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1 T 1556-2022 高山松花菜生产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8420       资源大小:619.1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 T 1556-2022 高山松花菜生产技术规范.pdf

    1、DB61/T 1556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15品种及育苗.16施肥整地.27定植.38田间管理.39病虫害防治.310采收、包装、贮藏和运输.411生产废弃物处理.412生产档案建立.4DB61/T 1556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太白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利民、王周平、赵志国、惠麦侠、景兵、张伟兵、谭明权

    2、、郭彦君、赵丹。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话:029-87082613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邮编:712100DB61/T 155620221高山松花菜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松花菜生产产地环境、品种及育苗、施肥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运输、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建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拔600 m以上地区松花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性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性文件,以最新

    3、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4瓜菜作物种子 第4部分:甘蓝类GB/T 23416.4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甘蓝类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746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解释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5品种及育苗5.1

    4、品种选择选择性状稳定、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适宜市场和消费习惯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4的规定。DB61/T 1556202225.2育苗5.2.1种子处理非包衣种子,针对软腐病、黑腐病可选用菜丰宁B1 100 g拌种150 g200 g;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针对根肿病可选用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5.2.2育苗时间根据采收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7月中旬。5.2.3育苗方法5.2.3.1穴盘育苗按照NY/T 2119的规定执行。5.2.3.2漂浮育苗漂浮盘选用聚苯乙烯

    5、制成的泡沫穴盘,165孔穴、或198孔穴,于播种前将育苗基质装入漂浮盘中,使每个孔穴均匀装满基质,并使表面平整。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采用人工点播或机器播种,每穴播1粒种子,上覆盖基质,播种后漂浮盘叠放催芽2 d4 d,露芽后及时将漂浮盘放入漂浮池中,当幼苗长出真叶后,进行补苗,拔去小苗、弱苗,保证每穴1苗,秧苗移栽前1周,增加通风和控水控肥进行炼苗。5.2.4播种量每667m播种量30 g40 g。5.2.5壮苗标准日历苗龄30 d60 d,生理苗龄6 片8 片真叶;秧苗生长整齐,大小一致,叶柄较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叶丛紧凑,根系发达,无病虫害。6施肥整地6.1地块选择

    6、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6.1.1施肥每667m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 kg,纯氮(N)7 kg、纯磷(P2O5)17 kg、纯钾(K2O)5 kg,均匀撒施,结合整地进行深埋。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6.2整地深耕15 cm20 cm,整平耙细后做畦。畦面宽50 cm60 cm,沟宽50 cm60 cm,畦高10 cm15 cm。6.3土壤处理DB61/T 155620223有根肿病的田块,每667 m可用50%氟啶胺250 ml300 ml处理土壤。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6.4铺地膜畦面铺盖幅宽70 cm80 cm

    7、,厚度0.01 mm的地膜或生物质全降解地膜。7定植7.1定植时间春季应在5 cm地温稳定在10 开始定植。一般在5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7.2定植方法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定植,每畦错位定植2行。定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准,定植时茎基部地膜四周应盖土封严。7.3定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行距50 cm60 cm,株距50 cm60 cm,一般每667 m定植早熟品种3000 株3300株;中熟品种2500 株3000 株;晚熟品种2000 株2600 株。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封行前,结合墒情,选择晴天,及时中耕除草。8.2合理浇水定植后应及时浇缓苗水;封行前后和花球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根据土

    8、壤墒情浇水2 次3次;花球后期适度控制水分,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收获前10 d停止浇水。8.3适时追肥缓苗后,每667 m追施纯氮(N)2.3 kg;当花蕾直径达2 cm3 cm时,每667 m追施纯氮(N)2.3kg3.5 kg;生长后期每667 m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1 次2 次;采收前15 d停止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8.4保护花球在花球露出时,将花球附近1 个2 个叶片折向、覆盖花球,或将花球附近3 个4 个叶片轻轻束扎。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对象猝倒病、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根肿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DB61/T 15

    9、56202249.2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治。9.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应按GB/T 23416.4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10采收、包装、贮藏和运输10.1采收10.1.1时期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圆正、边缘尚未散开时,及时采收。10.1.2采收方法采收时在总花茎分枝下保留2片3片嫩叶保护花球。产品质量应符合NY/T 746的规定。10.2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10.3贮藏、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11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过程中农药与肥料等投入品的包装袋和地膜应集中回收,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对废弃的松花菜叶片和残次花球堆沤还田。12生产档案建立生产者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整地、育苗、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运输等关键技术环节,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 y。_


    注意事项

    本文(DB61 T 1556-2022 高山松花菜生产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