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CCS B 23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7422023马铃薯贮藏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tatoes Storage2023-11-14 发布2023-12-14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742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收获和预处理.15贮藏方式.26贮藏管理.37抑芽防腐.38出库管理.3DB61/T 1742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
2、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局、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商洛市种子管理站、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榆林市荣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镇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柏林、张春燕、方玉川、韩佩佩、叶晗、叶丹宁、杜宏辉、汪奎、任正军、郑敏、张艳艳、高青青、蒲正斌、郝永康、叶明辉、孙伟势、梁永峰、张彦飞、胡榜文。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
3、话:029-87082845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3号邮编:712100DB61/T 174220231马铃薯贮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收获和预处理、贮藏方式、贮藏管理、抑芽防腐和出库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贮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133马铃薯种薯GB 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NY/T 1066马铃薯等级规格NY/T 2789薯类贮藏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
4、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种薯 seed potatoes种薯一般指符合GB 18133规定的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来源:GB 18133-2012,3.13.2商品薯commercial potatoes商品薯一般指符合NY/T 1066 规定的鲜食马铃薯或者加工型马铃薯。来源:NY/T 1066-2006,3.24收获和预处理4.1收获一般以地上部茎叶自然转黄为宜。收获前割除地上茎,选择霜前晴天、土壤干爽时收获。4.2预处理应按照NY/T 2789的规定执行。DB61/T 1742202324.2.1种薯收获后在田间晾晒 1 h2 h 至表皮干燥,不应在烈日下曝晒,转至阴
5、凉通风处预贮 7 d15d(12 18)。干腐病和软腐病严重的地区,可用 13.3%抑霉唑硫酸盐水剂,按 150 mL/t200 mL/t剂量喷雾处理(干腐病预防),或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喷雾(软腐病预防),并晾干(避免光照)。4.2.2商品薯收获后在田间晾晒至表皮干燥,转至阴凉通风处晾晒 7 d14 d(避免光照)。入库前应剔除病虫害薯和机械损伤薯。4.3分级种薯按照GB 18133的规定执行。商品薯按照NY/T 1066的规定执行。4.4包装种薯一般用透气编织袋或尼龙网袋等包装。商品薯可选用透气编织袋、塑料周转筐或木箱包装。包装物应完好无损。标签应按照GB 20
6、464的规定执行。4.5装卸装卸过程中轻装轻放,不应抛袋和踩踏。运输过程应防雨、防晒、防冻和防机械损伤。5贮藏方式5.1种薯5.1.1原原种贮藏在自然通风库或智能库的木制多层架床上,层与层之间应留有通风换气的空间。原种及以下级别种薯贮藏在自然通风库或智能库,每个贮藏堆垛及最小包装单元均设置贮藏标识,薯垛不超过 6 层,垛底加垫板,距离地面应不低于 0.1 m,垛间留过道,薯垛底部应设有通风管道。5.1.2种薯贮藏期间,贮藏环境温度控制在 3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0%90%,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高于 0.2%,避免光照。5.2商品薯5.2.1自然通风库中商品薯可散堆,袋装或箱装贮藏。散堆薯垛
7、高度不宜超过 50 cm,袋装薯垛不超过 6 层,薯垛间留过道,薯垛底部应设有通风管道;智能库中商品薯散堆薯垛高度不宜超过 3 m,袋装薯垛不超过 8 层,薯垛间留过道。5.2.2商品薯贮藏期间,加工用商品薯的贮藏温度不低于 7,其他用途商品薯的贮藏温度不低于2,相对湿度不高于 90%。保持库内温度稳定。换气过程中注意温度不能低于 0。6贮藏管理应按照NY/T 2789的规定执行。7抑芽防腐7.1种薯DB61/T 174220233根据实际需要,种薯可使用含香芹酮的薄荷精油或茶树精油等植物源天然挥发性提取物进行抑芽防腐处理。具体方法为:按30 mL/t用量的薄荷精油或茶树精油对收获2周后创伤自
8、然愈合、表面干燥的马铃薯种薯进行熏蒸或者热喷雾处理,可根据储藏时间和贮藏情况(芽痕萌动)前再次处理。7.2商品薯根据实际需要,商品薯可使用氯苯胺灵(CIPC)乳油或粉剂或气雾剂进行抑芽防腐处理。具体方法为:a)30%CIPC 乳油:现配 1:200(w/w)的乳油原药和水混合物,按 40 g/t60 g/t 用量均匀喷施在收获 2 周后创伤自然愈合、表面干燥的马铃薯上。喷施后将马铃薯避光存放,待晾干后贮藏。可根据储藏时间和贮藏情况(芽痕萌动前)再次处理;b)2.5%CIPC 粉剂:按 0.8 kg/t 用量将粉剂均匀施撒在收获 2 周后创伤自然愈合、表面干燥的马铃薯上。堆放的马铃薯应在层高 3
9、0 cm 左右均匀施撒一次。密闭处理 3 d5 d 后通风换气。可根据储藏时间和贮藏情况(芽痕萌动前)再次处理;c)49.65%CIPC 气雾剂:按 44.3g/t 用量将 49.65%(w/v)CIPC 通过烟雾发生器均匀施于收获 2 周后创伤自然愈合、表面干燥的马铃薯上。密闭处理 3 d5 d 后通风换气。可根据储藏时间和贮藏情况(芽痕萌动前)再次处理。8出库管理8.1种薯应按照 GB 18133 的规定执行;商品薯选择晴朗的天气出库,装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控制好温度,避免冷、热造成的损失。8.2出库前,库内温度保持在 7 10,相对湿度在 80%90%。选择晴朗、无风、气温高于 5 的天气出库,当天包装、出库和装车,减少机械损伤。8.3出库后应及时清理库内杂物,保证地面、库顶清洁;检查、维修贮藏设施和设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