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43/T 266 20234 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5.020B 31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8发布-222023-11实施-22常宁无渣生姜栽培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Changning Residue-free GingerDB43/T 26642023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块选择 1 5 种姜选择与处理 1 6 施基肥整地 2 7 播种 2 8 田间管理 2 9 采收 3 10 清园 3 11 贮藏 3 12 档案管理 4 附录 A(资料性)生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5
2、附录 B(资料性)栽培管理档案 6 DB43/T 26642023II DB43/T 26642023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宁市湖广熟惠农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常宁市蔬菜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红英、王锋、刘琼峰、王淑仓、秦丹、谭亦成、郭云金、肖明红、雷晓英、秦柏生、徐鸿鸣、赵玲艳、张涛、廖定思。DB4
3、3/T 26642023IV DB43/T 26642023 1 常宁无渣生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常宁无渣生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地块选择、种姜选择与处理、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清园、贮藏、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常宁无渣生姜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
4、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常宁无渣生姜 changning residue-free Ginger湖南省常宁市白沙镇、西岭镇一带生姜品种。表皮淡黄,顶芽紫红,外形肥大,姜瓣粗壮,地下茎一般有 4 级6 级分枝;肉质脆而细嫩,姜味柔和,辛辣而不烈,嚼之无渣,可鲜食和加工。4 地块选择 4.1 地块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区域为湖南省常宁市白沙镇、西岭镇 2 个乡镇 31 个行政村。4.2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pH 值中性或微酸性、远离污染源的壤土
5、或沙壤土。4.3 不宜选择前茬为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以及黏重的涝洼地。5 种姜选择与处理 5.1 种姜选择 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肥壮、芽头饱满、颜色鲜亮、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DB43/T 266420232 未受冻的姜块作为种姜。5.2 种姜处理 5.2.1 晾晒 于播种前 40 天45 天,把种姜掰成或切成 50 g100 g 的小块,每块至少保留 1 个健壮的芽头,伤口沾上草木灰或钙镁磷肥,然后将其平铺在干净的地上晾晒。晾晒期间可喷药防治病虫害,将 5阿维菌素乳油 30 mL、325 g/L 苯甲嘧菌酯悬浮液 40 mL 添加入 15 kg 水中混匀
6、,可喷 600 kg 左右的种姜。喷完一遍后晾晒半小时,再把种姜翻过来喷洒另一面。1 天3 天后,种姜外皮泛白时,于傍晚收进室内。晾晒过程中,剔除干瘪、瘦弱、发软、肉质变褐色的姜块。5.2.2 催芽 遮光催芽,温度 20 27,湿度 7580,芽长 0.5 cm1 cm 即可播种。6 施基肥整地 6.1 翻耕 清除前茬作物,翻耕土壤 0.3 m0.4 m。6.2 施基肥 整地前每 667 m2撒施生石灰 50 kg75 kg、有机肥 1000 kg2000 kg、钙镁磷肥 50 kg,肥料质量及施用符合 NY/T 394、NY/T 525 要求。6.3 整地作畦 畦面宽 1.0 m1.2 m,
7、畦沟宽 0.3 m0.4 m,深 0.25 m0.35 m;腰沟深、宽均为 0.3 m0.4 m;围沟深、宽均为 0.4 m0.5 m。7 播种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播种,行距 0.5 m 左右,株距 0.25 m 左右,穴深 0.25 m0.30 m,播种后盖4 cm5 cm 厚的细土,覆盖银黑色地膜。每 667 m2用种量 250 kg300 kg。8 田间管理 8.1 破膜 播种后 25 天左右,根据出苗情况及时破膜。8.2 中耕除草 中耕 1 次2 次,及时清除杂草。8.3 灌溉 DB43/T 26642023 3 幼苗期小水勤浇。雨季及时排涝。立秋后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7580。收
8、获前 15 天停止灌溉。8.4 追肥与培土 幼苗期追施尿素 10 kg/667 m2。姜苗 6 叶7 叶时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61616)15 kg/667 m220 kg/667 m2。6 根10 根苗时施三元复合肥 30 kg/667 m2,并进行培土,每次培土 4 cm5 cm 厚。8.5 覆盖遮荫 7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覆盖遮阳率 30的遮阳网遮荫。8.6 病虫害防治 8.6.1 常见病虫害 生姜主要病害有姜瘟病、茎基腐病等;主要虫害为姜螟、异形眼蕈蚊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参见附录 A.1。8.6.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
9、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药施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所有规定。9 采收 9.1 种姜采收 6 叶7 叶时采收种姜,采收后覆土。9.2 仔姜采收 播种 120 天后适时采收仔姜。9.3 老姜采收 霜降前及时采收老姜。10 清园 采收后将残株、枯叶、杂草及废旧地膜等一并清出。11 贮藏 贮藏应符合 NY/T 1056 的规定。11.1 商品姜 采用窖藏或冷库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窖存放;冷库温度控制在 13 左右。11.2 种姜 DB43/T 266420234 种姜入窖前应对姜窖进行消毒、灭虫,贮藏温度 11 15,湿度 90左右,注意通风。12 档案管理 栽培全过程应
10、做好记录,并有专人保管,且至少保存 2 年。12.1 栽培操作记录 栽培过程的各项农事及具体操作应如实记录,并及时分析、对比栽培效果,内容按附录 B.1 执行。12.2 投入品使用记录 应做好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具体内容按附录 B.2 执行。DB43/T 26642023 5 附 录 A(资料性)生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A.1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 A.1。表 A.1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编号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防治要求 1 姜螟 生物防治:性信息素诱杀 药物防治:20氯虫苯甲酰胺2000 倍3000倍液,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000
11、 倍液喷雾。生物防治:5月6月,每667 m2安装诱捕器3个5个,高出植株顶端20 cm放置,每月更换一次诱蕊;药物防治:每季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14天。2 异形眼蕈蚊(姜蛆)窖藏时,按每吨姜1吡丙醚粉剂1000 g1500 g,或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20 g30 g,与沙子混匀,再覆盖于姜块上。药与沙子先混匀,再覆盖。3 小地老虎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0倍1000倍液喷施根茎部周围土壤。安全间隔期14天。4 姜瘟病 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1500 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淋、灌根。每次用药间隔15天左右,连续施用3次,顺茎基部喷淋、灌根;安全
12、间隔期28天。5 茎基腐病 用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安全间隔期14 天。6 枯萎病 70噁霉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灌根,或3噁霉甲霜水剂600倍800倍液灌根。安全间隔期14天。DB43/T 266420236 附 录 B(资料性)栽培管理档案 B.1 栽培操作记录见表 B.1。表 B.1 栽培操作记录表 园地名称 面积:品种:工作日期 内容 方法 实际效果 操作者/记录人 备注 B.2 投入品记录见表 B.2。表 B.2 投入品记录表 园地名称 面积:品种:使用日期 名称 剂型 剂量 登记证号 施用方法 防治对象 效果 操作者/记录人 注 1: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录;注 2:用量按每 667 m2计算,肥料计算单位为公斤(kg),农药计算单位为毫升(mL)或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