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40 CCS A 47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6832022 雨季监测评估规范 Criterion of rainy season monitor and evaluation 2022-08-09 发布2022-11-01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2/T 1683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监测指标.2 5 雨季起止早晚及强度等级.3 附录 A(规范性)标准化值的计算方法.5 参考文献.6 DB52/T 1683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2、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气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东海、帅士章、周文钰、罗阳欢、任曼琳、丁立国、龙俐、陈娟、许丹、陈静。DB52/T 16832022 1 雨季监测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雨季的监测指标、起止早晚和强度等级。本文件适用于雨季的监测、预测、评价和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雨季 rainy season 一年中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期。3.2 日降水量 daily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前一日20
3、时到当日20时的累积降水量。来源:QX/T 3962017,2.4 3.3 年平均旬降水量 annual mean of ten-day precipitation 年累积降水量的1/36。3.4 5 天滑动累积 5-day moving accumulation 连续要素序列依次以当天及前4天共5个数据为一组求和。来源:QX/T 3962017,2.6 3.5 气候平均值 climate normal 气象要素最近三个年代的平均值。来源:QX/T 1522012,2.5,有修改 DB52/T 16832022 2 3.6 监测站点 monitoring site 贵州省境内的地面气象观测站,
4、包括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注: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定义见GB 31221。4 监测指标 单站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 4.1 4.1.1 雨季开始阈值 单站雨季开始阈值计算见公式(1)。=5 (1)式中:单站雨季开始阈值;5天滑动累积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年平均旬降水量的气候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4.1.2 雨季结束阈值 单站雨季结束阈值计算见公式(2)。=50.7 (2)式中:单站雨季结束阈值。4.1.3 雨季开始日期 每年从3月21日起,某站雨季开始阈值1,选取这5天中降水量首次10 mm的当天(如果日降水量均未超过10 mm,则
5、选取日降水量最大的一天)确定为雨季开始待定日;在这之后15天内再次出现 1的情况,则将雨季开始待定日确定为雨季开始日期,否则重新确定雨季开始待定日和雨季开始日期。如果计算得到的雨季开始日期为3月21日,则逐日向前按上述步骤推算符合条件的雨季开始日期。4.1.4 雨季结束日期 每年从9月21日起,某站某日雨季结束阈值1,则将当日确定为雨季结束待定日;在这之后 15天内未再出现1的情况,则将雨季结束待定日确定为雨季结束日期,否则重新确定雨季结束待定日和雨季结束日期。如果计算得到的雨季结束日期为9月21日,则逐日向前按上述步骤推算符合条件的雨季结束日期。区域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 4.2 根据4.1,当
6、监测区域内有50%及以上监测站点达到单站雨季开始和结束标准的日期,即为区域雨季开始和结束的日期。DB52/T 16832022 3 雨季长度 4.3 单站(区域)雨季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含开始日期,不含结束日期)的总天数,计算见公式(3)。=(3)式中:单站(区域)雨季长度,单位为天(d);单站(区域)雨季结束日期;单站(区域)雨季开始日期。雨季降水量 4.4 4.4.1 单站雨季降水量 单站雨季时段内的累积降水量,计算见公式(4)。=1 (4)式中:单站雨季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第 天日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4.4.2 区域雨季降水量 区域雨季时段内,监测区域内站点总降水量的平均
7、值,计算见公式(5)。=,=1=1 (5)式中:区域雨季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第 站第 天日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监测区域内站点总数。5 雨季起止早晚及强度等级 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早晚等级 5.1 单站(区域)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早晚等级依据当年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与其气候平均日期的差值()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1 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早晚等级划分 等级 /d 等级描述 单站雨季 区域雨季 (-,-31(-,-22 显著偏早 -30,-11-21,-8 偏早 -10,10-7,7 正常 11,30 8,21 偏晚 31,)22,)显著偏晚 DB52/T 16832022 4 雨季长
8、度等级 5.2 单站(区域)雨季长度等级()依据单站(区域)雨季长度标准化值()大小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2。雨季长度标准化值计算见附录A。雨季降水量等级 5.3 单站(区域)雨季降水量等级()依据单站(区域)雨季降水量标准化值()大小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2。雨季降水量标准化值计算见附录A。表2 雨季长度和降水量等级划分 或 或 等级描述 雨季长度 雨季降水量 (-,-1.5)显著偏短 显著偏少 -1.5,-0.5)偏短 偏少 -0.5,0.5 正常 正常 (0.5,1.5 偏长 偏多 (1.5,)显著偏长 显著偏多 综合强度等级 5.4 5.4.1 综合强度指数 单站(区域)雨季综合强度指数计
9、算见公式(6)。=0.4 +0.6 (6)式中:单站(区域)雨季综合强度指数,四舍五入取整数。5.4.2 等级划分 单站(区域)雨季综合强度等级依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强度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3。表3 雨季综合强度等级划分 等级 等级描述 1 显著偏弱 2 偏弱 3 正常 4 偏强 5 显著偏强 DB52/T 16832022 5 A A 附录A (规范性)标准化值的计算方法 A.1 标准化值的计算方法见公式(A.1),(A.2)。=(A.1)=1()2=112 (A.2)式中:第 年的标准化值;第 年的要素值;要素的气候平均值;气候平均值计算周期内要素的标准差;样本长度。DB52/T 16832022 6 参考文献 1 QX/T 3952017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 华南汛期 2 李玉柱,许炳南.贵州短期气候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 晏红明,李清泉,孙丞虎,等.中国西南区域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划分标准的研究J.大气科学,2013,37(5):1111-1128 4 张东海,白慧,周文钰.西南雨季监测指标在贵州西部的适用性分析J.贵州气象,2015,39(3):27-31 DB52/T 168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