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 T 1210-202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8137       资源大小:721.2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 T 1210-202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pdf

    1、1ICS 65.020.40CCS B 65DB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2102023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2023-11-23 发布2024-02-23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T 12102023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倩、尹俊、孟广涛、段利武、罗

    2、钦、李品荣、高宏、庞静、王齐、李永进、蒋波。DB53/T 121020231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退化草原分级、生态修复模式、生态修复措施、管理利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176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SL/T 334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3、本文件。3.1退化草原degraded grassland因人为或自然原因,致使草原健康受损的草原。通常表现为植被衰退、优势种发生变化、有毒有害植物增加,生物量降低,品质下降等。3.2退化草原修复restoration of degraded grassland通过人工措施使退化草原恢复或接近原有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过程。3.3自然修复natural restoration利用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采取较少人为干预,促进退化草原植被修复的方法。3.4人工干预修复manual interventionrestoration采用人为措施促进退化草原修复。4退化草原分级退化草原分级见表1。D

    4、B53/T 121020232表 1退化草原程度分级程度类型指标轻度退化草原草原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和景观;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种未发生明显改变;植被地上生物量下降25以内;退化指示植物占总覆盖度的比例10;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1120。中度退化草原草原外貌和景观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物种明显衰退;植被地上生物量降低2650;退化指示植物占总覆盖度的比例1020;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2140。重度退化草原草原外貌和景观特征发生剧烈变化;与原生植被相比,原有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植被地上生物量下降50以上;退化指示植物

    5、占总覆盖度的比例30;0 cm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数减少率40。5生态修复模式5.1寒温带地区采用自然修复方式,通过封育、休牧、禁牧等措施逐步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5.2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复合方式,通过封育、补播、施肥、建设人工草地等措施恢复或重建草原生态系统。5.3热带地区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干预方式,通过清除紫茎泽兰等外来有害生物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或建设高质量人工草地。6生态修复措施6.1自然修复6.1.1禁牧在重度退化草原上进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具体按NY/T 1176的规定执行。6.1.2休牧DB53/T 121020233在轻度、中度退化草原上

    6、,一年内春季植物返青期或结实期,对草原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以当地植物物候期确定开始和结束休牧的时间,休牧期45 d,具体按NY/T 1176的规定执行。6.2人工干预修复6.2.1施肥对于土壤贫瘠的轻度、中度退化草原,采用沟施、撒施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等方法进行养分补充。6.2.2补播不翻耕或少破坏现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原上进行播种草种子的草原改良措施。6.2.3除杂针对毒害草较多的退化草原,采用人工防除或化学防除的方法,除草剂使用按NY/T 1276的规定执行。6.2.4人工种草重度退化草原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植被重建,具体按照NY/T 1342的规定执行。重建种植人工草地选择使用的豆科、禾

    7、本科草种和乡土草品种见附录A。6.2.5草原灌溉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方法,具体按照SL/T 334的规定执行。6.2.6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采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防治,危害在经济阈值以下的不需要防治。7管理利用7.1修复成效监测评估对退化草原修复前后的草原植物高度、草原覆盖度、产草量、可食牧草产量进行监测,并对工程效益做出评估。7.2合理利用7.2.1刈割刈割利用,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或抽穗期,豆科牧草在初花期。7.2.2放牧草原修复后第一年轻牧,第二年的放牧强度控制在理论载畜量的6070。7.2.3档案管理DB53/T 121020234建立退化草原生

    8、态修复工作档案,档案包括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图件、组织方式、工程监理、管理措施、保护利用措施等资料。DB53/T 121020235附录A(资料性)生态修复草种和乡土草品种名录表 A.1 给出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草种名录。表 A.1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草种名录序号草种种类可选择的草种品种1豆科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杂三叶(Trifoliumhybrid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品托氏花生(Arac

    9、his pintoi)、大翼豆(Macroptiliumatropurpureum)、圆锥山蚂蝗(Desmodium elegans)、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大结豆(Macrotyloma axillare)、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等。2禾本科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球茎草芦(Phalarisaquatica)、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猫尾草(Urariacrinita)、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

    10、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destinum)、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羊茅(Festuca ovin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杂交臂形草(Brachiariahybrid)、毛花雀稗(Paspalumdilatatum)、非洲虎尾

    11、草(Chloris gayana)、巨菌草(Cenchrusfungigraminus)等。表 A.2 给出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乡土草品种名录。表 A.2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乡土草品种名录序号乡土草品种品种登记号适宜种植范围1德钦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Deqing)国审品种 415在寒温带地区,海拔 2000 m3000 m 及类似区域可种植。2滇中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Dianzhong)国审品种 545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干热河谷区及干旱、贫瘠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和生态恢复区种植。3滇中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Dianzhong)国审品

    12、种 524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海拔 1800 m 以上区域可种植。4德宏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 Dehong)国审品种 340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年降雨量600 mm、年均温13、海拔2000 m 的区域种植。5盈江危地马拉草(Tripsacum laxum Yingjiang)国审品种 402在亚热带及热带的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降雨量较高的区域种植。6楚雄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Chuxiong)国审品种 347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7寻甸梅氏画眉草(Eragrostis mairei Xundian)国审品种 363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 3000

    13、 m 以下区域可种植。DB53/T 121020236表 A.2(续)序号乡土草品种品种登记号适宜种植范围8滇西须弥葛(Pueraria wallichii Dianxi)国审品种 526在亚热带及热带降雨较丰富的地区种植。9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Narok)国审品种 181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10的年积温 45005500的地区。或在10的年积温 40004500的暖温带地区和10的年积温 55006500南亚热带也可推广种植。10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Basilisk)国审品种 110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140

    14、0 m、年均温16、年降雨量 500 mm2500 mm 的区域可种植。11云农 1 号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YunnongNo.1)云 S-BV-SP-001-2021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年降雨 650 mm2200 mm,海拔 800 mm2200m 的区域可种植。12腾越类地毯草(Axonopus fissifolius Tengyue)云 S-LV-AF-003-2021在亚热带地区,海拔 1800 m 以下、年降雨 1200 mm以上的区域可种植。13中甸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Zhongdian)云 S-WDV-LC-004-202

    15、1在寒温带地区,海拔 2500 m3500 m 的地区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种植。14莲池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 Lianchi)云 S-WDV-EB-005-2021在亚热带地区,海拔 400 m2500 m,年降雨 400 mm以上的干热河谷区域种植。15江驿元谋尾稃草(Urochloa longifoliavar.yuanmiuensis Jiangyi)云 S-WDV-UL-006-2021在亚热带地区,海拔 1800 m 以下,年降雨 400 mm以上的干热河谷地区或相似地区种植。16丽玉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Liyu)云 S-WDV-

    16、BP-007-2021在寒温带地区,日最高温不超过 32,海拔 2500 m3500 m 的冷凉地区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种植。17塔城大麦(Hordeum vulgare Tacheng)云 S-LV-HV-001-2022在寒温带地区,海拔 1800 m2200 m 的区域旱耕地秋播种植。18永宁水田稗(Echinochloa oryzoidesYongning)云 S-LV-EO-002-2022在寒温带地区,海拔 2200 m2800 m 山区夏季填闲或休耕地种植,特别适宜季节性积水严重的温带草甸区或滩涂水漫区作种植。19沣源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Fengyuan)云 S-WDV-SP-003-2022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海拔 400 m2400 m、年降水量800 mm 的区域种植。20南庄芸香草(CymbopogondistansNanzhuang)云 S-WDV-CD-004-2022在亚热带地区,海拔 1800 m 以下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干热河谷地区种植。21江边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onisJiangbian)云 S-WDV-AA-005-2022在亚热带地区,海拔 1800 m 以下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干热河谷地区种植。DB53/T 12102023


    注意事项

    本文(DB53 T 1210-202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