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CCS B38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5022023黄连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文稿版次选择20231030 发布2024013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5022023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钰、陈大霞、谭均、莫让瑜、伍晓丽、张健。DB50/T 150220231黄连林下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
2、文件规定了黄连种植的环境条件、基源、种植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标识、贮藏、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连林下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DB50/T 600 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DB50/T 603 黄连种苗质量分级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
3、术语和定义。4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种植地宜选择海拔 1200 m1800 m区域。5基源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6种植技术6.1林地选择与整理宜选荫蔽良好的落叶混交林,树高 3 m5 m,冠幅 2.5 m3.5 m,树间距 2.5 m3 m,荫蔽度70%80%。11月12月,除净林内枯枝、杂草、小灌木、石块,修剪主干 2 m以下的枝条。6.2整地作厢DB50/T 150220232深翻 20 cm25 cm,按照厢宽 1.2
4、m、沟宽 20 cm30 cm、沟深 20 cm开厢。6.3栽种6.3.1栽种时间宜 4 月6 月栽种。6.3.2种苗选择及用量种苗质量符合 DB50/T 603 的规定。种苗用量为每 667 m2 50000株60000株。6.3.3种苗处理栽种前,先剪去黄连秧苗部分须根,保留须根长 1.5 cm2.0 cm,用水清洗连苗根部泥土,再用广谱杀菌剂浸根。6.3.4栽种按照株行距 10 cm10 cm栽种,深度 4 cm6 cm,压实基部土壤。6.4田间管理6.4.1补苗及时补苗。6.4.2除草及时拔除田间杂草。6.4.3施肥施肥时间、种类、用量与追肥方法见表 1。收获当年不需施肥。表 1追肥时
5、间、种类、用量与追肥方法栽种年限追肥时间追肥种类、用量与追肥方法第 1 年6 月7 月每 667 m2撒施尿素7 kg8 月9 月每 667 m2撒施复合肥15 kg10 月11 月每 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 500 kg,或熏土 1000 kg拌过磷酸钙150 kg撒施第 2 年3 月每 667 m2撒施尿素 10 kg5 月6 月每 667 m2撒施复合肥 20 kg10 月11 月每 667 m2撒施有机肥 1000 kg,或熏土 2000 kg拌过磷酸钙2 00kg撒施第 3 年第 6 年10 月11 月每 667 m2撒施有机肥 1500 kg,或熏土 4000 kg拌过磷酸钙
6、200kg撒施6.4.4水分管理DB50/T 150220233雨季及时清沟排水。6.4.5摘除花苔除留种植株外,从栽种后第 2 年起,每年的 1 月底至 2 月上中旬摘除花苔。6.4.6荫蔽度管理栽种后第 3 年起,每年修林剪枝调节荫蔽度,第 3 年为 60%,第 4 年为 40%,第 5 年及之后为20%。7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按照 GB/T 8321 规定执行。8采收与初加工8.1采收10 月12 月,采收移栽后 5 年6 年 的黄连植株。8.2初加工按照 DB50/T 600 的规定执行。9包装、标识、贮藏按照 DB50/T 600 的规定执行。10档案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记录生产过程。所有原始记录存档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