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020CCS L 04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3822023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指南2023-04-15 发布2023-07-1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382 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重庆市沙坪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市渝中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培、马科、祝威、张弓剑、陈科、石燕、艾平、靳文妮、文群、李维政、周琪玲、陈璞、刘学成、郭涛、邱克斌、张旻旻、陈馨。DB50/T 138220231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机关事务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总体架构、基础设施层、数据管理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交互层、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方面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机关事务信息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1568-2022 机关事务管理 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机关事务 government offices affairs保障机关正常运行所需经费管理、资产管理、服务管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等事项。来源:GB/T 41568-2022,3.13.2机关事务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of government offices affairs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机关事务业务流程进行重塑,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将信息化手段嵌入机关事务服务、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提升机关事务运行效率、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的
4、过程。来源:GB/T 41568-2022,3.113.3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of government offices affairs基于机关事务信息化数据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具体需求,按照平台驱动模式搭建的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用户交互、标准、安全保障和运维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机关事务信息化支撑体系。4缩略语DB50/T 138220232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SDK
5、: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5总体要求5.1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统筹协调、创新引领、协作共建、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5.2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应具备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数据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各类技术支撑能力。5.3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涉及的数字设施和业务功能应充分共享使用,提高集约化程度。鼓励一地创新,全域共享。6总体架构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总体架构采用的“五横三纵”框架,具体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管理层、应用支撑层、服务应用层、用户交互层
6、,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维与技术服务体系。总体架构图见图1。图 1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总体架构DB50/T 1382202337基础设施层7.1总则采用云服务的模式建设的集约、高效、安全的基础运行环境,为系统部署提供基础设施的资源支撑,包括基础云环境、云管理平台、网络设备、物联网等。7.2云管理平台提供机关事务信息化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IaaS服务及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PaaS服务。7.3网络环境提供支撑机关事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运行所需的网络服务能力,宜包括但不限于政务外网、互联网及专用网络等网络接入方式,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网络访问。8数
7、据管理层8.1总则通过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等流程,将业务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建立机关事务数据资源中心,形成数据资源体系,包括基础库、业务库、标准库、共享库。8.2数据管理平台宜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等能力,实现支撑机关事务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互联。8.3数据资源中心基于机关事务服务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建设机关事务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共享数据库,并满足以下要求:a)基础数据库:宜包括但不限于机关事务人员、机构、地理信息等数据集。b)业务数据库:应包括但不限于机关事务管理业务涉及的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资产、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运行成
8、本等应用数据集,其中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等业务数据同步到市级统一管理。c)主题数据库:宜包括但不限于以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为基础,从中提取的信息直报、领导决策等数据。d)共享数据库:提取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中可共享数据,向重庆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共享数据。9服务支撑层9.1总则服务支撑层对上层的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服务支撑,促进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使机关事务各业务系统成为有机整体,包括管理支撑服务、业务支撑服务、技术支撑服务。DB50/T 1382202349.2管理支撑服务为机关事务信息化业务应用提供公共管理支撑的组件服务,应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机构与身份管理、访问
9、控制、单点登录、应用管理、审计管理、SDK管理和微服务管理等。9.3业务支撑服务为机关事务信息化业务应用提供公共业务支撑的组件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消息中心、智能表单服务、支付服务、工作流引擎等。9.4技术支撑服务为机关事务信息化业务应用提供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宜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通信服务等。10业务应用层10.1总则为机关事务业务提供数字化支持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管理类、服务类、运行类、办公类等应用。10.2管理类应用应通过配置机关事务核心管理应用,加强机关事务数字化治理能力。应包括但不限于:a)办公用房管理应用:具备办公用房规划管理、权属管理、配置管理、使用管理、维修管
10、理、处置管理等基本功能,实现办公用房的集中统一管理;具备“以图管房”功能;可按需与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实现数据对接。b)公务用车管理应用:具备基础信息管理、车辆监督管理、车辆使用调度管理、用车情况统计分析、费用管理、绩效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实现各级各类公务用车的集中统一管理;可按需与各级财政、纪检监察、交通、审计等部门实现数据对接。c)资产管理应用:具备资产基础数据管理、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公物仓管理、绩效评价、统计分析、决算报告等功能,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具备 RFID 技术、资产运营管理等功能;可按需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对接。d)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应用:具备公共
11、机构用电、用气、用水等能源资源使用情况动态采集、数据传输、统计分析、动态监控、在线诊断等功能。e)公务接待管理应用:具备接待需求管理、接待报批管理、接待标准设置、酒店检索预定、接待费用管理、接待服务评价等功能,实现公务接待全流程管理。f)机关事务标准化管理应用:具备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文件库、政策法规文件库、专家库、标准立项申报、标准编制、标准发布、监督评价等功能,实现标准制修订全流程管理。10.3服务类应用应通过配置机关事务业务服务应用,推进机关事务服务模式创新。宜包括但不限于:a)会议服务应用:宜具备会议通知、会场预定、会场服务、会议统计等功能。b)后勤服务应用:宜具备服务热线、办公设备维修保
12、养、印刷服务等功能。c)餐饮服务应用:宜具备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库房管理、明厨亮灶、溯源管理、营养管理、菜单管理、支付结算、用餐预订、监督评价等功能。DB50/T 138220235d)物业服务应用:宜具备房屋养护维护、公共设施设备维护、保洁绿化服务、安全保卫服务等功能。10.4运行类应用应通过配置机关事务运行保障应用,提升机关事务运行数字化水平。宜包括但不限于:a)智慧办公区应用:宜具备门禁管理、人脸识别、访客功能、视频监控、智能门锁、人车通行、周界报警、楼宇管理等功能;可提供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处置、智能支付、智能清扫和智能配送等服务。b)智慧小区应用:宜具备来电来访、投诉
13、建议、报修派工、收楼验房、迁入迁出、装修巡查、安防管理等功能;可提供智慧停车、智能垃圾分类、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服务。c)调度指挥应用:宜具备值班值守、应急管理、设备告警、任务督办、视频互联等功能;可提供综合调度、应急指挥、实时监控等服务。10.5办公类应用应通过配置机关事务协同办公应用,提高机关事务业务协同效率。宜包括但不限于:a)公文处理应用:宜具备文件流转、签收反馈、共享使用、信息报送等功能。b)机关事务知识库应用:宜具备机关事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文件、标准规范等资料电子化存储、查询和流转,多媒体试听资料播放等功能。c)档案管理应用:宜具备档案登记、编号、归档、查询、借阅、归还、统计等功
14、能。d)决策辅助应用:宜具备运行状态实时展示、历史回溯、决策研判、监督监管等提供决策支持的可视化展示功能,提供指标管理、数据分析、安全预警、智能推送、访问控制等服务。11用户交互层服务机关各部门、社会公众及机关内部干部职工等用户群体,承载机关事务信息化应用的集中展示及统一入口,宜包括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大屏等。12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宜包括: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相关的基础设施类、数据管理类、服务支撑类、业务应用类、用户交互类建设规范以及数据治理、系统接入、信息安全防护、运维管理等方面标准规范。13安全保障体系13.1应建立健全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相关的安全组织机构、策略措施、标准规范、管理制
15、度、操作规程等。13.2应构建机关事务数字化平台相关的包括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的安全技术体系,达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13.3应构建机关事务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才、技术措施、日志审计、宣贯培训、评价体系等安全运营体系。14运维管理体系DB50/T 13822023614.1应建立健全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运维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清晰的工作职责分工,制定运维规章制度、管理流程。14.2应构建覆盖网络、云、数据、应用的运维能力体系,构建智能运维系统,实现监测、管理、控制一体化。14.3应构建覆盖运维服务人员管理、服务过程管理、服务资源管理、应急保障管理、运维质量管理、保密管理等方面的运维管理体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