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625-2023 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pdf

    • 资源ID:1547240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625-2023 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pdf

    1、ICS13.020.40CCS Z05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252023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contaminated sites based on heavy metal leaching risks2023-02-17 发布2023-03-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625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作流程.25

    2、环境调查.36 风险评估.37 风险管控.4附录A(规范性)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6DB45/T 262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节能中咨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昊、杜军艳、李杨、吴锡松、王浩、罗栋源、胡钧铭、陈婷、狄瑜、高何凤、黄艳红、姜朵朵、杨子杰、卢玉秋、李婷婷、周浪、方晴、吴海霞、

    3、陈茜茜、刘稳福。DB45/T 262520231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术语和定义、工作流程、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涉砷、铅、镉、锌等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一

    4、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36600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HJ 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再开发利用地块land planned for redevelopment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未来使用功能包括 GB 36600 中建设用地划分类

    5、别的地块。暂不开发利用地块land not planned for redevelopment现阶段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地块。不再开发利用地块land planne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以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为主,未来不再开发利用的地块。DB45/T 262520232注:如关闭的矿区、历史遗留的砒霜厂地块等。暴露浓度 exposure concentration地块内关注污染物经地表径流或地下迁移,最终进入附近地表水体或农田时的浓度。危害商 hazard quotient用于表征地块污染物危害地表水体或农田的水平,地块关注污染物暴露浓度与其

    6、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比值。4工作流程工作流程见图 1。图 1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流程图DB45/T 262520233收集地块的规划资料,根据地块规划用途和未来使用功能,将地块分为再开发利用、暂不开发利用和不再开发利用三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地块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再开发利用地块和暂不开发利用地块的环境调查与监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工作按照 HJ 25.1、HJ 25.2、HJ 25.3、HJ 25.5 执行。5环境调查调查方法5.1.1污染源调查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人员访谈、现场踏勘等形式,获取调查地块水文地质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可能产生污染物

    7、料的生产和贮存等基本信息,识别和判断潜在的污染源,具体按照HJ 25.1执行。5.1.2污染物迁移调查应在污染源调查结束后,识别污染物迁移途径,主要是经地表径流和地下迁移。5.1.3污染源受体调查根据污染物迁移途径,识别可能的污染受体,主要是地块内流经的或汇集的地表水、农田。监测点布设对污染源应按照疑似污染程度筛选不少于 2 个布点区域,每个布点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 2 个土壤采样点,布点位置优先选择布点区域内生产设施、罐槽、污染泄漏点等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采样深度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每个采样点采集 0 m0.5 m 表层土壤样品,0.5 m 以下下层土壤样品建议 0.5m6 m 土壤采样

    8、,间隔不超过 2 m;采样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和二次污染,其他要求按照 HJ 25.1 和 HJ 25.2执行。样品采集及分析样品采集和其他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技术要求按照HJ 25.1、HJ 25.2相关要求进行,对采集的土壤样品按照HJ 557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若土壤中任一污染物浸出浓度大于GB 3838规定的地块下游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GB 5084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时,启动风险评估,反之,无需启动风险评估。6风险评估按照附录A对污染土壤开展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采用公式A.1和公式A.8来计算地表水体的暴露浓度,污染土壤浸出试验结果取场地最大浸出浓度。经

    9、生态风险评估计算后,采用危害商对土壤浸出的风险进行评价:a)危害商=暴露浓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b)当计算得到危害商1 时,说明土壤具有浸出风险,需采取风险管控措施;DB45/T 262520234c)当危害商1 时,说明土壤不具有浸出风险,采取生态恢复措施。7风险管控制度管控7.1.1工作目标通过禁止地块开发利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地块内活动、定时公开地块信息等方式降低人群接触污染物的潜在风险,有效降低风险管控工程不确定性带来的长期风险。7.1.2管控措施7.1.2.1设置管控区域边界围栏,不进行地块开发利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或污染区域。7.1.2.2设置场地信息风

    10、险标识牌,信息公告牌内容包含场地名称及管控区域示意图、风险管控工程概况、场地风险管控要求及禁令、场地监督与管理联系方式等。7.1.2.3进行地块资料管理,由地块使用权人保存档案,并安排专员负责相关资料整理归纳建档,资料包括:地块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方案、风险管控实施记录、动态监测计划与监测报告、动态监测设施建设与维护记录等。7.1.2.4开展长期监测,定期发布监测公告,通过公告的方式提供有关地块的使用历史,定期公开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等,帮助公众了解污染地块的具体情况,杜绝风险管控工程遭受破坏。工程管控7.2.1工作目标采用阻隔、覆盖等工程措施,控制污染物迁移或阻断污染物暴露途径,降低

    11、和消除场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7.2.2固化/稳定化7.2.2.1采用实验室小试确定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的修复效果及其能否满足地块特定性能参数的需要,比对各药剂的成本与操作难易度,明确各种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固化产物其机械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评估固化/稳定化产物的理化特性、均匀程度、体积变化以及长期性能。7.2.2.2小试完成后,选择综合效果最佳的技术方案进行现场中试,验证实验室小试所确定的性能参数的实际效果与大规模施工时产出的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是否能够保持一致。原位修复应确保修复单元边界的重合程度能够使粘合剂充分覆盖目标区域,评估不同空间区域内修复效果的变化情况和混合过程是否存在污

    12、染土壤与粘合剂分离的情况等。异位修复要确保现场前处理的土壤均匀程度与小试期间土壤的均匀程度保持一致。7.2.2.3经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土壤浸出浓度小于场地风险控制值。场地风险控制值使用公式 A.7和公式 A.13 计算。7.2.3阻隔填埋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管控目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工程阻隔填埋技术类型,阻隔填埋技术要求按照GB 18598、GB 18599相关规定执行。DB45/T 2625202357.2.4堵截与收集污染地块表层土壤污染物采取堵截与收集措施。堵截范围根据地块污染范围、现场踏勘情况确定,采用明渠、排水沟、收集池等,并采取防渗措施。现场设置

    13、收集池的,应对收集池内水质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处置方式。二次污染防治风险管控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应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遵照国家和广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点包括:a)杜绝危险废物清挖、转运过程中的逸散、遗漏;b)控制固、液、气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c)执行废物减量化、最小化要求;d)尽量减少运输活动;e)做好地块内废水的达标处理;f)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设备、设施应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后续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地块风险管控,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后续管理,同时结合地块污染特征和地块所处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后续监测计划及效果评

    14、估。相关技术要求按照HJ 25.2、HJ 25.3、HJ 25.4、HJ 25.5相关规定执行。DB45/T 262520236AA附录A(规范性)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A.1经地表水的暴露途径A.1.1暴露量计算公式暴露量计算公式如下:=0 (A.1)0=+(A.2)=2/31/2(A.3)公式 A.1、A.2 和 A.3 中:C 地表水体的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0 污染场地释放的污染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K 污染物衰减速度常数;ux 断面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天(m/d),根据曼宁公式计算;L 污染源到地表水体(或农田)的迁移距离,单位为米(m);q 污染源

    15、的降雨淋滤污染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Cs 污染源最大浸出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Q 场地降雨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k 单位变换系数,k=8.64104;n 流下断面粗糙系数;R 流下断面水力半径,单位为米(m),是流体截面积与周长的比值;I 流下断面平均坡度。A.1.2算例和主要计算参数A.1.2.1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平面和剖面的示意图见图 A.1 和图 A.2。图 A.1 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平面图DB45/T 262520237图 A.2 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剖面图A.1.2.2主要计算参数如下:a)污染物衰减速度常数 K(1/d

    16、),按实际数据设定,根据污染物种类以及径流途径的土质,建议值如下:1)镉(Cd):裸岩 1015;砂土 2030;粉土 8001 000;粘土(腐殖质土)1 5001 800;2)砷(As):裸岩 5075;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腐殖质土)400600;3)锌(Zn):裸岩 5075;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腐殖质土)400600;4)其他污染物参考性质相近的物质设定。b)污染源的降雨淋滤污染水量 q(m3/d),降雨强度根据当地日最大降雨量设定,具体设定方法为取以下数值的较高值:1)计算当地复数年(例如 20 年以上)的日最大降雨量的平均值;2)

    17、计算当地复数年(例如 20 年以上)的日最大降雨量的中间值。c)场地降雨径流量 Q(m3/d),降雨强度的设定方法与计算 q 的方法相同。场地面积根据汇水地形计算,根据汇水地形计算场地面积见图 A.3。汇水地形难以识别时,以污染源宽度与到地表水体的长度之积为场地集水面积,简易计算场地面积见图 A.4。图 A.3 根据汇水地形计算场地面积DB45/T 262520238图 A.4 简易计算场地面积d)流下断面粗糙系数 n(s/m1/3):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表层植被等条件,查文献数值来设定。代表性的粗糙系数如下:1)山区河流:河底有砾石,卵石间有孤石:0.030.05;河底有卵石和孤石:0.040

    18、.07;2)平原小河流:清洁,顺直,无沙滩和深潭:0.0250.03;清洁,弯曲,有沙滩和深潭:0.0330.04;清洁,弯曲,有较多石块:0.0450.06;流动慢,多草,有深潭:0.050.08;多杂草,多深潭或林木滩地过洪:0.0750.15。e)流下断面平均坡度 I:根据实际地形计算,按图 A.2 取 L 和 H 数值:I=H/L。f)流下断面水力半径 R:根据实际地形计算,地形复杂计算困难时,采用公式 A.4、A.5 和 A.6计算:=2=2(A.4)考虑流量 Q 与流速 ux(公式 A.3)的关系,得到以下公式:=22/31/212 2(A.5)即:r=0.0143/8(A.6)假

    19、定流体截面为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地表径流计算见图 A.5。图 A.5 地表径流计算模式图DB45/T 262520239A.1.3可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可接受的场地风险值计算公式如下:=+3 (A.7)式中:Ct 污染源修复目标浓度,单位为每升(mg/L);Cs3 地表水体可接受的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设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K、ux、L、Q和q与公式A.1A.6相同。A.2经地下水的暴露途径A.2.1暴露量计算公式暴露量计算公式如下:=2 2+2 (A.8)=(A.9)=(A.10)=0.83 2.414(A.11)公式 A.8、A.9、A.10 和

    20、A.11 中:下面横线应对齐C地下水体的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s污染源浸出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erfc(x)余误差函数;Rd污染物阻滞因子;ne含水层有效空隙率,采用给水度;L迁移距离,单位为米(m);ux地下水达西流速,单位为米每天(m/d);t迁移时间,单位为天(d);D机械弥散系数,单位为平方米每天(m2/d);Kdar地层平均透水系数,单位为米每天(m/d);I地下水梯度;aL纵向弥散度,单位为米(m);A.2.2算例和主要计算参数A.2.2.1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平面和剖面见图 A.6 和图 A.7。DB45/T 2625202310图 A.6

    21、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平面图图 A.7 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农田剖面图A.2.2.2主要计算参数如下:a)地层透水系数 Kdar:根据实际土样通过室内透水试验,或在现场单孔抽水试验、注水试验、试坑法渗水实验确定,也可以查文献数值来设定。具有代表性的渗透系数见表 A.1 和表 A.2,如果污染源无稳定地下水位,则判断为包气带的不饱和地下水,透水系数采用表 A.1 渗透系数经验值的 50。表 A.1 各种土的渗透系数土质类别K(cm/s)土质类别K(cm/s)粗砾10.5黄土(砂质)1e-31e-4砂质砾0.10.01黄土(泥质)1e-51e-6粗砂5e-21e-2黏壤土1e-41e-6细砂

    22、5e-31e-3淤泥土1e-61e-7黏质砂2e-31e-4黏土1e-61e-8沙壤土1e-31e-4均匀肥黏土1e-81e-10DB45/T 2625202311表 A.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岩块K(实验室测定,cm/s)岩体K(现场测定,cm/s)砂岩(白垩复理层)1e-81e-10脉状混合岩3.3e-3粉岩(白垩复理层)1e-81e-9绿泥石化脉状页岩0.7e-2花岗岩2e-105e-11片麻岩1.2e-31.9e-3板岩1.6e-107e-11伟晶花岗岩0.6e-3角砾岩4.60e-10褐煤层1.7e-22.39e-2方解岩9.3e-87e-10砂岩1e-2灰岩1.2e-77e-10

    23、泥岩1e-4白云岩1.2e-84.6e-9鳞状片岩1e-21e-4砂岩1.2e-51.6e-71 个吕荣单位裂隙宽度 0.1 mm 间距 1 m 和不透水岩块的岩体0.8e-4砂泥岩2e-66e-7细粒砂岩2e-7蚀变花岗岩0.6e-51.5e-5表 A.3 各种岩土的给水度岩土类别渗透系数 K(cm/s)孔隙率 n给水度砾2400.3710.354粗砾1600.4310.338砂砾0.760.3270.251砂砾0.170.2650.182砂砾7.2e-20.3350.161中粗砂4.8e-20.3940.18含黏土的砂1.1e-40.3970.0 052含黏土 1%的砂砾2.3e-50.3

    24、940.0 036含黏土 16%的砂砾2.5e-60.3420.0 021重粉质壤土 d50=0.02mm2e-40.4420.007中细砂 d50=0.2mm1.7e-36.1e-40.4380.3920.0740.039粗砾 d50=5mm6130.3920.36砂砾石料2.4e-30.3020.078砂砾石料1.1e-10.2640.096砂砾石料1150.3060.22砂砾石料0.250.4420.3b)含水层有效空隙率 ne:采用给水度 的经验值,给水度 见表 A.3;DB45/T 2625202312c)地下水梯度 I:简单地取断面上下游的地下水头差 H(无地下水时取地形标高差)与

    25、地下水渗透路径长度 L 的比值,即 I=H/L;d)污染物阻滞因子 Rd:应根据试验测定土的分配系数 Kp 以及物理性质(干密度和有效空隙率)设定,计算公式如下:=1+(A.12)不同污染物种类以及径流途径土质的建议值如下:1)镉(Cd):砂土 2030;粉土 8001 000;粘土 1 5001 800;2)砷(As):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 400600;3)锌(Zn):同砷;4)其他污染物参考性质相近的物质设定。A.2.3可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可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计算公式如下:=23 2+2 1(A.13)式中:Ct 污染源修复目标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s3 地表水体可接受的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设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e、L、ux、D、t 和 Rd与公式 A.8A.12 相同。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625-2023 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pdf)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