温度高温堆肥达 5055,持续 5d7d。蛔虫死亡率95%100%粪大肠菌期10-110-2高温堆肥苍蝇有效控制苍蝇孪生,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羽化的成蝇密封贮存器30d 以上高温沼气发酵温度(532),持续 2d。寄生虫卵降率95%以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菌值普通沼气发酵 10-4,高温沼气发酵 10-110-2蚊子、苍蝇有效地控制沼 气 发 酵肥沼气池残渣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BDB63/T 107120236附录B(资料性)
13、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推荐使用肥料表表 B.1 给出了主要肥料的名称、用量及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表B.1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推荐使用肥料表施肥时期肥料名称用量(/667)氮、磷、钾含量腐熟的有机肥5000-基肥45%配方肥40N:P:K=18:18:9追肥腐殖酸类水溶肥50腐殖酸40g/L、氮100g/L、磷170g/L、钾160g/L备注追肥时按不同生长阶段交替使用肥料CDDB63/T 107120237附录C(资料性)绿色食品辣椒保护地推荐使用农药表表 C.1 给出了推荐使用的主要农药。表 C.1 辣椒保护地推荐使用农药表病虫害名称防治药剂使用剂量或稀释倍数用药间隔期使用次数灰霉病50%速克
14、灵可湿性粉剂1 亿 CFU/克哈茨木霉菌2000 倍液喷雾500 倍液喷雾7d10d2 次3 次疫病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1500 倍液喷雾7d10d2 次3 次白粉病50%硫磺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1%蛇床子素水剂300 倍液喷雾800 倍液喷雾600 倍液喷雾7d10d2 次3 次炭疽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喷雾800 倍液喷雾7d10d2 次3 次病毒病20 病毒 A 可湿性粉剂1.5%植病灵乳剂500 倍液喷雾1000 倍液喷雾10d3 次4 次潜叶蝇1.8%阿维菌素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 倍液喷雾20003000 倍液喷雾5d7d2 次3 次白粉虱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 倍液喷雾4000 倍液喷雾5d7d2 次3 次蚜虫苦参碱(0.5%水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喷雾20003000 倍液喷雾5d7d2 次3 次蓟马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 倍液喷雾5d7d2 次3 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