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613-2022 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规范.pdf

    • 资源ID:1547235       资源大小:513.7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613-2022 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规范.pdf

    1、ICS03.200CCS A 12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132022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ltural relics i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cenic spots2022-12-01 发布2022-12-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613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15人员要求.26保护管理要求.2管理规范.2大型活动管理.2设施保护管理.3白蚁防治管

    2、理.3卫生清洁管理.3游客承载量管理.3常态化管理.3档案管理.3开放服务.3附录 A(资料性)文物损坏报告程序流程图.5A.1文物自然损坏报告程序.5A.2文物人为损坏、无法确定自然或人为损坏报告程序.5参考文献.6DB45/T 2613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旅游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升辉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东辉、周玮、陈琼珍、

    3、苏建华。DB45/T 261320221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历史文化景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的总体要求、人员要求和保护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景区文物的保护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527文物保护单位标志GB/T 40248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 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LB/T 034景区最大承

    4、载量核定导则WW/T 0083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承载量评估规范DB45/T 1604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历史文化景区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cenic spots以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或历史价值的建筑、景观或遗迹、遗址为主,具有参观、游览、科研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4总体要求应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应有历史文化景区的总体规划,规划应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保护对象,提出景区发展的定位和保护的措施。在文物保护的重点区域应设置相对应的中英双语文物说明和文物保护标识,

    5、应符合 GB/T 22527的规定。应按照 GA 27 的规定确认历史文化景区内文物风险等级,进行安全防护管理。建立安全保护机构,配备安全保护人员,配置文物保护设备和设施。消防安全要求符合 DB45/T 1604 的规定。不应刻划、涂污、损坏文物以及文物保护设施。在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范围内不应出现下列行为:损毁历史文化景观标识;DB45/T 261320222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拓印文物;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燃放烟花爆竹;葬坟、建窑、取土、采石、捞沙、开矿、毁林等;排放污染物、堆放垃圾;其他影响历史文化景区安全或者环境的行为。在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范围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害

    6、文物安全的物品。文物利用以合理、适度为原则,禁止对文物进行破坏性利用;不应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需要拍摄馆藏文物、遗址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应按照文物风险等级和归属权限逐级审批,未经批准不应拍摄。5人员要求历史文化景区主要负责人为景区内文物的整体安全和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以“谁主管、谁负责”为原则,文物由所辖部门负责现场管理。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文物保护业务能力的培训,以及进行必要的素质和技能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上岗后进行不定期培训,每年进行年度考评。工作人员应熟悉所在岗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建立所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台账,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7、。6保护管理要求管理制度建立以防盗、防火、防破坏,保障文物安全为重点的文物安全保护巡查制度,制度要求如下:定时进行安全巡查、动态检测,应有巡查和交接班记录并签字备案;.文物安全巡查内容应包括检查文物本体的保存、保护及使用状况,文物古迹的原有格局、环境景观和风貌的保护状况,消防器材、电器设备及线路是否完好清洁,有无安全隐患等;对任何损毁文物本体的行为,破坏文物古迹原有格局和环境景观、风貌的行为,擅自移动、拆除、污损、破坏文物保护标识等行为应予以制止并记录上报;文物安全巡查中发现文物自然损坏、有自然损坏隐患或人为损坏,应及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并记录,按文物损坏报告程序流程上报,文物损坏报告程序流程

    8、图参见附录 A。大型活动管理6.2.1在历史文化景区的文物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祈福、研学等大型活动应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应符合 GB/T 40248 的规定。6.2.2主办单位应设置好进出通道并进行防火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6.2.3应提前在活动举办场地增设安全标识牌;对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提前教育宣导。6.2.4宜安排一个专职的部门负责跟进团队游客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各部门沟通联系;安排固定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对散客进行引导。DB45/T 261320223设施保护

    9、管理6.3.1应检查监督承担历史文化景区文物建筑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是否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6.3.2应检查监督承担历史文化景区文物建筑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在历史文化景区内是否有进行开凿、爆破开山、毁林开荒等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动以及随意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古建筑的行为。6.3.3应检查监督承担历史文化景区文物建筑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施工场地是否有围挡作业,作业完成后是否清理干净场地。6.3.4应检查监督承担历史文化景区文物建筑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施工作业时是否出现影响历史文化景区

    10、安全或环境的行为,如直接在地面上搅拌混凝土等。6.3.5应检查监督历史文化景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是否存在擅自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发掘及采集文物标本、拓本等活动。白蚁防治管理6.4.1不定期组织开展白蚁损害情况调查,定期进行巡查,发现蚁害的及时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灭治。6.4.2加强白蚁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防蚁灭蚁的意识。卫生清洁管理6.5.1执行全日保洁制。文物保护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污染物、无腐蚀物。6.5.2应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6.5.3文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清洁工作。游客承载量管理游客最大承载量应符合LB/T 034、WW/T 0083的规定。常态化管理6

    11、.7.1制定游客安全、文物安全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疏散游客、关闭景区。6.7.2组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档案管理6.8.1应有记录档案,记录档案应包含文物安全巡查记录、文物保护修缮档案、文物保护工作文件、消防安全档案等内容。6.8.2文物保护工作资料应真实、准确、有效,应将其分类并归档保存好。6.8.3文物保护相关记录、消防检查报告等档案应由专人统一管理,宜同时建立电子档案。开放服务6.9.1所有的开放服务活动应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进行。6.9.2应配备与开放服务相适应的文物保护设施

    12、设备。6.9.3具有适宜对游客开放的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展示手段。DB45/T 2613202246.9.4应根据历史文化景区的级别、性质、特点、游客承载量确定开放区域。6.9.5在开放前应对因人为或自然因素而构成文物损害的潜在威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开放活动对历史文化景区保护范围及其环境景观造成潜在威胁的区域不开放。6.9.6现场游览讲解方式宜采用人工讲解、语音导览和智能导览等方式进行,讲解内容应充分展示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及保护历史文化的意义、注意事项;讲解员应熟悉文物的价值和文物保护基础知识。6.9.7应根据文物本体及景观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6.9.8历史文化景区入口处、售

    13、票处、主要参观点等场所,宜设置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方向指示牌、宣传文物本体的介绍牌、参观须知等。6.9.9文物开放区内为公众服务的各项设施,应符合国家关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规定,不应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危害,不应对历史文化景区的景观造成不良影响。DB45/T 261320225附录A(资料性)文物损坏报告程序流程图A.1文物自然损坏报告程序见图A.1。发现文物损坏进行现场保护上报部门领导上报景区第一负责人上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图 A.1 文物自然损坏报告程序流程图A.2文物人为损坏、无法确定自然或人为损坏报告程序见图A.2。发现文物损坏进行现场保护上报部门领导上报景区第一负责人上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公安图 A.2 文物人为损坏、无法确定自然或人为损坏报告程序流程图DB45/T 261320226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2017-11-04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3-11-283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4GB/T 225282008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服务规范定5GB/T 263552010旅游景区服务指南6WW/T 00762017文物保护利用规范名人故居例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613-2022 历史文化景区文物保护管理规范.pdf)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