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43/T 22023 784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03.080.20 A 01福利机构智力障碍患者康养服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welfare institutions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s for patient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11发布-092024-02实施-09DB43/T 27842023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1 5 服务机构 1 6 服务对象 2 7 服务内容 2 8
2、服务流程 4 9 服务管理 5 10 评价与持续改进 5 附录 A(资料性)个性化护理服务表 7 附录 B(资料性)个性化康复服务表 8 参考文献 9 DB43/T 27842023II DB43/T 27842023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湖南省标准化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爱武、沈雪芝、李欢、袁超敏、黄艾娜、李彪、魏浪、贺煜东、杨志林、龙洪艳。DB4
3、3/T 27842023IV DB43/T 27842023 1 福利机构智力障碍患者康养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福利机构智力障碍患者康养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管理、评价与持续改进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利机构内 18 周岁及以上智力障碍患者的康养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智力障碍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两方面明显受限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障碍。3.2 康养服务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s为智力障碍患者提供
4、基本护理、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服务。4 基本原则 因人而异、主动参与、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多种方式。5 服务机构 5.1 场地要求 5.1.1 有固定独立的场地,布局合理、实用,满足开展智力障碍康养服务。5.1.2 生活用房、室外活动场地宜与其他建筑区域隔离开。5.1.3 应设置评估室、运动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等功能室。5.1.4 有条件的宜设置言语吞咽治疗室、中医传统治疗室、心理治疗室等功能室。5.2 设施设备 5.2.1 各功能室应配备满足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a)评估室应配备智力障碍评估设备、平衡阶梯、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设备等;b)运动治疗室应配备康复物理治
5、疗训练(PT)床、站立架、关节活动度训练设备等;DB43/T 278420232 c)物理因子治疗室应配备中频治疗仪,有条件的宜配备经颅磁治疗仪、气压治疗仪、紫外治疗仪等;d)作业治疗室应配备滚筒、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器具、认知功能训练设备等;e)心理治疗室应配备沙发、沙盘等;f)言语吞咽治疗室应配备言语评估及训练用具、系统训练器、呼吸训练器、口舌肌训练器等;g)中医传统治疗室应配备推拿床、远红外线治疗仪、艾灸盒、电针仪、针灸针、火罐等。5.2.2 设施设备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生活设施应相对固定并摆放合适,不应有脚轮,边缘宜采取弧形角处理或加装防撞条。5.2.3 各功能区域宜通过色彩、声音、光线、主
6、题装饰等相区分,强化感知觉与时空导向。5.2.4 宜应用文字、图案等设计简易的方向引导标识,增加有益的多感官刺激元素。5.2.5 居室或活动场所不应摆放形状及色彩易误食的食品,不应放置刺激物、尖锐物、锋利器具等危险物品。5.3 人员要求 5.3.1 应配备满足开展智力障碍患者康养服务需求的服务人员,包括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护理员,有条件的宜配备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5.3.2 服务人员应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水平能力证明或接受过相应专业技能培训。5.3.3 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素养,具备与服务对象及家属沟通交流的能力。5.3.4
7、服务人员应参与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机构组织架构、机构环境、服务制度和服务要求等。6 服务对象 经福利机构评估入院的年龄在 18 周岁及以上,无伤人毁物倾向的智力障碍患者。7 服务内容 7.1 护理服务 7.1.1 护理级别的确定、各护理级别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见湖南省医院护理工作规范。7.1.2 应在 7.1.1 规定的护理内容基础上,应用各科专门护理技术开展残余机能恢复护理服务。7.2 康复服务 7.2.1 医疗康复 7.2.1.1 物理治疗 根据服务对象运动功能,针对性地开展物理治疗,达到增强其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力、缓解肌肉疼痛、延缓运动机能退化和改善整体心肺功能的作用,内容包括:a)
8、运动治疗:以手法和器具为载体,开展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等功能训练;b)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主要手段;c)手法治疗:运用关节松动术、按摩术等方法。7.2.1.2 作业治疗 DB43/T 27842023 3 根据服务对象认知功能,针对性地开展作业治疗,提高其认知水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基础性日常活动训练:更衣、进食、个人卫生、转移等训练;b)工具性日常生活训练:家务、购物、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交通工具使用等训练;c)其他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模拟作业、剪纸、游戏、篮球等训练。7.2.1.3 言语吞咽障碍治疗 根据服务对象言语和吞咽障碍,开展言语吞咽障碍治
9、疗,改善其沟通能力,提高其摄食安全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言语治疗:听力理解、言语表达、阅读理解、书写、实用交流能力、手势语等训练;b)吞咽治疗:摄食、吞咽器官功能等训练。7.2.1.4 中医传统治疗 7.2.1.4.1 综合运用针灸、中药等手段为服务对象开展中医传统治疗,缓解服务对象躯体的疼痛。7.2.1.4.2 有条件的宜开展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牵引、中药内服与外敷等治疗。7.2.1.5 心理治疗 7.2.1.5.1 运用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等手段,开展个案、团体治疗等活动。7.2.1.5.2 从感受、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引导和干预。7.2.1.5.3 帮助服务对象释放
10、心理压力,纠正不良行为,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7.2.2 教育康复 针对具有一定行动和认知能力的服务对象开展教育康复服务,建立和培养服务对象相关兴趣爱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引导式教育:语言表达、认知、行为、习惯、情绪、品德等教育;b)基础文化教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教育;c)文娱训练:开展美术、音乐、书法等教育;d)感统训练:运动与健康等教育。7.2.3 职业康复 针对具有一定行动和认知能力的服务对象开展职业康复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提升回归社会的能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病房内职业类:工娱治疗等;b)福利院内职业类:园艺活动、农场劳作、户外环境卫生等;c)社会性职业类:厨房炊事劳动、保
11、安、收营员等。7.2.4 社会康复 针对具有较好行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服务对象开展社会康复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类家庭寄养模式:通过组成家庭模式,在福利院提供场地内正常开展日常生活;b)个案、小组活动:定期组织庆祝传统节日、生日会等户内活动及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动物园、博物馆等户外活动;c)社会资源链接: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针对性整合相关社会资源;d)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为服务对象搭建社会支持网络。DB43/T 278420234 8 服务流程 8.1 服务环节及流程 康养服务包括接诊、初期评估、制定方案、康养服务、中期评估、调整方案、康养服务、后期评估、服务中止等环节,服务流程见图 1。图 1
12、 康养服务流程 8.2 接诊 8.2.1 开展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年龄、社会关系、智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等。8.2.2 建立服务对象康养服务档案,组成包含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护理员、社会工作者等在内的评估组。8.3 初期评估 8.3.1 评估组应在全面收集服务对象相关诊断证明、体检报告等信息的基础上,了解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主要障碍点、最近发展区等。8.3.2 对服务对象开展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认知、言语、运动、情绪、自理和社交等,并形成初期评估报告。DB43/T 27842023 5 8.4 制定方案 8.4.1 依据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初期评
13、估结果,提出近远期康养目标。8.4.2 根据康养目标制定的个性化康养服务方案和计划,形成个性化护理服务表(见附录 A)和个性化康复服务表(见附录 B)。8.5 康养服务 按照个性化康养服务计划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养服务,形成服务记录。8.6 中期评估 8.6.1 当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状况、功能状态发生改变或发生意外情况时应及时开展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8.6.2 根据中期评估报告,及时分析原因,调整个性化康复服务计划和方案,开展康养服务。8.7 后期评估 应定期开展后期评估,评估康复服务效果与康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结服务经验,形成后期评估报告。8.8 服务中止 应根据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完善服
14、务档案并及时归档。9 服务管理 9.1 应建立智力障碍患者康养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实施,包括评估管理、服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监督管理等制度。9.2 应针对性地建立智力障碍患者常见突发事件预案措施与应急处理预案,每年应开展至少 1 次应急预案演习。9.3 每年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参与符合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的业务学习或专业培训。9.4 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服务对象及相关第三方信息泄露或丢失。9.5 应为服务对象建立个人康养服务档案,档案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基本情况表;b)诊断证明;c)评估报告;d)个性化护
15、理服务表;e)个性化康复服务表;f)服务记录。10 评价与持续改进 10.1 服务评价 10.1.1 机构应建立智力障碍服务质量评价机制,通过随访、满意度调查、现场评估、自查等方式,定DB43/T 278420236 期收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自评报告。10.1.2 宜通过现场受理、设置意见箱、设置投诉电话及网络受理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10.1.3 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服务质量,并出具服务质量评价报告。10.1.4 服务评价结果应以适当方式公开。10.2 持续改进 10.2.1 通过定期工作例会、座谈会等形式,沟通交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10.2.2 日常工作
16、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10.2.3 应针对自评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评价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效措施,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DB43/T 27842023 7 附 录 A(资料性)个性化护理服务表 个性化护理服务表见 A.1。表 A.1 个性化护理服务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入院 时间 临床诊断 服务对象 评 估 健康史 生理 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 功能 跌倒风险 吞咽 功能 压疮 风险 药物 副反应 服务对象 护理需求 基础护理方面 安全护理方面 症状护理方面 心理护理方面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评价 负责人签名:DB43/T 2784
17、20238 附 录 B(资料性)个性化康复服务表 个性化康复服务表见 B.1。表 B.1 个性化康复服务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临床诊断 病程 服务对象障碍评价 躯体健康方面(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吞咽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心理健康方面(知觉、情绪、思维、人格、行为等)社会适应方面(社会角色能力、社交能力、职业能力等)服务对象康复训练需求 医疗方面 教育方面 职业方面 社会方面 康复诊断 康复目标 康复计划 康复措施 注意事项 康复参与情况评价 序号 内容 完成情况 主动完成 0 分 经督促完成 1 分 督促 3 次以上得 2 分 1 准时参与训练 2 个人卫生及仪表整洁,并与身份、
18、环境相协调 3 能够接受与训练相关的表扬或批评 4 能听从具体指令、遵守训练中的规矩、纪律 5 能正确利用训练休息时间 6 具有完成训练任务的责任感 7 有帮助他人及求助于他人的能力 8 对交谈有正常的反应,并有主动与病友及康复人员交谈的能力 康复小结 负责人签名:DB43/T 27842023 9 参 考 文 献 1 GB/T 375162019 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 2 MZ 0092001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3 号A.(2017-02-28).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 号A.(2019-10-23).5 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医院护理工作规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 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