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CCS B 62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7532023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ted flower cultivation of Ornativa pineapple2023-11-14 发布2023-12-14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753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适栽品种.25生产设施.26生产管理.27催花技术.48病虫害防治.59包装运输。.510生产档案.5附录 A(资料性)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6DB61/
2、T 1753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花店业协会、陕西省鲜切花卉研发中心、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博、李海波、侯倩茹、王宏梅、韩芬、任武平、梁文军、乔欢、雷鸣、刘长林、张文波、杨洁、陈卫、王子木、赵洪鋆、曹小兰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花店业协会电话:029-84246188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庆路68号邮编:710068DB61/T
3、175320231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观赏凤梨盆花的适栽品种、生产设施、生产管理、包装运输、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擎天凤梨属和丽穗凤梨属盆花的生产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观赏凤梨ornativa pineapple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类群有凤梨属、水塔花属、擎天凤梨属、彩叶凤梨属、铁兰属和丽穗凤梨属。以观花为主,也有观叶的种类,还有不少种类花叶并貌,既可观花又可观叶。3.2擎天凤梨guzmania ruiz&pav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果子蔓、西洋凤梨、姑氏凤梨、彩纹凤梨等,其栽培种又主要分
4、为星类和火炬类两大类。叶片多线形或带状,边缘光滑无刺,花序高高伸出叶丛,多不分枝,有些品种形似火炬,苞片颜色有红、黄、紫、粉色及复色等。3.3丽穗凤梨vriesea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莺歌凤梨、鹦哥凤梨。叶片带状,比擎天凤梨类的叶片要短,边缘光滑无刺,苞片两列状交互排列,花序剑形或扇形,直立伸出叶丛,多数品种有多个分枝,有些品种苞片下垂,苞片颜色有红、黄、紫、粉色及复色等。3.4叶杯多数观赏凤梨种类的叶片基部互相套叠,形成一个不透水的储存水分和吸收养分的杯状结构,称为叶杯。3.5小苗小苗也称 2 次移栽苗,出瓶后栽培时间达到 4 个月6 个月。擎天凤梨苗高 12 cm 以上;丽穗凤梨苗高 8
5、cm 以上,有宽 1 cm 以上的叶片 3 片以上。DB61/T 1753202323.6中苗小苗栽培 6 个月10 个月后称为中苗。擎天凤梨类冠径 18cm20cm,丽穗凤梨冠径 10cm15cm,叶片数达 10 片以上(火炬类 8 片以上)。3.7大苗大苗也叫半成品,通常是小苗栽培 14 个月以上,是已经可以催花的苗。擎天凤梨中大型品种冠径30 cm 以上,小型品种冠径 15 cm 以上,叶片均在 20 片以上(火炬类 16 片以上);丽穗凤梨中型品种冠径 25 cm 以上,小型品种冠径 20 cm 以上,叶片均在 20 片以上。3.8EC 值EC 值即电导率,用来间接表示溶液中可溶性盐浓
6、度,单位为 mS/cm 或S/cm。4适栽品种选择株型紧凑、健壮、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凤梨品种。擎天凤梨品种,有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不同类型。丽穗凤梨品种,主要有微型、小型和中型三个类型。5生产设施应具备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调控功能及灌溉系统的保护性设施。宜采用滚动式栽培床架。6生产管理6.1环境6.1.1光照光照强度见表 1。表 1观赏凤梨盆花不同生长期的光照要求小苗期(lx)中苗期(lx)催花处理后至花序抽出前(lx)花序着色期(lx)10000130001500018000180002000020000300006.1.2温度夏季通过遮阳、开启湿帘风机系统进行降温,冬季采用保
7、温幕保温及加温系统加温。定时开启内循环风机。适宜温度范围为 1530,昼夜温差宜 10以上,不同时期略有差异。温度管理见表 2。表 2观赏凤梨盆花不同生长期的温度要求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开花后昼温 2032,最适温度28;夜温 2030,最适温度昼温 2028,最适温度22;夜温 2025,最适温度昼温 1525,最适温度18;夜温 1318,最适温度DB61/T 17532023325。20。15。6.1.3湿度相对空气湿度75%85%,基质含水量60%70%。6.1.4水质灌溉用水的 pH 6.06.8,EC0.05 mS/cm。6.2基质排水透气、保水保肥、不易分解、不含有害物质,pH
8、5.56.5,EC0.3 mS/cm。小苗宜采用直径20 mm40 mm 的纯泥炭,中苗和大苗基质可加入 20%30%的珍珠岩。6.3种苗选择选择适栽品种的健壮组培苗。6.4种苗放置种苗及时正向取出,置于温度25 28、光照强度10000 lx13000 lx的栽培床架上。6.5花盆选择应使用不透光塑料胶盆种植。根据品种和株型选择适宜规格的胶盆。6.6上盆换盆宜选用纤维长度为 10 mm30 mm 的基质。栽植前宜避光,小苗宜选择移栽至 50 孔塑料穴盘,待根系成团后再上盆,基质高度宜低于盆口 1cm2cm,以心叶不埋入基质中为宜,不宜压得太紧,浇透水。上盆后温度 22 28,湿度 8090,
9、光照强度见表 1。小苗上盆后 90 d110 d 适时换盆。6.7水肥管理6.7.1水分管理6.7.1.1用水要求使用天然雨水、过滤后的河水或井水,水质要求 pH 5.56.5、EC0.05 mS/cm。6.7.1.2浇水4 月9 月每天 2 次3 次,以叶面喷洒为主。10 月11 月每天 1 次,12 月翌年 3 月每 2 d3 d1 次。催花前 1 周2 周减少浇水,到第 1 次催花前 1 d2 d 叶杯中无水为宜。冬季上午宜 9001100 浇水,夏季宜避开午间温度过高时浇水。基质见干见湿,叶杯内保持有水,盆土内忌积水。6.7.2肥料管理6.7.2.1选择全水溶性、无硼,无铜、锌或铜、锌
10、含量极低(Cu30 mg/kg,Zn250 mg/kg)。6.7.2.2种类DB61/T 175320234NPK 比例为 201020 的凤梨专用肥、硝酸钾(KNO3)、硫酸镁(MgSO4)三种肥料。6.7.2.3施肥方法种植约 15 d 后,叶面喷施 1 次 2000 倍凤梨专用肥,肥液浇湿叶面并灌满叶杯。上盆 1 个月后叶面喷施 1500 倍凤梨专用肥或 KNO3,灌满叶杯并浇透基质。营养生长阶段,施用 87%KNO3 和 13%MgSO4混合液 2 次、凤梨专用肥 1 次,每 4 d5 d 浇灌一次,肥液 EC 1.0 mS/cm1.2 mS/cm。催花处理前 30d 停肥,处理 20
11、 d 后再开始重新施肥。7催花技术7.1适宜苗龄大苗期即为催花适宜苗龄。7.2催花时间催花起始时间见表 3。表 3目标花期及对应的催花起始时间目标花期品种催花起始时间国庆节擎天凤梨小型品种8 月 1 日8 月 10 日中型品种6 月 15 日7 月 10 日丽穗凤梨微型品种7 月 1 日10 日小型品种6 月 25 日30 日中型品种6 月 1 日前后元旦至春节擎天凤梨小型品种10 月 10 日前中型品种8 月 20 日前大型品种7 月 10 日前丽穗凤梨微型品种9 月 30 日前小型品种9 月 20 日前中型品种8 月 30 日前7.3催花前准备采用普通工业用乙炔气,气罐连接软管出气口装上多
12、孔分散器,分散器置于水桶底部,桶中放满水,桶口加盖,开启乙炔瓶上的阀门,放气于水中,以有乙炔气味的大量微小气泡上升为宜。7.3.1处理时间宜在 2200翌日 700。7.3.2处理方法设施内禁止通风,温度23。将 18 22 的溶解有乙炔的饱和水溶液浇灌到叶杯内,以灌满为宜。浇灌时乙炔气体阀门不要关闭。7.3.3催花次数DB61/T 175320235小型和成熟度高的中型品种可催 3 次,成熟度不够的催 4 次5 次,大型品种可催 5 次。两次催花间隔 1 d3 d。7.4催花后管理首次催花后2周内不施肥,叶杯张开、叶杯基部明显比催花前肥大或叶杯中心的小叶开始变色时进入正常施肥程序。末次催花后
13、3d内不浇水,增加光照不超过25000 lx。催花后若4周6周无反应重新催花。8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9包装运输。9.1包装9.1.1宜使用薄膜袋和纸箱双层包装。包装材料应能保护产品不受低温危害、高温灼伤和机械损伤。包装箱坚固不易变形,便于装车和运输。9.1.2包装前需保持基质湿润、植株和盆具洁净完整。9.1.3用薄膜袋完全套住植株整体,不露出叶、花序,不损伤叶片、花苞,每盆植株要紧靠排列装箱。装箱后封口,打包装带和通气孔。9.1.4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等级、执行标准、生产单位、地址、电话等。9.2运输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得倒置,避免日晒雨淋,严禁箱上踩踏和堆放重物。装运的交
14、通工具和贮存场所都应保持 15 25。10生产档案建立盆花生产档案,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调节,上盆、换盆时间安排等,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DB61/T 175320236AA附录A(资料性)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危害部位及主要症状防治方法基腐病、心腐病初期凋萎,茎部淡褐色溢缩,后期造成植株缺水而死亡,有时整株呈水浸状黄化。1.物理防治:基质高温消毒;基质湿度不可过高。2.化学防治:50%百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交替使用。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色小点,周围有水渍状黄色圈,后变成圆形或椭
15、圆状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色,严重时使叶片扭曲、干枯。1.物理防治:摘除病株,及时销毁。2.化学防治:72%农用链霉素 2000 倍液、30%氧氯化铜 700 倍液、20%噻菌铜 600倍液,交替使用。烧尖现象在老叶新叶上都有表现。导致叶尖细胞死亡。使用不含硼的肥、水进行浇灌。缺镁现象主要表现在老叶上。叶脉周围出现一些黄色小斑点,严重时叶尖变黄,直至死亡。改变肥料配比;叶面上増加喷施硫酸镁。叶片紫红,停止生长心叶叶尖及叶缘有紫红色斑块,边界不明显,重的上半叶变紫红,老叶正常。多为渡锌管件上的冷凝水长期滴入心筒所致的锌中毒症。从滴水处移开。卷叶、卷心叶片纵向卷曲、叶发软。通过风机、水帘等设施
16、调节棚内温湿度。必要时地面洒水。烂心、烂叶处于叶杯中心的幼叶叶尖发黑或近水面出现枯斑。通过风机、水帘降温,冲洗叶杯。灼伤现象叶片近叶尖三分之一左右的中间或叶缘有不规则枯斑。适当遮荫,调节光照强度。生长缓慢、叶基部有白粉植株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叶基部有白粉状积累。更换水源或进行水质处理降低 EC 值,调换肥料种类。螨受害叶片呈黄化斑点,叶背可发现虫体、卵粒、丝网等分泌物,严重时植株停滞生长,叶片枯干掉落,植株死亡。1.物理防治:避免通风不良,清除中间寄生。2.化学防治:使用 1.8%阿维菌素1500 倍和 50%丁醚脲 2000 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蚜虫花序失色萎缩,提早凋谢。1.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清除田间杂草。2.化学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3%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交替使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