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1.140.90 CCS Q 78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522023 曳引驱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作业规范 Traction-driven elevator emergency rescu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rapped people 2023-10-26 发布2024-01-01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2/T 175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救援程序.4 6 现场救援.4 7 信息管理.6 附录 A(资料性)应急救援流程
2、图.7 DB52/T 175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铜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贵州霖奥电梯有限公司、贵阳兴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宏宇、周扬、邵兴禄、杨昆旭、罗力、符杰、胡杰、王俊、禹海生、张富春、朱毅、彭华、付俊、徐平升、代世海、彭
3、剑、栾玮、卿筑琥、梁栩嘉、杨润、彭玮。DB52/T 17522023 1 曳引驱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作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曳引驱动电梯应急救援作业的基本要求、救援程序、现场救援、信息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界定的曳引驱动电梯应急救援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18775 电梯、自动
4、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T5002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DB52/T 1628.4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 第4部分:应急救援处置热线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和GB/T 187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 elevator emergency rescue and response service platform 基于通讯、指挥调度、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具备接收电梯困人报警,组织、协调、指挥救援等应急处置服务能力的信息化平台。来源:DB52/T 1628.1-2021,
5、3.1 3.2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 elevator emergency rescue and response institutions 使用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指挥调度救援机构实施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的公益性组织。来源:DB52/T 1628.2-2021,3.2,有修改 3.3 签约维护保养单位 elevator maintenance unit 与电梯使用单位签署合同,提供电梯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服务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来源:DB52/T 1628.2-2021,3.6,有修改 DB52/T 17522023 2 3.4 网格维护保养单位 grid maintenance unit
6、与电梯使用单位无合同关系,在电梯签约维护保养单位无法履行应急救援义务时,代其实施救援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来源:DB52/T 1628.2-2021,3.7,有修改 3.5 应急救援处置人员 emergency rescue handling specialist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内,使用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处理电梯困人报警、投诉咨询等工作,并调度救援力量实施处置的人员。来源:DB52/T 1628.2-2021,3.3 3.6 接警 alarm answering 应急救援处置人员通过救援热线接收电梯困人报警的行为。来源:DB52/T 1628.2-2021,3.11 3.7 一级响应
7、 first level response 签约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的应急救援。3.8 二级响应 second level response 网格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的应急救援。3.9 三级响应 third level response 119消防救援机构等社会公共救援单位进行的应急救援。4 基本要求 三级响应程序 4.1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当第一级救援无法及时响应时,启动第二级救援,当第二级救援也无法及时响应,启动第三级救援。机构要求 4.2 4.2.1 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作为应急救援的责任主体,负责救援现场组织协调及配合开展救援工作,并承担以下职责:a)应按照 TSG
8、08 及相关要求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DB52/T 17522023 3 b)应保持救援通道畅通;c)应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可靠,应急救援电话在电梯运行期间有专人值守;d)根据救援信息及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安抚被困乘客。4.2.2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 4.2.2.1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统一调度辖区内签约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网格维护保养单位或协调119 消防救援机构等社会公共救援单位开展电梯应急救援工作。4.2.2.2 应保持电梯应急救援热线电话(96533)24 小时畅通,语音通话清晰。4.2.2.3 完善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信息基础,将电梯的地理信息在
9、电子地图上标出,并关联救援信息,当接到电梯困人救援信息时,迅速查询确定该电梯所在地理位置及电梯登记信息,为快速开展救援提供信息支持。4.2.2.4 对应急救援处置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应达到电话咨询、接警、平台操作和应急处置等工作要求。4.2.3 救援单位 4.2.3.1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作为专业技术机构,为使用单位提供应急救援服务,是电梯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a)针对不同类别(类型)电梯制定应急措施或救援预案;b)配备的救援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c)指定电梯救援责任人,制定责任制度和职守制度,确保 24 小时职守电话畅通;d)配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必
10、要的设备、工具至少包括:三角钥匙、操作服务器、伸缩短梯、常用五金工具、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带、救生索、切割设备、葫芦、撬杠、警示牌、警戒线等,对于 GB/T 7024 中规定的防爆电梯,救援现场配备的救援设备及用具应符合 GB/T 3836.1 的要求。4.2.3.2 119 消防救援机构等社会公共救援机构作为电梯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主要承担特殊情况下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其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电梯安全知识及电梯应急救援技能。人员要求 4.3 4.3.1 应急救援处置人员 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判断、理解和表达能力,了解电梯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工
11、作流程,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平台各项功能及相关操作,并符合DB52/T 1628.4的要求。4.3.2 应急救援人员 4.3.2.1 电梯应急救援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程序和流程,能够按照应急救援操作步骤和规范要求实施救援任务,其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4.3.2.2 电梯应急救援人员包括下列人员:a)电梯修理人员;b)经培训的消防人员。DB52/T 17522023 4 5 救援程序 救援启动 5.1 5.1.1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流程图(见附录 A),应急救援处置人员应:a)实时记录被困人员信息、通过系统查询
12、确认困人电梯的位置及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等信息;b)下达救援指令,确定救援响应单位并通知其迅速开展救援,将被困电梯的地址、报警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告知救援响应单位;c)通知困人电梯使用单位配合救援单位开展救援;d)辅助对被困乘客进行安抚,若确认有乘客受伤或可能有乘客会受伤等情况,有需要时呼叫 l20 急救中心。5.1.2 使用单位接到困人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流程图(见附录 A),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a)立即通知签约维护保养单位;b)配合救援单位开展救援;c)对被困乘客进行安抚,若确认有乘客受伤或可能有乘客会受伤等情况,应立即通报 120 急救中心。救援实施 5.2 5.2.1 一级
13、响应 5.2.1.1 由签约维护保养单位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应急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应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救援现场,并按照应急救援操作步骤和规范要求实施救援。5.2.1.2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无法联系上签约维护保养单位,或签约维护保养单位不能及时响应应急救援工作的,则救援进入二级响应。5.2.1.3 电梯使用单位无法联系上签约维护保养单位,或签约维护保养单位不能及时响应应急救援工作,使用单位则应联系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救援进入二级响应。5.2.2 二级响应 5.2.2.1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通知就近的网格维护保养单位承担应急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应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到
14、达救援现场,并按照应急救援操作步骤和规范要求实施救援。5.2.2.2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无法联系上网格维护保养单位,或网格维护保养单位不能及时响应应急救援工作的,则救援进入三级响应。5.2.3 三级响应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或使用单位联系119消防救援机构等社会公共救援力量进行救援。6 现场救援 基本要求 6.1 6.1.1 现场应急救援应至少由 2 名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不得违规救援、酒后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应正确配备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查应急救援所需工具是否完好、齐全。救援现场应放置警示牌或安全护栏。DB52/T 17522023 5 6.1.2 一、二级响应现场救援按本文件内容执行,三级
15、响应现场救援按消防救援机构相关规定执行。作业程序 6.2 6.2.1 沟通与安抚 应急救援人员应第一时间通过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或其他通讯方式与被困乘客通话,安抚被困乘客,进一步了解被困乘客情况。6.2.2 初步确认轿厢位置 应急救援人员通过平层标识或询问相关人员等渠道,初步确定轿厢的位置。6.2.3 断开主电源 断开电梯主电源,并执行断电上锁挂牌的安全操作。6.2.4 打开层门 6.2.4.1 确认电梯轿厢所在的楼层,若轿厢在顶层或底层,则打开电梯的层门,打开层门后若电梯在开门区域,则按照本文件 6.2.6 的要求救出被困人员。6.2.4.2 确认电梯轿厢在非开门区域,则需确认电梯轿厢确切位置,
16、进行下一步操作。6.2.5 平层操作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电梯松闸盘车救援作业指导、无机房电梯紧急松闸救援作业指导或紧急电动运行作业指导,按照相关的作业指导和以下步骤进行救援操作:a)应急救援人员通过机房(紧急操作屏)的通话装置或其他通讯方式与被困乘客保持通话,告知被困乘客将缓慢移动轿厢;b)松闸盘车救援。确定轿厢需要移动的方向后,松闸盘车。松闸盘车救援作业安全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定一名应急救援人员双手已握紧电梯盘车轮时,另一名应急救援人员方可用松闸扳手打开机械抱闸;松闸盘车救援时,两名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紧密配合,时刻关注电梯的移动状况,遇突发情况时,负责松闸的应急救援人员要立即释放抱闸扳手,关闭机
17、械抱闸装置;c)电动松闸救援。电动松闸救援按照电动松闸装置标识的操作步骤进行;d)对于未设置溜车速度控制装置的电梯,应急救援人员要采用“点动”方式反复松开抱闸裝置,使电梯轿厢缓慢滑行,直至电梯轿厢停在平层位置,关闭抱闸装置;e)根据电梯轿厢移动距离,并通过观察钢丝绳上的平层标记或平层区指示灯等,判断电梯轿厢进入平层区后,停止松闸盘车救援作业、紧急松闸救援作业或紧急电动运行操作,特殊情况时,可按照该电梯制造厂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f)特殊情况下无法实施平层救援操作的应及时通知应急救援处置机构和监管部门,另行组织救援。6.2.6 救出被困人员 6.2.6.1 在轿厢实际所在的楼层,用层门开锁钥匙打
18、开相应层门,救出被困乘客。6.2.6.2 如层门开锁钥匙无法打开层门,应急救援人员可到上一层站打开层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进入轿顶,手动打开层门及轿门,救出被困乘客。救援后续工作 6.3 6.3.1 应急救援人员关闭电梯层、轿门,保持现场警示牌或安全护栏,以便签约维护保养单位开展修DB52/T 17522023 6 复及相关故障处理工作。应急救援人员与使用单位确认救援结果,并填写应急救援记录表,向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汇报救援情况,并告知使用单位电梯在排除故障前不得使用。6.3.2 签约维护保养单位负责对故障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电梯的修理和维护保养应符合 GB/T 18775 和 TSG T5002 的规定。修复后电梯应符合电梯安全规范的要求,事故电梯按事故处理相关程序及要求进行处置。7 信息管理 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信息管理 7.1 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分别按照TSG 08和TSG T5002的要求负责本单位电梯的救援信息管理和维护。应急救援处置机构信息管理 7.2 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机构负责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救援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并按相应规定执行。DB52/T 17522023 7 A A 附录A (资料性)应急救援流程图 A.1 应急救援流程图见图 A.1。图A.1 应急救援流程图 DB52/T 175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