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CCS B31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5032023大足冬菜生产技术规程2023-10-30 发布2024-01-3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5032023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品牌战略促进会、重庆市鼎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鑫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
2、文件主要起草人员:罗杨、杨勇、廖霞、詹永、何丹、冉永彬、李华琼、段绍轩。DB50/T 150320231大足冬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足冬菜的种植技术要求、加工、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大足冬菜的种植和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063 复合肥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
3、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足冬菜 Dazu winter vegetable利用大叶芥菜(学名:Brassicajuncea(L.)Czern.Et Coss.),经选料、整理、上架晾晒、二次整理、揉菜、堆码脱水、装坛、封口、发酵制作而成的腌制蔬菜。4种植技术要求4.1产地环境符合 NY/T 391 的规定。4.1.1土壤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与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为宜。4.1.2气候DB50/T 150320232气候以温暖湿润为宜,生长适宜温度 1520。4.2栽培技术4.2.1品种选择选用叶大叶长、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宜加工的
4、大叶芥菜。4.2.2育苗准备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宽 1.2 m1.4 m,沟宽 30 cm,苗距3 cm6 cm,垄面整平。播种前 10 天15 天深翻苗地,精细整土。每 667 m2施用 500 kg1000 kg有机肥,加复合肥 10 kg(N:P:K=151015,下同)。有机肥符合 NY/T 525 的要求,复合肥料应符合 GB/T 15063 的要求,且不含缩二脲。4.2.3播种以 9 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依品种特性可适当调整播期。每 667 m2苗床用大叶芥菜种 500 g600 g,用细土拌匀撒播。4.2.4整地移栽4.2.4.1 整地选择土地肥沃
5、、保水保肥性好的田块,整地时按每 667 m2施生石灰 5070 kg,翻犁、晒白后开畦,一般畦宽 1.2 m1.4 m,沟深度 25 cm30 cm,每 667 m2施有机肥 150 kg、硼砂 1.5 kg、硫酸镁 3 kg做底肥,肥土充分混合后再移栽定植。4.2.4.2 移栽苗龄为 25天40天、幼苗 5片6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 20 cm30 cm,每 667 m2定植 10000株11000株为宜。移栽时去除病株、虫株、弱株,选壮苗定植,防止伤根,浇足定根水。4.2.5田间管理4.2.5.1水分管理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做好排水防涝。4.2.5.2追肥移栽后 15天20天,每667 m
6、2追施复合肥 10 kg15 kg(N:P:K=24610)。间隔 20天30天,每 667 m2再追施 2 次复合肥(N:P:K=24610),每次追肥量为 20 kg30 kg。4.2.5.3中耕除草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中耕应前浅后深,避免伤根。4.2.6病虫害防治4.2.6.1 防治原则DB50/T 150320233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控制病虫害。4.2.6.2 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4.2.6.3防治方法4.2.6
7、.3.1 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人工除草,培育壮苗,深沟高畦,及时排水,科学施肥等。4.2.6.3.2 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黄板诱蚜、银灰膜驱蚜,或采用防虫网。4.2.6.3.3 生物防治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4.2.6.3.4 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经农业推广部门试验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4.2.7采收2 月上中旬抽苔前,选择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植株进行采收,剔除老、黄、烂叶和霉变叶。5加工5.1加工工艺主要流程大足冬菜加工工艺包括选料、
8、整理、上架晾晒、二次整理、揉菜、堆码脱水、装坛、封口、发酵等工序,其加工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选料整理上架晾晒二次整理揉菜堆码脱水装坛封口发酵图 1 大足冬菜加工工艺流程5.2选料选用未抽苔、无霉变和烂叶、组织致密的大叶芥菜。DB50/T 1503202345.3整理原料菜按“三刀四瓣”进行切分,即在每棵菜的主茎上纵切一刀一分为二,在已经切分的菜块上分别纵切一刀,把每棵菜用三刀分为四瓣,菜体不完全分离。5.4上架晾晒将整理过的菜体搭在室外晒架上自然晾晒,失水率达 70%75%,中间叶片萎蔫,菜心萎缩未干枯,顶端嫩尖呈弯曲形,菜体基部柔软不折断为宜。5.5二次整理晾晒后的菜体剔除发黄、枯干以及
9、其他不宜加工的部分,称为二次整理。剔除部分可用于后期封坛。5.6揉菜按修剪后的脱水菜 100 kg添加食用盐 8 kg进行揉菜,揉制程度以“手捻成团、展叶不烂”为宜。5.7堆码脱水将菜体放入带有孔隙、底部有导水槽的、2 m 以上的竹编脱水容器中,自然堆码脱水 14 天20 天。5.8装坛脱水后的菜体装入菜坛,装坛时用菜棰将菜层层打实棰紧,距离坛口 10 cm 左右,再撒一层“盖口盐”,用盐量一般为入坛菜的 0.1%。撒入盖口盐后用二次整理剔除的干老菜叶塞满,并再次压紧。5.9封口装坛后用黄泥封口,晒干封口泥后再用特制小笠盖顶。5.10发酵封口后的菜坛置于室外阳光充足处按坛间距 60 cm 整齐排放进行发酵。每隔 4 个月转坛一次,每次转坛 90,转坛时保持封口完好。发酵时间以 3 年以上为宜。6档案管理建立从原料种植、施肥、用药、采收、加工全过程的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