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ICS35.100CCS L 79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54/T 03032023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导则2023-11-15 发布2023-12-15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54/T 0303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隐患分类与分级.36隐患排查.37隐患治理.48持续改进.5附录 A(资料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6参考文献.19DB 54/T 0303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
2、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测所提出。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测所、昌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起草、那曲市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旦增让真、旦增格桑、尼玛扎西、吕海涛、次仁曲珍、高旭哲、拉巴次仁、旦增卓玛、德庆央宗、罗布次仁、李维、旦增次旺、扎西向秋、李连超、梁春德、罗布次仁、于中强、杨娜、加永边巴、吕剑波、史一生、兰勇、周忠华、周益帆、久美、普布次仁、吾金旦增、戚飚风。DB 54/T 030320231特种
3、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工作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标准不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不属于市场监管系统管辖范围以及特种设备目录以外的具有特种设备属性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SG 07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Z60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3术
4、语和定义TSG 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注1: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是使用单位;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注2: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
5、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工商户等。3.2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3.3隐患排查使用单位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隐患进行检查识别的工作过程。DB 54/T 0303202323.4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4基本要求4.1机构设置4.1.1使用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
6、理机构,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其人员组成应包括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总监、特种设备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4.1.2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1.3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应负责组织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1.4特种设备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负责实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2制度建设使用单位应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明确排查范围、排查内容、排查频次及治理、验收要求及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等内容。4.3人员培训4.3.1使用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并纳入本单位年度安全培
7、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4.3.2培训内容应涵盖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4.4资料收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前应准备的基础资料:a)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b)特种设备清单及其布置;c)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专项预案;d)特种设备人员情况,包括持证情况、培训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等;e)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报告);f)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情况;g)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情况;h)特种设备相关事故案例;i)相关隐患排查治理资料;j)设备使用环境要求。4.5信
8、息化管理使用单位应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排查出的隐患录入管理平台,实现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动态管理。4.6文档管理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等内容的文件资料,并建立和保存有关记录的电子文档且长DB 54/T 030320233期保存以便持续改进;涉及重大隐患时,其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验收意见全程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长期保存。5隐患分类与分级5.1隐患分类5.1.1特种设备隐患可分为使用单位管理类隐患和设备类隐患。5.1.2使用单位管理类隐患指因管理缺失、人员自身或人为
9、因素所产生的隐患。5.1.3设备类隐患指因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陷、缺失或失效所导致的隐患。5.2隐患分级5.2.1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消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5.2.2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5.2.3重大隐患是指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消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存在但不局限于以下情况之一的隐患,应确定为重大隐患:a)使用非法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b)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和已
10、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c)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或者异常情况,继续使用的;d)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e)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f)使用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且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的;g)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发现问题,责令改正而不予改正的;h)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注:“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为:超期未检或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合格”、“不符合要求”或“不允许使用”的特种设备;检验报告注明的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或者“5级”的
11、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注明的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工业压力管道。6隐患排查6.1隐患排查要求使用单位应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风险点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将存在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区域、部位、环节及其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6.2制定排查计划6.2.1隐患排查计划应明确隐患排查的项目、内容、方法、责任人和频次。6.2.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内容主要包括:a)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的建立落实情况;b)应急专项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维护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情况;DB 54/T
12、030320234c)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检验、检测情况;d)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情况;e)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f)其他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情况。6.3编制清单6.3.1使用单位应按照 6.2.2 所列特种设备隐患排查主要内容(见附录 A)编制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设备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6.3.2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见附录 A。6.3.3设备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a)由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人牵头,安全总监审核,安全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安全管
13、理和风险管控要求编制。b)隐患排查治理,由安全总监组织安全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上报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人。6.4组织实施6.4.1使用单位应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形成隐患和问题清单。6.4.2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6.4.3重大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及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6.4.4重大隐患涉及相邻地区、单位或者公众安全的,应及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告知相关单位采取
14、适当方式加以明示,并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协调。7隐患治理7.1隐患治理要求7.1.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7.1.2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治理有效。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7.2隐患治理流程7.2.1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治理结果验收等环节。7.2.2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隐患等级、治理期限、治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等信息向从业人
15、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和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治理效果组织验收。7.3一般隐患治理DB 54/T 030320235对一般隐患,应当场发现,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由使用单位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限期治理,治理情况应经相应层级的负责人进行确认。7.4重大隐患治理对重大隐患,应按以下规定处理:a)根据需要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b)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或
16、者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安全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难以立即治理的,应当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c)根据隐患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明确治理目标和任务、治理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和人员、治理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等内容;d)落实治理方案,消除安全隐患。7.5隐患治理验收7.5.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
17、。7.5.2重大隐患治理完毕后,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评估,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8持续改进8.1检查评审8.1.1使用单位每年应至少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8.1.2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8.2更新8.2.1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状况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更新特种设备隐患信息。8.2.2使用单位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隐患排查治理的影响,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更新隐患信息:a)法规、标准变化引起隐患等级的改变;b)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隐患的再评估;c)组织机构发
18、生重大调整;d)补充新排查出的隐患;e)隐患等级变化后,需要对隐患治理措施的调整;f)使用单位开展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或变更的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g)检验机构定期检查评审中发现的问题。8.3沟通与协调机制8.3.1使用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隐患排查治理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和效率。8.3.2重大隐患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DB 54/T 03032023AA附录A(资料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见表 A.1。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序号分类排
19、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 理 验收情况1资源配置机构设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1)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2)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30 台以上(含 30 台)电梯的;3)使用 10 台以上(含 10 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 10 台以上(含10 台)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的;4)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5)使用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50台以上(含 50 台)的。中
20、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 看 设 置文件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2人员配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安全总监并明确其职责、人员能力应满足要求。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安全员12个月查 看 任 命文件配备安全总监,并明确其职责,人员能力应考核合格。6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 理 验收情况3资源配置人员配备设
21、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人员能力应满足要求。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安全员12 个月查看资格证书配备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人员能力应考核合格。4按照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员,明确安全员职责:1)使用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2.5MPa锅炉的;2)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3)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的;4)使用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工业管道的;5)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客运拖牵索道,或者大型
22、游乐设施的;6)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20台以上(含20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 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安全员12 个月查看任命文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明确安全员职责5除第1条规定以外的使用单位应配备兼职安全员,或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并明确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 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安全员12 个月查看任命文件或委托文件和资格证书配备兼职安全管理员,
23、或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并明确安全管理员职责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 理 验收情况6资源配置人员配备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节能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任命文件配备节能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特性等配备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明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
24、员12个月查看资格证书配备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明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职责8使用特种设备时应当保证每班在岗持证作业人员满足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 现场抽查,核对持证人数依法取得资格证书,并按要求复审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资格证书依法取得资格证书,并按要求复审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
25、资格证书依法取得资格证书,并按要求复审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 理 验收情况11资源配置人员配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所使用设备运行特点等,制定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般包括设备运行参数、操作程序和方法、维护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巡回检查和异常情况处置规定,以及相应记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 12个月查看操作规程查看相应记录应当根据所使用设备运行特点等,制定操作规程,一般包括设备运行参数、操作程序和方法、维护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巡回检
26、查和异常情况处置规定,以及相应记录等1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人员管理台帐,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 12个月查看台账、培训记录建立台账、开展安全节能培训、保持培训记录13装备设施至少拥有以下必要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安全生产法2.特种设备安全法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 12个月查看存档资料购置法律法规、标准资料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
27、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理验收情况14资源配置装备设施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 12个月 查看管理档案规范档案管理15信息化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管理设施和软件应用程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16基础性的检验器材安全员12个月查看设备台账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17预算投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安全员12个月查看检验计划和财务预算及时提出年度检验计划并配套足够的检验经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时安全员12个月查看培训实施档案,计算培训工时及
28、时提出培训计划、安排足够的时间实施安全培训激励投入(资金或工时)安全员12个月查看激励文件,计算资金或工时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宣传投入(资金或工时)安全员12个月查看宣传文件,计算资金或工时要有适当的宣传投入警示投入(资金或工时)安全员12个月查看警示措施,计算资金或工时要有适当的警示措施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理验收情况18运行管控制度制订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考核制度;4)特种设备采购、
29、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5)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管理制度;6)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8)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9)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10)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1)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2)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1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无响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制度文件制订相应制度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
30、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 理 验收情况19运行管控制度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无机构设置文件无人员任命文件岗位职责不清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机构设置文件设置机构明确职责2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无制度无考核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制度文件考核细则表彰或通报决定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制度21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手续不全允许施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
31、8)安全员12个月查看制度文件见证材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2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管理制度发现未按规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制度文件见证材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23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发现未按规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安全员12个月查看制度文件见证材料严格执行各项制度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
32、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理验收情况23运行管控制度执行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3)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合格证及其数据表、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等;4)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修理监督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5)特种设备定期自检记录(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6)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维护保养记录;8)特种设备安全
33、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9)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10)锅炉能效测试报告、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等。无 特 种 设备 安 全 与节 能 技 术档案档 案 内 容缺少分 散 管 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技术档案资料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理验收情况24运行管控制度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无台账管理的无培训计划无预算投入无培训
34、内容无考核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台账查看培训计划查看培训内容查看考核结果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25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无记录的记录不完整的发现隐患不及时的处理和报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保养和定期自检记录完善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26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无记录的记录不完整的隐患不治理或不及时的未消除隐患或没有查明原因继续使用发现隐患不报告或不及时报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排
35、查记录完善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27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无规划的无演练的种类没有全覆盖的无演练总结的无改进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排查记录制订应急救援计划并有效实施DB 54/T 03032023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续)序号分类排查项目排查依据排查人排查周期排查方法治理措施治理验收情况28运行管控制度执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无能效测试的单位能耗持续增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能效测试报告依法开展能效测试29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隐瞒不报的不及时上报的不按规定程序上报的不按规定内容上报的不按规定程序处理的未采取应急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安全员12个月查看事故报告依法实施事故报告DB 54/T 0303202316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2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50号)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74号)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 第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