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5.040 CCS P 55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31552023DB51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规范2023-12-29 发布2024-01-29 实施四 川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布DB51/T 31552023 I 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编码原则.15 编码对象.26 代码结构.27 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38 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编码规则.4附录 A(规范性)校验码计算方式.7附录 B(规范性)水利管理类对象顺序码编制方法表.8附录 C(规范性)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编制方法表.9附录 D(规范性
2、)四川省流域水系代码表.10附录 E(资料性)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示例.11 DB51/T 31552023 II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水利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东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鹏、张惠民、卢鑫、阚飞、刘力军、李海强、李腾、罗茂盛、刘双美、麻泽龙、蒋成杰、庄春义、陈玥、邓朝仁、邓锦山、代强、王冬、王颖、田睿、谭嗣城、李卓蔓、赵香桂、邢志、杨中凤、秦鑫、肖翔、张奕虹、陈春节、任
3、宇程、田克传。DB51/T 31552023 III 引言水利部于2020年7月27日批准发布SL/T 2132020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于2020年10月27日起实施。SL/T 2132020中将水利对象分为江河湖泊类、水利工程类、监测站(点)类和其他管理对象类4个抽象类,并在4个抽象类基础上划分为42个实体类对象,制定了18位水利对象总体编码规则。本文件所述水利管理对象类为SL/T 2132020中4个抽象类的其他管理对象类,含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水土保持区划、河湖管理范围、岸线功能分区、采砂分区、河段、堤段、险工险段、水源地、取水口、退排水口、取用水户和退排水户14个实体类。本文件
4、在SL/T 2132020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水利管理对象实际,制定了其他管理对象类水利对象实例代码编制的规则。DB51/T 31552023 1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的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的编制,以及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5、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GB/T 309432014 水资源术语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T 331132016 水资源管理信息对象代码编制规范SL/T 2132020 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 8092021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水利对象water object在水事管理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其事权范围内的自然实体、水利设施和管理单元等,例如:河流、水库大坝、水资源分区等。来源:SL/T 21320
6、20,3.1,有修改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cod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objects按照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规则,给具体水利管理类对象赋予唯一代码的过程。4 编码原则科学性应以水利管理类对象相对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唯一性DB51/T 31552023 2在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过程中,每个水利管理类对象应有且仅有一个不重复的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简约性确定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编制规则,应减少参与编制规则的水利管理类对象本质属性数量。稳定性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一经赋予特定水利管理类对象,应长期保持不变,不因水利管理类对象本质属性或特征的变化
7、而变化,不因水利管理类对象的消亡而消亡。扩展性随着水事管理与活动的不断细化和深入,水利管理类对象的实体类应可按需进行增补。确定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长度时,在满足代码最短原则基础上,应确保具有足够代码空间,满足一定时期内同类对象增加的需要。5 编码对象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的原则与方法应符合SL/T 2132020的要求,具体包括: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水土保持区划、河湖管理范围、岸线功能分区、采砂分区、河段、堤段、险工险段、水源地、取水口、退排水口、取用水户和退排水户14个实体类。表1 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分类表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结构类型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名称一般水利管理类对象流域水系型
8、岸线功能分区特有层级管理区划型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水土保持区划行政区划型河湖管理范围采砂分区河段堤段险工险段水源地取水口退排水口特殊水利管理类对象取用水户退排水户6 代码结构一般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结构DB51/T 31552023 36.1.1 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应为 18 位,由英文大写字母(I、O、Z 舍弃,下同)和阿拉伯数字组成。6.1.2 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应有 3 个代码段构成,包括表示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型的 5 位分类代码、表示具体水利管理类对象的 12 位实例代码和 1 位校验码。代码结构如图 1 所示,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EX T1T2T3 C1C2C3C4C5C6C
9、7C8C9C10C11C12 X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校验码图1 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结构图a)EXT1T2T3: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具体编码规则应按照本文件第 7 章的规定。b)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具体编码规则应按照本文件第 8章的规定。c)X:校验码,其值应根据其他代码段计算得出,计算方式应满足本文件附录 A 的规定。特殊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结构6.2.1 取用水户、退排水户为个人时其对象代码应按 GB 11643 的规定执行。6.2.2 取用水户、退排水户为单位时其对象代码应按 GB 32100201
10、5 中第 4 章的规定执行。7 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应由 2 个代码段构成,包括 2 位抽象类代码和 3 位实体类代码。代码结构如图 2 所示,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EX T1T2T3其他管理对象抽象类代码值水利对象实体类代码图2 水利管理类对象分类代码结构图a)EX水利管理类对象抽象类代码值,按照 SL/T 2132020 中 6.2 的规定取值;b)T1T2T3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代码采用顺序码,参照 SL/T 2132020 中 6.3 的规定,取值详见表 2。DB51/T 31552023 4表2 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代码表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名称实体类代码水资
11、源分区001水功能区002水土保持区划003河湖管理范围004岸线功能分区005采砂分区006河段007堤段008险工险段009水源地010取水口011退排水口012注:河湖管理范围含岸线功能分区、采砂分区、河段、堤段、险工险段。8 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编码规则流域水系型流域水系型代码可适用于岸线功能分区类水利管理类对象。流域水系型代码应由2个代码段构成,包括8位所属流域水系分区代码和4位顺序码。代码结构如图3所示,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C1C2C3C4C5C6C7C8 C9 C10C11C12所属流域水系分区代码在所属流域水系分区内的顺序码类别码图3 流域水系型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结构图
12、a)C1C2C3C4C5C6C7C8水利管理类对象所属的流域水系分区代码,由 8 位英文大写字母(I、O、Z 舍弃)组成,并应遵循下列规则:1)第 1、2 位分别表示一级流域水系代码和二级流域水系代码,取值按附录 B 的规定执行;2)第 3、4、5、6、7、8 位依次表示三、四、五、六、七、八级流域水系在相应上一级流域水系内的顺序代码,按从上游至下游、从北向南依次编码,由 6 位英文大写字母(I、O、Z 舍弃)组成;3)当该级流域水系没有下一级流域水系时,其右各位约定使用“0”补齐;4)跨流域水系的采用上一级流域水系分区代码;5)跨一级流域水系分区的,约定使用“XXXXXXXX”。b)C9流域
13、水系型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取值见附录 C。c)C10C11C12水利管理类对象在所属流域水系分区内相应类别下的顺序码,取值范围为 001999,并遵循下列规则:DB51/T 31552023 51)顺序码编制方法见附录 B。2)按 GB/T 7027-2002 中 8.2 的规定,顺序码属无含义代码,仅用来一次性标识编码对象。凡编码后确需新增的水利管理类对象,其代码应依次排在所在行政区划该类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表之后。d)以上代码段在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后将保持不变。行政区划型行政区划型代码可适用于河湖管理范围、采砂分区、河段、堤段、险工险段、水源地、取水口、退排水口8类水利管理类对象。以水源地
14、为例,该类型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具体示例参见附录E示例1。行政区划型代码应由2个代码段构成,包括6位所在行政区划代码和6位顺序码。代码结构如图4所示,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C1C2C3C4C5C6 C7 C8C9C10C11C12所在行政区划代码所在行政区划内的顺序码类别码图4 行政区划型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结构图a)C1C2C3C4C5C6水利管理类对象空间位置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水利管理类对象空间位置跨行政区划的采用上一级行政区划代码,按 GB/T 2260-2007 中第 3 章的规定执行。b)C7行政区划型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取值见附录 C。c)C8C9C10C11C12水利管理
15、类对象所在行政区相应类别的顺序码,取值范围为 0000199999,并应遵循下列规则:1)顺序码编制方法详见附录 B。2)按 GB/T 7027-2002 中 8.2 的规定,顺序码属无含义代码,仅用来一次性标识编码对象。凡编码后确需新增的水利管理类对象,其代码应依次排在所在行政区划的该类水利管理类对象代码表之后。d)以上代码段在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后将保持不变。特有层级管理区划型特有层级管理区划型代码适用于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水土保持区划 3 类水利对象。以水资源分区为例,该类型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具体示例参见附录 E 示例 2。特有层级管理区划型代码应由 6 个代码段构成,包括 2 位一级码
16、、2 位二级码、2 位三级码、2 位四级码、2 位五级码、2 位六级码。代码结构如图 5 所示,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DB51/T 31552023 6C1C2 C3C4 C5C6 C7C8 C9C10 C11C12一级码二级码五级码三级码四级码六级码图5 特有层级管理区划型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例代码结构图a)C1C2第一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从 01 至 09、0A 至 0Y、10 至 19、1A 至 1Y 依次顺序编码;b)C3C4某个第一层级管理区划下划分的第二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规则同 a);c)C5C6某个第二层级管理区划下划分的第三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规则同 a);d)C7C8某个第三层
17、级管理区划下划分的第四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规则同 a);e)C9C10某个第四层级管理区划下划分的第五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规则同 a);f)C11C12某个第五层级管理区划下划分的第六层级管理区划的代码,规则同 a);g)无下级层级时,其右均用“00”补齐。DB51/T 31552023 7AA附录A(规范性)校验码计算方式校验码计算公式为:X=(+1),1117=1)(A.1)式中:MOD 求余函数;i 代码字符从左至右位置序号;CODEi第 i 位置上的代码字符对应的数值,详见表 A.1;MAP 映射函数,将求余函数计算结果按表 A.2 对应转换为校验码;X校验码,是以上公式计算结果。表A
18、.1 代码字符对应数值表代码字符代码字符对应的数值代码字符代码字符对应的数值00H1711J1822K1933L2044M2155N2266P2377Q2488R2599S26A10T27B11U28C12V29D13W30E14X31F15Y32G16表A.2 计算结果对应校验码表计算结果012345678910校验码10X98765432 8附录B 水利管理类对象顺序码编制方法表表 B.1 给出了水利管理类对象顺序码的编制方法。表 B.1 水利管理类对象顺序码编制方法表序号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别水利管理类对象顺序码编制方法1岸线功能分区按照岸线功能分区长度从大到小顺次编码。当分区长度相同时
19、,按照岸线功能分区上游起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2河湖管理范围按照河湖管理范围面积从大到小顺次编码。当面积相同时,按照河道上游起点位置或湖泊几何中心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3采砂分区按照采砂分区采区长度从大到小、采区宽度从大到小顺次编码。当采区长度、采区宽度均相同时,按照采砂分区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4河段按照河段的长度从大到小顺次编码。当河段长度相同时,按照河段的起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5堤段按照堤段长度从大到小顺次编码。当堤段长度相同时,按照堤段的起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6险工险段按照险工险段的几何中心点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
20、次编码。7水源地按照水源地的设计年供水量大小顺次编码。当设计年供水量相同时,按照水源地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8取水口按照取水口的取水流量大小顺次编码。当取水流量相同时,按照取水口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9退排水口按照退排水口的设计排污能力大小顺次编码。当设计排污能力相同时,按照退排水口位置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顺次编码。9附录C(规范性)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编制方法表表 C.1 给出了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的编制方法。表 C.1 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编制方法表序号水利管理类对象实体类别水利管理类对象类别码编制方法1岸线功能分区1:开发利用区;2:控制利用区;3:保护区;
21、4:保留区2河湖管理范围1:河流;2:湖泊;3:水库;9:其他3采砂分区1:可采区;2:禁采区;3:保留区4河段1:省级河段;2:市级河段;3:县级河段;4:乡级河段;5:村级河段;9:其他5堤段1:1 级;2:2 级;3:3 级;4:4 级:5:5 级;6:5 级以下;9:其他6险工险段无类别码,取 07水源地1:河流型水源地;2:湖库型水源地;3:地下水水源地8取水口1:地表水取水口;2:地下水取水口;3:其他9退排水口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3:农业废水;4:混合废污水;5:退排清水;9:其他 10附录D(规范性)四川省流域水系代码表表 D.1 给出了四川省 2 个一级流域(区域)、
22、7 个二级水系的名称与代码。表 D.1 四川省水系代码表序号一级区代码 一级区名称 二级区代码 二级区名称1D黄河流域DA 黄河干流水系上游(河口镇以上)2F长江流域FA 金沙江水系3FB 长江干流水系上游(宜昌至宜宾区间)4FF 雅砻江水系5FG 岷沱江水系6FH 嘉陵江水系7FL汉江水系 11附录E(资料性)四川省水利管理类对象编码示例下面给出了四川省水利管理对象编码的示例。示例 1: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水源地为例:依次确定分类代码(水源地取值EX010)、所在行政区划代码(按8.2规则编码,什邡市行政区划代码为510682)、所属对象的类别码(按8.2规则编码)、所在行政区划内的顺序码(
23、按8.2规则编码)、校验码(按6.1规则编码),组合后即可获得完整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水源地代码。如表E.1所示:表 E.1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水源地编码表所在行政区划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设计年供水量(万吨/年)经度()纬度()编码什邡市什邡市三水厂人民渠水源地河流型水源地2253104.114631.1734EX0105106821000018什邡市钟鼎寺水源地河流型水源地645103.977331.2446EX0105106821000029什邡市松林村水源地河流型水源地116.8104.061631.1740EX0105106821000033什邡市钉耙沟水源地河流型水源地109.5104
24、.182131.1629EX0105106821000048什邡市五马村水源地河流型水源地73104.157831.1840EX0105106821000052什邡市八角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湖库型水源地54.75104.049331.2420EX0105106822000013什邡市虎林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43.8104.042631.2030EX0105106823000012什邡市三圣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32.85104.128231.1403EX0105106823000027什邡市亭江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29.2103.948931.3483EX0105106823000031什邡市
25、亭江社区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21.9103.994131.3927EX0105106823000046什邡市瓦店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21.9104.020231.3404EX0105106823000050什邡市桂泉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18.25103.951331.3003EX0105106823000065什邡市天宝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14.6103.955231.2774EX010510682300007X什邡市玉马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14.6104.148931.0888EX0105106823000084什邡市和兴村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7.3104.088831.1467EX0105106
26、823000099 12示例 2:以四川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为例:依次确定分类代码(水资源分区取值 EX001)、一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二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三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四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五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六级码(按 8.3 规则编码),组合后即可获得完整四川省水资源分区(三级)代码。如表 E.2 所示:表 E.2 四川省水资源分区(三级)编码表一级分区二级分区三级分区编码黄河区EX0010100000000002龙羊峡以上EX0010101000000004河源至玛曲EX0010101010000004龙羊峡至兰州EX00101
27、02000000006大夏河与洮河EX0010102010000006长江区EX0010200000000006金沙江石鼓以上EX0010201000000008通天河EX0010201010000008直门达至石鼓EX0010201020000008金沙江石鼓以下EX001020200000000X雅砻江EX001020201000000X石鼓以下干流EX001020202000000X岷沱江EX0010203000000001大渡河EX0010203010000001青衣江和岷江干流EX0010203020000001沱江EX0010203030000001嘉陵江EX0010204000000003广元昭化以上EX0010204010000003涪江EX0010204020000003渠江EX0010204030000003广元昭化以下干流EX0010204040000003宜宾至宜昌EX0010205000000005赤水河EX0010205010000005宜宾至宜昌干流EX0010205020000005汉江EX0010206000000007丹江口以上EX001020601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