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744-2023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管理规范.pdf

    • 资源ID:1547958       资源大小:2.84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744-2023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管理规范.pdf

    1、 ICS 11.020 CCS C 5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442023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管理规范 Norm of practice for the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outbreak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 child care centres 2023-06-07 发布2023-09-01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2/T 174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组

    2、织管理.2 5 传染病发现及报告.2 6 疫情处置.3 附录 A(资料性)晨午晚检登记表.5 附录 B(资料性)因病缺勤登记表.6 附录 C(资料性)晨午晚检汇总表.7 附录 D(资料性)因病缺勤登记汇总表.8 附录 E(资料性)传染病管理登记表.9 附录 F(规范性)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10 附录 G(资料性)传染病病例复课查验证明.12 附录 H(规范性)常见传染病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13 参考文献.15 DB52/T 174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

    3、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市第一中学、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毕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都匀市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艳、聂炜、龚晓俊、雷明玉、张忠华、黄荷、黄焦、方森洲、陶莹、贺瑶瑶、唐旭、徐德淦、杨龙剑、聂兰、龙敏、丁怡、姜怡权、王丽、刘石密、于晓康、过莉芳、黄莉。DB52/T 17442023 1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的组织管理、传染病发现

    4、及报告、疫情处置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工作,普通高等学校及校外教育辅导机构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52/T 1493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3.2 传染病疫情 infectious

    5、 disease epidemic 由传染病引起,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暴发或流行的情况。3.3 应急接种 emergency vaccination 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3.4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epidemic information reporter 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或经培训合格执行相关职务的学校其他工作人员。3.5 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 responsible person for syndromic surveilla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lass 经培训合格

    6、、负责各班级内传染病症状监测与报告的学校专(兼)职人员。3.6 健康随访 health follow-up 利用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情况、心理状态进行监控与指导,以及对未患病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DB52/T 17442023 2 4 组织管理 应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成员应由校长、学校各相关部门和班级负责人等组成,包括传4.1 染病疫情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和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工作小组成员应根据学校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应明确工作小组人员的职责:4.2 a)传染病疫情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7、;b)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疫情事件、因病缺勤等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c)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为班主任,负责班级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管理情况的登记及上报。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明确报告程序,规范信息4.3 报告和疫情处置流程。应按照学校规模、学生数量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控保障设施及物资,包括设置4.4 临时留观场所、配备消毒设备和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等,并严格掌握使用期限。应协助传染病疫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接受相关部门对传染病疫情4.5 事件的监督、指导和检查。5 传染病发现及报告 传染病发现 5.1

    8、 5.1.1 晨午晚检 5.1.1.1 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传染病流行时期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可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晨午晚检应包含以下内容:a)测量体温;b)查看有无精神不振、结膜充血或黄染、脸色和肤色、有无皮疹、红肿等;c)询问有无腹痛、腹泻、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d)填写晨午晚检登记表(见附录 A)。5.1.1.2 若出现异常,应由班主任、校医带领学生到校医务室;或家长带回家或医疗机构就诊。5.1.2 因病缺勤追踪 对于缺勤学生,要追踪缺勤原因;对于因病缺勤学生,应由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在24小时内对病因进行追踪,填写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表(见附

    9、录B),并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5.1.3 信息汇总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每日收集附录A及附录B,并汇总填写晨午晚检汇总表(见附录C)、因病缺勤登记汇总表(见附录D)。DB52/T 17442023 3 传染病报告 5.2 发现以下情况时,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如医疗机构确诊为传染病的则填写传染病管理登记表(见附录E):a)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 天内有 3 例或连续 3 天内有 5 例及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应在 24 小时内报出

    10、相关信息;b)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在 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c)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在 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d)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6 疫情处置 传染源管理 6.1 6.1.1 个人停课隔离及复课 6.1.1.1 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应立即按照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见附录 F)的规定进行停课隔离,可采取在家庭、医疗机构或指定地点进行隔离。6.1.1.2 隔离期满且症状基本消失后,由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核实并填写传染病病例复课查

    11、验证明(见附录 G),方可解除隔离进行复课。6.1.2 班级及学校停、复课 6.1.2.1 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分为班级停课及学校停课。按常见传染病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见附录 H)规定执行。6.1.2.2 教育部门应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意见和停课条件制定停、复课实施方案。6.1.3 健康随访 停课期间,班主任需每日对本班学生进行健康随访,并将随访结果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将随访结果汇总后报属地疾控机构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消毒 6.2 按DB52/T 1493的规定执行。应急接种 6.3 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或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时,卫生、教育部门应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是否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建议,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有关疫苗接种规定执行。健康教育 6.4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班会、家长会等方式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如出现传染病可疑症状或被确诊DB52/T 17442023 4 为传染病后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坚持规范化治疗,并配合采取隔离、治疗、停复课等措施。DB52/T 1744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晨午晚检登记表 晨午晚检登记表见表A.1。表A.1 晨午晚检登记表 学校/幼儿园

    13、 年级 班晨午晚检登记表 日期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事假人数 病假人数 异常症状人数 姓名 性别 年龄 晨午晚检情况 发热 咳嗽 腹泻 呕吐 皮疹 黄疸 腮腺 肿大 结膜 充血 其他 处理情况 注1:从第7列起,仅填写出现症状人员信息,出现该症状的在对应空格打勾“”;如当日无异常症状人员,第7列后不需填写。注2:发热一栏,仅填写体温37.3者,并填写具体体温值。注3:腹泻一栏,仅填写腹泻大于3次/天者。注4:未列明的其他症状,请直接用文字在“其他”一栏注明。注5:处理情况(填写1.照常上课;2.在校观察;3.离校处理)。填表人:联系电话:DB52/T 17442023 6 B B 附录B (资

    14、料性)因病缺勤登记表 因病缺勤登记表见表B.1。表B.1 因病缺勤登记表 学校/幼儿园 年级 班因病缺勤登记表 序号 日期 班级 因病缺勤总人数 当日新增因病缺勤人数 新增因病缺勤学生姓名 性别 年龄 家长联系电话 当日新增因病缺勤原因 请假日期 复课日期 请假天数 备注 异常症状 疾病名称 其他 发热 腹泻 呕吐 皮疹 普通感冒 流感 水痘 腮腺炎 手足口病 细菌性痢疾 新冠 肺结核 注1:因病缺勤原因在对应空格打勾“”,有疾病诊断的“”病名,无疾病诊断的则“”异常症状,未列出的其他症状或疾病的直接用文字在“其他”栏注明。注2:第6列后仅填写新增人员信息,无新增的不填写。填表人:联系电话:D

    15、B52/T 17442023 7 C C 附录C (资料性)晨午晚检汇总表 晨午晚检汇总表见表C.1。表C.1 晨午晚检汇总表 学校/幼儿园晨午晚检汇总表 日期 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事假人数 病假人数 异常症状人数 备注 小计 发热 咳嗽 腹泻 呕吐 皮疹 黄疸 腮腺肿大 结膜充血 其他 注1:未列出的其他症状或疾病的请直接用文字在“其他”栏注明。注2:如1人多个症状时,仅汇总1个主要症状即可。填表人:联系电话:DB52/T 17442023 8 D D 附录D (资料性)因病缺勤登记汇总表 因病缺勤登记汇总表见表D.1。表D.1 因病缺勤登记汇总表 学校/幼儿园因病缺勤汇总表 日期 班

    16、级 因病缺勤总人数 当日新增因病缺勤人数 当日新增因病缺勤原因 发热 腹泻 呕吐 皮疹 普通感冒 流感 水痘 腮腺炎 手足口 细菌性痢疾 新冠 肺结核 其他 注1:缺勤原因有疾病诊断的“”病名,无疾病诊断的则“”症状,未列出的其他症状或疾病的直接用文字在“其他”栏注明。注2:第6列后仅填写新增人员信息,无新增的不填写。填表人:联系电话:DB52/T 17442023 9 E E 附录E (资料性)传染病管理登记表 传染病管理登记表见表E.1。表E.1 传染病管理登记表 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管理登记表 序号 登记 日期 班级 姓名 性别 年龄 疾病名称 家长电话 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 上报日期 上报

    17、单位 诊断 医院 离校日期 治疗情况 返校日期 备注 教育局 疾控中心 其他(请注明)居家治疗 医院治疗 DB52/T 17442023 10 F F 附录F (规范性)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 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见表F.1。表F.1 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 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 传染期 停课隔离期限 甲型病毒性肝炎 突然发热、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和腹部不适,伴数天黄疸。15-50 天 潜伏期末至发病 2 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排病毒时间较长。30 天 戊型病毒性肝炎 起病较急,约 80%患者有发热伴畏寒,

    18、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和腹部不适,伴数天黄疸。2-9 周 发病前 2 周至发病后 2 周。30 天 登革热 急性起病,1-3 天内发热达 39-40,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头节痛及疲乏等症状;病程第 5-7 天出现多样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一般病程第 5-8 天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3-15 天 目前无人与人直接传播的证据,经媒介伊蚊传播发病。病人在发病前 1 天和发病后 5 天内为病毒血症期,传染性较强;感染登革病毒后,有一部分感染者不发病,但要产生病毒血症,起到传染源作用。7 天 肠炭疽 起病时全身不适、

    19、发热、恶心、呕吐,吐出物带血丝及胆汁、水样腹泻或便血、腹痛明显、腹胀等,有时似急腹症。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1-7 天 人-人传播罕见 7 天 皮肤炭疽 多见于上肢及面部皮肤。先出现红斑,继而形成约 1cm 大小的丘疹,继而形成水疱,最后水疱形成溃疡,第 24 日中心呈出血性坏死,结成约 4cm 大小、黑而硬的焦痂。1-5 天 发病后 1-2 周。7 天 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 1020 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数小时-

    20、7天 自然病程 1-2 周,少数可转为慢性,病情反复达 2 个月以上。14 天 阿米巴性痢疾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2-10 天 发病后 2 周。14 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皮肤瘀点瘀斑等。2-10 天 带菌者和病人是传染源,有效抗生素治疗 24 小时后可消除传染性。7 天 百日咳 早期为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征象,咳嗽日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串咳可持续数分钟。2-21 天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6 周均有传染性。30 天 DB52/T 17442023 11 表F.1 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传染期及病例隔离时限(续)疾病

    21、 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 传染期 停课隔离期限 白喉 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及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1-7 天 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恢复期带菌多不超过 12 天。7 天 猩红热 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及全省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等 2-12 天 10-21 天。14 天 麻疹 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等。6-21 天 出疹前 4 日至出疹后 4 日 7 天 肺结核 多数起病缓慢,可表现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长期低热,多见于午后或半晚,可伴有疲倦、盗汗、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30 天,或长期隐性感染。未经规范治疗的肺结

    22、核患者长期具有传染病性。60 天 伤寒(副伤寒)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3-42 天 潜伏期末即可排菌;病人从大,小便排菌,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恢复期仍可继续排菌 2-3 周,少数在 1 年以上,甚至终身。30 天 流行性感冒 急起发热(体温38)、畏寒、头痛、浑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1-4 天 发病前 24-48h 至发病后 5 天(约 3-8 天)。7 天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14-28 天 腮腺肿大前 7 日至肿大后 9 日。14 天 风疹 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

    23、节痛症状。14-21 天 发病前 7 天到出疹后 5 天。5 天 手足口病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3-6 天 发病后 7 到 14 天。14 天 水痘 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可伴有较轻的发热、头痛或咽痛等全身症状。10-24 天 发病前 1-2 天到皮疹完全结痂。14 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起病急,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自觉症状很快加重,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眼睑及结膜水肿、充血,结膜下出血。数小时至 48 小时。发病期间均有传染性。10 天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发热、出疹,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但面部

    24、无疹。脾大,部分出现肝大,伴有剧烈头痛等中枢神经症状 10-14 天 潜伏期末至热退后数天,病后 1 周传染性最强,一般不超过 3 周 7 天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伴有低热 12-72 小时 发病后 48 小时。3 天 DB52/T 17442023 12 G G 附录G (资料性)传染病病例复课查验证明 传染病病例复课查验证明班级班主任:您班学生于年月日患疾病或有等症状,截止年月日共隔离天,经现场查验,该生隔离期满且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复课标准,请予以复学。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签名:年月日本证明一式两份,班主任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各持一份。DB52/T 17442

    25、023 13 H H 附录H (规范性)常见传染病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 常见传染病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见表H.1。表H.1 常见传染病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 疾病 停课时间 班级停课 全校停课 甲型病毒性肝炎 30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1)7 天内,同一学校内出现 20 例及以上病例;(2)5 个及以上班级出现病例。戊型病毒性肝炎 30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1)7 天内,同一学校内出现 20 例及以上病例;(2)5 个及以上班级出现病例。登革热 一般不建议停课 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

    26、理。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理。细菌性痢疾 7 天(1)托幼机构,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2)小学及中学,7 天内,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 7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阿米巴性痢疾 15 天(1)托幼机构,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2)小学及中学,7 天内,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 7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7 天内,同一学校出现 10 例及以上病例;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百日咳 21

    27、 天(1)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2)21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1)21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2)30%及以上的班级停课;(3)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白喉 7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或以上病例;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猩红热 7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病例累计达 7 例及以上。(1)7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2)30%及以上的班级停课。麻疹 21 天 10 天内同一班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10 天内同一学校出现 30 例及以上病例。肺结核 一般不建议停课 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

    28、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理。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理。伤寒(副伤寒)14 天 同一班级或宿舍,7 天内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1)7 天内,同一学校内出现 20 例及以上病例;(2)5 个及以上班级出现病例。DB52/T 17442023 14 表H.1 常见传染病的班级、学校停课标准及时限(续)疾病 停课时间 班级停课 全校停课 流行性感冒 4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当天新发流感样病例达 5 例及以上;或同一班级累计出现流感样病例达 30%及以上;或一周内发生 2 例及以上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或死亡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1)7 天内,50%及以上

    29、的班级出现病例;(2)30%及以上的班级停课时。流行性腮腺炎 25 天 7 天内,同一班级病例累计达 10 例及以上,且有免疫力的人群(接种或既往患病)低于 70%。不建议全校停课。如有特殊情况,经疾控中心风险评估后可进行全校停课。风疹 21 天 10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10 天内同一学校出现 30 例及以上病例时。手足口病 10 天 1.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2.同一班级或宿舍,7 天内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1)7 天内,累计出现 30 例及以上;(2)5 个及以上班级分别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3)经风险评估认为需停课的情况。水痘 24 天 14 天内,同一班级病例累

    30、计达 7 例或以上。(1)14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2)30%及以上的班级停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0 天(1)托幼机构,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2)小学及中学,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10 例及以上病例。7 天内,50%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一般不建议停课 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理。若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风险评估后做出相应处理。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3 天(其他病原由疫情处置指挥部和教育部门评估决定)(1)托幼机构,7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2)小

    31、学及中学,7 天内,一班级出现 5 例及以上病例。7 天内,50%及以上的班级出现病例。DB52/T 17442023 15 参考文献 1 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2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版)3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GB28932-2012)4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黔卫计函2018137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版)6 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WS/T 642-2019)7 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WS/T 772-20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DB52/T 1744-2023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744-2023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疫情处置管理规范.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