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03.200CCS A 12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7042023实景演出后台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backstage management of real-life scenery performance2023-05-26 发布2023-06-26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704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演职人员管理.15设施与功能区.26后台运营管理.3DB61/T 1704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2、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旅游演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新垣、车轩、王文彦、魏寅、李寅鹏、刘文丽、袁凯、田蕾、席柱、张启凡、张星。本文件由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电话:029-83812003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3号邮编:710699DB61/T 170420231实景演出后台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实景演出后台管理活动中演职人员、功能区域、运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舞台形式而
3、开展的实景演出的后台管理活动,其他形式的实景演出活动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941.1-2016实景演出服务规范 第1部分:导则WH/T 59-2013 演出场馆设备技术术语 剧场WH/T 77-2016 舞台管理导则DB61/T 1591-2022 旅游演艺从业人员服务要求DB61/T 1592-2022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实景演出real-l
4、ife scenery performance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场地和背景,有鲜明的情景主题、固定的场所和演出时间的露天或半露天的文艺演出。来源:GB/T 32941.1-2016,3.13.2舞台后台stage backstage舞台周边辅助用房和区域的总称。3.3舞台设备/stage equipment与演出相关的舞台机械、舞美装置、灯光、音响、视频特效等设备和系统的总称。来源:WH/T 77-2016,3.2,有修改4演职人员管理DB61/T 1704202324.1一般要求4.1.1应根据实景演出运行管理需要,合理配备相应的演出方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4.
5、1.2各岗位演职人员要求应符合 DB61/T 1591-2022 第 3 章、第 4 章要求。舞台监督、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响、舞台多媒体、舞美装置等岗位,应接受相应专业学习或培训,并取得相应从业资质方可上岗。4.1.3演职人员应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和制度规范为演出作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演出保障。4.1.4应建立岗位监督考核机制和人员奖惩制度,定期开展岗位绩效考核。4.2演出方人员4.2.1演出方根据演出需求,配备导演、演员、舞台监督、化妆师、道具师、服装师等演职人员。4.2.2导演应统筹负责演出现场灯光、剧务、演员、摄像、录音、美术、化妆、服装等工作。4
6、.2.3演员应贯彻导演创作意图,按照编排要求完成表演,并保证演出质量。演员应在开演前完成化妆、着装、热身等备演工作。4.2.4舞台监督应协助导演完成演出的指挥调度及控制、协调、管理工作,管理舞台和后台秩序。负责排练和演出期间的观察记录,完成排练报告和演出报告。4.2.5化妆师应负责化妆用品、演出饰品的日常保存和管理。应在排练或开演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化妆用品和饰品,根据角色顺序,按照造型设计要求和演员形貌特点完成角色化妆。4.2.6道具师应负责演出道具的编号、保存、检查、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应在排练和演出期间做好相应道具的准备、发放和回收工作。4.2.7服装师应负责演出服装的编号、保存、检查、清洗
7、、消毒、修补等日常管理工作。应在排练和演出期间做好相应演出服装的准备、发放和回收工作。4.3设备技术人员应根据实景演出所需的舞台设备,配备灯光师、音响师、舞台机械师、电工技师等岗位人员,负责灯光、音响、舞台机械、多媒体等舞台设备的调试、检查、维护、保养。设备技术人员应在排练和演出期间负责相应舞台设备的调试和安全操作,以及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巡查。4.4后勤保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搬运工、保洁员等后勤保障人员,负责在后台区域协助演职人员搬运发放物资、维持后台秩序、维护环境卫生、准备相关场地等后勤保障工作。4.5安全保障人员按照实景演出后台区域布局及演出运行实际,配备数量充足的秩序维护、消防安全等安全保障
8、人员,负责后台人员与物资的出入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巡查,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安全管理工作。5设施与功能区5.1一般要求5.1.1后台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候场区、化妆间(抢妆室)、服装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区、舞台监督席(室)、导演室、灯光音响机械控制区(室)、卫生间、库房等功能区域。DB61/T 1704202335.1.2各后台功能区域的位置和空间应合理规划并布局,符合演出流线要求,满足演出正常开展,并采取必要措施与其他区域分割。5.1.3定期对后台各功能区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功能良好、可靠安全。5.2化妆间(抢妆室)5.2.1应采用防爆灯,靠近舞台附近,有楼梯时,应靠近上下场口
9、设置。5.2.2化妆间人均使用空间应不小于 2.5,入口净宽应不小于 1.4 m,净高应不低于 2.4 m。5.2.3应设置盥洗池、化妆台、更衣间等设施,并采取必要的遮挡措施。化妆间照明色温宜采用暖色光,满足舞台实际效果。5.3道具间5.3.1宜靠近演员上下场位置,并设置道具维修区域,方便及时维修损坏道具。5.3.2通道宽度应确保换场、抢妆时通畅、安全。5.4服装间5.4.1服装间应按男、女分别设置,服装间内应配备穿衣镜。5.4.2服装间入口净宽应不小于 1.4 m,净高应不低于 2.4 m。5.4.3服装存放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5.5候场区应靠近上场口或下场口,且不应暴露在观众视线内。候场
10、区宜配备穿衣镜和男、女厕所。5.6舞台监督席(室)5.6.1应设置在可观察到全部表演区的位置。5.6.2应根据需要配备舞台监视器、监听器、演出内通系统、对讲机等设施设备。5.7灯光音响机械控制区(室)灯光、音响、机械控制区(室)应布局合理,分区管理,分类控制,且设置观察窗或舞台监视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舞台及观众席情况,及时与舞台工作人员联络。5.8演员休息区5.8.1按照演出实际情况配备相应座椅、饮水设施等。5.8.2应安装广播、舞台监视器或配置对讲机。5.8.3宜设置盥洗室、卫生间等设施,且不应靠近主舞台,厕位应能满足演职人员需要。6后台运营管理6.1舞台监督与调度6.1.1排练期间6.1.
11、1.1应提前安排排演场地,熟悉舞台设计结构、熟悉演出节目的内容。6.1.1.2排演初期,熟悉导演计划与导演共同研究计划的具体安排,并承担排演场外监督、调度各艺术部门的工作,保证计划落实。DB61/T 1704202346.1.1.3制定排演时间表,记录排练中的重要细节,编制排练报告并发至导演、服装、化妆、道具、舞台技术等职能岗位。6.1.2演出期间6.1.2.1应按照导演创作意图和演出任务,统筹演出期间舞台和后台各方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及监督管理各方演出前、演出中、演出结束全流程工作。6.1.2.2管理舞台及后台秩序,及时处置演出中的突发事件,根据突发情况,进行演出人员和设备应急调度协调。6.
12、1.2.3舞台监督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发布开演、催场、结束的信号与指令。6.1.2.4应制定相应的演员候场管理程序。演员应按规定的时间、位置和程序候场。服装、道具、化妆及舞台设备等各岗位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演出准备。6.1.2.5根据演出实际记录各岗位演出运行情况,编制演出报告。6.1.2.6对演出质量进行监督与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不断优化改进演出方案。6.2服装与道具管理6.2.1演出服装、道具和布景的设计应与演出主题和文化内涵相对应。6.2.2应制定演出服装和道具购置、入库、保管、领用、检查、清洁、保养、维修等制度规范,建立演出服装和道具的管理台账与记录。6.2.3应按照演出需求
13、和使用损耗等情况,制定演出服装和道具的补充购置、检查、维护保养计划。6.2.4应对演出服装、道具进行分类编号后入库存放,并采取防虫、防霉、防腐、防锈、防火、防盗等措施。6.2.5服装和道具购置时,应考虑演出实际需要,配置备用品、维修辅料和配件,保证库存充足。6.2.6定期对演出服装及道具进行日常检查和清点,如发现损坏、老化、污染、霉变、虫蛀、丢失等情况,应及时清洁、维修、更换及补齐。6.2.7采取相应措施,定期对演出服装和道具进行晾晒、清洁、消毒、保养。6.2.8应根据演出需要,对服装和道具进行设计优化、更新提升。6.2.9演出用火药、燃气等易燃易爆道具,应由专人负责管理,通过合法渠道采购,并
14、安全存放、安全使用。6.2.10涉演动物应由专人负责饲养和检疫管理。6.2.11演出前应按规定时间,将所用服装和道具清点、检查并出库,按照演出位置和使用次序分类摆放到位,并协助演员做好着装准备。便携式道具和手持式道具应在演出开始前发放完毕,大型道具应在表演开始前布置到位。6.2.12演出过程中应按照出场顺序协助演员做好换场中服装、道具的更换,及时修补和整理。6.2.13演出结束后,应将服装与道具及时收回,清点和检查后入库存放。6.3化妆管理6.3.1演出编导阶段,应根据剧情要求对演员妆容、发型、配饰等整体形象进行设计定妆,并根据演出实际,进行优化提升。6.3.2制定舞台化妆作业、化妆间管理、化
15、妆用品管理等制度规范,建立化妆作业日常管理记录和台账。6.3.3组织演员接受化妆示范培训,掌握相应化妆技能与定妆标准。6.3.4演出前应按演出剧目要求和定妆标准完成化妆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纠正、补妆。6.3.5化妆用品与用具应按计划采购,专人保管,分类存放。DB61/T 1704202356.3.6定期对化妆用品和用具进行检查和盘点,及时清理过期化妆用品。6.4舞台设备管理6.4.1日常管理6.4.1.1根据演出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舞台设备,如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设备、舞台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舞台特效设备等。舞台设备及其安装应符合设计标准、可靠运行、满足演出要求。6.4.1.2明确舞台设备
16、的运行、检查、保养、维修等责任,制定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6.4.1.3建立舞台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档案。新置设备交付时,应将合格证、技术图纸、说明书、保修卡、验收单等资料及时归档保存。6.4.1.4制定舞台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工作计划,按照操作规程定期开展日常检修和保养。应根据演出需要,对舞台设备进行设计优化和更新提升。6.4.1.5舞台设备的易损、易坏件应有备品备件,重要设备宜配置备用机。6.4.1.6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设备间、机房及操作控制室等特定作业区域。6.4.1.7进行设备维修时应对施工作业范围进行隔离,并设置警示牌。6.4.2运行使用6.4.2.1灯光、音响等设备应在观众入
17、场前完成例行检查和调试,特殊设备应在表演前逐台检查并按实际演出使用的技术参数进行运行检测。6.4.2.2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演出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应根据演出流程,按照设备使用书、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规范等要求进行作业。由多人操作的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6.4.2.3演出过程中应根据剧情要求和演出指令,准确操作追光及演出用光设备,正确使用拾音设备、调整音响音量等。6.4.2.4设备不应在故障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或超负荷等非正常情况下运行。6.4.2.5设备运行过程中,如遇突发故障、恶劣气候环境等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6.4.2.6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检查。6.5后勤保障6.5.1应对后台区域人员和物
18、资进出实施管理,演出进行时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6.5.2演出开始前与演出结束后,应对后台各区域进行全面安全排查。演出过程中应进行安全巡查,保证后台区域的环境、设施、设备、物品及人员作业安全。6.5.3演出开始前与演出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对后台各区域进行全面清扫保洁。演出过程中应随时巡查,保持重要功能区域清洁。6.5.4演出开始前与演出结束后,保障人员应及时做好物资的准备、搬运、发放和回收工作。6.5.5演出过程中,换景辅助人员应在指定区域等候,在不影响演出的同时按照指令进行换景作业。6.6安全管理6.6.1应按照 DB61/T 1592-2022 的要求,建立实景演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制定演出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6.6.2应及时、准确的建立演出安全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各项安全记录档案。6.6.3应定期对演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和安全应急演练。6.6.4应对后台管理和演出运行过程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及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DB61/T 170420236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