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588-2022 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7205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588-2022 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pdf

    1、ICS33.060CCS M 04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5882022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bilecommunication signal interference protection in secrecy scenario2022-09-27 发布2022-10-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5882022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效能等级.2

    2、5试验方法与要求.26评估方法.5参考文献.6DB45/T 2588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保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保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保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燕龙、丁勇、李冠键、董祥毅、陈晓、王俊义、邓小芳、符杰林、郑霖。DB45/T XXXXXXXXIII引言由于不同电信运营商各自通信网络优化程度不同,形成涉密场所内各制式通信网络信号场强

    3、值变化大,使得移动信号干扰器的干扰信号人工调试难以达到最佳场强值,不能完全屏蔽移动通信信号,造成涉密场所内干扰信号屏蔽死角,形成安全隐患,评估保密场景的移动通信信号干扰器干扰防护效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以往,通常在涉密场所安装移动通信信号干扰器后,采用人工方式在现场使用手机测试能否通话来人工评价防护效果,但由于各品牌手机的发射、接收信号的技术参数不同,同一地点有的手机不能通话而有的则能通话,使用人工方式评价屏蔽效果很难做到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件描述了利用干信比评估保密场景的移动通信信号干扰器干扰防护效能的评估方法。通过规范方法,检测当前电磁环境下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并完成全空间强度分布预测,计算

    4、空间干信比,结合以干信比为基础的实际防护效果分级标准进行效果评估。DB45/T XXXXXXXX1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保密场景中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效能等级,描述了保密场景中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的试验方法与要求和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保密场景中干扰器开启前后移动通信信号强度测量及其干扰防护效能的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5、本文件。GB/T 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3术语和定义GB/T 436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保密场景secrecy scenario存在泄密风险,需要使用干扰器进行干扰防护的场景。3.2干扰器(屏蔽器)jammer采用同频段信号阻塞的方式来阻塞移动通信基站下行信号,造成移动终端无法和基站进行通信的装置。3.3干扰信号jamming signal导致与基站联络中断,使通信终端无法正常通信的信号。3.4干信比jamming-to-signal ratio干扰信号与干扰前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比值,取对数后即干扰前后场强差值。注:本文件中用干信比衡量干扰器的干扰效能。3.5干

    6、扰等级jamming grade干扰信号对移动通信信号干扰效能的分级。3.6场强差值field intensity difference电磁波在空间某点处的电磁场强度差值,实际测量中场强差值可用信号强度差值计算。DB45/T 2588202224效能等级干扰防护效能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干扰前后干信比Sdef见表1。表 1干扰防护效能等级划分等级干扰前后场强差值 Sdef分级评估1 级Sdef12 dB安全2 级3 dBSdef12 dB有风险3 级Sdef3 dB不合格注1:安全:脱离服务区。注2:有风险:难以拨入拨出,通话中断,话音质量严重下降,数据业务时有时无。注3:不合格:能正常工作。5试

    7、验方法与要求5.1试验要求5.1.1人员应配置不少于 2 名的工作人员,分别操作信号采集和评估设备。5.1.2环境测试高度以距离地面 1 m1.3 m 高度为宜。5.1.3设备宜采用无线监测频谱分析仪等信号采集终端和标准化宽带全向天线组合的方式测量信号强度。5.1.4场景5.1.4.1干扰器开启前,场景中具备的移动通信信号制式可参见表 2,并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运营商制式、频段进行更新;5.1.4.2干扰器开启后,场景中具备干扰信号。表 2通信制式通信网络制式频段(MHz)2GCDMA 1X870885GSM934954954960DCS1 8051 8301 8301 8403GEV DO8

    8、70885TD SCDMA2 0102 025WCDMA2 1302 145DB45/T XXXXXXXX3表 2通信制式(续)通信网络制式频段MHz4GFDD LTE1 8401 8601 8601 875TDD LTE1 8801 905FDD LTE2 1102 1302 1452 170TDD LTE2 3002 3202 3202 3702 3702 3902 5552 5752 5752 6352 6352 6555GNA、SA2 5152 675、4 8004 9003 4003 5003 5003 6005.2测量法5.2.1干扰器开启前,选定测试点,利用信号采集设备,采集得到

    9、峰值功率 Pbefore(dBm)作为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5.2.2干扰器开启后,选定测试点,利用信号采集设备,采集得到最小功率值 Pafter(dBm)作为干扰信号的强度。5.3预测法5.3.1预测流程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预测流程见图 1。图 1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预测流程5.3.2场景建模建模方法如下:a)采用精确度不低于 0.1m 的直尺或卷尺等工具测量目标场景大小,在场景建模中作为输入参数;b)生成对应带坐标的虚拟场景(,),坐标轴的步长在生成虚拟场景时设定;c)使用坐标轴步长将整个虚拟场景可分为若干个评估点。DB45/T 2588202245.3.3选定测试点5.3.3

    10、.1在所评估点中选择一部分点作为测试点,其坐标表示为(,)。5.3.3.2测试点的可选布点方案如下:在较为规则的场景中,可选择等距布点、均匀布点、菱形交叉布点等方案;在较为复杂的场景中,方案应结合场景和仪器精度进行布点选择;为提高预测精度,可在原布点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点扩大样本量,同时为保证不对保密场景外合法手机用户造成干扰,在保密场景外一定范围内增加测试点。5.3.3.3将各个测试点的坐标根据步长换算成实际距离,使用精确度不低于 0.1m 的直尺或卷尺等工具在实际场景中测量并标记各个测试点。5.3.4数据测量数据测量方法如下:a)在每一个测试点,采用 5.1.3 的设备采集表 2 中对应制

    11、式的数据;b)干扰器开启前,采集得到峰值功率 Pbefore dBm;c)干扰器开启后,采集得到最小功率值 Pafter dBm。5.3.5预测干扰前、后信号强度值5.3.5.1概述采用 K 近邻非参数核回归算法对预测点干扰前信号强度和干扰后信号强度分别进行预测。5.3.5.2预测点场强值计算5.3.5.2.1信号强度预测值 ,按改进的式(1)计算。,=11212()/2+()/2=11212()/2+()/2(1)式中:,已知点的坐标;,待求未知点的坐标;窗宽,其表达式为=()=()2+()2,表示各个已知的实测点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将其从小到大排序后选择第个作为其大小(为序列号,取值为 2

    12、,3,4,5,6,7);已知的信号强度值;以待求未知点,为中心、为半径的圆形窗口内已知点的个数。5.3.5.2.2利用上述预测模型计算测试点在 6 个窗宽下所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并与测试点实测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5.3.5.2.3根据(=2,3,4,5,6,7)值预测得到所有点信号强度值,利用实测点信号强度值减去实测点对应位置预测出的信号强度值后取绝对值,小于 2 dB 的点数除以实测点数得到的百分比作为准确度。选取准确度最高时所用到值作为最优的值,相应的=值即为最终的窗宽,而最优值对应的预测信号强度值,,即为预测点,最终的信号强度值。再加上实测的测试点信号强度值,整个目标区域的信号强度值均可得

    13、到。5.3.5.2.4从基于预测点所实测出的坐标(0,0)处起,按步长预测场景内每一个点,的干扰前后信号强度值。每预测完一个点,将该点加入实测的样本点序列,即+,+=,、+=,不断扩大样本量,直至预测完所有点。DB45/T XXXXXXXX55.3.6预测精度评价利用实测点强度值减去实测点对应位置的强度预测值后,取其绝对值2dB 的点数除以实测点数得到的百分比作为准确度。6评估方法6.1内容6.1.1评估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的效能,对移动通信干扰器的干扰效能进行分级评价。6.1.2评估表 2 中不同移动通信制式、频段的干扰防护效能。6.2干信比计算干信比 Sdef 按改进的式(2)计算。=10

    14、 lg=(2)式中:干扰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干扰前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由5.3.5.2.1式计算得到;干扰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由5.3.5.2.1式计算。6.3干扰定级干扰前后场强差值 Sdef 与第 4 章中表 1 进行对比,得出实际场景中各个评估点的干扰等级。DB45/T 258820226参考文献1GB 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2BMB 9.1-2007保密会议室移动通信干扰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3BMB 9.2-2007保密会议室移动通信干扰器安装使用指南4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规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5DB4401/T 7-2018党政机关、涉密单位保密室建设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588-2022 保密场景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评估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