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落回种植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of Macleaya cordata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07发布-022021-09实施-0243DB43/T 2097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080.20B 31DB43/T 2097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3.1 博落回 1 4 选地 1 5 整地 1 6 种植 2 6.1 育苗方式 2 6.2 直播育苗 2 6.3 育苗移栽 2 7 田间管理 3 7.1 除草 3 7.2 追肥 3 7.3 水分管理 3
2、 7.4 摘叶 3 7.5 冬季管理 3 7.6 次年管理 3 8 病虫害防治 3 8.1 病虫害种类 3 8.2 防治措施 3 9 采收、初加工及储藏 4 9.1 采收 4 9.2 初加工 4 9.3 储藏 4 10 生产档案 4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名录 5 附录 B(资料性)种植管理记录表 6 DB43/T 20972021II DB43/T 2097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
3、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宁县永鑫药材开发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嘉威、曾建国、杨广民、唐昭山、杨美云、杨子墨、孙成满、陈谦、章诗波。DB43/T 20972021IV DB43/T 20972021 1 博落回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博落回种植的术语与定义、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储藏、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博落回的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本品为罂粟科 Papaveraceae,博落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主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4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无遮阴、土质疏松肥沃、
5、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沙壤土为佳),产地应符合 GB 3095、GB 15618 的规定。5 整地 整地起垄,起垄规格为垄行距 100 cm110 cm,垄高 25 cm30 cm,垄面上覆盖黑色地膜(或防草地布)。按种植株距开穴,穴底施基肥,每 666.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 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DB43/T 209720212 6 种植 6.1 育苗方式 育苗的方式有直播育苗、育苗移栽、分根繁殖三种;由于分根繁殖操作的不便利性,本文件主要选择直播育苗或育苗移栽。6.2 直播育苗 6.2.1 直播方法 垄面开穴填平后,将(58)粒种子
6、撒播在穴的表面。6.2.2 种子的选择 种子应选呈棕色或浅褐色,纯度95、净度97、水分13。6.2.3 种子处理 将博落回种子放置在 40 45 温水浸泡 15 min,然后转到 30 温水中浸泡 10 h12 h,捞出,沥干表面水分。6.2.4 播种时间 10 月下旬12 月下旬播种为宜。6.2.5 种植密度 按照起垄行距,株距为 75 cm85 cm 为宜。6.2.6 出苗后管理 苗出齐后,留 2 株壮苗;未出苗的穴进行移栽补苗。6.3 育苗移栽 6.3.1 前期准备 按照本文件 6.2.2 条、6.2.3 条、6.2.4 条的内容执行。6.3.2 育苗袋育苗 选用直径 5 cm8 cm
7、,高 6 cm9 cm 的育苗袋;把湿润的轻型复合育苗基质装入育苗袋后摆放在排水通气的环境。将种子播于育苗基质表面,每袋播种(58)粒,浇透水后拱透明薄膜。6.3.3 幼苗管理 种子发芽前控制基质湿度 85以上,每隔 7 d 喷施 50多菌灵 500 倍液进行消毒,施三次药。发芽后控制基质湿度在 5065之间。6.3.4 移栽密度 按照本文件中 6.2.5 条的内容执行。DB43/T 20972021 3 6.3.5 移栽时间 苗高超过 5 cm 时,选择在 3 月4 月期间移栽为宜。6.3.6 移栽方法 撕开育苗袋,取出基质包裹着的苗埋入穴中,浇足定根水,保证每穴有两株壮苗。6.3.7 移栽
8、后管理 移栽后及时察看幼苗存活情况,如未存活则需要补苗。7 田间管理 7.1 除草 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7.2 追肥 植株高 60 cm80 cm 时,每 666.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70 kg,距植株基部一侧 8 cm12 cm 处开穴施肥。7.3 水分管理 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如遇干旱,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灌溉,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7.4 摘叶 当株高超过 2m 时,应摘除株高 60cm 以下的叶片。7.5 冬季管理 采收完后砍倒植株地上部份,清理地面杂枝,运离种植地并进行无公害处理。12 月,在植株基部另一侧开穴施肥,每 666
9、.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对死亡的植株在冬季用根茎进行补蔸。7.6 次年管理 当植株高度超过 50 cm 时,进行间苗,每穴留壮苗 2 株。其他田间管理参照第一年执行。植株生长超过五年建议深耕重新种植。8 病虫害防治 8.1 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茎腐病、白绢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菜青虫、蚜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等。8.2 防治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控制原则。农药施用严格执行 GB/T 8321 的规定。DB43/T 209720214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
10、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清洁田园等。2)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或毒饵诱杀等。3)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9 采收、初加工及储藏 9.1 采收 当 80的果荚中的种子变为棕褐色时,进行果荚采收。9.2 初加工 采收的果荚应及时除杂干燥,水分含量不超过 13.0。9.3 储藏 9.3.1 包装 干燥后的博落回果包装要采用干燥、洁净、无异味的塑料编织袋包装。9.3.2 标签 标签要注明产品名称、产地、采收日期、数量等内容。9.3.3 贮存环境 贮存场地严禁烟火、要有防湿,避风设施;应经常检查库内情况,确保库内无发霉、易生虫、有异味或潮湿的物品;9.3.4 贮存形
11、式 本品按包堆垛形式贮存即可,但应与其他产品严格分开。10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具体见附录 C),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相关内容,并保存 2 年以上。DB43/T 20972021 5 附 录 A(资料性)博落回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名录 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安全间隔期d)施用方法 茎腐病 硅唑咪鲜胺或 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 1000 倍液,每隔 7-10d一次。灌根 白绢病 苯甲丙环唑或阿米西达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500 倍液,每隔 10-15d一次。灌根 小地老虎 48氯氟毒死蜱 2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灌根 菜青虫(含棉铃虫)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甲氰菊酯乳剂 20002500 倍液。叶面喷雾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或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叶面喷雾 斜纹夜蛾、甘蓝夜蛾 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1500-2000 倍液。叶面喷雾 DB43/T 209720216 附 录 B(资料性)博落回种植管理记录表 编号:种植地点:海拔:纬度:经度:坡向:坡度:面积:土壤类型:整地方式:种子处理方式:播种时间:移栽时间:移栽密度:底肥:追肥:间苗补蔸: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间:果荚重量:记录人:日期: