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33 52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602023 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llocation of main cultivated varieties of Camellia oiltea 2023-10-26 发布2024-04-01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2/T 1760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品种选择.1 5 配置原则.2 6 配置方法.2 附录 A(资料性)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3
2、DB52/T 176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冰、李芳、罗俊、徐嘉娟、刘四黑、张明刚、魏莹莹、朱亚艳、王恬、曾钦朦、黄磊、许杰。DB52/T 17602023 1 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iltea)主要
3、栽培品种配置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油茶栽培的品种配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3355 油茶 3 术语和定义 LY/T 33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主栽品种 Main variety 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某一栽培区域内栽培的,在新造林中用做主要造林群体、比例较大、数量较多的优良油茶品种。授粉品种 pollination va
4、riety 花粉质量高、数量多、与主栽品种亲和性高、可配性强的品种。农家品种 local variety 又称地方品种,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的品种。4 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当地栽培的油茶良种。授粉品种选择 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的油茶良种或优良农家品种。DB52/T 17602023 2 5 配置原则 花期相遇原则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花期一致或相近。亲和性高原则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授粉亲和力强,能正常坐果结实。品种宜少原则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总数量为24个,且所有品种均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和坐果结实,以2个品种进行配置最
5、优。适应性强原则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宜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经济价值较高。6 配置方法 配置组合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见附录A。配置比例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栽植株数比例宜为3:14:1。配置方式6.3.1 带状式 每34行主栽品种配置1行授粉品种。6.3.2 块状式 根据山地地形进行配置,每块主栽品种种植面积不超过0.2 hm2,配置授粉品种比例按6.2的规定。6.3.3 星状式 复杂地形地块,以授粉品种为中心,配置主栽品种比例按6.2的规定。DB52/T 17602023 3 A A 附录A (资料性)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 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见表A.1。表A.1 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 适用
6、地区 主栽品种 授粉品种 铜仁、黔东南 长林 53 号 长林 4 号 长林 40 号 黔碧 2 号 黔玉 1 号 黔碧 1 号 长林 4 号 长林 53 号 长林 21 号 黔玉 1 号 黔玉 2 号 长林 40 号 长林 53 号 长林 21 号 长林 4 号 黔玉 2 号 黔碧 1 号 长林 21 黔玉 1 号 长林 40 号 湘林 210 黔玉 1 长林 40 长林 21 黔西南、铜仁、黔东南 黔油 1 号 黔油 2 号 黔油 3 号 黔油 4 号 黔油 2 号 黔油 1 号 黔油 3 号 黔油 4 号 DB52/T 17602023 4 表 A.1 油茶栽培品种配置组合(续)适用地区 主栽品种 授粉品种 黔东南、黔南 黎平 2 号 黎平 3 号 黎平 4 号 黎平 7 号 黎平 3 号 黎平 2 号 黎平 4 号 黎平 7 号 DB52/T 176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