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1 T 1691-2023 公路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8554       资源大小:675.0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 T 1691-2023 公路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

    1、ICS93.080.01CCS P 66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6912023公路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of compositestabilized loess2023-05-25 发布2023-06-25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691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施工技术.26质量检验与验收.7附录 A(资料性)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9附录 B(资料性)厂拌法施工工艺

    2、流程图.10参考文献.11DB61/T 1691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吉林中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锋、薛振年、关博文、陈华鑫、党栋、张建光、李耀国、葛磊、王君、吴嘉、熊锐、郭佩、轩诣雄、王天华、高伟超本文件由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话:029-87832666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9号邮编:710065DB61/T

    3、169120231公路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与验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复合稳定黄土路基的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GB/T 50145土的工程分类标准CJ/T 486土壤固化外加剂JTG 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4、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术语和定义CJ/T 48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复合稳定黄土 composite stabilized loess soil以黄土和黄土状土为基本材料,用土壤固化剂和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掺配而形成的混合料。3.2土壤固化剂 soil stabilizer加入土料中,可以提高复合稳定土的强度,改善物理力学性能的助剂。常用土壤固化剂按产品形态,分为液体土壤固化剂和粉状土壤

    5、固化剂。来源:土壤固化外加剂 CJ/T 4862015,3.1,有修改3.3DB61/T 169120232无机胶结料 inorganic cementing materials能够胶结土粒的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粉煤灰以及一些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的无机胶凝材料等。3.4凝结时间影响系数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setting time复合稳定土混合料停放4h后成型试件与立即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来源:CJ/T 4862015,3.6,有修改3.5胶凝时间影响系数比 ratio of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setting time检测

    6、试件与基准试件凝结时间影响系数的比值。来源:CJ/T 4862015,3.73.6无侧限抗压强度比 ratio of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检测试件与基准试件同龄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比值。来源:CJ/T 4862015,3.83.7水稳系数 coefficient of water stability采用标准养生龄期7d最后24h浸水的复合稳定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与不经过水中浸泡的同龄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来源:CJ/T 4862015,3.9,有修改3.8水稳系数比 ratio of coefficient of water stability

    7、检测试件与基准试件水稳系数的比值。来源:CJ/T 4862015,3.104基本要求4.1根据已确定使用土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所用于道路的等级和层位等,选用符合要求的胶结料和固化剂类型。4.2复合稳定黄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黄土特性和混合料设计要求,选择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4.3复合稳定黄土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且符合 JTG D30 的规定。4.4复合稳定黄土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指标确定应采用重型标准击实方法。4.5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可采用集中厂拌法或路拌法。4.6复合稳定黄土施工温度不低于 5,雨天不应施工。5施工技术5.1材料准备DB61/T 1691202335.

    8、1.1黄土5.1.1.1应符合 GB/T 50145 的规定,土中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 5%。5.1.1.2检测方法应符合 JTG 3430 的规定。5.1.2胶结料5.1.2.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在6h 以上且小于10h,其他指标应符合JTG/T F20的规定。5.1.2.2石灰应采用消石灰或生石灰粉,并应符合JTG/T F20的规定。5.1.2.3粉煤灰应符合JTG/T F20的规定。5.1.3土壤固化剂5.1.3.1液体土壤固化剂不应有沉淀或絮状现象,其匀质性及稳定性指标应符合 CJ/T 486 的规定。5.1.3.2粉体土壤固化剂包括

    9、水泥基固化剂、石灰基固化剂,其匀质性及稳定性指标应符合 CJ/T 486的规定。5.1.3.3土壤固化外加剂浸出液中镉、砷、汞、铅、铬、镍、铜、锌重金属含量最大限值应符合 GB/T25499的规定。5.1.3.4土壤固化剂稳定土技术要求见表 1。表 1土壤固化剂稳定土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凝结时间影响系数比/%100无侧限抗压强度比/%120水稳系数比/%105注:试验方法应符合CJ/T 486的规定。5.1.4水拌和用水应符合JTG/T F20的规定。5.2技术指标5.2.1复合稳定黄土路基应分层铺筑,碾压密实,路基压实度技术要求见表 2。DB61/T 169120234表 2路基压实度技术要

    10、求项目分类填筑部位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0.3969594下路床轻、中及中交通0.30.8969594特重、极重交通0.31.2上路堤轻、中及中交通0.81.5949493特重、极重交通1.21.9下路堤轻、中及中交通1.5939290特重、极重交通1.95.2.2复合稳定黄土路基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以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在平衡湿度状态下,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应满足 JTG D40 和 JTG D50 的规定。5.2.3复合稳定黄土路基回弹模量中轻交通不小于 40MPa,重交通不小于 50MPa,特重交通不小于6

    11、0MPa,极重交通不小于 70MPa。5.2.4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最小承载比要求见表 3。表 3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最小承载比要求项目分类填筑部位复合稳定黄土最小强度 CBR 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865下路床543上路堤433下路堤3225.3配合比5.3.1复合稳定黄土配合比设计时,复合稳定黄土混合料配合比宜采用质量比。无机结合料掺量和土壤固化剂掺量宜采用质量的百分率表示。5.3.2塑性指数小于 10 的黄土,宜选用固化剂+水泥、或固化剂+水泥+粉煤灰;塑性指数大于 10 的黄土,宜选用固化剂+石灰、固化剂+石灰+粉煤灰。5.3.3复合稳定黄土混合料中胶结料比

    12、例范围,见表 4。DB61/T 169120235表 4复合稳定黄土胶结料配制比例推荐范围表类型胶结料(%)水泥石灰粉煤灰水泥24-石灰-24-水泥-粉煤灰13-26石灰-粉煤灰-13265.3.4采用液体土壤固化剂时,土壤固化剂掺量宜选用建议用量增加和减少 5%、10%的 5 个对比用量确定最佳剂量。5.3.5采用粉体土壤固化剂时,土壤固化剂宜选取建议用量增加和减少 0.5%、1%的 5 个对比用量确定最佳剂量。5.4施工工艺5.4.1施工准备5.4.1.1施工前应对土样进行检验,对复合稳定黄土进行配合比试验,出具试验报告。依据试验确认的土料和胶结料进行备料。5.4.1.2施工前应先铺筑试验

    13、路段,试验路段长度应不低于 200 m。5.4.2路拌法施工5.4.2.1复合稳定黄土层铺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录 A。5.4.2.2填料铺筑前,应对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和横坡度等质量指标进行检查,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5.4.2.3在下承层上测量放线,布设中线与边线,设置标桩并标出填筑高程,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确定。5.4.2.4摊铺土料时,应按计算的土量摊铺土层,应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平整,并应达到预定松铺厚度和宽度。5.4.2.5采用液体土壤固化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根据待铺复合稳定黄土层的长度、宽度、厚度、复合稳定黄土预定干密度、实测基土含水率,然后以该用水量作为稀释水,

    14、根据配合比,将液体土壤固化剂浓缩液配置成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后备用。在气温高于 30情况下,宜使复合稳定黄土达到略大于最佳含水率 2%3%所需增加的用水量;b)初拌时,土料与胶结料宜采用高效路拌机由低到高、由两侧向中心拌和,每次拌和应有重叠和翻透,不得漏拌,拌和后混合料的颜色应一致,初拌次数宜为 2 遍,拌和后如有未拌和均匀情况时应增加拌和次数;c)将土壤固化外加剂和拌和水混合稀释,用喷洒机具将其中 50%喷洒在干拌混合料上,进行拌和,用拌和机械拌和 1 遍2 遍,再喷洒其余 50%固化剂稀释液,喷洒应均匀、不遗漏,应用拌和机械再拌和 1 遍2 遍。5.4.2.6摊铺袋装水泥、石灰、粉煤灰或粉体土

    15、壤固化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DB61/T 169120236a)根据待铺复合稳定黄土层的宽度、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粉状土壤固化剂的用量,计算每包粉状土壤固化剂的摊铺面积、摆放行数与间距;b)应按每袋胶结料能够拌和的土层面积划出方格,在方格内摊铺,均匀铺满,摊铺散装的水泥、石灰、粉煤灰或粉体土壤固化剂时宜采用粉料撒布机;c)初拌应符合 5.4.2.6 b)的相关规定;d)补水应均匀、不遗漏,中途不得停车。5.4.2.7机械组合以及碾压遍数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直线段应由两侧路边缘向路中心进行碾压,曲线超高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边缘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 1/3 轮宽,后轮应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碾压过程

    16、中应符合下列规定:a)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第一遍和第二遍的碾压速度应为 1.5km/h1.7km/h,以后碾压速度应为2.0km/h2.5km/h;b)施工的横接缝处应搭接拌和,搭接部位应留出 8m10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在前一段未碾压部分应添加胶结料、外加剂重新拌和,并应与后一段施工段同时碾压;c)施工时,每层复合稳定黄土碾压完成后,应养护不少于 7d。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4.2.8道路边缘和拐角处的复合稳定黄土摊铺和碾压,可以人工辅助摊铺并采用小型碾压机械及时补压。5.4.2.9复合稳定黄土路基养生应符合以下规定:a)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b)养生期间应保持

    17、一定的湿度,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覆盖塑料薄膜前先洒水湿润;可裸露洒水养生,每次洒水量以表面湿润为准,洒水间隔时间白天 2h4h 一次,夜间 3h6h 一次。养生期一般不少于 7d;c)秋冬季气温达到 10以下时,复合稳定土路基应少量或停止洒水养生;对没达到养生期的,应采用塑料薄膜其上加素土(厚度 150mm 以上)覆盖,并注意维护,至次年气温达到 10以上时方可清除;d)养生期内应封闭交通,控制车辆通行;e)应养护 7d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5.4.3厂拌法5.4.3.1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见附录 B。5.4.3.2场地准备、施工放样应符合 5.4.2.2 和 5.4.2

    18、.3 的相关规定。5.4.3.3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a)可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均匀;b)拌和应按复合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材料规格及配比进行;c)复合稳定黄土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高 1%2%。5.4.3.4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自卸式运输车;b)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运距配备运输车;c)装料前,应清理车厢,装料后,采用篷布将厢体覆盖严密。5.4.3.5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a)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应由试验路实测确定;b)摊铺机应具有可调厚度、找平装置、可调宽度和初步压实功能;DB61/T 169120237c)分幅铺筑或分层铺筑时,均宜(与引导语“应”矛盾)一次成型。分幅摊铺时,两台摊铺

    19、机平行作业,所铺宽度基本相当,重叠宽度 200 mm250 mm;相距 5 m20 m 同步向前铺进,两幅同步碾压。分两层铺筑时,下层铺筑碾压密实,经初检合格后,应立即刮毛铺筑上层;如下层表面干燥,应洒水湿润后再铺筑;d)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时,铺前应根据铺筑层的松铺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度,计算出每车混合料的可摊铺面积,料堆按照标线卸料;摊铺推运宽度 6 m7 m,长度大于 10 m。5.4.3.6碾压应符合 5.4.2.7 的规定。养生应符合 5.4.2.9 的规定。6质量检验与验收6.1复合稳定黄土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原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土料应符合 5.1.1 的规定,每种土源或

    20、每 5000 m应为一批次,每批次应抽样 1 组,按 5.1 进行土性检测,固化试验应符合技术要求;b)胶结料应符合 5.1.2 的规定,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胶结料,应按袋装不超过 200 t 为一个检验批,散装不超过 500 t 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每个进场批次应抽查一次复验报告和固化试验报告;c)土壤固化外加剂应符合 5.1.3 的规定,其中液体土壤固化剂每 5 t 应为一个进场批次,粉体土壤固化剂,应按袋装不超过 100 t 为一个检验批次,散装不超过 300 t 为一个检验批次,每批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适应性试验报告。6.2复

    21、合稳定黄土混合料检验要求见表 5。表 5复合稳定黄土混合料检验要求项目频度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均匀性随时观察粉体土壤固化剂复合稳定黄土整体颜色均匀,无团块;液体土壤固化剂复合稳定黄土干湿一致,无团块。目测含水率每2000m2检查1次最佳含水率-1%+1%JTG E51(T 0801)水泥、石灰剂量每2000m2检查1次设计剂量0+0.5%JTG E51(T 0809)6.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验要求见表 6。表 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验要求项目频度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压实度每2000m2检查1次符合表3规定JTG E51(T 0921)6.4路基质量验收要求见表 7,并应按照 JTG F80/1 的规定执

    22、行。DB61/T 169120238表 7路基质量验收要求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1压实度(%)填方(m)00.80969594按JTG F80/1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0.801.509494931.509392902弯沉值(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JTG F80/1附录I检查3纵断高程(mm)+10,-15+10,-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4中线偏位(mm)5010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5宽度(mm)不小于设计米尺:每200m测4处6平整度(mm)15203m直尺:每2

    23、00m测2处10尺7横坡(%)0.3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8边坡不陡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测4处9厚度(mm)10尺量:每200m测1处DB61/T 169120239AA附录A(资料性)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A.1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A.1。图 A.1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DB61/T 1691202310BB附录B(资料性)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B.1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B.1。图 B.1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DB61/T 1691202311参 考 文 献1JTG 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CJJ/T 286土壤固化剂应用技术标准4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_


    注意事项

    本文(DB61 T 1691-2023 公路复合稳定黄土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