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湖南省地方标准医院治安反恐防范要求Requirements for public security and counter-terrorist of hospitalsICSCCS 13.320A 91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10发布-142021-12实施-14DB43/T 218 2021 0DB43/T 21802021 I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 3 5 总体防范要求 4 6 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5 7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7 8 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8 9 非常态防范要求 9 10 安全防范系
2、统技术要求 9 附录 A(资料性)医院禁带、限制携带物品目录 13 附录 B(规范性)医院常态防范设施配置表 14 参考文献 18 DB43/T 21802021II DB43/T 2180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湖南省公安厅反恐总队、湖南省卫健委医政处、长沙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声迅保安服
3、务有限公司、湖南三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邵阳市金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元一保安科技有限公司、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戍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小兵、温昊、刘绘锦、肖伟、周杰、陈向科、胡毅、李丽英、朱和平、胡超超、田建云、余求理、杨慧、唐爱华、陈治国、汤烈、申文娟、胡令权、王诗侃、罗劭轩。DB43/T 21802021IV DB43/T 21802021 V 引 言 本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 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
4、(国卫医发201610 号)和湖南省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因素,区分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和重点部位,对重点目标进行分级,提出了相应的常态防范要求和非常态防范要求,并且基于同湖南省反恐防范的地方标准 DB43/T 1026.1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相一致,非常态防范要求分成了三个级别,包括人力防范、实体防范和电子防范等要求,是规范和加强湖南省医院治安防范和反恐防范工作与管理的重要依据。DB43/T 21802021VI DB43/T 21802021 1 医院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院治安反恐
5、防范的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总体防范要求、常态三级防范要求、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常态一级防范要求、非常态防范要求和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等)治安反恐防范工作与管理。疾控中心、急救中心等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10409 防盗保险柜
6、(箱)GB 12899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GB 14287.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 1 部分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GB 14287.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 2 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GB 15208.1 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 15208.2 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 2 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GB 15210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 GB/T 16917.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第 1 部分:一般规则 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T 22239
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0147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 31458 医院安全电子防范系统要求 GB/T 31488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B/T 32581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 351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T 370782018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 37300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 69 防爆毯 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8、GA/T 761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A/T 841 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痕量毒品/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DB43/T 218020212 GA/T 1002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GA/T 1081 安防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GA 1511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DB43/T 1026.1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48、GB/T 31458、DB43/T 1026.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安全保卫人员 security guard 由医院直接聘用和管理,并与其有劳动合同关
9、系的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3.2 保安员 security staff 依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取得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的人员。3.3 一键报警 one key alarm 人员使用物理按钮或移动终端等,通过一次触发,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向公安机关传输音频/视频、位置等紧急报警信号的报警方式。3.4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 face recogni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视频图像中识别目标人的过程。3.5 个人健康信息码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cod;PHI-code 与居民
10、身份网络可信凭据绑定,表达用户授权他人或组织临时访问特定个人健康信息的一串数字或字母序列。通常使用二维条码作为其存贮媒体。3.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system 当被保护电气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3.7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detector 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故障电弧等电器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和由于电器故障引起的烟雾变化及可能引起电器火灾的静电、绝缘参数变化的探测器。3.
11、8 断路器 circuit-breaker 能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电流以及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例如短路)接通、承载一定的时间和(自动地)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3.9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breaker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DB43/T 21802021 3 3.10 人力防范 personnel protection 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有组织的防范、处置等安全管理行为。3.11 实体防范 physical protection
12、 利用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或其组合,延迟或阻止风险事件发生的实体防护手段。3.12 电子防范 electronic security 利用传感、通信、计算机、信息处理及其控制、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的防护手段。3.13 安全防范 security 综合运用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多种手段,预防、延迟、阻止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暴力袭击等事件的发生。3.14 安全防范系统 security system 以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技术构成的防范系统。3.15 常态防范 regular protection 运用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
13、防范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常规性预防、延迟、阻止发生治安和恐怖案事件的管理行为。3.16 非常态防范 unusual protection 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以及获得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等预警信息或发生上述案事件时,相关单位临时性加强防范手段和措施,提升治安反恐防范能力的管理行为。4 重点目标等级和重点部位 4.1 重点目标等级 4.1.1 根据医院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遭受治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要素,医院治安反恐防范重点目标的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重点目标、二级重点目标、一级重点目标,由省、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各级行业
14、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共同确定。4.1.2 医院安全防范分为常态防范和非常态防范。常态防范级别按防范能力由低到高分别为三级防范、二级防范、一级防范。防范级别应与目标等级相适应,三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三级防范、二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二级防范、一级重点目标对应常态一级防范。4.1.3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三级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常态一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常态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4.2 重点部位 下列部位为医院治安反恐防范的重点部位:DB43/T 218020214 a)医院周界;b)医院出入口及门卫室;c)医院室外主要通道;d)安检区;e)门诊部(含隔离门
15、诊)、急诊部、住院部的出入口、通往楼顶的出入口、挂号处、分诊台、候诊区、护士站、诊室、收费处、财务室;f)电梯轿厢内和各楼层电梯厅、自动扶梯区域;g)儿童住院区、新生儿住院区;h)实验室、化验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放疗室、高压氧室、隔离病房;i)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药(物)品、医疗核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及易制爆物品、贵重金属等存储场所;j)医患纠纷投诉、调解场所;k)药房、药库;l)膳食加工操作间;m)计算机中心、档案室(含病案室);n)大中型医疗设备存放场所;o)供水、供电、供气(含医用气体)、供热、供氧等设备间;p)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q)行政办公区域;r)太平间门
16、外区域;s)机动车停车库(场);t)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处;u)安防监控中心;v)其他经评估应防范的重点部位。5 总体防范要求 5.1 新建、改建、扩建医院的安全防范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行。已建、在建的医院应按本标准要求补充完善安全防范系统。5.2 医院应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完善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措施。5.3 医院应建立健全治安反恐防范管理档案和台账,包括医院的名称、地址或位置、目标等级、防范级别、医院负责人、保卫部门负责人,现有治安反恐防范措施,平面图、结构图等。5.4 医院应建立与属地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行业主
17、管部门等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实时报送医院安全相关信息和重要动态,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5.5 医院应对安全保卫人员、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人员应拒绝聘用或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5.6 确定为二级、一级重点目标的医院应配置安检区,配备安检人员和安检设备设施,对进入医院或进入医院重点区域的人员及其携带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宜采用具有禁限带物品智能识别、远程联网识图、安检信息化管理的新技术、新产品。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参见附录 A。5.7 医院应将治安反恐防范涉及费用纳入单位预算,保障治安反恐防范工作机制运转正常。5.8 医院应建立安全防范系统运行与
18、维护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由专业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系统维护保养应符合 GA/T 1081 的相关规定。DB43/T 21802021 5 5.9 医院应制定治安反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应包括人员指挥调度、快速响应机制、处置流程、人员疏散方案等。5.10 医院应与属地公安机关等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防联动联治工作机制。5.11 医院应有针对安全防范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保密的措施。5.12 医院应确定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采取 GB/T 22239 中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的防护措施。5.13 医院内其他行业的营业机构或场所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相
19、关标准的规定。5.14 医院常态防范设施配置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6 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6.1 人力防范要求 6.1.1 医院应配置与安全保卫工作相适应的安全保卫机构,配置专职安全保卫管理人员,并按照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择优聘用相应数量的专职保安员。6.1.2 安全保卫人员应取得保卫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安全保卫人员应培训上岗,掌握医院安全保卫基本技能。6.1.3 医院保安员应符合以下规定:a)专职保安员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的 2或者日均门诊量的 3或者每 20 张病床配备 1 名保安员;b)门诊楼、住院楼等栋配备不少于 1 名专(兼)职保安员。c)应取得保安员证或职业资格证书;d)保安员应按
20、照属地管理原则到辖区公安派出所备案。6.1.4 医院应建立健全包括值守巡逻、安全检查、教育培训、预案与演练、考核与奖惩、危险品管理、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等制度。6.1.5 医院周界主出入口应配置门卫室,门卫室应 24 h 有人值守。6.1.6 医院应设专人负责安全防范系统日常管理工作。医院安防监控中心应 24 h 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培训上岗,掌握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6.1.7 医院保安员应对重点部位和重点公共区域进行日常巡逻。巡逻周期间隔应不大于 8 h。6.1.8 门卫值守人员和执勤保安员应配备防暴头盔、棍棒、钢叉、盾牌、防刺背心、防割手套、强光手电等防卫器械以及对讲机等通信工具,并
21、建立使用保管制度。6.1.9 医院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治安反恐教育培训和一次治安反恐应急预案演练。6.1.10 医院“毒、麻、精、放”等管制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场所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6.2 实体防范要求 6.2.1 医院周界宜配置围墙或栅栏等实体防护设施。6.2.2 医院周界车辆出入口宜配置减速带和限速标志。6.2.3 门诊部入口外、挂号处宜配置软质导流围栏等隔离疏导设施。6.2.4 收费处、财务室应配置防盗保险柜。防盗保险柜应符合 GB 10409 的相关规定。6.2.5 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贵重金
22、属等存储场所的出入口应配置防盗安全门,窗口及通风口应配置金属栅栏。防盗安全门的防盗安全级别应为 GB 17565 规定的乙级(含)以上。剧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存储场所的实体防范还应符合GA 1002 的相关规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的实体防范还应符合 GA 1511 的相关规定。DB43/T 218020216 6.3 电子防范要求 6.3.1 医院周界设有围墙或栅栏的,周界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周界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周界没有围墙或栅栏的,医院建筑物室外区域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室外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6.3.2 医院周界出
23、入口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出入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进出机动车的号牌。6.3.3 医院周界设有围墙或栅栏的,根据管理需要,医院周界出入口应配置体温检测装置,对进入行人和车上人员进行体温监测。6.3.4 医院设有门卫室的,门卫室内应配置一键报警装置和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室内值守人员活动情况。6.3.5 医院室外的主要通道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通道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6.3.6 医院门诊部、急诊部的入口宜配置安检区,并为急危患者配置安检绿色通道,并布设安检引导标识。安检区应至少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1 台、手
24、持式金属探测器 1 把和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 1 台。6.3.7 门诊部、急诊部配置有安检区的,其安检区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安检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6.3.8 门诊部(含隔离门诊)、急诊部、住院部的主出入口、通往楼顶的出入口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出入人员和上下楼顶人员的体貌特征。门诊部(含隔离门诊)、急诊部、住院部的主出入口应配置人体测温设备,宜配置健康信息码核验设备。6.3.9 挂号处、候诊区、分诊台、护士站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区域内人员的体貌特征;分诊台、护士站、门(急)诊室宜配置一键报警装
25、置和能与安防监控中心实时通话的对讲装置。6.3.10 收费处、财务室的出入口应配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内部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宜配置入侵探测装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能与安防监控中心实时通话的对讲装置。6.3.11 医院电梯轿厢内和各楼层电梯厅、自动扶梯区域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电梯轿厢内和电梯厅、自动扶梯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6.3.12 儿童住院区、新生儿住院区的出入口应安装双向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对人员进出实施双向管理和监控。新生儿室、婴儿室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13 实验室、化验室
26、、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放疗室、隔离病房的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对人员进出实施管理和监控。6.3.14 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药(物)品、医疗核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及易制爆物品、贵重金属等存储场所的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内部应安装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剧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存放场所的电子防护要求还应符合 GA 1002 的相关规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电子防护要求还应符合 GA 1511 的相关规定。6.3.15 医患纠纷投诉、调解场所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和声音采集装置,对
27、医患纠纷调解过程进行监控和视音频同步记录,并配置提示标志;并宜配置能与安防监控中心实时通话的对讲装置和一键报警装置,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报警。6.3.16 药房和库房的出入口应配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取药窗口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DB43/T 21802021 7 6.3.17 膳食加工操作间的出入口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宜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其内部宜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18 计算机中心、档案室(含病案室)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内部应安装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
28、装置。6.3.19 大中型医疗设备存放场所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20 供水、供电、供气(含医用气体)、供热、供氧等设备间的出入口和外部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内部应安装入侵探测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21 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的出入口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宜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6.3.22 行政办公区域的出入口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宜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6.3.23 太平间门外区域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24 机动车停车库(场)宜安装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其出入口和内部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
29、,对车辆通行状况进行监控。6.3.25 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处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6.3.26 安防监控中心的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外部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其内部应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安防监控中心的一键报警装置应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6.3.27 医院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的巡查点宜配置电子巡查装置。6.3.28 医院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地下车库等主要建筑物宜配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断路器,应在发生电气漏电、过流过载、过压欠压、短路、打火、过温、三项不平衡等情况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主动告警,并可根据预案执行断路保护。7 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7.
30、1 人力防范要求 7.1.1 医院保安员配备人数应符合下列要求:a)专职保安员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的 3或者日均门诊量的 4或者每 20 张病床配备 1 名保安员;b)每个楼栋配备不少于 2 名专(兼)职保安员。7.1.2 医院保安员对重点部位日常巡逻周期间隔应不大于 4 h。7.1.3 门卫值守人员和执勤保安员除配备棍棒、钢叉、盾牌、强光手电外,还应配备防暴头盔、防刺背心、防割手套等防卫器械。7.1.4 医院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治安反恐教育培训和一次治安反恐应急预案演练。7.1.5 医院宜制定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岗位配置、人员布局、工作职责、安检设备操作流程和方法等内容。安检各岗位人员数
31、量应与安检工作量相适应。安检人员应经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统一着装、佩戴标识。7.1.6 医院宜设立警务室,并配备警务工作人员。7.2 实体防范要求 7.2.1 医院周界车辆出入口应配置减速带和限速标志。7.2.2 医院设有安检区的,应配置候检区,并布设安检引导、指示标识,地面标识应清晰、耐磨。候检区应配置软质导流围栏等隔离疏导设施。7.2.3 医院宜配备防毒面罩、毛巾、口罩等应急用品。DB43/T 218020218 7.3 电子防范要求 7.3.1 医院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的入口应配置安检区,并为急危患者配置安检绿色通道,并布设安检引导标识。安检区的安检设备配备应符合以下要求:a
32、)门诊部、急诊部的安检区应至少配备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1 台、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1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1 把和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 1 台;b)住院部的安检区应至少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1 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1 把和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 1 台。7.3.2 行政办公区域的出入口应配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对出入人员实施管理。7.3.3 安检区应配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接受安检人员的面部特征,清晰显示放置和拿取物品等活动情况。7.3.4 安检值机操作台应配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显示和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值机人员的面部特征和工作状态。7.3.5
33、 分诊台、护士站、门(急)诊室应配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能与安防监控中心实时通话的对讲装置。7.3.6 收费处、财务室内部应配置配置入侵探测装置、一键报警装置和能与安防监控中心实时通话的对讲装置。7.3.7 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的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对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管理。7.3.8 医院车辆出入口宜配置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7.3.9 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场)应安装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7.3.10 医院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的巡查点应配置电子巡查装置。8 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8.1 人力防范要求 8.1.1 医院保安员配备人数应符合下列要求:c)专职保安员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的 4或者日
34、均门诊量的 5或者每 20 张病床配备 1 名保安员;d)每个病区配备不少于 1 名专(兼)保安员。8.1.2 医院保安员对重点部位日常巡逻周期间隔应不大于 2 h。8.1.3 医院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治安反恐教育培训和一次治安反恐应急预案演练。8.1.4 医院应制定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岗位配置、人员布局、工作职责、安检设备操作流程和方法等内容。8.1.5 医院应设立警务室,并配备警务工作人员。8.2 实体防范要求 8.2.1 门诊部入口外、挂号处应配置软质导流围栏等隔离疏导设施。8.2.2 医院安检区应配置候检区,并布设安检提示、安检引导、指示标识。候检区应配置软质导流围栏等隔离疏导设
35、施。8.2.3 医院应配备防毒面罩、毛巾、口罩等应急用品。8.2.4 医院设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或菌毒种储藏场所的,其实体防护措施还应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菌毒种储藏场所安全防范的相关标准。8.3 电子防范要求 8.3.1 医院周界设有围墙或栅栏的,医院周界人员出入口宜配置人脸识别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智DB43/T 21802021 9 能分析系统应对进入医院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动态采集和图像比对,对重点关注人员预警提示给医院监控中心,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宜将人脸图像发送到公安人脸识别系统做监视名单的人脸比对。8.3.2 医院车辆出入口宜配置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8.3.3 门诊部、急
36、诊部、住院部,地下车库直接进入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的通道应配置安检区。安检区的安检设备配备应符合以下要求:a)门诊部的安检区应至少配备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1 台、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2 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2 把和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 1 台;在人流量大、空间受限的门诊部的安检区宜配备上下双通道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b)急诊部、住院部的安检区应至少配备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1 台、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1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1 把和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 1 台。c)地下车库安检区应至少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 1 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1 台;d)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宜集成人
37、体测温、人脸识别等功能模块;e)安检区宜配备禁限带物品智能识别设备,宜配备安检信息管理系统。f)根据管理需要,安检区宜配备便携式炸药探测仪和防爆毯。8.3.4 行政办公区域的出入口宜配置安检区,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对进入行政办公区域的非工作人员实施安检。8.3.5 医院设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或菌毒种储藏场所的,其电子防护措施还应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菌毒种储藏场所安全防范的相关标准。9 非常态防范要求 9.1 非常态防范等级 9.1.1 非常态治安反恐防范按照采取措施的不同要求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非常态防范、二级非常态防范和一级非常态防范。9.1
38、.2 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应采取三级非常态防范措施,在获得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等预警信息时应采取二级非常态防范措施,在发生重大治安案事件、恐怖袭击案事件时应采取一级非常态防范措施。9.1.3 二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三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基础上加强,一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应在二级非常态防范要求基础上加强。9.2 非常态防范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非常态情况下的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要求落实。10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10.1 一般要求 10.1.1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检验合格。10.1.2 应对安全防范系统内具有计
39、时功能的设备进行校时,设备的时钟与北京时间误差应不大于10s。10.1.3 安全防范系统应配置备用电源,保证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 8 h,视频DB43/T 2180202110 监控系统关键设备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 1 h,出入口控制系统执行装置正常运行的应急供电时间应不小于 48 h。10.1.4 防爆环境使用的安全防范设施,防爆等级应符合 GB 3836.1 的相关规定。10.1.5 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应符合 GB 50348 的相关规定。10.2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10.2.1 系统应能准确探测报警区域内的入侵事件。系统报警后,医院安防监控中心应能有声、光指示
40、,并能准确指示报警的位置。10.2.2 一键报警装置应具有防误触发措施,宜具有视频图像信息传送和对讲功能。10.2.3 一键报警装置宜具备两种或以上独立的通信网络传输报警信号,用于报警信号传输线路上不应挂接其它设备。10.2.4 系统应具备自检,防拆、开路、短路、故障、断电、断线报警等功能。10.2.5 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等联动。10.2.6 系统布防、撤防、故障和报警信息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2.7 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 GB/T 32581 的相关规定。10.3 视频监控系统 10.3.1 系统监视和回放图像的水平像素数应不小于 1920,垂直像素数应不小于 1080,图像帧率
41、应不小于 25fps。10.3.2 系统应与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联动。10.3.3 视频图像信息应实时记录,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3.4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符合 GB/T 31488 的相关规定。10.3.5 具有探测报警功能的视频分析系统应符合 GB/T 30147 的相关规定。10.3.6 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的采集要求应符合 GB 37300 的相关规定。10.3.7 系统应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医院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图像应能发送到公安机关。联网信息传输、交换、控制协议应符合 GB/T 28181 的相关规定,联网信息安全应符合 GB 35114 的相关规定。
42、10.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0.4.1 系统应能对强行破坏、非法进入的行为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应与相关出入口的视频图像联动。10.4.2 系统信息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180 d。10.4.3 系统应满足人员逃生时的相关要求,当需要紧急疏散时,各闭锁通道应开启,保障人员迅速安全通过。10.4.4 系统的安全等级应不低于 GB/T 370782018 中规定的 2 级要求。10.5 电子巡查系统 10.5.1 巡查路线、巡查时间应能根据安全管理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10.5.2 巡查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90 d。10.5.3 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 GA/T 644 的相关规定。10.6 安全检查系统
43、 10.6.1 医院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DB43/T 21802021 11 a)应具备安检数据接入和存储功能,能对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等安检设备检测数据进行接入和存储管理;b)应具备安检人员管理功能,能对安检人员值岗信息和值机人员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管理;c)应具备对查获的禁限带物品的 X 射线扫描图像、携带者视频图像、安检员信息、安检现场视频图像、安检处置信息等进行关联存储和统一管理;d)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分析功能,对人员通过量、物品通过量、禁限带物品检出情况、安检员工作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统计报表和可视化图表;e)应具备安检区报
44、警信息与医院警务室联动处置功能,实现医院人员与警务人员对安全事件的联动处置;f)医院安防监控中心应具备对安检区的远程监控功能,能对安检区各类音视频信息、设备状态信息及人员上岗信息等进行实时调阅。10.6.2 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满足以下要求:a)宜采用双源双视角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b)设备穿透力应满足 GB 15208.22018 表 4 中类设备的要求;c)存储的图像应能通过网络或 USB 等接口导出;d)应具有禁限带物品图像智能识别判定功能,对禁限带物品的检出率、误检率等性能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e)应能对禁限带物品智能识别的种类进行扩展,对禁限带物品库进行在线更
45、新;f)设备应能通过联网接口实时传输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扫描图像等数据,支持远程联网识图功能;g)设备其他要求应符合 GB 15208.1 和 GB 15208.2 的相关规定。10.6.3 禁限带物品智能识别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有禁限带物品图像智能识别判定功能,对禁限带物品的检出率、误检率等性能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b)应能对禁限带物品智能识别的种类进行扩展,对禁限带物品库进行在线更新。10.6.4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应满足下列要求:a)金属探测功能应符合 GB 15210 的相关规定;b)应集成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具备人脸识别、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和人数统计功能。人脸识别
46、视频图像采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能满足医院对特殊人群的识别和应用需求;c)应集成人体测温装置,实现非接触体温监测,当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应有声光及语音报警提示。10.6.5 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使用非侵入式检测技术,不需打开包装即可对玻璃、塑料、陶瓷、纸质材质容器以及简易金属包装内的液体进行检测;b)至少能够检测出汽油、煤油、油漆、稀料、香蕉水、松香水等易燃物品。10.6.6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应符合 GB 12899 的相关规定。10.6.7 炸药探测仪应符合 GA/T 841 的相关规定。10.6.8 防爆毯应符合 GA 69 的相关规定。10.7 停车
47、库(场)安全管理系统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应符合 GA/T 761 的相关规定。DB43/T 2180202112 10.8 安全防范管理平台 10.8.1 医院安防监控中心应配置安全防范管理平台。有多个院区的医院,各独立院区应分别建立安防监控中心并配置安全防范管理平台。10.8.2 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实现对入侵和紧急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电子巡查等各安全防范子系统的集成与管理。10.8.3 属于二级、一级重点目标医院的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具有系统集成、联动控制、权限管理、存储管理、检索与回放、设备管理、统计分析、系统校时、指挥调度等功能。10.8.4 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设定
48、视频监控图像监视查看权限,应具有医患隐私图像遮挡功能。10.8.5 安全防范管理平台的其它要求应符合 GB 50348 的相关规定。10.9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 10.9.1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探测器宜采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其性能符合 GB 14287.2 的相关规定。10.9.2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设备应符合 GB 14287.1 的相关规定。10.9.3 电器火灾监控系统用断路器宜采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a)瞬间电流分断能力大于或等于 6kA;b)过流过载保护;超过额定电流 5状态下,10 s 内断路;超过额定电流 35的状态下,5 s内断路;超过额定电流 10
49、0的状态下,1 s 内断路;c)过压欠压保护:加载电压低于 190 V 或大于 250 V 时预警,持续 10 s 大于 263 V 短路器断路;d)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6917.1 的相关规定。DB43/T 21802021 13 附 录 A(资料性)医院禁带、限制携带物品目录 A.1 禁止携带物品 A.1.1 枪支、弹药:制式枪支、非制式枪支、仿真枪;枪支配用子弹、手榴弹、手雷、炸弹等。A.1.2 管制器具: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弩等管制器具。A.1.3 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50、: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烟花爆竹;氰化物、农药等剧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硫酸、盐酸等腐蚀性物品;炭疽杆菌等传染病病原体;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水煤气,汽油、煤油、柴油、乙醇、乙醚,红磷、黄磷,碳化钙(电石)、镁铝粉,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A.1.4 各类毒品: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冰毒等。A.1.5 国家规定的其他禁止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的物品。A.2 限制携带物品 A.2.1 菜刀、水果刀、美工刀、手术刀、雕刻刀、刨刀、铣刀等刀具。A.2.2 锤、斧、锥、铲、锹、镐等器具。A.2.2 矛、剑、戟、飞镖、弹弓、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