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3069-2023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7798       资源大小:971.0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3069-2023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1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0692023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3-06-19 发布2023-08-01 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1/T 306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防控对象.1 5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 附录 A(资料性)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4 附录 B(资料性)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6 附录 C(资料性)当前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登记药剂.8 DB51/T 306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利、尹勇、封传红、王华、任小平、龚国淑、陈华保、涂美艳、杨淞杰、喻枢玮、何海洋、兰金珠。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T 30692023 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对象、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猕猴桃主要病虫

    3、害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86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5108-2002 无公害食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病虫害绿色防控 eco-friendly insect pests and d

    4、iseases control 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4 防控对象 主要病害 4.1 主要病害包括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危害特征、防控措施参见附录A。主要虫害 4.2 主要虫害包括金龟子、桑白盾蚧、苹小卷叶蛾、斜纹夜蛾、红蜘蛛、蓟马,发生规律、危害特征、防控措施参见附录B。5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生态调控 5.1 DB51/T 30692023 2 5.1.1 园地建设 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品种与砧木选择按照NY/T5108-2002标准的内容执行,选择不带溃疡病菌的苗木、穗条、

    5、花粉。5.1.2 冬春季温湿度管理 5.1.2.1 园地搭建保温避雨设施,确保冬季最低温在 0 度以上,春季气温变化平缓,隔离雨水,截断病原菌传播途径。5.1.2.2 园地地表进行覆盖或生草栽培,提高猕猴桃根系所在土壤层温度。5.1.2.3 园地周边种植高大乔木、观赏花木等建设防风带,防止冬春季阵性大风在植株表面产生瞬时低温冻害。5.1.3 肥水管理 园地施用肥料、灌溉排水按照NY/T5108-2002标准执行。5.1.4 其他管理 5.1.4.1 园地内病残枝条、花果的清理按照 NY/T 3861 标准的内容执行。5.1.4.2 合理控制猕猴桃树果实负载量,保障树体健壮。生物防治 5.2 5

    6、.2.1 蜜蜂授粉 园地内猕猴桃约5%的植株进入花期即初花期时,在田地周边放置熊蜂蜂箱,离地10cm20cm,每667m2放置2箱,保证熊蜂释放量达到15000头/667m2以上,通过自然授粉降低灰霉病发生。5.2.2 性诱剂 5月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科害虫成虫发生期,每667m2安装3套性诱剂,呈三角形悬挂棚架下1020。物理防治 5.3 5.3.1 树干涂抹 冬季清园时,选用树干涂抹剂或液态保护膜涂抹树表,形成一层物理膜,将蚧壳虫封闭在膜内,阻隔病原菌侵入,预防植株冻害。5.3.2 太阳能杀虫灯 46月金龟子成虫发生期,每1hm22hm2安装1盏杀虫灯,安装高度以接虫口离地面1.8m

    7、2.2m。5.3.3 可降解诱虫板 4月蓟马、蚜虫发生期,每667m2悬挂2025可降解蓝色、黄色诱虫板各20张25张。5.3.4 防虫网 在保温避雨设施四周悬挂80目防虫网,物理阻隔害虫的为害。科学安全用药 5.4 DB51/T 30692023 3 选择植物源、矿物源等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化学杀菌剂、杀虫剂;优选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等剂型;在冬季清园、春季展叶两个时期施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识范围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安全选药、用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2020、NY/

    8、T 1276的规定。当前已登记防治猕猴桃主要病虫害药剂参见附录C。DB51/T 30692023 4 A A 附录A (资料性)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表A.1描述了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及本标准对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表A.1 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名称 病原物 发生规律 危害特征 防控措施 溃疡病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一般每年11月至翌年1月主干、枝蔓开始发病,23月为主干、枝蔓发病盛期。45月病原菌主要侵染新梢、叶片、花蕾;枝干、枝蔓溃疡处组织腐烂失水后逐渐干缩、出现大量枯萎现象。61

    9、0月病害停止扩展,但未脱落叶片的病斑症状至8月仍可见,病原菌可存活在组织内。9月叶片开始出现新的小病斑。病原菌主要在病组织、野生猕猴桃上越冬越夏。通过风雨、昆虫、授粉、穗条嫁接等途径传播,从伤口、气孔等孔口侵染。枝干感病:枝干溃疡处初期出现透明略带白色的菌脓,后逐渐氧化为红褐色菌脓,在寄主伤流期与 伤流混合形成大量脓液出现流伤口。嫩梢感病:萎蔫、坏死。叶片感病:叶片初侵染时出现褪绿小斑点,后发展为不规则或多角形褐色病斑,并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展合并,叶片大面积枯死。花蕾感病:花腐,花蕾打不开,逐渐萎蔫。嫁接无病健壮穗条。冬季喷涂树干涂抹剂、液态保护膜等。采用防虫网或性诱剂、杀虫灯。搭

    10、建保温避雨设施。田块风口处种植防风林。冬季清园、春季展叶期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褐斑病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病害始发期在6月底至7月初,盛发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8月中旬左右病斑扩展至整张叶片,导致叶片枯死,提前脱落。提早落叶的果园秋梢叶片还可被危害,产生新一轮侵染高峰。病原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来年形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从气孔或直接侵入,田间叶片病斑上不断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圆斑并伴有褪绿晕圈,中期病斑典型症状为中央灰白、边缘褐色,具有明显的轮纹,呈靶点状。后期多个病斑扩展合并

    11、,导致叶片枯死,提前脱落。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搭建保温避雨设施。DB51/T 30692023 5 表 A.1 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续)名称 病原物 发生规律 危害特征 防控措施 灰霉病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34月初花至末花期,遇降雨或高湿条件,病菌侵染花器引起花腐。带菌的花瓣落在叶片上引起叶斑,残留在幼果梗的带菌花瓣从果梗伤口处侵入果内,引起果实腐烂。该病如遇雨水,发生较重,主要发生在花期、幼果期和贮藏期 病菌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果、叶、花等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病原菌随风雨传播。花朵感病:雄蕊、花瓣密生灰色孢子,

    12、花瓣变褐,腐烂脱落。幼果感病:初发生时幼果茸毛变褐,果皮受侵染,严重时可造成落果。叶片感病:多从叶缘和叶尖开始发病,沿叶脉呈“V”字扩散,形成褐色坏死病斑;雄蕊、花瓣附着于叶片处形成轮纹状病斑,后期病斑扩大,叶片脱落。果实感病:田间感染的果实或携带病菌的果实,表面形成灰褐色菌丝和孢子,后形成黑色菌核。在贮存期多在果蒂处形成褐色软腐,并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果实腐烂变质。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搭建保温避雨设施。释放熊蜂,自然授粉。白粉病 猕猴桃球针壳菌(Phyllactinia actinidiae)7月8月为白粉病发病初期,910月为发病中期。病

    13、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潜伏于芽鳞片间越冬。翌年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在枝叶幼嫩徒长和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叶片感病:叶片正面出现近圆形褪绿斑,叶背面对应有白色、黄色或橙红色霉层,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期菌丝表面产生大量小黑点,即闭囊壳。同时感病叶片开始枯死脱落,重病区果园叶片感染率可达90%以上。冬季清园、春季展叶期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根腐病 疫霉属真菌(主要类型)(Phytophthora sp.)病原先从猕猴桃根尖或根茎部侵染,然后向内部扩展,导致根茎部和根系腐烂。从春季开始出现症状,初夏有些植株地上部分有症状出现

    14、,盛夏达到发病高峰,910月猕猴桃停止生长后该病也随之逐渐停止发展。猕猴桃病株自 5 月份开始发病,初期叶片生长减弱、变黄,叶片卷曲、变小,轻者须根长势弱,重者主根皮层腐烂,严重者 7 月份开始早期落叶,8 月份个别植株叶子全部掉落;植株染病后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时整株死亡。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菌剂。节水灌溉设施,有机肥替代化肥,保证土壤的湿度适宜、透气性好。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猕猴桃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根结线虫的入侵危害。根结线虫以卵囊内的卵和幼虫在猕猴桃侧根、毛细根或根际土壤内越冬。土

    15、壤温度 10以上根系活动生长时卵开始孵化,2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侵入新生根系形成根瘤,反复数代侵染直到越冬。主要借种苗、泥土、水流、农具等传播。幼苗感病: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细弱黄化;地下部受害根系肿大,有大小不等的根结,初呈白色,以后呈褐色,受害根较正常根短小,分枝也少,受害严重时病根上出现大小如小米粒、一串一串的虫瘿或肿瘤,受害根不生长,甚至苗木尚未长成便已干枯死亡。结果树感病:地上部表现出缺肥缺水状态,生长发育不良,叶片黄化,没有光泽,边缘干枯,坐果少,果小畸形;地下部侧根和须根带有明显的根结(根瘤),后期根瘤和病根变成褐色而腐烂。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

    16、友好型杀菌剂。节水灌溉设施,有机肥替代化肥,保证土壤的湿度适宜、透气性好。DB51/T 30692023 6 B B 附录B (资料性)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表B.1描述了猕猴桃主要虫害发生规律、为害特征,及本标准对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表B.1 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名称 发生规律 为害特征 防控措施 金龟子 大多为1年1代,少数2年1代。3月中下旬4月上旬开始出土,为害地上部,4月中旬5月上旬为害最重,喜群聚取食。68月交配,产卵于根基周围510cm的土层内,78月幼虫孵化后在地下取食根系,以幼虫或成虫入土越冬。主要以幼虫在土壤中危害猕猴桃嫩根,以成虫危害猕猴桃萌发的嫩芽、嫩叶和嫩

    17、梢及叶片、花蕾等。为害嫩根:根系被啃食,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传输,严重时导致植株早衰,叶片发黄早落。为害地上部:造成叶片、花蕾、果实的不规则缺刻、孔洞及伤病果,严重影响猕猴桃正常生长。为害幼苗严重时可将芽、春梢及叶片取食光,影响正常生长。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采用防虫网,物理隔绝成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捕杀成虫。桑白盾蚧(Psesudaulacaspis pentagona)一年发生3代,以第1代和第3代为害最重。第1、2与3代初孵若虫发生盛期分别在4月底5月初、7月中旬、9月中旬。为害枝条:主要以雌成虫和雄若虫群集在植物枝干上,以刺吸式口器

    18、吸取皮层养分,危害严重时可见分泌白色蜡粉,枝条表面布满灰白色介壳,被害枝条发育受阻,树势衰弱,枝条甚至全株死亡。为害果实:虫口密度大时,可为害果实,被害果商品价值降低。冬季喷涂喷涂树干涂抹剂、液态保护膜等。苹小 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1 年发生 34 代,3 月上中旬猕猴桃发芽时,幼虫出蛰危害幼芽和幼叶;4 月上中旬化蛹;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并开始产卵,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5 月中旬幼虫孵化,谢花后 20 天左右危害幼果。以幼虫或结小白茧潜藏在树干老树皮缝、翘皮、剪锯口四周死皮等处越冬。为害幼芽、幼叶:吐丝连缀幼叶使之不能伸展,但危害很轻 叶

    19、片为害:成虫产卵于叶背上,单次产卵35块,每块数十粒卵排列成鱼鳞状。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为害果实:幼虫在幼果上舔皮方式,在果挨果、果挨叶的荫蔽之间为害果皮。幼虫常将叶片缀贴在果实上,啃食果皮及果肉,导致果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坑洼。采用防虫网,物理隔绝成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捕杀成虫。DB51/T 30692023 7 表 B.1 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续)名称 发生规律 为害特征 防控措施 红蜘蛛 每年繁殖代数不清,2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危害,7月中下旬8月中旬高温干旱是为害的高峰期,8月下旬9月初,为害逐渐减退,环境温度低于26度,螨虫的繁殖会受到抑制,10月底在枯

    20、枝落叶中、老树皮中、芽鳞中越冬。为害叶片:以成虫、若虫潜伏在叶背面,刺吸叶片,正面先出现小块不规则失绿,逐渐连成一片,整叶发黄,最后脱落。冬季清园,去除枯枝落叶,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始发期采用释放天敌昆虫捕杀成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斜纹夜蛾具有爆发性,虫口密度极大,全年温度最高的79月是为害高峰期。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啮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将叶片啃食成小孔。4龄后叶肉几乎蚕食殆尽,仅留叶脉。采用防虫网,物理隔绝成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捕杀成虫。蓟马 一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终年繁殖,35月份为

    21、发生高峰期。为害花蕾:花蕾凋萎,花瓣变色黄蔫、花朵闭合不能开放。采用可降解诱虫板、性诱剂捕杀成虫。DB51/T 30692023 8 C C 附录C (资料性)当前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登记药剂 表C.1描述了当前防治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的已登记药剂。表C.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登记药剂 序号 药剂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防治对象 使用剂量 作用机理 1 香芹酚 0.5%水剂 灰霉病 稀释800-1000倍 生物源农药;作用机理未报道。2 氨基寡糖素 0.5%水剂 根结线虫 稀释75-100倍 生物源农药;诱导作物产生几丁质酶,可以分解吸收线虫和卵壳中的壳寡糖,溶解线虫体壁和卵壳,导致线虫和虫卵

    22、死亡。3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蚜虫 稀释3000-4000倍 生物源农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4 苦皮藤素 1%水乳剂 小卷叶蛾 稀释4000-5000倍 生物源农药;破坏中肠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5 藜芦根茎提取物 0.1%可溶液剂 红蜘蛛 稀释600-700倍 生物源农药;钠离子通道抑制剂。6 小檗碱 0.5%水剂 褐斑病 稀释400-500倍 生物源农药;干扰病原菌体内代谢,破坏病原菌表面结构。7 王铜 84%水分散粒剂 溃疡病 稀释800-1600倍 化学农药;弱酸条件释放铜离子,破坏蛋白质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8 噻菌铜 20%悬浮剂 溃疡病 稀释300-700倍 化学农药;噻唑基团

    23、可使细菌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死亡,铜离子可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DB51/T 30692023 9 表 C.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登记药剂(续)序号 药剂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防治对象 使用剂量 作用机理 9 春雷噻唑锌 40%悬浮剂 花 腐 病(溃 疡病、灰霉病均可引起)稀释800-1200倍 化学农药;春雷霉素:干扰病菌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抑制菌丝生长并造成细胞颗粒化,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噻唑锌:噻唑基团可以进入植株的孔纹导管中,使病原菌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 10 喹啉铜 33.5%悬浮剂

    24、花 腐 病(溃 疡病、灰霉病均可引起)稀释800-1200倍 化学农药;依靠植物表面水的酸化,释放铜离子,和病菌的蛋白质进行结合,让其蛋白酶变性而死亡。11 氟菌肟菌酯 43%悬浮剂 褐腐病 稀释1500-2000倍 化学农药;氟吡菌酰胺:抑制靶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c1 Qo位点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12 唑醚喹啉铜 50%水分散粒剂 褐斑病 稀释1500-2000倍 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喹啉铜:依靠植物表面水的酸化,释放铜离子,和病菌的蛋白质进行结合,让其蛋白酶变性而死亡。13 苯甲丙环唑 300克/升 水乳剂 褐斑病 稀释2000-2500倍 化学农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14 除虫菊素 1.5%水乳剂 叶蝉 稀释600-1000倍 化学农药;神经毒剂,影响ATP酶活性。15 络氨铜 15%水剂 溃疡病 稀释400-600倍 化学农药;通过铜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K+、H+等阳离子交换,使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达到杀菌目的。16 唑醚氟酰胺 42.4%悬浮剂 褐斑病 稀释2000-4000倍 化学农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3069-2023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