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532-2022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7165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532-2022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1、ICS93.080.01CCS P 66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5322022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orousasphalt pavement2022-06-24 发布2022-07-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532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结构组合设计.25 路面排水设计.46 材料.57 配合比设计.78 排水沥青路面施工.99 质量管理与验收.11附录 A(规范

    2、性)高黏度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方法.14附录 B(规范性)连通空隙率试验方法.15DB45/T 2532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3、:周文、廉向东、刘奕、彩雷洲、范勇军、何兆益、刘宇、陈强、刘佳、王灿升、施权君、韩玉、吴国荣、赵立东、黄志勇、秦志、张云霞、梁裔举、黄东、梁洋德、李修磊、杜荣耀、曹帆、吴飞富、倪应谦。DB45/T 253220221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路面排水设计、材料、配合比设计、排水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

    4、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77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CJJ/T 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JC/T 975道桥用防水涂料JT/T 533沥青路面用纤维JT/T 860.2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JTG/T 3350-03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5410公路养护工程设计规范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J 073.

    5、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排水沥青路面porous asphalt pavement面层由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压实后路面空隙率在1825的沥青路面类型。3.2排水功能层porous asphalt course(PAC)沥青路面中具备排水、抗滑和降噪服务性能的功能层。3.3超薄排水沥青路面ultra-thin porous asphalt pavement由排水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路面,厚度小于25 mm。DB45/T 2532202223.4双层排水沥青路面twolayer porous asphalt pavement由上、下两层排

    6、水沥青混合料组合铺设而成的沥青路面。3.5高黏度添加剂high viscosity additive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主要成分,以提高沥青动力黏度、增强沥青与集料间黏结强度为目的,经过一定工艺合成并制备成为均匀颗粒状的添加剂。3.6高黏度改性沥青high viscosity asphalt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掺加至沥青中制备,具有较高动力黏度,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强度、抗飞散、抗水损害等性能要求的复合改性沥青。3.7湿法工艺the wet process technology将预混好的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加入沥青搅拌站拌和锅内,与集料、矿粉等进行拌和形成均匀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3.8干法工艺

    7、the dry process technology将高黏度添加剂直接加入到沥青搅拌站的拌合锅内,按一定温度和顺序与集料、沥青、矿粉等进行拌和形成均匀排水混合料的生产工艺。3.9下承层the lower layer排水功能层以下的路面结构。3.10防水黏结层waterproof and bonding layer排水功能层与下承层之间设置的起到防水、粘结作用的材料层。3.11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waterborne polyme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由水性高分子和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胶结料。4结构组合设计4.1一般规定4.1.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8、设计流程、厚度计算、结构验算及模量和强度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符合 JTGD50 的规定。4.1.2新建路面采用排水沥青路面,下承层应符合 JTG F80/1-2017 的规定。DB45/T 2532202234.1.3旧沥青路面与旧水泥路面采用排水沥青路面,下承层应分别符合 JTG 5410、JTJ 073.1 的规定。4.2路面结构组合4.2.1排水沥青路面按排水功能层可分为超薄、单层、双层路面结构形式,应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交通等级、工程特点等因素选定。4.2.2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层宜由排水功能层、防水黏结层和下承层组成。下承层强度与稳定性符合相应公路等级对路面结构的要求。4.2.3超薄、

    9、单层、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宜按表 1 选用。表 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要求结构类型结构形式推荐厚度最小值(mm)超薄排水沥青路面PAC-510PAC-1020单层排水沥青路面PAC-1330PAC-1640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排水功能层上层排水功能层下层PAC-5PAC-1340PAC-10PAC-1660PAC-13PAC-2080注:特殊结构形式、厚度应经试验研究及技术论证确定。4.2.4排水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分两种,示意图见图 1 中的分图 a)和分图 b)。a)超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b)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图 1排水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示意图4.3防水黏结层及粘层4.3.1排

    10、水功能层与下承层之间应设置防水黏结层,防水黏结层具有优良的防水、封水和较好的层间粘结性能。4.3.2防水黏结层宜采用改性热沥青碎石类材料。4.3.3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上、下排水功能层之间应设置粘层,粘层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不阻碍双层排水通道。DB45/T 2532202244.3.4粘层宜采用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类或其他经论证性能满足要求的材料。5路面排水设计5.1一般规定5.1.1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系统由排水功能层、路面边缘排水、超高段排水、多车道及易积水路段排水、桥面排水组成。5.1.2路面排水形式可根据排水需要、路侧安全与景观协调、施工条件等因素选定。5.1.3桥面排水设计应符合设计

    11、文件和 JTG/T 3350-03 的规定。5.2排水功能层排水设计5.2.1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效率应与降雨特点相匹配,同时满足路面设计使用寿命要求。5.2.2排水沥青路面应进行路面排水设计,宜验算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及轮迹带水膜厚度,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排水功能层空隙率与厚度等设计因素。排水沥青路面饱和入渗强度、临界水膜厚度及轮迹带水膜厚度按公式(1)、(2)、(3)进行验算。饱=2+2100 1+/2(1)轮=1.3589100+2 2 2+2 1/43/5(2)临=100021 21/22(3)式中:W饱 路面饱和入渗强度,(mm/min);h轮 轮迹带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h

    12、临 临界水膜厚度,单位为毫米(mm);K 排水功能层横向渗透系数(cm/s),宜实测;h 排水功能层厚度,单位为厘米(cm);zi纵坡坡度,无量纲;hi横坡坡度,无量纲;L 单幅路面宽度,单位为米(m);l最外侧行车道右轮迹带距离路面左边缘距离,单位为米(m);W 设计降雨强度(cm/s);n 粗糙系数,为经验常数,可在0.020.04之间取值,排水沥青路面取0.03;G 车重,以单轴单轮重量计,单位为牛(N);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w 车胎宽度,单位为米(m);车速,单位为米每秒(m/s);r轮胎半径,单位为米(m)。5.3路面边缘排水设计DB45/T 25322022

    13、55.3.1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包括分散排水、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及盲沟排水形式,常见典型结构可参考JTG/T 3350-03 的规定。5.3.2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大地区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散排水或明沟排水。5.3.3分散排水宜采用土路肩上部浇筑无砂大孔水泥混凝土形式,无砂大孔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应符合 CJJ/T 135 的规定。5.3.4明沟排水应包括沿路面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宜设置成喇叭口式。排水沟尺寸、形式宜按工程经验或经水文计算确定。5.4超高段排水设计5.4.1超高段排水设计应符合设计文件和 JTG/T 3350-03 的规定。5.4.2纵向集水沟可采用带孔盖板集水沟、

    14、缝隙式集水沟等形式。5.4.3采用带孔盖板集水沟,宜在工厂预制盖板时设计雨水快速排出通道,参照图 2。图 2设置快速排水通道的预制盖板5.4.4采用缝隙式集水沟,宜将集水沟做下沉式设计或相邻集水沟之间预留施工间隙,以便于雨水快速排出。5.5多车道及易积水路段排水设计5.5.1六车道及以上的多车道排水沥青路面应按 5.2 的规定进行水膜厚度计算,根据验算结果调整路面设计方案。5.5.2多车道缓和曲线零坡点等易积水路段,宜在铺设排水沥青路面前,在下承层顶面设置路面多拱形式或埋设横向排水沟等快速排水形式。5.5.3横向排水沟设置在排水功能层的下部,填充与排水功能层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垂直于道路纵向或与

    15、道路纵向成一定角度。排水沟宜设置渐变厚度,横坡低测设置排水通道,以便于雨水快速排出。6材料6.1一般规定6.1.1排水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包括高黏度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等。6.1.2若本文件无特殊说明,材料质量应符合 JTG/T 3350-03 和设计文件的规定。6.1.3对于重载交通、长大纵坡等路段,宜在排水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纤维材料。可采用聚合物纤维、DB45/T 253220226玄武岩纤维,应符合 JT/T 533 的规定。6.2沥青6.2.1排水沥青路面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6.2.2高黏度改性沥青由高黏度添加剂与沥青复合改性而成,复配沥青

    16、可采用基质沥青、SBS 改性沥青或橡胶改性沥青。6.2.3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时,可采用直接投入高黏度添加剂的干法工艺、或工厂预混好的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湿法工艺。6.2.4采用干法工艺拌和排水沥青混合料时,应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高黏度改性沥青样品的室内制备。6.2.5高黏度添加剂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2高黏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 g,5 s)0.1 mm4060JTG E20T0604软化点(TR&B)80JTG E20T0606延度(5,5 cm/min)cm30JTG E20T0605溶解度99JTG E20T0607布氏黏度(1

    17、70)Pas3.0JTG E20T062560 动力黏度Pas50 000JTG E20T0620粘韧性(25)Nm25JTG E20T0624弹性恢复(25)95JTG E20T0662贮存稳定性离析,48 h 软化点差2.2JTG E20T0661闪点230JTG E20T0611相对密度(25)实测记录JTG E20T0603RTFOT(或 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0.6JTG E20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70JTG E20T0604残留延度(5)cm20JTG E20T0605注1:中等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 动力黏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200 000 Pas;注

    18、2: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 动力黏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300 000 Pas;注3:粘韧性为非强制性指标,视情况选择性使用;注4:贮存稳定性离析指标仅适用于湿法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对干法工艺不做要求。表 3高黏度添加剂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外观颗粒状,均匀、饱满JT/T 860.2单粒颗粒质量g0.03JT/T 860.2DB45/T 253220227表 3高黏度添加剂技术要求(续)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相对密度0.901.00JT/T 860.2熔融指数(190,2.16 kg)g/10 min2.0JT/T 860.2灰分2JT/T 860.26.2.

    19、6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测试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外观黑色或褐色液体,无明显颗粒目测固体含量50GB/T 16777耐热性(140 2)无流淌,不滑动GB/T 16777断裂延伸率(标准条件)200JC/T 975拉伸断裂强度(标准条件)MPa0.6JC/T 975低温柔性(标准条件,-15)无裂纹JC/T 975粘结强度(25)MPa0.6GB/T 16777干燥性(25,日光照)表干h4JC/T 975实干h8JC/T 975不透水性(0.3 MPa,30min)不渗水GB/T 167777配合比设计7.1一般规定7.1.

    20、1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排水功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7.1.2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7.1.3排水沥青混合料所用材料应计算准确、均匀拌和,混合料室内成型应符合 JTG F40-2004 的规定。7.2混合料技术要求7.2.1排水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 5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各击实 50 次JTG E20T0702空隙率1825JTG E20T0708DB45/T 253220228表 5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

    21、求(续)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连通空隙率1320按附录 B 进行稳定度kN5.0JTG E20T0709残留稳定度85JTG E20T0709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TSR)80JTG E20T0729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0.8JTG E20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15JTG E20T0733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20JTG E20T0733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5 000JTG E20T0719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2 500JTG E20T0715渗水系数(车辙板)mL/min5 000JTG E20T0730注1: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肯塔堡飞散试验

    22、的混合料损失质量要求至不小于13、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质量要求至不小于18;注2:重载及以上交通等级道路应提高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质量要求至不小于6 000次/mm。7.2.2排水沥青混合料典型矿料的设计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6排水沥青混合料典型矿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范围()PAC5PAC10PAC13PAC16PAC2026.510019.01009510016.010090100849513.210090100609064849.5100801004071406050714.7515508281030102610312.368305159209

    23、2010201.185125127177177170.604104106146146140.3048495125115110.1547484949490.07536363635357.3配合比设计与验证7.3.1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空隙率和路用性能要求。DB45/T 2532202297.3.2排水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先初定目标空隙率,一般参考类似工程经验;b)在表 4 级配范围内试配 3 组不同关键筛孔通过率的矿料级配作为初选级配;c)按 JTG/T 3350-03 给出的方法预估沥青用量,以此作为初选级配设计沥青用量;d)按初选配合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以

    24、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及标准飞散损失试验结果选择目标级配;e)采用目标级配,按设计沥青用量、设计沥青用量0.5、1五个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析漏、飞散试验。原则上以析漏试验拐点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当以此沥青用量进行试验出现沥青渗出现象时,以析漏、飞散试验综合确定;f)以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制备排水沥青混合料,以表 5 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进行性能验证;g)在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出具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7.3.3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按目标配合比确定各冷料仓供料比例上料,对二次筛分后的各热料仓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热料仓筛分结果合成级配曲线,以冷料、热料供

    25、料大体均衡以及合成级配宜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为原则,确定各热料仓最终的配合比例;b)以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混合料室内试拌,以表 5 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进行性能验证;c)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好的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空隙率与目标配合比空隙率的差值不应超过1;d)根据确定的热料仓比例和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出具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7.3.4按确定的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试拌,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规定。7.3.5在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试验段铺筑工作

    26、,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300 m。应根据试验段质量检测结果,确定后续施工的混合料施工级配、拌和、摊铺和碾压工艺等施工要素。8排水沥青路面施工8.1一般规定8.1.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宜在公路附属设施及土建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不允许污染、破坏已铺筑的排水沥青路面及配套附属设施。8.1.2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组织应科学、合理,确保路面施工的连续性。8.1.3排水沥青路面不允许在雨、雪天气施工,施工时外界环境最低温度不应低于 10。8.1.4排水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接缝、交通组织应符合 JTG F40-2004 和 JTG/T3350-03 的规定。8.2防水黏结层及粘层施工8.2.1防水黏结

    27、层施工前,应重点对下承层的裂缝、接缝、离析带等薄弱部位进行排查、处治,洒布前应保持下承层表面干燥、洁净。8.2.2防水黏结层施工宜采用具备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沥青洒布设备。8.2.3在正式洒布前应进行试洒,检查校对机械设备的各项工作性能,确保洒布的均匀性。8.2.4改性热沥青碎石类材料防水黏结层中改性热沥青类洒布量宜控制在 1.5kg/m21.8kg/m2,碎石DB45/T 2532202210宜采用单粒径预裹覆碎石,覆盖率宜控制在 5070;8.2.5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粘层材料洒布量宜控制在 0.2kg/m20.3kg/m2(以纯沥青计)。8.3混合料拌和8.3.1排水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宜

    28、采用具备动态监控系统的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8.3.2排水沥青混合料宜采用机械设备自动投放高黏度添加剂和纤维材料,投放应均匀、准确。8.3.3采用干法工艺直投高黏度添加剂时,拌和时间和顺序应根据试拌效果确定,拌和的混合料应均匀、无离析。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60s,其中湿拌时间不宜少于 45s。8.3.4排水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 7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控制()类型成品高黏度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基质沥青加热温度矿料温度混合料出料温度排水沥青混合料(湿法)170180185210170185排水沥青混合料(干法)1601701401508.4混合

    29、料运输8.4.1排水沥青混合料运料车应采取保温、防雨及防污染措施。8.4.2排水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应由专人逐车检测,到场温度不低于 160。8.5混合料摊铺8.5.1排水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或多台联合摊铺,摊铺时应选择适宜的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的振动频率和振幅。8.5.2采用联合摊铺方式时,两台摊铺机前后行走间距宜为 5 m10 m,搭接宽度宜为 0.1 m0.15 m。摊铺速度宜为 2 m/min3 m/min,弯道等特殊路段宜降低为 1 m/min2 m/min。8.5.3摊铺前应清除摊铺机供料装置的余存冷料,摊铺时及时检查已摊铺路面有无明显离析、波浪。8.5.4排水沥青混合料

    30、摊铺温度应不低于 155。8.6混合料压实8.6.1排水沥青路面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实工艺参照如下:a)初压宜采用 11 t13 t 双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紧跟碾压,第一遍压实温度宜控制在150 以上,静压 4 遍5 遍;b)复压宜采用 20 t 以上胶轮压路机,在表面温度为 80 100 时进行碾压,静压 1 遍2 遍;c)终压宜采用与初压相同的双钢轮压路机,紧跟复压进行碾压,静压 1 遍2 遍。8.6.2应合理控制压路机用隔离剂的喷洒量,以不粘轮为准。8.7交通组织8.7.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结束后,应封闭交通 24 h 以上,方允许开放。8.7.2紧急情况下车辆通

    31、行时,应待摊铺层表面温度低于 50 方可开放,不准许在新铺路面上急刹或急转。8.7.3养护期间路面出现沥青膜脱落或表面破损时,应尽快修复补强。DB45/T 25322022119质量管理与验收9.1一般规定9.1.1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应采用动态质量管理,强化事前和过程控制。9.1.2所有与质量检验和管理的资料应形成记录,便于溯源。9.2施工前的材料检查9.2.1施工前应提前检查沥青、高黏度添加剂、集料、纤维等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供货单位应提交最新的检测报告。9.2.2各种材料在进场前应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按照 JT/T 3350-03 规定的检验项目和频率取样检测,经质量认可后方可进场。9.

    32、2.3进场的各种材料的来源、品种、规格型号、质量应与拟定的材料及样品一致。9.3施工过程管理9.3.1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检查的内容、频度、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排水沥青混合料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要求检验项目频率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外观随时均匀、无花白料、无析漏目测成品温度每车 1 次175 185 JTG E20T0981高黏度添加剂计量每天开工前两次试验1每天或每台班总量检验0.5级配每日 2 次最大公称粒径,0.075 mm:22.36 mm:3其他筛孔:4JTG E20T0725 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沥青用量每日 2 次0.2JTG E20T0725析漏每日 1

    33、次0.8JTG E20T0732马歇尔试验每日 2 次5.0 kNJTG E20T0709空隙率每日 2 次设计值2JTG E20T0708浸水残留稳定度每 2 日 1 次85JTG E20T0729车辙试验每 2 日 1 次5 000 次/mmJTG E20T0719标准飞散损失每 2 日 1 次15JTG E20T0733理论最大密度每 2 日 1 次0.01 g/cm3JTG E20T0711 计算法与实测法比较的差热料仓筛分结果每 2 日 1 次实际测定总量检验每 1 日 1 次油石比0.1按 JTG F40-2004 中附录 F 的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进行总量检验9.3.2排水沥青路

    34、面铺筑过程中,检查的内容、频度、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9 的规定。DB45/T 2532202212表 9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要求项目频率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允许有明显轮迹、裂缝、推移、油汀、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坑槽目测接缝随时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目测逐条检测评定3 mmJTG 3450 T0931温度摊铺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要求JTG 3450 T0981碾压温度随时符合要求JTG 3450 T0981厚度上面层随时设计值的510施工时用插入法测量松铺厚度上面层每 2 000 m2一点评定设计值的10JTG 3450 T0912压实度每 2 000 m2检查

    35、1 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试验室标准密度的 98JTG 3450 T0924JTG 3450 T0922平整度连续测定符合设计要求JTG 3450 T0932宽度有侧石检测每个断面20 mmJTG 3450 T0911无侧石检测每个断面不小于设计宽度纵断面高程检测每个断面10 mmJTG 3450 T0911横坡度检测每个断面0.3JTG 3450 T0911渗水系数每公里不少于 5 点,每点3 处平均值5 000 mL/min,合格率不小于 90JTG 3450 T0971现场空隙率每 2 000 m2检查 1 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设计值3,合格率不小于 90JTG E20 T07

    36、08摆值(BPN)每 200 m 测 1 处52JTG 3450 T09649.4交工验收检查排水沥青面层在交工阶段的各项质量指标和检查频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渗水系数合格率要求不小于90,空隙率合格率要求不小于85。表 10排水沥青面层交工检查项目、频度与质量标准检查项目质量标准频率试验方法压实度代表值试验室标准密度的 98每 200 m 测 1 处按 JTG F80/1-2017中附录 B 检查极值比代表值降低 1(每km)或 2(全部)空隙率设计值每 200 m 测 1 处JTG E20T0708平整度标准差(mm)符合设计要求全线每车道连按每 100m 计算 IRI 或JTG 3450

    37、T0932IRI(m/km)JTG 3450T0933渗水系数(ml/min)5 000每 200 m 测 1 处,每处 3 点取平均值JTG 3450T0971DB45/T 2532202213表 10排水沥青面层交工检查项目、频度与质量标准(续)检查项目质量标准频率试验方法抗滑摆式摩擦系数(BPN)52每 200 m 测 1 处JTG 3450T0964横向力摩擦系数54全线连续JTG 3450T0965厚度代表值总厚度:5H上面层:10h每 200 m 测 1 处JTG 3450T0912极值总厚度:10H上面层:20h中线平面偏位(mm)20每 200 m 测 4 个断面JTG 345

    38、0T0911纵断高程(mm)15 mm每 200 m 测 4 个断面JTG 3450T0911宽度有侧石20 mm每 200 m 测 4 个断面JTG 3450T0911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宽度横坡度()0.3每 200 m 测 4 个断面JTG 3450T0911统计通过指数 SPBI(dB)实测每 10 km 测一个断面JTG 3450T0986DB45/T 2532202214AA附 录A(规范性)高黏度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方法A.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室内制备。A.2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以下仪器:电子天平:感量不大于 0.1 g;烘箱:0 200,装有温度控制调节器;

    39、沥青盛样器皿:金属锅或瓷器钳;高速剪切机;玻璃棒。A.3方法与步骤A.3.1用电子天平称量500 g沥青试样放于盛样器中,在烘箱中加热至180。A.3.2按照设计比例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黏度添加剂,加入到沥青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A.3.3使用剪切机按照5 000r/min200r/min速率对沥青剪切30 min,剪切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8010。A.3.4关闭剪切机,将制备好的高黏度改性沥青放入烘箱1805中发育30 min,完成后立即浇模进行相关试验。DB45/T 2532202215BB附 录B(规范性)连通空隙率试验方法B.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排水沥青混合料连通空隙率的检测。B.2仪器与

    40、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以下仪器:卡尺;网篮;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最大称量在 3 kg 以下时,感量不大于 0.1 g;最大称量在 3 kg 以上时,感量不大于 0.5 g。应有测量水中质量的挂钩。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水箱: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恒定。B.3方法与步骤B.3.1用卡尺测定试件的各种尺寸,准确至0.01 cm,圆柱体试件的直径取上下2个断面测定结果的平均值d,高度取十字对称4次的平均值h。B.3.2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最大称量应满足试件质量的要求。B.3.3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记作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准确至0.1 g。B.3.4将试件置于25 1 的水中称质量,应注意将试件全部浸入水中,读取试件的水中质量B。B.4计算B.4.1按式(B.1)计算试件连通空隙率。=1 2/41000 100(B.1)式中:cv连通空隙率,单位为百分比();d试件的直径,单位为厘米(cm);h试件的高度,单位为厘米(cm);A试件的空中质量,单位为克(g);B试件的水中质量,单位为克(g)。B.4.2每组至少四个试件,取其连通空隙率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532-2022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