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季稻田秸秆与紫云英绿肥联合利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incorporation of milk vetch and rice straw in double cropping paddy43DB43/T 2096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080.20B 31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07发布-022021-09实施-02DB43/T 2096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双季稻种植及秸秆利用 1 5 紫云英种植及利用 2 DB43/T 20962021II DB4
2、3/T 2096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艳红、聂军、廖育林、陈安磊、高雅洁、孙玉桃、曹卫东、朱启东、谢雪、王宇。DB43/T 20962021IV DB43/T 20962021 1 双季稻田秸秆和紫云英绿肥联合利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季稻田秸秆与紫云英绿肥联合利用技术的早
3、稻种植方法、化肥减施、秸秆利用,晚稻种植方法、化肥减施、秸秆利用,紫云英种植田块准备、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紫云英种植田水肥管理及翻压利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双季稻区早晚稻秸秆和紫云英绿肥联合利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08087 绿肥种子 NY 4102000 根瘤菌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3.1 秸秆与绿肥联合利用 Co-incorporation of milk
4、 vetch and straw 在同一田块,将水稻秸秆与紫云英绿肥两种不同有机物料配合,共同作为稻田培肥的主要有机肥源的还田方式。3.2 稻底套播 Interplanting milk vetch in paddy 为保持紫云英出苗早、出苗齐,在晚稻生育后期将紫云英种子套播在水稻行间的种植方式。3.3 跑马水 Drainage after flood irrigation农业灌溉俗语。是农田灌溉的一种方式,指田间快速漫灌一次水,马上将多余的水排出,使土层全湿润但无淹水层的灌溉方式。4 双季稻种植及秸秆利用 4.1 早稻种植及秸秆利用 4.1.1 种植方法 绿肥翻压还田后早稻按照当地常规方法种
5、植。DB43/T 209620212 4.1.2 化肥减施 4.1.2.1 应根据紫云英翻压量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以下列方法为宜:a)鲜草翻压量为 1000 kg/666.7 m22000 kg/666.7 m2时,氮、钾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少 2030,磷肥减少 1015;b)鲜草翻压量为 2000 kg/666.7m24000 kg/666.7 m2时,氮、钾化肥较常规施肥减少 3040,磷肥减少 1520;c)当鲜草产量高于 4000 kg/666.7 m2时,建议移出多余的部分。4.1.2.2 pH 值低于 5.5 的稻田土壤,在紫云英翻压前或翻压时施石灰 100 kg/666.7 m2
6、150 kg/666.7 m2。4.1.3 秸秆利用 采用带粉碎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早稻,收获时留茬 5 cm7 cm,秸秆全量还田。利用导流装置将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面,同时均匀喷洒腐解剂以促进秸秆腐解。4.2 晚稻种植及秸秆利用 4.2.1 种植方法 晚稻按照当地常规方法种植,4.2.2 化肥减施 氮、磷化肥用量应较常规种植减量 1020,钾肥减量 2030。4.2.3 秸秆利用 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晚稻,收获时留茬高 40 cm50 cm,秸秆全量还田,均匀抛撒在田面。5 紫云英种植及利用 5.1 田块准备 稻底套播田于晚稻乳熟期后保持田间含水量低于 35,成熟期排干水分。晚稻收获后播
7、种田在晚稻种植期间按常规进行水分管理,成熟期排干水分。5.2 种子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紫云英种子标准三级以上的紫云英种子。5.3 种子处理 紫云英播种前应进行晒种与擦种、浸种和接种根瘤菌。5.3.1 晒种与擦种 将紫云英种子在阳光下曝晒 1 d2 d 后,按种子和细砂 21 的比例拌匀后装在编织袋中搓揉将紫云英种皮擦破。5.3.2 浸种 将擦种后的种子用 15食盐水选种,去除杂质和菌核,选种后用清水洗出盐分。DB43/T 20962021 3 5.3.3 接种根瘤菌 选择活菌个数达到 108/ml 的液体或固体根瘤菌剂,在室内阴凉处将根瘤菌剂配成水溶液。1 kg 根瘤菌拌紫云英种子 16
8、kg,或按产品说明书操作使用。5.4 播种 5.4.1 播种时期 适宜播期为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下旬。晚稻稻底套播田在晚稻乳熟期至收获前 15 d 播种,晚稻收获后播种田于收获后 10 d 内播种。5.4.2 播种方式 采用人工或电动播种机播种。5.4.3 播种量 紫云英播种量 1.5 kg/666.7 m22.0 kg/666.7 m2。5.5 水肥管理 5.5.1 水分管理 5.5.1.1 收割晚稻后及时开沟,在田块四周开围沟,或居中开沟。土质粘重或面积较大的田块,四周开围沟,中间每隔 5 m10 m 距离加开中沟,中沟与围沟相通。四周围沟深破犁底层,沟深 25 cm30 cm;中沟
9、深至犁底层,沟深 15 cm20 cm,保证排水通畅,田面不积水。5.5.1.2 冬季如遇到干旱,出现土表发白,紫云英边叶发红发黄时,灌“跑马水”抗旱。5.5.1.3 秋冬季或开春后,如遇到大雨和连续降水,要及时清沟排渍。5.5.2 施肥 播种时可每亩施 5 kg15 kg 钙镁磷肥,也可不施肥。5.6 翻压利用 5.6.1 翻压时期 于早稻移栽前 7 d15 d、紫云英盛花期翻压。5.6.2 翻压方式 一般以直接耕翻为主。土壤质地轻松、排水良好的稻田,可深翻耕深沤田;土壤粘重、排水条件差的稻田则应浅翻耕浅沤田。5.6.3 翻压量 紫云英鲜草翻压量以 1000 kg/666.7 m22000 kg/666.7 m2为宜,不宜高于 4000 kg/666.7 m2。5.6.4 翻压田水分管理 紫云英翻压后保持田面 1 cm2 cm 水层,沤 3 d8 d 即可进行稻田耙平、施肥和早稻移栽的操作。从紫云英翻压至早稻苗期、大约在紫云英翻压后 1 个月内,田间不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