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50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7962023 鲈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ea bass fry 2023-11-09 发布 2024-02-09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3/T 2796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环境条件.1 5 鱼苗放养.1 6 饵料培育.2 7 驯食.3 8 配合饲料投喂.3 9 饲养管理.3 附录 A(资料性)鲈鱼苗种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5 DB 43/T 279
2、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湘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省春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光大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岳阳恒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阴县农业农村局、长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湖南省现代农业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超、江为民、章铭、李新国、黄五洋、杨虎城、麦友华、蒋伟、谢喜灿、焦威、舒志权、殷
3、平、贺彭毅、陶聪、粟玉刚、戴斯、甘觉、杨厚云、刘海林、李永吉、李文辉。DB 43/T 27962023 1 鲈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鲈鱼苗种池塘培育的环境条件、鱼苗放养、饵料培育、驯食、配合饲料投喂、饲养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鲈鱼苗种池塘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4、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DB43/1752 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环境条件 池塘 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宜不大于3000m2。池深1.5m左右,池底平整,不渗漏,底泥深(1015)cm。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 3838 类水环境质量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增氧设施 每口池塘配备1.5kW增氧机1台。5 鱼苗
5、放养 DB 43/T 27962023 2 放养前准备 5.1.1 清塘消毒 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5.1.2 注水 鱼苗下池前(57)d注水,注水(0.50.6)m,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5.1.3 施基肥 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 的规定。5.1.4 试水 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鱼苗放养 5.2.1 鱼苗来源 自繁自育或来源于有资质的水产苗(良)种场,苗种应经检疫检验合格。5.2.2 鱼苗质量 肉眼观察95%以上鱼苗能平游,色泽光亮,集群游动,行动迅速,逆水游动能力强。鱼苗畸形率小于1%,损伤率小于1%。5.2.3 放养
6、时间 水温稳定在18以上,宜选择晴天傍晚投放鱼苗。5.2.4 放养密度 每667m2面放养鱼苗(1015)万尾。5.2.5 放养要求 鱼苗肥水下池,同一池塘投放同一批孵化的鱼苗。放养前,将鱼苗运输袋平放于池塘水面,当鱼苗袋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低于2时再放苗。5.2.6 注水 驯食之前池塘加水至(0.81.0)m。驯食后,每隔(35)d 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养殖池水量的1/10,达到并维持池塘水深1.5m左右。6 饵料培育 饵料种类 鲈鱼苗喜食的饵料有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饵料培育 DB 43/T 27962023 3 按育苗池面积1/2配备饵料生物培育池。鱼苗驯化前,应加强饵料生物培育,
7、饵料生物培育池和育苗池饵料生物培育方法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鱼苗饵料不足时,晚上用灯光诱集浮游生物,用80目捞子捞取浮游生物鲜活饵料,投放于育苗池中。7 驯食 驯食准备 7.1.1 配置 PL25-0.37kW 水泵 1 个。7.1.2 以 40 目网具在池塘上风口围出(100200)m2水面作为驯食场所。7.1.3 在围网内搭建驯食台,在驯食集中点顶部用遮阴布搭建(510)m2遮阴棚,并吊置 30w 弱光灯泡 1 个。7.1.4 选择离驯食台 1m 远的水面,在水面上(0.81.0)m 处,设置 1 根长度 2 m,直径为 3.2 cm的 PVC 管,PVC 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
8、水泵连接。在 PVC 管均匀开一排直径为 4mm 的小圆孔 20 个。PVC管水流方向与池面呈 45角设置。驯食时间 鱼苗规格达到每6000尾/kg以下时,开始驯食。鱼苗集中 用40目渔网经3次拉网将鱼苗赶进驯食场围网内,待驯食。驯食方法 7.4.1 鱼苗进入驯食场围网内的第二天,开始驯食。7.4.2 开始驯食时,白天用 0.37kW 水泵冲水并在驯食前有序敲击出声,引诱吃食。7.4.3 晚上用 0.37kW 水泵冲水并开灯引诱鱼群聚集吃食。7.4.4 驯化时以鲜水蚤(捞取或购买)搭配蛋白含量 52%的鲈鱼粉状专用开口配合饲料,兑池水调和成稀糊状,用饭碗或勺子有序均匀泼洒在鱼群上面,观察鱼苗吃
9、食情况调节泼洒间隔。7.4.5 驯食第 1d 水蚤占比 90%,配合饲料占比 10%,第(27)d,每天增加(1015)%的饲料比重,至第 7d 达到 100%投喂配合饲料。每天驯食(67)次,每次间隔不少于 3h。观察鱼苗全部基本吃饱,停止投喂。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8 配合饲料投喂 鱼苗驯食完全具备摄食配合饲料稳定(35)d后,进入鱼种培育阶段,即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的0#鲈鱼专用配合饲料,日投饲率(35)%,每天投喂(23)次,当鲈鱼规格达到(300-400)尾/kg时,停止投喂0#鲈鱼专用配合饲料,改为投喂1#鲈鱼专用配合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饲料卫生
10、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9 饲养管理 巡塘 DB 43/T 27962023 4 坚持每日巡塘。监测池塘水质、溶氧量等指标。检查防逃设施、进排水情况。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敌害生物。拉网分筛 每隔(67)d,要进行鱼种分筛。鱼种出塘前,总共分筛(34)次。根据苗种规格选用(49)寸规格朝筛,一般每次分筛选用两把朝筛,分出大、中、小三个规格的苗种。将大规格的苗种另池集中培育,留中规格的苗种下原围网处培育,淘汰生长速度缓慢的苗种。分筛前应停食1d。拉网前0.5h泼洒抗应激药物。分筛后使用碘制剂类药物对鱼种消毒。病害防治 9.3.1 鱼病预防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鱼病预防按照SC/T 100
11、8的规定执行。9.3.2 鱼病治疗 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用药参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鲈鱼苗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见附录A。分塘 苗种经过50d左右的培育,规格达到400尾/kg时,即可出塘,进入成鱼养殖环节。尾水排放 应符合DB43/1752的规定。生产记录 按DB43/T 634的规定执行。DB 43/T 2796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鲈鱼苗种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鲈鱼苗种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表A.1 鲈鱼苗种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疾病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细菌性 肠炎病 病鱼腹部膨大,有腹水,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或者将头部提起,有黄色黏液或脓血
12、从肛门处流出。剖开鱼腹,肠壁充血,肠内无食或只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黄色黏液。疾病后期,可见全肠充血发炎。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杜绝投喂变质或劣质饲料;3、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益生菌;4、发病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拌饲料投喂,连续用药(35)d。车轮虫病 病鱼体色暗黑,鳃粘液增多,消瘦,群游于池边或水面。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虫体侧面像碟形或毡帽形,反口为圆盘形,内部有多个齿体嵌接成齿轮状结构的齿环。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用药量为0.7毫克/升。杯体虫病 病鱼体表皮肤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颗粒状物质。病鱼反应迟纯,行动缓慢,呼吸困难。镜检可检出杯体虫。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用药量为0.7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