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CCSB05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2023-11-20 发布2024-02-2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51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立魁、唐湘如、王开周、王文华、张国栋、曾卓华、钟耕、罗雪峰
2、、陈松柏、易靖、何佳洋、许定扬、魏玲、李君保、邓琦、张小琼、刘广银、周伟、欧刚、郑燊、卢明、陈丽丹、康山杰。DB50/T 151620231香稻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香稻栽培的生产要求,育秧、整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香稻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21015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3、GB/T 29890粮油储藏技术规范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593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6香稻米NY/T 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DB50/T 241绿色食品优质中稻生产技术规范DB50/T 684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DB50/T 1036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香稻aromatic rice稻米具有香味的水稻品种。4生产要求4.1产地环境产地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有水源保证,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4、T 847 的规定。4.2品种选择DB50/T 151620232选用审定或引种备案,丰产性、稳产性好,抗性强,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规定香稻品种。宜选用品质指标符合 NY/T 593规定二等(含二等)以上,稻米香味符合 NY/T 596 规定的香稻品种。4.3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4.4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NY/T 1276、NY/T 1997 的规定。5育秧3月上旬4月中旬播种,根据不同的大田栽插方式选择相应的育秧方法,并按照 DB50/T 241实施,机插秧宜培育叶龄为 3.5叶4.5叶的中小苗秧;人工移栽宜培育叶龄为 4.5叶5.5叶的多蘖壮
5、秧。6整田6.1翻耕田采用机械化浅旋耕或人工耕整稻田,除草灭茬,确保田面平整,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 3 cm;机械浅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99 的规定。6.2免耕田平整稻田,做好田边田角防渗漏,保持 1 cm2 cm 浅水层。7移栽7.1机插栽培每 667 m2 插足 1.1万穴1.4万穴,杂交稻平均每穴插 2粒谷苗,基本苗达到 2.5万苗3.0万苗,常规稻平均每穴 3粒4粒谷苗,基本苗达到 4.0万苗5.0万苗;根据田块大小选择插秧机型,机插作业按 DB50/T 684 有关要求执行。7.2人工宽窄行栽插采用(33.3 cm40 cm+20 cm26.7 cm)(18 cm20 c
6、m)的宽窄行规格栽插;每 667 m2 插足1.0万穴1.3万穴,杂交稻每穴插 2粒谷苗,基本苗达到 2.0万苗2.6万苗;常规稻每穴插 3粒4粒谷苗,基本苗达到 4.0万苗5.0万苗。插秧质量应达到插浅行直,株距一致,每穴栽插苗数均匀,秧苗不飘浮,少植伤。7.3抛秧每 667 m2 大田杂交稻抛钉 1.2万穴1.5万穴,常规稻抛钉 1.8万穴2.0万穴;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和稻田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抛钉密度。秧苗抛钉时先远后近,先抛总量的 70%,30%用于补稀补缺。抛秧时田间水层不超过 3 cm。8田间管理DB50/T 1516202338.1配方施肥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科学配施,增施有机肥。6
7、67 m2稻田宜施用纯氮(N)8 kg10kg、五氧化二磷(P2O5)4 kg5 kg、氧化钾(K2O)6.5 kg8.5 kg、硫酸锌(ZnSO47H2O)1 kg2 kg、硅肥(SiO2)1 kg2 kg。有机肥 300 kg500 kg。氮肥70%作底肥,30%作分蘖肥;有机肥、磷肥、锌肥、硅肥作底肥;钾肥50%作底肥,50%作拔节肥。抽穗至齐穗期 667 m2用氯化锌(ZnCL2)186 g和氯化镧(LaCL3)2.5 g,加水 50 kg配制溶液进行叶面喷施。8.2水分管理浅水栽秧(抛秧),湿润立苗(水深 1 cm2 cm),薄水分蘖(水深 1.5 cm2 cm),保灌田在田间苗数达预期穗数的 80%时开始晒田,轻晒 2次3次,直到田间开小裂露白根复水;望天田蓄深水 8cm10 cm控蘖。孕穂期保持浅水,穗分化后至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 3 cm5 cm 水层,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收获前 5 d6 d 断水。8.3病虫草害防控病虫草害防治应按照 DB50/T 1036、NY/T 1997执行。9收获与储藏全田谷粒 85%黄熟及时收割。低温烘干,烘干技术应符合 GB/T 21015 的规定。低温储藏,稻谷储藏技术应符合 GB/T 29890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